肥东起跳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段时间,肥东在县域经济的赛场上很不起眼,然而,观念转变之后的肥东,奉献给外界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从2001年开创性地提出“工业富县”,到2005年确立“工业立县”的主战略,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正在肥东落地生根。
  从2002年跃升为安徽省“双十县”开始,5年时间,肥东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从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阔步进入安徽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并且成功跻身中部百强县。
  任何一个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都有自己的“秘笈”。肥东与“市”俱进,巧借外力的思路,给这个城郊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标注了独特个性。
  在成功跻身中部百强之后,肥东又瞄准全国百强县。面对竞争的“白热化”状态,肥东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更需要奋力一跃的魄力。
  经过5年的积累与历练,目前的肥东,正处于纵身一跳前张力迸发的时刻。因此,肥东的下一跳更值得期待。
  
  “百万人口的城郊县、蓬勃发展的经济大县”,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在肥东调研时,对肥东的整体形象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描述。其中,“城郊县”是对肥东优势的概括,“经济大县”既是对肥东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褒奖,更是肥东下一步迈向经济强县的基础和起点。
  自从2001年确立“工业富县”以来,肥东用自己的超常规举措,彻底将“传统农业大县”的帽子,扔进了历史档案。一个以工业为支撑的经济大县,跃起在江淮大地上。
  肥东演绎出的一系列“速度奇迹”,改变了外界对肥东的的轻视与偏见。一个农业大县是如何转变的?是在何时跨过临界点的?又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肥东的裂变?近日,本刊记者走进肥东,在深入采访中,透视肥东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变化。
  
  数字之变
  
  “连续四年进入安徽省‘十强县’与‘十快县’。”在肥东采访期间,这句话总是被一次次地提及。不管是肥东人自己还是外界的观察者,都对肥东的这一成绩报以赞叹。对于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县来说,这一成绩的确来之不易。
  那么,从1999年安徽省启用新的县域经济考核体系的7年时间,肥东走过了怎样的发展轨迹?
  1999—2001年的前三年里,肥东一直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徘徊,1999年综合排名第14位,2000年第10位。但是,2001年大幅度下跌,动态仅排第20位、综合第18位,位次的下滑充分暴露出肥东的县域经济抗风险能力差,根本原因还是工业短腿,此时的肥东仍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县,第一产业比重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高居榜首”,二产在产业结构中比重最低,工业成为整个肥东县域经济结构中最短的“木板”。
  
  2002年是肥东县域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到2005年,肥东已连续4次综合排名安徽省十强县和动态指数“十快县”。那么,哪些因素促成了肥东的转变呢?
  首先得益于工业经济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从2002年到2005年,肥东的工业总产值由30.5亿元增加到64.93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年均增幅32%;工业增加值则由2002年的7.5亿元增至23.2亿元,增长3倍,年均增幅28%。到2005年,肥东县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全部都是安徽十强。
  其次就是经济总量的扩张。2002年以来,肥东的地区生产总值每年以10亿元的总量级数在增长,到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亿元,成为安徽省“榜眼”。同时期,肥东的财政收入每年以一亿元的级数在增长。肥东彻底摆脱了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的窘境。
  工业经济的发力,还带动了产业结构发生质变。2003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呈现二三一的结构,分别为31.5:36.3:32.2,但此时二产还没有体现出绝对优势,仅仅是一种“三足鼎立”的状态。到2005年,二产所占的比例上升为41.4,首次突破40%。对此,肥东县委书记江洪认为:“肥东的经济结构要实现优化,一产比例要降到15%以下,二产必须上升到50%以上。”到那时,肥东的三次产业结构就将实现从“三足鼎立”到工业“一马当先”的根本转变。
  “十一五”开局之年,肥东经济各项指标再次迎来“开门红”:预计200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9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9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3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而且,2006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虽然这不是一个很“时尚”的数字指标,但是这一变动的背后,将引发出一系列的连锁效应。
  
  园区经济之变
  
  2006年农历正月初八,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天降大雪,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顶风冒雪沿合马路来到肥东县龙塘镇视察,龙塘的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合马路工业走廊,给孙金龙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没有想到龙塘会搞得这么好。”
  2003年9月,龙塘撤乡建镇,仅用3年时间,就上演了“乾坤大挪移”的奇迹,从一个工资发不出、债务包袱压断身的末位乡镇,一跃成为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肥东县“三连冠”。3年来,龙塘坚持走“工业富镇”之路,主抓乡镇工业园建设,累计引进项目100多个,仅2006年一年就到位资金5亿元。
  区位还是那个区位、交通还是那条交通、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为什么会出现 “天壤之别”?原龙塘镇党委书记宁世明总结了两句话:“龙塘三年的发展是观念解放的过程;一切事在人为。”
  龙塘的转变正是肥东县域经济的缩影。目前,在肥东西部紧邻合肥市区,呈现龙岗、龙塘“双龙齐飞”的局面。另一条“龙”就是1992年元月设立的肥东县第一个经济园区——龙岗开发区。
  在一个传统农业大县里设立工业开发区,起步之艰可想而知,无资金、无土地、无政策,开发区只好把“卖户口”的钱用作启动资金。经过10年努力,2001年10月,龙岗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5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2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
  
  2005年,龙岗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1.3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5。对龙岗开发区来说,这不是最好的成绩,在最高峰的2000年,开发区的财政收入曾占到整个肥东县的2/3,然后逐步递减到1/3、1/4,直到目前的1/5。虽然从比重上看是在下降,但是绝对数值每年都在递增。在这一减一增的背后,是其他产业园区和经济走廊的逐步壮大,肥东彻底改变了龙岗开发区“一柱擎天”的状况,经济大厦建设得更加牢固,也更加安全。
  那么,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首先,是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在龙岗开发区建设10年后的2002年9月,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正式开工。但是,钱从哪里来?面对只有100万启动资金的困局,肥东创造性地成立了新城经济开发区投资公司,把政府机关的房产证作为抵押,通过银行运作资金8000万元。江洪告诉《决策》:“当时有人对我说‘你除了一个大印什么也没有了’。”但正是这种超常规的举措“为肥东人补了一课”,学会了如何进行资本运作,在2006年3月化工园项目启动时,同样成立了投资公司运作资金。
  接下来就是2006年3月启动的化工园,正式名称是“合肥市化学工业搬迁项目”。20平方公里的专业化工业园区,将打造成为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细化工特色园区。如果说新城开发区是“绩优股”,化工园就是肥东的“潜力股”。
  从龙岗开发区到肥东新城,再到化工园,接力棒在一步步向前传递,产值也在前进中一个比一个“壮实”。再加上合马路、合浦路、合白路三条工业经济走廊,还有6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三区三带六块”的经济布局,已经成为肥东打响进军百强县的“主战场”。
  
  发展战略之变
  
  “同样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发展差距?”原龙塘镇党委书记宁世明在与记者长谈时的一句发问,同样是整个肥东都在思考的问题。
  思路决定出路。从2001年开始,肥东人对自身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思索,就一直没有停止。
  2001年,原肥东县委书记熊建辉带领全县党政干部到霍山县学习,霍山当时是安徽省工业强县的典型。这次学习,不仅改变了肥东在发展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上的惯性思维,还对当时肥东县唯一的开发区——龙岗开发区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发区的实践为工业富县战略的确立提供了“现场案例”。同年,熊建辉还带队到安徽省的繁昌县与芜湖县,学习这两个县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创新经验。回来之后,肥东在合肥市率先成立了招商局和便民利商行政服务中心。这一切促成了肥东发展战略的第一次转折,一个传统农业大县破天荒地提出了“工业强县、工业富县”的发展战略。江洪告诉《决策》:“依靠工业富县、强县的战略思路转变,开创了肥东的先河,肥东的转变真正开始了。”
  战略转变后的效应很快显现出来,仅仅过了一年,2002年肥东就进入到安徽省“双十县”的行列。同年,肥东进行了一次思想解放大讨论,讨论主题就是“肥东下一步的经济发展到底怎么办?”肥东再一次发挥学习调研的“优良传统”,分别在南部的撮镇和北部的八斗镇召开现场会议,全县几大班子领导全部到会。讨论过后,肥东新城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9月启动,龙塘等乡镇工业集中区也开始陆续上马。
  
  到了2002年的11月,在肥东县第九次党代会上,时任肥东县委书记张进提出了“建设西部近合肥城区融店埠、撮镇、龙岗、龙塘和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新城开发区四镇两区35万人口的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副中心”。这是第二次转折,肥东在确立工业富县战略之后,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这也正好对接了后来合肥市的“141规划”中的东部组团与滨湖新城建设,肥东的城市化就与整个合肥市的大城市建设实现了完美融合。
  从2002年到2005年,肥东完成了从农业大县到以工业为支撑的经济大县的跨域,并且已经跻身中部百强县行列,肥东下一步怎么走?于是,“全国百强县”就进入到肥东县决策层的视野。
  但是,肥东能不能争创全国百强?学习调研再次成为“前奏曲”。2005年6月,肥东到全国百强县的浙江省桐庐、江苏省仪征和安徽省唯一进入过百强县的宁国考察学习,主题是“肥东离百强县有多远?如何借鉴和追赶?”在一周的学习考察之后,在考察组提交的报告中,分析了肥东的优势与差距,明确提出了“争创全国百强”,同时也毫不讳言地提出了肥东存在的三种情绪:畏难、浮躁、自满。
  一个月后,“勇当全省先锋、争创全国百强”的战略正式“出笼”。这是第三次转折,由经济大县向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跨越。就在肥东决策进军百强县不久,2006年合肥市委的“一号文件”将中心定位在了“县域突破”,肥东的发展战略再次与合肥市实现对接。
  至此,历经5年完善,“工业立县”成为肥东县域发展的第一战略,对接合肥市东部组团和南部滨湖新城是肥东的城市化主战略,进而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来带动农业产业化,实现“三位一体”的发展,最终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上争创全国百强县,这些就构成了肥东县立体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总战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