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103-01
摘要:新课改没有为教育教学提供现成的固定模式,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以下是笔者对教育教学的肤浅看法而已,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物理 探究式 程序
现在已步入创造型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创造型教育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在创造型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探究式教学谈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1 科学划分合作探究小组
根据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本身的需要,我将全班同学按两种模式来划分小组,第一种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座位情况,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前后排的四人为一小组;第二种方式是:先将全班同学根据动手能力和学习成绩分成四个层次,然后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出一人,自由组合,组成四人合作探究小组,组内各同学分工要明确,同时组内角色要周期转换,例如,第一次甲操作乙记录,那么第二次就让乙操作甲记录,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即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2 探究式教学的程序
2.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逐步发展的,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展现给学生一个有趣的故事、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把自己的发现用问题的方式表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地加以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问题,并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述出来。学生经过一定案例的积累,并随着他们物理知识的丰富,能够逐步地提高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
2.2 猜想与假设。科学探究不是盲人摸象,为了使探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我们往往在探究之前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猜想和假设。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一定的预见性思考,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猜想与假设无论是被证实还是被证实,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
2.3 分析论证。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初中物理,数据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相等、之和、之差、乘积、比值等数学关系,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或收集的事实进行分析论证,探讨结论,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觉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不要带着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来影响对实验数据的描述。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这些数据之间规律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4 评估。学生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工作达到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想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如探究结果是否会和日常的经验和现象相冲突?是否会和探究者原有的知识相矛盾?探究结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自圆其说等等。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强化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评估的习惯。
2.5 交流与合作。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因此,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会修正自我、尊重他人、服从真理、改正谬误。不但要重视书面表达,也要重视口头表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作口头称述。在编写科学探究报告、设计表格、描述图象等工作中,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尽可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以及自己的观点。
3 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措施
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我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每天坚持写学后反思,让学生对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进行反思、体验,进行自评和小组内的互评,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袋,不仅要记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更要记录学生参加了那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同时将学生自认为得意的作品(如小论文、小制作、探究报告、反思日记等)也放入其中,从而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需首先要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新课改没有为教育教学提供现成的固定模式,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以下是笔者对教育教学的肤浅看法而已,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物理 探究式 程序
现在已步入创造型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创造型教育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在创造型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探究式教学谈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
1 科学划分合作探究小组
根据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本身的需要,我将全班同学按两种模式来划分小组,第一种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座位情况,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前后排的四人为一小组;第二种方式是:先将全班同学根据动手能力和学习成绩分成四个层次,然后将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出一人,自由组合,组成四人合作探究小组,组内各同学分工要明确,同时组内角色要周期转换,例如,第一次甲操作乙记录,那么第二次就让乙操作甲记录,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即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2 探究式教学的程序
2.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海森堡也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是逐步发展的,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展现给学生一个有趣的故事、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把自己的发现用问题的方式表述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适当地加以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问题,并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述出来。学生经过一定案例的积累,并随着他们物理知识的丰富,能够逐步地提高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
2.2 猜想与假设。科学探究不是盲人摸象,为了使探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我们往往在探究之前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猜想和假设。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为收集信息、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了一定的预见性思考,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猜想与假设无论是被证实还是被证实,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
2.3 分析论证。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探究的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初中物理,数据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相等、之和、之差、乘积、比值等数学关系,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或收集的事实进行分析论证,探讨结论,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觉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不要带着对实验结果的预期来影响对实验数据的描述。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这些数据之间规律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4 评估。学生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工作达到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想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如探究结果是否会和日常的经验和现象相冲突?是否会和探究者原有的知识相矛盾?探究结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能自圆其说等等。这是责任心的表现,也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强化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养成评估的习惯。
2.5 交流与合作。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因此,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学会修正自我、尊重他人、服从真理、改正谬误。不但要重视书面表达,也要重视口头表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作口头称述。在编写科学探究报告、设计表格、描述图象等工作中,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尽可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以及自己的观点。
3 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措施
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换言之,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我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每天坚持写学后反思,让学生对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进行反思、体验,进行自评和小组内的互评,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袋,不仅要记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更要记录学生参加了那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同时将学生自认为得意的作品(如小论文、小制作、探究报告、反思日记等)也放入其中,从而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
总之,探究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需首先要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做好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