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质勘查以及成矿特征的研究上,我国目前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一些地区的成矿特征研究上,需要大量的投入人力以及物力的研究。本文根据青海省都兰县的铜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并根据其特征对其储量、模式以及开发难度等进行评价,以供参考。
[关键词]找矿潜力 地质特征 铜多金属矿 孔雀沟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88-2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Ⅰ)东昆仑造山带(Ⅰ2)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Ⅰ22)。成矿区带归属于小赛什腾山——阿木尼克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铅、锌、金、银、铬(钴、稀土)成矿亚带(Ⅳ10)。区域地层广布,由老至新主要有早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Pt1DK),晚泥盆世牦牛山组(D3m),早侏罗世大煤沟组(J1dm),古、始新世路乐河组(E1-2l),渐一中新世干柴沟组(E3-N1g)及第四系(Q)。区内构造多以断裂性构造为主,分布在各时代地层和侵入岩中,由于受多次构造活动影响,区域内呈现多组构造相互交切的格局。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分布有晚奥陶世中性侵入岩;晚泥盆世中酸性火山岩喷发,伴随着中酸性岩侵入;早石炭世酸性岩侵入。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晚泥盆世牦牛山组火山岩段(D3m3),次为古始新世路乐河组(E1-2l)及第四纪的冲洪积物所覆盖,构造以断裂性构造为主体,按其构造行迹可分为北西—南东向、近东西向的扭性或压扭性断层,北东向张性(承受压应力)断层,明显表现出普查区北东—南西向受到挤压,北西—南东向拉伸的区域应力作用。伴有少数褶皱构造。其中铜矿(化)体多产于晚泥盆世牦牛山组火山岩段(D3m3)孔雀石化流纹(斑)岩、孔雀石化英安岩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展布方向与北西向的主断裂基本平行;金矿(化)体主要产在构造破碎蚀变带,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
3矿化体特征
通过对区内矿体进行重新揭示和圈定,新发现铜矿体3条,对K1-1、K1-2铜矿化体及对M2-1金矿体、M2-2金矿化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汇总前人发现的金矿体2条;铜矿体1条,铜矿化体7条。区内共圈定金矿体2条;铜矿体4条,铜矿化体7条,但所发现的矿体、矿化体具规模小、品位低、零星分布、成矿区带特征不明显的特征。
3.1铜矿(化)体特征
3.1.1铜矿体特征
M1-1号铜矿体:分布于测区北部(在K1-1铜矿化体附近),由11KTC18槽探工程控制,矿体品位0.754×10-2,产状35°∠80°、厚度5.0米、长度65米,该矿体产于F2断裂上盘,产状35°∠80°,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斑岩,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黝铜矿和磁铁矿,均呈它形粒状,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等。岩石较破碎,孔雀石化较强,近矿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等。
M1-2号铜矿体:分布于测区南部,由TC0-1工程控制,矿体长约100米,厚度2.1米,矿体平均品位0.99×10-2,矿体产状5°∠48°,矿石由孔雀石化流纹岩组成,孔雀石化较强,呈斑点状和薄膜状沿裂隙面分布,局部可见星点状黄铜矿。
M1-3、M1-4号铜矿体:分布于测区中部,分别由11KYK1、11KTC20工程控制,M1-3铜矿体,矿体品位2.52×10-2,矿体走产状81°∠74°,矿体厚度1.93米,矿体长度100米;M1-4铜矿体,矿体品位0.63×10-2,矿体产状186°∠69°,厚度1.7米,矿体长度100米。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岩,岩石均具强孔雀石化,呈斑点状和薄膜状沿裂隙面分布,局部可见星点状黄铜矿。
3.1.2铜矿化体特征
K1-1号铜矿体:(原1∶5万区调中M2矿体)分布于测区北部,由TC0-3和11KTC18工程控制,控制长度130米,平均品位0.285×10-2的铜矿体、厚度3.2米。该矿体产于F2断裂上盘,产状35°∠80°,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斑岩,金属矿物有黝铜矿,均呈它形粒状,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等。岩石较破碎,孔雀石化较强。
K1-2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测区西南部,呈透镜状产出, 2011年度通过11KTC26追索控制,长度由100米增加到280米,平均厚度2.0米,平均品位0.33×10-2,矿体产状38°∠76°,赋矿岩石为孔雀石化流纹岩,高岭土化和褐铁矿化强烈。
K1-3号铜矿化体:(原区调中M1号矿体):分布于测区中部,由TC0-2工程控制,矿体长200米,厚度4.0米,Cu平均品位0.22×10-2,矿体产状25°∠70°,赋矿岩石为孔雀石化英安岩,其矿石特征与M1-1号铜矿化体相似,空间展布与F1断裂近于平行。
K1-4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测区中部,由TC11-1工程控制,矿体长度100米,厚度3.0米,Cu平均品位0.24×10-2,矿体产状38°∠76°,赋矿岩石为碎裂岩化弱蚀变流纹岩,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非金属矿物有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等,孔雀石化较强,沿裂隙面呈薄膜状和团块状分布,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较弱。
K1-5、K1-6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测区中部,由07TC20工程控制,M1-6号矿体长80米,厚度1.50米,铜品位0.20×10-2,矿体产状270°∠80°;M1-7号矿体长70米,厚度1.20米,铜品位0.36×10-2,矿体产状51°∠24°,赋矿岩石蚀变流纹岩,蚀变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及孔雀石化,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
K1-7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普查区中部,由07TC16工程控制,矿体长度80米,厚度1.50米,铜品位0.28×10-2,矿体产状256°∠55°。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薄膜状孔雀石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 以上铜矿(化)体多产于孔雀石化流纹(斑)岩、孔雀石化英安岩中(见照片05),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展布方向与北西向的主断裂基本平行,岩石普遍具有较强的孔雀石化,但多沿岩体中的小断裂或裂隙面不均匀分布,使铜矿化体具有分布不连续、品位低、仅限于局部,无明显区带等特征。
3.2金矿(化)体特征
M2-1号金矿体:分布于测区东部,由07TC08、11KTC3工程控制,矿体长度160米,平均厚度1.3米,平均品位1.28×10-6,矿体产状倾向205°-215°;倾角66°-80°,赋矿岩石为褐铁矿化碎裂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及高岭土化,多呈粉末状分布,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钾化,呈薄膜状分布,局部硅化较强。
M2-2号金矿体:分布于普查区东部,由07TC13、11KTC1、11KTC2三条工程控制,其中07TC13矿体厚度1.50米,品位1.65×10-6,其余两条工程中品位在0.2-0.3×10-6矿体产状80°∠60°,2011年度以07TC13为0线按80×80间距分别在0、7、15线利用钻探工程进行验证,三个孔均见到了所验证的破碎带,地表与深部对应较好,往深部有变厚的趋势,倾角65°左右。但从测试结果来看,只有部分样品Au含量在0.1×10-6。赋矿岩石褐铁矿化碎裂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及高岭土化,多呈粉末状分布,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钾化,呈薄膜状分布,局部硅化较强。异常区金矿(化)体主要产在构造破碎蚀变带,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尤其以F3断裂最为明显,矿化体产状与控矿断裂一致,赋矿岩石主要为强蚀变硅质岩、碎裂岩,蚀变主要表现为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钾长石化。
4找矿前景分析
普查区位于柴北缘大陆边缘裂谷带,成矿区带归属于青海省“三轮区化”划分的小赛什腾山——阿木尼克山加里东、印支期贵金属、多金属成矿亚带。截止目前在这条成矿亚带已发现有著名的锡铁山铅锌矿田、滩间山矿田、青龙山大型金矿床、红柳沟小型金矿床、双口山小型铅锌矿床及众多的金矿点、多金属矿点和矿化点。以矿带学找矿的思路评价,展示了良好的北西段以金矿为主、中段及南东段以多金属为主区带成矿潜力。
分析区带地球化学异常和成矿事实及其关系发现:金异常数量多,且规模大,强度高,居主导地位,成矿事实突出;多金属异常以铅、锌为主体,表现出强度高、规模大的特征,成矿事实也很显赫。整个区带上都不同程度显示有铜异常。但历经不同层次的异常查证和针对铜矿产的普查工作都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仅停留在地表发现圈定的一些低品位、小规模零星铜矿体及矿化体。到目前尚未发现规模大、品位高具代表性,有工业利用价值,可供类比的典型矿床。
综上,以区带地质构造条件、区带地球化学成矿条件,结合现有的成矿事实综合评价:岩金成矿远景优于铜。开展以岩金为主兼顾铜矿的普查工作,才是符合客观现实,有针对性的权宜之举。
[关键词]找矿潜力 地质特征 铜多金属矿 孔雀沟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88-2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Ⅰ)东昆仑造山带(Ⅰ2)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Ⅰ22)。成矿区带归属于小赛什腾山——阿木尼克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铅、锌、金、银、铬(钴、稀土)成矿亚带(Ⅳ10)。区域地层广布,由老至新主要有早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Pt1DK),晚泥盆世牦牛山组(D3m),早侏罗世大煤沟组(J1dm),古、始新世路乐河组(E1-2l),渐一中新世干柴沟组(E3-N1g)及第四系(Q)。区内构造多以断裂性构造为主,分布在各时代地层和侵入岩中,由于受多次构造活动影响,区域内呈现多组构造相互交切的格局。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分布有晚奥陶世中性侵入岩;晚泥盆世中酸性火山岩喷发,伴随着中酸性岩侵入;早石炭世酸性岩侵入。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晚泥盆世牦牛山组火山岩段(D3m3),次为古始新世路乐河组(E1-2l)及第四纪的冲洪积物所覆盖,构造以断裂性构造为主体,按其构造行迹可分为北西—南东向、近东西向的扭性或压扭性断层,北东向张性(承受压应力)断层,明显表现出普查区北东—南西向受到挤压,北西—南东向拉伸的区域应力作用。伴有少数褶皱构造。其中铜矿(化)体多产于晚泥盆世牦牛山组火山岩段(D3m3)孔雀石化流纹(斑)岩、孔雀石化英安岩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展布方向与北西向的主断裂基本平行;金矿(化)体主要产在构造破碎蚀变带,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
3矿化体特征
通过对区内矿体进行重新揭示和圈定,新发现铜矿体3条,对K1-1、K1-2铜矿化体及对M2-1金矿体、M2-2金矿化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汇总前人发现的金矿体2条;铜矿体1条,铜矿化体7条。区内共圈定金矿体2条;铜矿体4条,铜矿化体7条,但所发现的矿体、矿化体具规模小、品位低、零星分布、成矿区带特征不明显的特征。
3.1铜矿(化)体特征
3.1.1铜矿体特征
M1-1号铜矿体:分布于测区北部(在K1-1铜矿化体附近),由11KTC18槽探工程控制,矿体品位0.754×10-2,产状35°∠80°、厚度5.0米、长度65米,该矿体产于F2断裂上盘,产状35°∠80°,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斑岩,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黝铜矿和磁铁矿,均呈它形粒状,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等。岩石较破碎,孔雀石化较强,近矿围岩蚀变有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等。
M1-2号铜矿体:分布于测区南部,由TC0-1工程控制,矿体长约100米,厚度2.1米,矿体平均品位0.99×10-2,矿体产状5°∠48°,矿石由孔雀石化流纹岩组成,孔雀石化较强,呈斑点状和薄膜状沿裂隙面分布,局部可见星点状黄铜矿。
M1-3、M1-4号铜矿体:分布于测区中部,分别由11KYK1、11KTC20工程控制,M1-3铜矿体,矿体品位2.52×10-2,矿体走产状81°∠74°,矿体厚度1.93米,矿体长度100米;M1-4铜矿体,矿体品位0.63×10-2,矿体产状186°∠69°,厚度1.7米,矿体长度100米。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岩,岩石均具强孔雀石化,呈斑点状和薄膜状沿裂隙面分布,局部可见星点状黄铜矿。
3.1.2铜矿化体特征
K1-1号铜矿体:(原1∶5万区调中M2矿体)分布于测区北部,由TC0-3和11KTC18工程控制,控制长度130米,平均品位0.285×10-2的铜矿体、厚度3.2米。该矿体产于F2断裂上盘,产状35°∠80°,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斑岩,金属矿物有黝铜矿,均呈它形粒状,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斜长石和钾长石等。岩石较破碎,孔雀石化较强。
K1-2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测区西南部,呈透镜状产出, 2011年度通过11KTC26追索控制,长度由100米增加到280米,平均厚度2.0米,平均品位0.33×10-2,矿体产状38°∠76°,赋矿岩石为孔雀石化流纹岩,高岭土化和褐铁矿化强烈。
K1-3号铜矿化体:(原区调中M1号矿体):分布于测区中部,由TC0-2工程控制,矿体长200米,厚度4.0米,Cu平均品位0.22×10-2,矿体产状25°∠70°,赋矿岩石为孔雀石化英安岩,其矿石特征与M1-1号铜矿化体相似,空间展布与F1断裂近于平行。
K1-4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测区中部,由TC11-1工程控制,矿体长度100米,厚度3.0米,Cu平均品位0.24×10-2,矿体产状38°∠76°,赋矿岩石为碎裂岩化弱蚀变流纹岩,金属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非金属矿物有钾长石、石英和斜长石等,孔雀石化较强,沿裂隙面呈薄膜状和团块状分布,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较弱。
K1-5、K1-6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测区中部,由07TC20工程控制,M1-6号矿体长80米,厚度1.50米,铜品位0.20×10-2,矿体产状270°∠80°;M1-7号矿体长70米,厚度1.20米,铜品位0.36×10-2,矿体产状51°∠24°,赋矿岩石蚀变流纹岩,蚀变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及孔雀石化,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高岭土化和绢云母化。
K1-7号铜矿化体:分布于普查区中部,由07TC16工程控制,矿体长度80米,厚度1.50米,铜品位0.28×10-2,矿体产状256°∠55°。赋矿岩石为浅肉红色流纹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薄膜状孔雀石化、高岭土化及绢云母化。 以上铜矿(化)体多产于孔雀石化流纹(斑)岩、孔雀石化英安岩中(见照片05),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其展布方向与北西向的主断裂基本平行,岩石普遍具有较强的孔雀石化,但多沿岩体中的小断裂或裂隙面不均匀分布,使铜矿化体具有分布不连续、品位低、仅限于局部,无明显区带等特征。
3.2金矿(化)体特征
M2-1号金矿体:分布于测区东部,由07TC08、11KTC3工程控制,矿体长度160米,平均厚度1.3米,平均品位1.28×10-6,矿体产状倾向205°-215°;倾角66°-80°,赋矿岩石为褐铁矿化碎裂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及高岭土化,多呈粉末状分布,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钾化,呈薄膜状分布,局部硅化较强。
M2-2号金矿体:分布于普查区东部,由07TC13、11KTC1、11KTC2三条工程控制,其中07TC13矿体厚度1.50米,品位1.65×10-6,其余两条工程中品位在0.2-0.3×10-6矿体产状80°∠60°,2011年度以07TC13为0线按80×80间距分别在0、7、15线利用钻探工程进行验证,三个孔均见到了所验证的破碎带,地表与深部对应较好,往深部有变厚的趋势,倾角65°左右。但从测试结果来看,只有部分样品Au含量在0.1×10-6。赋矿岩石褐铁矿化碎裂岩,蚀变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褐铁矿化及高岭土化,多呈粉末状分布,沿裂隙面分布有弱的钾化,呈薄膜状分布,局部硅化较强。异常区金矿(化)体主要产在构造破碎蚀变带,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带控制。尤其以F3断裂最为明显,矿化体产状与控矿断裂一致,赋矿岩石主要为强蚀变硅质岩、碎裂岩,蚀变主要表现为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钾长石化。
4找矿前景分析
普查区位于柴北缘大陆边缘裂谷带,成矿区带归属于青海省“三轮区化”划分的小赛什腾山——阿木尼克山加里东、印支期贵金属、多金属成矿亚带。截止目前在这条成矿亚带已发现有著名的锡铁山铅锌矿田、滩间山矿田、青龙山大型金矿床、红柳沟小型金矿床、双口山小型铅锌矿床及众多的金矿点、多金属矿点和矿化点。以矿带学找矿的思路评价,展示了良好的北西段以金矿为主、中段及南东段以多金属为主区带成矿潜力。
分析区带地球化学异常和成矿事实及其关系发现:金异常数量多,且规模大,强度高,居主导地位,成矿事实突出;多金属异常以铅、锌为主体,表现出强度高、规模大的特征,成矿事实也很显赫。整个区带上都不同程度显示有铜异常。但历经不同层次的异常查证和针对铜矿产的普查工作都没有实现突破性进展。仅停留在地表发现圈定的一些低品位、小规模零星铜矿体及矿化体。到目前尚未发现规模大、品位高具代表性,有工业利用价值,可供类比的典型矿床。
综上,以区带地质构造条件、区带地球化学成矿条件,结合现有的成矿事实综合评价:岩金成矿远景优于铜。开展以岩金为主兼顾铜矿的普查工作,才是符合客观现实,有针对性的权宜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