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睾丸微小结石症(TM)诊治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因生殖系统疾病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阴囊超声检查的患者216例,对其临床资料、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6例中共检出TM4例,检出率为1.85%。3例为双侧,1例为单侧;单纯结石1例;伴双侧精索静脉曲张1例;伴双侧睾丸发育不良、左侧精原细胞瘤1例,彩色多普勒检查在4例TM患者睾丸实质内均未发现特征性的血流改变。结论 睾丸微小结石症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是诊断睾丸微石症的可靠影像方法。因睾丸微石症合并睾丸肿瘤的发生率较高,必须定期随访。
【关键词】 睾丸微小结石症;超声检查; 肿瘤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1.94
作者单位:130042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电诊科
睾丸微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 是少见的睾丸疾病,一般在阴囊的超声检查中偶然发现,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未见报道,在儿童尸体检查中检出率为0.5%。TM常伴有其他各种临床表现,如隐睾、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男性假两性畸形不育症等[1]。现将我院3年来经超声诊断的4例睾丸微石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睾丸微石症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因生殖系统疾病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阴囊超声检查的患者216例,患者年龄1.5~62岁。共发现TM 4例, 年龄16~35岁,平均30.2岁。其中1例患有男性不育,其余3例育有子女。对4例患者均进行超声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其中1例睾丸占位患者行病侧睾丸切除术,病理证实为精原细胞瘤。
1.2 方法 采用ACUSON128XP/10型彩超仪和PHILIPS IU22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阴囊、固定睾丸,将涂抹耦合剂的探头直接置于阴囊皮肤上,多切面、多角度扫查阴囊内容物,观察其结构、大小及回声,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 结果
接受阴囊超声检查的216例患者中,共发现4例TM,检出率为1.85%。3例为双侧,1例为单侧。单纯结石1例,伴双侧精索静脉曲张(Ⅰ-Ⅲ度)1例;伴双侧睾丸发育不良、左侧精原细胞瘤1例,行病侧睾丸切除(病理证实为精原细胞瘤)。TM超声表现为睾丸实质内可见对称性弥散分布的点状强回声,直径均<3 mm,后方无声影,相互独立,且单一切面的数目均超过5个,最多的达60个以上,形似“暴风雪”,其中1例为单侧性,3例为双侧性。1例合并精原细胞瘤者的点状强回声分布在肿瘤以外的睾丸实质内。彩色多普勒检查在4例TM患者睾丸实质内均未发现特征性的血流改变。
3 讨论
1987年Doherty首次描述了睾丸微小结石症(TM)的声像图特征。随着高频率探头的普及应用,TM的检出率逐渐增高(0.6%~2.8%),TM多在因其他阴囊疾病就诊时发现,与TM伴行的疾病包括隐睾、睾丸发育不良、睾丸附睾炎症、睾丸肿瘤、精索静脉曲张等, 提示睾丸内外不同疾病在TM的发病中可能有诱发作用, 另外不同程度的睾丸损伤可能与TM的形成有关。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睾丸发育不良等均可引起不育症,这些患者可出现睾丸精曲小管萎缩、小管平均直径减少和管内碎屑沉积,而这些碎屑正是微小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与其他疾病相比,不育症患者更容易发生TM。
TM的超声表现:本组结果和文献资料均表明TM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多数为双侧睾丸实质内呈弥散分布、且直径<3 mm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类似暴风雪,可单侧性,也有仅分散于睾丸周边的,合并睾丸肿瘤的点状强回声则分布于肿瘤以外的睾丸实质内,而彩色多普勒检查则多无特征性血流表现。根据微石的数目,TM可分为特征性TM(classic TM,CTM)与局限性TM(limited TM,LTM),单一切面微石的数目少于5个的为LTM[2]。
TM的病理改变与超声表现的关系:经电镜研究证实,睾丸微石的中心为曲精小管上皮细胞碎屑形成的钙核,系含有固缩核和囊泡的退化细胞沉积在曲精小管内所致;糖蛋白和钙盐呈环形分层沉积于周围,并有数层胶原纤维样组织层层包绕钙核,构成微小的球体结构。此种病理改变是形成TM特征性声像图的病理基础,即TM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实质内弥散分布着直径<3 mm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
TM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正常睾丸无差异。TM是一种良性病变,但TM合并睾丸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有报道发生率高达30%[3]。本组4例TM中有1例合并精原细胞瘤。因此,对于TM患者应定期随访, 每隔6~12个月复查一次。
参考文献
[1] 张震宇,彭艳秋,侯莉,等.彩色超声对睾丸微石症的初步评价.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8):626-627.
[2]Bennett HF, Middleton WD, Bullock AD,et al.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 US follow-up. Radiology,2001,218:359-363.
[3] Kutlu R, Sigirci A, Baysal T,et al.Effects of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 on Doppler parameters: report of three cases.BMC Urology,2002,2:3.
【关键词】 睾丸微小结石症;超声检查; 肿瘤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1.94
作者单位:130042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电诊科
睾丸微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 是少见的睾丸疾病,一般在阴囊的超声检查中偶然发现,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未见报道,在儿童尸体检查中检出率为0.5%。TM常伴有其他各种临床表现,如隐睾、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男性假两性畸形不育症等[1]。现将我院3年来经超声诊断的4例睾丸微石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睾丸微石症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因生殖系统疾病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阴囊超声检查的患者216例,患者年龄1.5~62岁。共发现TM 4例, 年龄16~35岁,平均30.2岁。其中1例患有男性不育,其余3例育有子女。对4例患者均进行超声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其中1例睾丸占位患者行病侧睾丸切除术,病理证实为精原细胞瘤。
1.2 方法 采用ACUSON128XP/10型彩超仪和PHILIPS IU22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阴囊、固定睾丸,将涂抹耦合剂的探头直接置于阴囊皮肤上,多切面、多角度扫查阴囊内容物,观察其结构、大小及回声,并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 结果
接受阴囊超声检查的216例患者中,共发现4例TM,检出率为1.85%。3例为双侧,1例为单侧。单纯结石1例,伴双侧精索静脉曲张(Ⅰ-Ⅲ度)1例;伴双侧睾丸发育不良、左侧精原细胞瘤1例,行病侧睾丸切除(病理证实为精原细胞瘤)。TM超声表现为睾丸实质内可见对称性弥散分布的点状强回声,直径均<3 mm,后方无声影,相互独立,且单一切面的数目均超过5个,最多的达60个以上,形似“暴风雪”,其中1例为单侧性,3例为双侧性。1例合并精原细胞瘤者的点状强回声分布在肿瘤以外的睾丸实质内。彩色多普勒检查在4例TM患者睾丸实质内均未发现特征性的血流改变。
3 讨论
1987年Doherty首次描述了睾丸微小结石症(TM)的声像图特征。随着高频率探头的普及应用,TM的检出率逐渐增高(0.6%~2.8%),TM多在因其他阴囊疾病就诊时发现,与TM伴行的疾病包括隐睾、睾丸发育不良、睾丸附睾炎症、睾丸肿瘤、精索静脉曲张等, 提示睾丸内外不同疾病在TM的发病中可能有诱发作用, 另外不同程度的睾丸损伤可能与TM的形成有关。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睾丸发育不良等均可引起不育症,这些患者可出现睾丸精曲小管萎缩、小管平均直径减少和管内碎屑沉积,而这些碎屑正是微小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与其他疾病相比,不育症患者更容易发生TM。
TM的超声表现:本组结果和文献资料均表明TM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多数为双侧睾丸实质内呈弥散分布、且直径<3 mm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类似暴风雪,可单侧性,也有仅分散于睾丸周边的,合并睾丸肿瘤的点状强回声则分布于肿瘤以外的睾丸实质内,而彩色多普勒检查则多无特征性血流表现。根据微石的数目,TM可分为特征性TM(classic TM,CTM)与局限性TM(limited TM,LTM),单一切面微石的数目少于5个的为LTM[2]。
TM的病理改变与超声表现的关系:经电镜研究证实,睾丸微石的中心为曲精小管上皮细胞碎屑形成的钙核,系含有固缩核和囊泡的退化细胞沉积在曲精小管内所致;糖蛋白和钙盐呈环形分层沉积于周围,并有数层胶原纤维样组织层层包绕钙核,构成微小的球体结构。此种病理改变是形成TM特征性声像图的病理基础,即TM声像图表现为睾丸实质内弥散分布着直径<3 mm的点状强回声,后方无声影。
TM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正常睾丸无差异。TM是一种良性病变,但TM合并睾丸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有报道发生率高达30%[3]。本组4例TM中有1例合并精原细胞瘤。因此,对于TM患者应定期随访, 每隔6~12个月复查一次。
参考文献
[1] 张震宇,彭艳秋,侯莉,等.彩色超声对睾丸微石症的初步评价.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8):626-627.
[2]Bennett HF, Middleton WD, Bullock AD,et al.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 US follow-up. Radiology,2001,218:359-363.
[3] Kutlu R, Sigirci A, Baysal T,et al.Effects of 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 on Doppler parameters: report of three cases.BMC Urology,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