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问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经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当前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1.2万公顷,病虫害发生面积0.8万公顷,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更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5种增加到目前的32种左右。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杨扇舟蛾、天牛(类)等害虫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县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0m3,直接经济损失达70多万元,给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蠢、芽果牙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然害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松材虫病和我国内检疫对象日本干蚧的适应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尽蛾、红脂大小蠢、杨尺蠖、杨扇舟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局部地区有的几乎年年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制约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2.1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
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
2.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2.3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2.4检疫工作不到位
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
2.5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
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病虫害防治率最高年份2000年也仅达到73%),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主要对策措施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提高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切实加强领导。
3.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省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 ,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全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我省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3.4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投入。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确保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应加大投入。三是在我省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我省山区大面积森林多属于公益性的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其产品是一种不能进入市场而只能服务于社会的特殊“商品”,长期没有经济收益,拿不出钱防治病虫害。据此,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参考文献】
[1]苏龙云.森林病蟲害防治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科技,2006,16.
[2]李延友,耿晶华.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正确认识,民营科技,2009(11).
[3]张英花.对森林病虫害综合环境和各的.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问题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经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当前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1.2万公顷,病虫害发生面积0.8万公顷,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更大。
1.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全县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5种增加到目前的32种左右。过去危害比较严重的杨扇舟蛾、天牛(类)等害虫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县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0m3,直接经济损失达70多万元,给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蠢、芽果牙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然害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松材虫病和我国内检疫对象日本干蚧的适应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毁灭。
1.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尽蛾、红脂大小蠢、杨尺蠖、杨扇舟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局部地区有的几乎年年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2.制约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2.1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
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
2.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2.3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
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2.4检疫工作不到位
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
2.5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
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病虫害防治率最高年份2000年也仅达到73%),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3.主要对策措施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提高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提高认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切实加强领导。
3.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省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 ,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全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我省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3.4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100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投入。一是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确保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二是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特别是市县两级财政,应加大投入。三是在我省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我省山区大面积森林多属于公益性的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其产品是一种不能进入市场而只能服务于社会的特殊“商品”,长期没有经济收益,拿不出钱防治病虫害。据此,应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参考文献】
[1]苏龙云.森林病蟲害防治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科技,2006,16.
[2]李延友,耿晶华.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正确认识,民营科技,2009(11).
[3]张英花.对森林病虫害综合环境和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