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豆芽频现,归根于黑作坊。工业化豆芽,与传统作坊的“零添加”相比,因其添加剂安全性问题,也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2014年10月17日,两位来自浙江的业内人士直指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工业化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4版)》不合理。他们认为该文件中列出的9个检验项目的控制指标(即检验中允许检出的限量值),尽管有规定限量值,但这会让非法添加激素、抗生素类物质变得合法。
他们还认为,这份《细则》极可能导致“毒豆芽”合法化,从而引发整个豆芽行业的混乱。
工业化豆芽加了什么?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月芳统计,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22日,全国毒豆芽审理案件数量为709个,被判刑人数达918人。
被曝光的黑作坊,多数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如无根粉剂、增粗剂、生长调节剂、新型保鲜增白粉等。使用这些添加物后,豆芽不会腐烂,且感官效果极佳,但对人体健康却是无益的。
然而,工业化豆芽是以优质绿豆或大豆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依托机械化和智能化设备,经洗豆、杀菌、浸泡、控温培育、清洗、预冷、包装等工序生产获得。生产过程以及成品均符合地方标准,且受到有关部门监管。
目前,豆芽生产分家庭作坊式、现代作坊式和自动化控制工厂化生产 3 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作坊逐步被日产60~100吨的工业化豆芽取代。
如此高产,工业化豆芽的安全性难免被质疑。和传统作坊相比,工业化豆芽虽非“零添加”,但其添加物的使用里有据可依的。
在目前已公开的7个省级市颁布的工业化豆芽文件中,工业化豆芽允许使用两类添加剂,即食品添加剂和杀菌剂。其中,天津市地方标准允许同时使用这两类物质,辽宁省、青岛市、上海市等三地只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北京市、苏州市、安徽省等则不同,同样是工业化豆芽,均未使用任何添加剂。此外,不少地方的生产规范中,还包含对成品的微生物,重金属等安全性指标的检测。
由此看,实际用于工业化豆芽的两类添加剂在各类食品中是普遍常见的,与黑作坊添加的物质完全不同。虽远不及传统作坊的“纯天然”,工业化豆芽总体来讲还算安全。
可安全食用
在北京新豆芽标准中,两位浙江人士认为有9个检验项目不合理,包括6 -苄基腺嘌呤。
其中一人陈文解释,6 -苄基腺嘌呤是激素,和赤霉素一起俗称AB粉,主要是用来培养无根豆芽, “毒豆芽”就用了它。
事实上,并非仅北京对此有规定,青岛市也规定了24项控制指标,也就是在检验中允许检出的限量值。如果允许少量使用赤霉素、6-苯甲酰基腺嘌呤等作为生长调节剂,豆芽成品的残留量也可控制在限量值内,即与其他蔬菜的农残标准相当。这实际比较符合工业化生产豆芽对经济性、安全性的要求。
在国外,食用豆芽同样非常流行。日本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在《农产品等食品分类表》中,将豆芽归为其他新鲜蔬菜。与其相关的 《肯定列表制度》中,这几种备受关注的农业化学品如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4-氯苄氧氟乙酸钠等,也有最大残留限量规定。
相较而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对豆芽类产品制订的相关标准,更多地放在了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上。这主要是因为对此类产品的安全监测显示,豆芽的食品安全隐患更多地存在于食源性微生物污染,而非后期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污染。
检验控制,是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举措之一。在所有检验项目合格后,豆芽才能流通市场,而消费者食用安全性方有保障。
2014年10月17日,两位来自浙江的业内人士直指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工业化豆芽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4版)》不合理。他们认为该文件中列出的9个检验项目的控制指标(即检验中允许检出的限量值),尽管有规定限量值,但这会让非法添加激素、抗生素类物质变得合法。
他们还认为,这份《细则》极可能导致“毒豆芽”合法化,从而引发整个豆芽行业的混乱。
工业化豆芽加了什么?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月芳统计,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22日,全国毒豆芽审理案件数量为709个,被判刑人数达918人。
被曝光的黑作坊,多数非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质,如无根粉剂、增粗剂、生长调节剂、新型保鲜增白粉等。使用这些添加物后,豆芽不会腐烂,且感官效果极佳,但对人体健康却是无益的。
然而,工业化豆芽是以优质绿豆或大豆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依托机械化和智能化设备,经洗豆、杀菌、浸泡、控温培育、清洗、预冷、包装等工序生产获得。生产过程以及成品均符合地方标准,且受到有关部门监管。
目前,豆芽生产分家庭作坊式、现代作坊式和自动化控制工厂化生产 3 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作坊逐步被日产60~100吨的工业化豆芽取代。
如此高产,工业化豆芽的安全性难免被质疑。和传统作坊相比,工业化豆芽虽非“零添加”,但其添加物的使用里有据可依的。
在目前已公开的7个省级市颁布的工业化豆芽文件中,工业化豆芽允许使用两类添加剂,即食品添加剂和杀菌剂。其中,天津市地方标准允许同时使用这两类物质,辽宁省、青岛市、上海市等三地只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北京市、苏州市、安徽省等则不同,同样是工业化豆芽,均未使用任何添加剂。此外,不少地方的生产规范中,还包含对成品的微生物,重金属等安全性指标的检测。
由此看,实际用于工业化豆芽的两类添加剂在各类食品中是普遍常见的,与黑作坊添加的物质完全不同。虽远不及传统作坊的“纯天然”,工业化豆芽总体来讲还算安全。
可安全食用
在北京新豆芽标准中,两位浙江人士认为有9个检验项目不合理,包括6 -苄基腺嘌呤。
其中一人陈文解释,6 -苄基腺嘌呤是激素,和赤霉素一起俗称AB粉,主要是用来培养无根豆芽, “毒豆芽”就用了它。
事实上,并非仅北京对此有规定,青岛市也规定了24项控制指标,也就是在检验中允许检出的限量值。如果允许少量使用赤霉素、6-苯甲酰基腺嘌呤等作为生长调节剂,豆芽成品的残留量也可控制在限量值内,即与其他蔬菜的农残标准相当。这实际比较符合工业化生产豆芽对经济性、安全性的要求。
在国外,食用豆芽同样非常流行。日本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在《农产品等食品分类表》中,将豆芽归为其他新鲜蔬菜。与其相关的 《肯定列表制度》中,这几种备受关注的农业化学品如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4-氯苄氧氟乙酸钠等,也有最大残留限量规定。
相较而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对豆芽类产品制订的相关标准,更多地放在了原料和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上。这主要是因为对此类产品的安全监测显示,豆芽的食品安全隐患更多地存在于食源性微生物污染,而非后期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污染。
检验控制,是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举措之一。在所有检验项目合格后,豆芽才能流通市场,而消费者食用安全性方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