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东期间发现,惠州市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突出。目前惠州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违建已全部拆除复绿,对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逮捕,刑事拘留涉案人员7人。惠东县纪委对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白盆珠镇政府等部门共14人工作落实不到位启动了问责。
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东北部,由原惠州市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白盆珠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2004年1月升格为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惠东县10个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白盆珠水库于1987年12月21全面完工验收,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航运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2亿立方米,属一等工程大(I)型水库,是广东省第四大水库、珠三角第一大水库,西枝江流域的防洪安全屏障。
2017年4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东期间发现,惠州市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有人挖山毁林,嚴重破坏生态环境。
根据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意见反馈中指出的区域,《小康》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当地新庵布心村村民告诉《小康》记者,该违法违规旅游开发项目所在地位于白盆珠镇布心村东流村小组,而开发该项目的则是布心村村委会主任雷某娘于2011年3月21日登记成立的“惠东县莲花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后来为扩大招商,吸引投资又引入了一位吴姓老板参与旅游项目开发。
村民说,所涉地片此前一直种植了大量绿植,一般并不为人注意。根据当地村民指引,记者来到东流小组。在原毁林开发的违建别墅旧址,从现场看,挖山毁林的地块,都已经重新种植了树苗。而当初为什么要毁了这么一片好端端的林子,而且还是在白盆珠保护区区里?村民的说法是,为了发展。
《小康》记者了解到,白盆珠保护区地理位置偏远,但风景秀丽,一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一些村小组想要发展,便在近两年开始有意推动所属辖区内的旅游项目合作,东流小组便是积极推动旅游开发项目的村组之一。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只有缓冲区外围可以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而核心区显然不可能被用来搞旅游开发。
那么东流小组涉及的核心区存在的违法违规旅游开发项目,究竟对当地生态造成多大损伤?《小康》记者从白盆珠镇政府了解到,该片毁坏林地森林类别为生态公益林,林种为自然保护区林。该林地现状分三种类型:一为开挖山体部分,二为修筑房屋部分,三为原有林区道路(根据现状无法准确测量原有林区道路宽度)扩宽进行开挖并部分修筑排水沟。毁林面积达93.45亩。其中建房毁林1.8亩(核心区)、推填土毁林27.16亩(核心区)、修建道路毁林64.49亩(缓冲区和实验区)。
《小康》记者在走访保护区后的当天下午,来到了当地镇政府了解最新关于中央环保督察后的整改情况。据白盆珠镇委委员、副镇长刘雅苑介绍,在事件发生后,根据督察反馈交办件,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立即立案、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惠东县迅速组织力量对违建项目进行清拆,白盆珠镇政府则在2016年12月17日完成违建拆除工作、12月22日完成违建垃圾清理清运工作,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也于12月22日完成复绿工作。在这期间共组织约参与1000人次行动,而拆除后的山地先后种植各类苗木约1万株,边坡植草1800平方米,其中违建清拆清运工程共投入57万多元。
全面完成复绿提升工作后,刘雅苑介绍,当地政府还坚持每周开展复绿区域巡护工作,确保复绿效果,防止再次破坏。
而保护区违建涉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雷某娘和吴某林则被实施逮捕,其他涉案人员5人被处以刑事拘留。当地纪检部门对惠东县林业局、县国土局、白盆珠镇政府等部门共14人工作落实不到位启动了问责。
为进一步做好该案件的后续工作,惠东县要求相关部门继续落实好防止裸露边坡造成水土流失的相关措施,制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工作方案,统筹化解自然保护区村民农事耕作、人工林采伐、宅基地建设、村庄道路建设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相矛盾的问题,并做好东流村村民的思想引导和稳控工作及违章建筑工地工人遣散和稳控工作。
与此同时,惠州市环保局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要求全市各保护区每年制定管理计划,定期报送相关工作情况,并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移交涉环保违法行为线索,由生态环境部门从严查处。环保局还专门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提出将加强被毁林地复绿管护,及时进行补植、浇水和施肥,对裸露边坡进行植草以减少水土流失,尽快恢复原貌。及时处理和解决自然保护区与邻近山区出现的山林权属争议问题,严肃查处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区林地以及破坏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惠州市林业局制定了《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已排查出35起非法占用林地问题,已办结24宗。各级林业部门还就村庄、村民基本情况、宅基地建设、村庄道路建设等需求、历史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调研,拟制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及时解决村民诉求,化解社会矛盾。
编辑/麦婉华
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东县东北部,由原惠州市莲花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白盆珠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2004年1月升格为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惠东县10个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区内的白盆珠水库于1987年12月21全面完工验收,是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改善航运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2亿立方米,属一等工程大(I)型水库,是广东省第四大水库、珠三角第一大水库,西枝江流域的防洪安全屏障。
2017年4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广东期间发现,惠州市惠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有人挖山毁林,嚴重破坏生态环境。
违规旅游开发大面积毁坏林木
根据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意见反馈中指出的区域,《小康》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当地新庵布心村村民告诉《小康》记者,该违法违规旅游开发项目所在地位于白盆珠镇布心村东流村小组,而开发该项目的则是布心村村委会主任雷某娘于2011年3月21日登记成立的“惠东县莲花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后来为扩大招商,吸引投资又引入了一位吴姓老板参与旅游项目开发。
村民说,所涉地片此前一直种植了大量绿植,一般并不为人注意。根据当地村民指引,记者来到东流小组。在原毁林开发的违建别墅旧址,从现场看,挖山毁林的地块,都已经重新种植了树苗。而当初为什么要毁了这么一片好端端的林子,而且还是在白盆珠保护区区里?村民的说法是,为了发展。
《小康》记者了解到,白盆珠保护区地理位置偏远,但风景秀丽,一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一些村小组想要发展,便在近两年开始有意推动所属辖区内的旅游项目合作,东流小组便是积极推动旅游开发项目的村组之一。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只有缓冲区外围可以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而核心区显然不可能被用来搞旅游开发。
那么东流小组涉及的核心区存在的违法违规旅游开发项目,究竟对当地生态造成多大损伤?《小康》记者从白盆珠镇政府了解到,该片毁坏林地森林类别为生态公益林,林种为自然保护区林。该林地现状分三种类型:一为开挖山体部分,二为修筑房屋部分,三为原有林区道路(根据现状无法准确测量原有林区道路宽度)扩宽进行开挖并部分修筑排水沟。毁林面积达93.45亩。其中建房毁林1.8亩(核心区)、推填土毁林27.16亩(核心区)、修建道路毁林64.49亩(缓冲区和实验区)。
处理:违建彻底清除,毁坏山林得到基本复绿
《小康》记者在走访保护区后的当天下午,来到了当地镇政府了解最新关于中央环保督察后的整改情况。据白盆珠镇委委员、副镇长刘雅苑介绍,在事件发生后,根据督察反馈交办件,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立即立案、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惠东县迅速组织力量对违建项目进行清拆,白盆珠镇政府则在2016年12月17日完成违建拆除工作、12月22日完成违建垃圾清理清运工作,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也于12月22日完成复绿工作。在这期间共组织约参与1000人次行动,而拆除后的山地先后种植各类苗木约1万株,边坡植草1800平方米,其中违建清拆清运工程共投入57万多元。
全面完成复绿提升工作后,刘雅苑介绍,当地政府还坚持每周开展复绿区域巡护工作,确保复绿效果,防止再次破坏。
而保护区违建涉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雷某娘和吴某林则被实施逮捕,其他涉案人员5人被处以刑事拘留。当地纪检部门对惠东县林业局、县国土局、白盆珠镇政府等部门共14人工作落实不到位启动了问责。
为进一步做好该案件的后续工作,惠东县要求相关部门继续落实好防止裸露边坡造成水土流失的相关措施,制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工作方案,统筹化解自然保护区村民农事耕作、人工林采伐、宅基地建设、村庄道路建设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相矛盾的问题,并做好东流村村民的思想引导和稳控工作及违章建筑工地工人遣散和稳控工作。
与此同时,惠州市环保局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要求全市各保护区每年制定管理计划,定期报送相关工作情况,并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移交涉环保违法行为线索,由生态环境部门从严查处。环保局还专门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提出将加强被毁林地复绿管护,及时进行补植、浇水和施肥,对裸露边坡进行植草以减少水土流失,尽快恢复原貌。及时处理和解决自然保护区与邻近山区出现的山林权属争议问题,严肃查处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区林地以及破坏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惠州市林业局制定了《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摸底调查,已排查出35起非法占用林地问题,已办结24宗。各级林业部门还就村庄、村民基本情况、宅基地建设、村庄道路建设等需求、历史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调研,拟制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及时解决村民诉求,化解社会矛盾。
编辑/麦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