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年轻人正在考虑离开俄罗斯,移居美国、欧洲、以色列、亚洲或者拉丁美洲。理由多种多样:在俄罗斯创业很难、缺乏政治自由、教育落后,或者仅仅是因为海外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在本来人口就偏少的俄罗斯。人才流失的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令人惊愕的数据:1/5俄罗斯人想移居外国
俄新社近日公布了一项调查,在俄罗斯46个地区访问了16000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1%的回答者愿搬迁到国外并且永久居住。而在20年前。这个比例仅仅有5%。根据调查,在俄罗斯有意向移民国外的大多是年龄介于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而选择愿意留在俄罗斯的很多都是年老的人。调查显示在过去的数年中已经有125万人移民海外,现在俄罗斯的总人口有1.41亿人,流出人口占到了现在总人口的近1%。这是让人恐怖的数字。
据报道。俄罗斯大部分在国外留学的理科学生选择在境外就业。77%在美国学习的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就业。俄罗斯之前(含前苏联)也经历过相同的移民风波。但这次移民浪潮。更让俄罗斯政府感到焦急万分。
当人口危机遭遇移民潮
要知道俄罗斯从1991年至今,一直是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十几年来来俄罗斯的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人口减少已经成为悬在俄罗斯上空的“达摩斯利剑”,可能会给经济带来重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正面临着严竣的人口危机。而正在大量外流的年轻人(很多外流年轻人都是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俄罗斯来说,都是最希望挽留的人群。
焦急的俄罗斯政府
英国两名俄罗斯裔科学家去年捧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这个好消息并未给俄罗斯人带来多大的喜悦,反而有种心痛的感觉。俄总统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天就批评政府没有为年轻学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从而导致人才流失。科研人才的流失是俄罗斯人才流失最为显著的一面。据统计,1990年苏联的科研者数量曾占到了世界科研者总数的1/4,而现在俄罗斯科研者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俄罗斯政府能不着急吗?
一名即将移民的俄罗斯小伙这样表达自己对祖国的失望情绪:“我们要工作10到2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公寓,要工作五年才能买得起一辆车。没有升职机会。想要创办自己的企业非常难。每年的贷款利率高达20-30%,整个体制监管得非常严格。最保险的工作是为政府做事,但我已经做过了,不想再做了。”
糟糕的生活品质:买房耗尽一人10-12年全部收入
俄罗斯年轻人囊中羞涩,难以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住房。住房价格过高。今春莫斯科每平方米均价已突破3000美元大关。并可能继续走高。同时。根据现有市场价,要购置一套标准的两居室住房需要耗尽一个人10至12年的全部收入。一名将离开俄罗斯的年轻人对记者抱怨:“和国外相比。在俄罗斯创办一家企业要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精力。这里要照顾好家人也比较困难。社会福利体系几乎瘫痪。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生活负担明显加重,教育体系已接近崩溃边缘。从入学名额到大学文凭,什么都可以用钱来买。”
富人垄断社会资源,缺乏公平的社会环境
按照社会结构理论,一个国家最理想的人口财富分配比例是“橄榄型”,在俄罗斯,目前的中间阶层充其量仅占总人口的20%,贫困人口则占60%以上。富裕群体只有6%-7%。除此之外,还有300万本应属于中间阶层但从收入状况考察又归属为贫穷阶层的知识分子。在中间阶层塌陷的情况下,俄罗斯贫富两极的对比自然就异常清晰,二者之间的对抗更非常突出。少数的富人阶级垄断了国家和社会资源,让中产和社会底层倍感压力。
无处不在的政府身影。遏杀社会活力
无处不在的政府控制之手,让社会的自由度大大折扣。而自由的社会环境是年轻人的最爱。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人感觉,政府控制下的电视新闻、电影甚至流行音乐领域让他们与国际社会脱节。一名离开俄罗斯的年轻^这样对记者说:“整个体制监管得非常严格。最保险的工作是为政府做事。”此外,俄罗斯的官员腐败问题也是年轻人抱怨社会问题的焦点之一。官员们腐败在很大程度E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让年轻人备感失望。
看似给力的政策
克林姆林宫也已经意识到了促使该国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移民外国的众多问题。一些改革家似乎在努力创建一种减少政府控制、更加企业化的经济。梅德韦杰夫努力将自己定位成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并在4月份发表讲话,提出了一个使经济现代化以及削弱政府作用的大胆路线。政府还高调创办了斯科尔科沃商学院,减少了对经济领域的监管,希望通过这些举动来培养新的企业家,吸引已经流失到国外的人才。
改革者请拿出魄力
让一国国民舍弃自己的故土而移民,对一国当政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为什么作为社会精英的年轻人们要纷纷移民?一方面,是俄罗斯社会的不稳定,让他们感到不安,或是总感觉在这里生活,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移民目标国家;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被管控得失去活力,陷入呆板之中,这是年轻人最为厌恶的。俄罗斯要抑制年轻人才的流失,绝非简单的设立几项国家大奖,宣布几个空洞的口号就能解决。关键是让他们能够看到—个明确的方向与趋势,这种趋势不会被一人一党的意志所能左右,而这需要当政者的魄力与勇气。
令人惊愕的数据:1/5俄罗斯人想移居外国
俄新社近日公布了一项调查,在俄罗斯46个地区访问了16000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1%的回答者愿搬迁到国外并且永久居住。而在20年前。这个比例仅仅有5%。根据调查,在俄罗斯有意向移民国外的大多是年龄介于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而选择愿意留在俄罗斯的很多都是年老的人。调查显示在过去的数年中已经有125万人移民海外,现在俄罗斯的总人口有1.41亿人,流出人口占到了现在总人口的近1%。这是让人恐怖的数字。
据报道。俄罗斯大部分在国外留学的理科学生选择在境外就业。77%在美国学习的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就业。俄罗斯之前(含前苏联)也经历过相同的移民风波。但这次移民浪潮。更让俄罗斯政府感到焦急万分。
当人口危机遭遇移民潮
要知道俄罗斯从1991年至今,一直是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十几年来来俄罗斯的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人口减少已经成为悬在俄罗斯上空的“达摩斯利剑”,可能会给经济带来重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正面临着严竣的人口危机。而正在大量外流的年轻人(很多外流年轻人都是中产阶级,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俄罗斯来说,都是最希望挽留的人群。
焦急的俄罗斯政府
英国两名俄罗斯裔科学家去年捧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这个好消息并未给俄罗斯人带来多大的喜悦,反而有种心痛的感觉。俄总统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天就批评政府没有为年轻学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从而导致人才流失。科研人才的流失是俄罗斯人才流失最为显著的一面。据统计,1990年苏联的科研者数量曾占到了世界科研者总数的1/4,而现在俄罗斯科研者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俄罗斯政府能不着急吗?
一名即将移民的俄罗斯小伙这样表达自己对祖国的失望情绪:“我们要工作10到2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公寓,要工作五年才能买得起一辆车。没有升职机会。想要创办自己的企业非常难。每年的贷款利率高达20-30%,整个体制监管得非常严格。最保险的工作是为政府做事,但我已经做过了,不想再做了。”
糟糕的生活品质:买房耗尽一人10-12年全部收入
俄罗斯年轻人囊中羞涩,难以用自己的积蓄购置住房。住房价格过高。今春莫斯科每平方米均价已突破3000美元大关。并可能继续走高。同时。根据现有市场价,要购置一套标准的两居室住房需要耗尽一个人10至12年的全部收入。一名将离开俄罗斯的年轻人对记者抱怨:“和国外相比。在俄罗斯创办一家企业要花费更多的财力和精力。这里要照顾好家人也比较困难。社会福利体系几乎瘫痪。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生活负担明显加重,教育体系已接近崩溃边缘。从入学名额到大学文凭,什么都可以用钱来买。”
富人垄断社会资源,缺乏公平的社会环境
按照社会结构理论,一个国家最理想的人口财富分配比例是“橄榄型”,在俄罗斯,目前的中间阶层充其量仅占总人口的20%,贫困人口则占60%以上。富裕群体只有6%-7%。除此之外,还有300万本应属于中间阶层但从收入状况考察又归属为贫穷阶层的知识分子。在中间阶层塌陷的情况下,俄罗斯贫富两极的对比自然就异常清晰,二者之间的对抗更非常突出。少数的富人阶级垄断了国家和社会资源,让中产和社会底层倍感压力。
无处不在的政府身影。遏杀社会活力
无处不在的政府控制之手,让社会的自由度大大折扣。而自由的社会环境是年轻人的最爱。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人感觉,政府控制下的电视新闻、电影甚至流行音乐领域让他们与国际社会脱节。一名离开俄罗斯的年轻^这样对记者说:“整个体制监管得非常严格。最保险的工作是为政府做事。”此外,俄罗斯的官员腐败问题也是年轻人抱怨社会问题的焦点之一。官员们腐败在很大程度E损害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让年轻人备感失望。
看似给力的政策
克林姆林宫也已经意识到了促使该国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移民外国的众多问题。一些改革家似乎在努力创建一种减少政府控制、更加企业化的经济。梅德韦杰夫努力将自己定位成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并在4月份发表讲话,提出了一个使经济现代化以及削弱政府作用的大胆路线。政府还高调创办了斯科尔科沃商学院,减少了对经济领域的监管,希望通过这些举动来培养新的企业家,吸引已经流失到国外的人才。
改革者请拿出魄力
让一国国民舍弃自己的故土而移民,对一国当政者来说无疑是一种侮辱,为什么作为社会精英的年轻人们要纷纷移民?一方面,是俄罗斯社会的不稳定,让他们感到不安,或是总感觉在这里生活,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移民目标国家;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被管控得失去活力,陷入呆板之中,这是年轻人最为厌恶的。俄罗斯要抑制年轻人才的流失,绝非简单的设立几项国家大奖,宣布几个空洞的口号就能解决。关键是让他们能够看到—个明确的方向与趋势,这种趋势不会被一人一党的意志所能左右,而这需要当政者的魄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