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展台

来源 :七彩语文·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站:寻常威尼斯(节选)——余秋雨
  
  它身在现代,居然没有车马之喧。一切交通只靠船楫和步行,因此它的城市经络便是蛛网般的河道和小巷。这种水城别处也有,却没有它纯粹。对世界各国的多数旅客来说,徜徉于威尼斯的河道小巷,就像来到童年时代的梦境;其次,这座纯粹的水城紧贴大海,曾经是世界的门户、欧洲的重心、地中海的霸主、莎士比亚的话题。它的昔日光辉,都留下了遗迹,而主要遗迹便是水边那一栋栋紧密排列又不大清楚年代和归属的楼房,包括那些教堂和广场。这使历史成为河岸景观,旅客行船阅读历史,读得质感又读得粗糙。在我看来,这种行船方式非常符合多数旅客不喜欢黏滞历史却喜欢浏览历史的中学生心理;再次,它虽然那么特殊又那么有趣,却拥挤着密密层层的商市,把自己和周边地区历史上最让外人喜悦的工艺品集中呈现,再加上品类各异的食肆,以便游客流连。一个个门面那么狭小又那么典雅,轻手轻脚进入,只见店主人以嘴角的微笑作欢迎后就不再看你,任你选择或离开,这种气氛十分迷人。
  (战尼斯不雄伟,不壮丽,却有别具一格的生态景观,这才能留住游人的心)
  最难忘的,是一个卖面具的威尼斯商人。
  意大利的假面喜剧本是我研究的对象,也知道中心在威尼斯,因此那天在海边看到一个面具摊贩,便兴奋莫名,狠狠地欣赏一阵后便挑挑拣拣选出几副,问明了价钱准备付款。
  摊贩主人已经年老,脸部轮廓分明,别有一份庄重。刚才我欣赏假面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反应,甚至也没有向我点头,只是自顾自地把一具具假面拿下来,看来看去再挂上。当我从他刚刚挂上的假面中取下两具,他突然惊异地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等我把全部选中的几具拿到他眼前,他终于笑着朝我点了点头,意思是:“内行”。
  正在这时,一个会说意大利语的朋友过来了,他问清我准备购买这几具假面,便转身与老人攀谈起来。老人一听他流利的意大利语很高兴,但听了几句,眼睛从我朋友的脸上移开,搁下原先准备包装的假面,去摆弄其他货品了。
  我连忙问朋友怎么回事,朋友说,正在讨价还价,他不让步。我说,那就按照原来的价钱吧,并不贵。朋友在犹豫,我就自己用英语与老人说。
  但是,我一再说“照原价吧”,老人只轻轻说了一声“不”,便不再回头。朋友说,这真是犟脾气。
  但我知道真实的原因。老人是假面制作艺术家,刚才看我的挑选,以为遇到了知音,一讨价还价,他因突然失望而伤心。是内行就应该看出价值,就应该由心灵沟通而产生尊重。
  这便是依然流淌着罗马血液的意大利人。自己知道在做小买卖,做大做小无所谓,是贫是富也不经心,只想守住那一点自尊。职业的自尊,艺术的自尊,人格的自尊。
  
  第二站:萨尔茨堡的性格——冯骥才
  
  城中的老街粮食街很像一条巨大的蜈蚣,趴在那里。这条蜈蚣太古老,差不多已经成了化石。天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游人在蜈蚣身上走来走去,寻古探幽。
  且不说街上那些店铺的铁艺招牌,一件件早已够得上博物馆的藏品,连莫扎特故居门前手拉门铃的小铜把手,依旧灵巧地挂在墙上,它至少在一百年前就不使用了。但谁也不会去把它取下来——删节历史。因为最生动的历史记忆总是保留在这些细节里。
  这里先不说萨尔茨堡人的历史观。往细处再说说这条老街。
  任何老街都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人们随意走出来的,所以它弯弯曲曲,幽深而诱惑。走在粮食街上,我很自然地想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城西耶那的那条老街,狭窄又曲折,布满阴影,没有边道;夹峙在街道两边的建筑又高又陡,墙壁上千疮万孔,到处是岁月沧桑的遗痕。从这条老街两边散布出去的许许多多的小巷,好似蜈蚣又细又密的腿。一走进去,简直就是进入意大利了。这长长的巷子,大多在中间有一个天井式的院落。四边是三层的罗马式的回廊。只有在中午时分,太阳才会从中天投下一小块叫人兴奋的阳光,使人想起卡夫卡对这种意大利庭院有一个很别致的称呼:阳光的痰盂。只靠着这点阳光,每个庭院都是花木葱茏。常青藤会一直爬到房顶去晒太阳。
  如果从粮食街直入犹太巷,再拐进莫扎特广场,意大利的气息会更加强烈地扑面而来。
  那些铺满阳光的广场,那些森林一般耸立着的雪白的教堂,那些生着绿锈的典雅的屋顶,一群群鸽子在这中间飞来飞去。从中,我们立刻感受到萨尔茨堡一千年政教合一的历史中,大主教至上的权威——他们的威严和尊贵!瞧吧,当年这些来自罗马的大主教们,多么想在这里过着和梵蒂冈教皇一样的生活,多么想把萨尔茨堡建成“北方的罗马”!
  
  第三站:西欧的夏天(节选)——余光中
  
  巴黎的所谓夏天,像是台北的深夜,早晚上街,凉风袭时,一件毛衣还不足以御寒。如果你走到塞纳河边,风力加上水汽,更需要一件风衣才行。七月在巴黎的街上,行人的衣装,从少女的背心短裤到老妪的厚大衣,四季都有。七月在巴黎,几乎天天都是晴天,有时一连数日碧空无云,入夜后天也不黑下来,只变得深洞洞的暗蓝。巴黎附近无山,城中少见高楼,城北的蒙马特也只是一个矮丘,太阳要到九点半才落到地平线上,更显得昼长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不过晴天也会突来霹雳:七月十四日法国国庆那天上午,密特朗总统在香热里榭大道主持阅兵盛典,就忽来一阵大雨,淋得总统和军乐队狼狈不堪。电视的观众看得见雨气之中,乐队长的指挥杖竟失手落地,连忙俯身拾起。
  英国则趋于另一极端,显得阴湿,气温也低。我在伦敦的河堤区住了三天,一直是阴天,下着间歇的毛毛雨。即使破晓时露一下朝暾,早餐后天色就阴沉下来了。我想英国人的灵魂都是雨蕈,撑开来就是一把黑伞。走过滑铁卢桥,七月的河风吹来,水汽阴阴,令人打一个寒噤,把毛衣的翻领拉起,真有点魂断蓝桥的意味了。我们开车北行,一路上经过塔尖如梦的牛津,城楼似幻的勒德洛,古桥野渡的蔡斯特,雨云始终罩在车顶,雨点在车窗上也未干过,销魂远游之情,不让陆游之过剑门。进入肯布瑞亚的湖区之后,遍地江湖,满空云雨,偶见天边绽出一角薄蓝,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挟雨遮掩过来。真要怪华兹华斯的诗魂小气,不肯让我一窥他诗中的晴美湖光。从我一夕投宿的鹰头小店栈楼窗望出去,沿湖一带,树树含雨,山山带云,很想告诉格拉斯米教堂墓地里的诗翁,我国古代有一片云梦人泽,也出过一位水汽逼人的诗宗。
  
  第四站:玛黛拉游记(节选)——三毛
  
  我们是由人迦纳利岛飞过来的。据说,玛黛拉的机场,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难降落的机场之一。对一个没有飞行常识的我来说,难易都是一样的:只觉得由空中看下去,这海岛绿得像在春天。
  以往入境任何国家,都有罪犯受审之感,这次初入葡萄牙的领土,破例不审人,反倒令人有些轻松得不太放心。不要签证,没有填入境表格,海关不查行李,不问话。机场看不到几个穿制服的人,气氛安详之外透着些适意的冷清,偶尔看见的一些工作人员,也是和和气气,笑容满面的,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初抵它的土地就可以马上区别出来的。机场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它骗不了人,罗马就是罗马,巴黎就是巴黎,柏林也不会让人错认是维也纳,而“玛黛拉”就是玛黛拉,那份薄薄凉凉的空气,就是葡萄牙式的诗。
  与其说丰夏是个大都市,不如说它是个小城市镇,大半是两三层楼欧洲风味的建筑,店面接着店面,骑楼一座座是半圆形的拱门,挂着一盏盏玻璃罩的煤气灯,木质方格子的老式橱窗,配着一座座厚重殷实刻花的木门,挂着深黄色的铜门环,古意盎然,幽暗的大吊灯,白天也亮,照着深深神秘的大厅堂,古旧的气味,弥漫在街头巷尾,城内也没有柏油路,只是石板路上没有生青苔而已。
  一共不过是十几条弯弯曲曲上坡又下坡的街道,一座大教堂,三五个广场,沿海一条长堤,就是丰夏市中心的所有了。
  这儿没有百货公司,没有电影院,没有大幅的广告,没有电动玩具,没有喧哗的唱片行,它甚至没有几座红绿灯。
  这真是十七世纪的市井画,菜场就在城内广场上,卖货的,用大篮子装,买货的,也提着一只只朴素的杨枝编的小篮子,里面红的番茄,淡绿的葡萄,黄的柠檬满得要溢了出来。尼龙的口袋在这儿不见踪迹,丰夏是一派自然风味,活泼的人间景气在这儿发挥到了极致,而它的本身就是人世安然稳当的美,这种美,在二十世纪已经丧失得快看不见了。
  当地政府,很明白这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小岛,要吸引游客总得创出一样特色来才行,于是,他们选了鲜花来装饰自己,没有什么东西比花朵更能美化环境的了。
  丰夏的市中心不种花,可是它卖花,将一个城,点缀得五颜六色,玛黛拉的郊外,放眼看去,除了山林之外,更是一片花海。
  我们去的时候是秋天,可是车开了三百多公里的路,沿途的花没有断过,原先以为大半是野生的,因为它们没有修剪的匠气,茂茂盛盛地挤了个满山满谷。后来跟导游先生谈起来,才发觉这些绣球花、燕子花、菊花、中国海棠、玫瑰,全是居民配合政府美化计划一棵一棵在荒野里种出来的,不过十年的时间吧,他们造出了一个奇迹,今日的玛黛拉,只要去过的人,第一句话总不例外地脱口而出:“那些花,不得了!”
  
其他文献
元旦家庭聚会上,莉莉一家围坐在装饰得五彩缤纷的客厅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益智联欢会。  爸爸出难题   首先是一家之主——爸爸出题。只见他一本正经地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出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羊、一只狼和一棵白菜回家。路上遇到一条河,河边只有一条船,但船太小,一次最多只可载猎人和另一样东西过河。但猎人不在时,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请问:怎样才能把狼、羊、白菜都安全运过河?  
期刊
同学们,见过灰椋鸟吗?这种其貌不扬的空中精灵,在养鹤姑娘徐秀娟的眼里充满了魅力。因为她看到过灰椋鸟举行的一场盛大的“节日联欢”,并被深深地震撼了、感染了,她打心眼儿里喜爱上了灰椋鸟。那么,徐秀娟是怎样用文字描述她所看到的壮观场面的呢?  傍晚的时候,灰椋鸟开始归林了。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一组动人的画面。这是怎样的盛大场面啊:开始,它们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盘旋着,陆续投入
期刊
宽容是爱的流露,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有时,我们会因为任性,向父母大发脾气,甚至冷眼相对:而父母给予我们的,永远是无微不至的关怀。  有时,我们会因为误解,在心里厌弃成抗拒老师;而他们给予我们的,永远是谆谆的教诲和期待的眼神。  正像花瓣那样,无情的大脚结束了它脆弱的生命,可它却将余香送给大脚。同学、家人、师生之间,意见不同、看法相异是常有的事,而当我们都退一步时,一切也都变得简单,因为退一步海阔
期刊
棋,在中国历史悠久,象棋、围棋、五子棋都起源于中国。现在,我们来看看如何写下棋。   唐玄宗有一次和宰相张说下围棋,有人抱着七岁的李泌进来,唐玄宗早就听说这个天才儿童,就想要张说试一试李泌的才学。张说就借“下棋”出题,要李泌作诗《咏方圆动静》,并自己先作一首: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李泌略加思索,随即也作一首: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呈才,静如遂意。   张说的诗以当时的棋局作
期刊
从国内到国外,从南极到北极,无论你身在地球的哪端,地理距离已不再是人们交往的障碍。随着科技的发展,穿越时空的信息传递,让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古代篇    在享受现代通讯科技成果的同时,你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古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    烽火传信息 (公元前779年)  故事——  周幽王近来很是烦恼:“谁能让我的爱妃一笑,必有重赏。”大臣们纷纷献计,虢石父说:“可以点燃烽火一
期刊
今天将由我小宝带领“雏鹰小队”的四个伙伴来参观“床”博物馆。这里的床多得数不清,奇思妙想的设计,看了让人吃惊不小。你看,咱们班的“一枝花”同学,眼睛本来就大得出奇,现在瞪得比以前大了一倍!唉!女孩子就这样,她一眼就相中了“童话床”,是不是梦想着自己变成白雪公主呢?但咱们班“一枝花”倒也名如其人,呵呵!你瞧,人家已经美滋滋地上了床,脱鞋呀!脱鞋!别把公主床给弄脏了!我想,有个美丽的女孩子睡在这样的床
期刊
振古名将    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山东登州人。他戎马一生,历经大小八十余战,时人评价:“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倭寇之害    1554年的一天,在我国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里,大人们在劳作,孩子们在游戏,整个村子到处是幸福、祥和的场面。忽然,一队鬼怪打扮的人,手拿明晃晃的武士刀,正向村子逼近。接着,他们窜进村子,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霎时,整个村子就成了人间地狱,到
期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一文,讲述了孔子和弟子观水的故事。其中,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一个弟子,他们之间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们来体味一下其中一个故事吧——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段时期,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非常困窘,好几天都没有东西吃。有一天中午,孔子正在午睡,颜回不知从哪里弄了一些米回来,很高兴地在忙着淘米煮饭呢。  米饭快要煮熟的时候,孔子闻到了香气,醒了过来。他坐在床上
期刊
一 百花争艳    同学们,分成两个组,一分钟内,看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出的花名多。比赛开始!    二 茉莉华语    花语,指它能代表什么样的品格,有什么样的内涵。比如:  1 忠贞与尊敬  2 清纯、贞洁、质朴、玲珑  3 迷人……  读着文章,你觉得茉莉花的花语是什么呢?试着用一段话写一写:    三 茉莉知心    从下面的词句中,可以体会到妈妈怎样的心理活动:  ·“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
期刊
那晚出现了很大的暴风雨,可是吵醒我的不是闪电,也不是打雷,而是温迪克用头撞卧房门的哀叫声。  “温迪克!”我叫它,“你在干吗?”  它不理我,继续用头撞门、哀号、呜咽。我起来把手放在它的头上,它全身颤抖得厉害,把我吓得要命。我跪下来用手搂着它的脖子,可是它不转过来看我,不笑,不打喷嚏,不摇尾巴,也不做任何一件平常做的举动。它只是继续撞门、哀号和颤抖。  这时正好传来一个很大的雷声,整座房子跟着震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