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红色文化是成都文化体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时代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红色文化在丰富城市精神内涵、铸就城市独特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当下成都市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提出深挖内涵、统筹规划、创新突破、做大宣传等建议,促进成都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助力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关键词:[HTK]成都 红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成都的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功能单一、设施不全的区域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形象提升、功能多样、配套完善、设施较全的特大区域中心城市。\[1\]具体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方面,虽然成都重现了“三城相重”的古城特色,重建了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和古建筑群等,但总体来讲,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物质建设之间仍然没有实现水乳交融。尤其是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灵魂的红色文化,在成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精神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鉴于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成都亟需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以文化人、以德润城,让城市闪耀人文光辉。
一、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文化的集合,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传统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2\]充分提炼城市红色文化精神,将不同历史时期遗留在城市中的红色文化遗址、遗存融入城市物质形态的建设中、融入到城市的人文环境中,对于打造新时代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是丰富城市精神内涵、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社会风貌、市民素质、情感认知、心理状态、道德理想等文化要素在物质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的综合反映,是市民共同认同的精神追求。\[3\]城市精神源于城市不同時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当前许多城市注重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先进文化的精髓,但忽略了近当代的历史文脉和蕴含其中的革命文化。甚至有人认为革命战争时期的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等精神已经不适用于当前和平建设时期了,这是对革命文化的一种僵硬化理解。殊不知,革命文化中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不仅具有穿越时光的普适性,而且可以丰富城市精神的内涵。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主义激励着城市民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主义激励着城市居民为争做时代楷模而努力,红色文化中的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激励着城市居民不惧困难、万众一心、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特别是在时代急剧变化的今天,红色文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和正确政治导向,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方向保障。
(二)红色文化是铸就城市独特形象、体现城市品质的关键要素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经历了建设“物质化城市”到“宜居城市”的发展历程,如今“文化城市”又成为城市建设新目标。加强城市红色文化建设,是塑造城市独特个性、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红色文化作为城市精神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城市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城市红色文化各具特色。成都红色文化资源时间上跨度长、空间上点多面广,虽然易给人留下主题较分散、特色不突出、不便于开发利用的印象,但稍加探究,便不难发现这些特点与成都敢为人先的城市气质、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和务实创新的文化品位是高度契合的。从英烈旧居到改革名片,从红军长征到三线建设,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徜徉成都红色文化,能深切体味和感受到一种深厚的精神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是成都人守望的精神坐标。
(三)红色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在当今各大城市经济、科技实力差距日趋缩小的情况下,文化形象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述。同样,一个城市的文化,也是这个城市最软的铠甲。红色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红色文化中包含的红色遗址、遗迹是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人物、事迹、精神是城市精神和城市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试想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隐性红色教育发达的城市,身处其中的人们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怎能不提高?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怎能不改善?怎能不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更多的投资商来投资?因此,红色文化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当务之急。
二、成都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可资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现实瓶颈
(一)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类型
成都是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众多红色胜境的城市。从辛亥保路运动到成都解放,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90年的革命斗争史和发展史,给成都这个西南特大城市留下了众多红色印记。总的来说,成都在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可资利用和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革命英烈及旧居。在成都38年的革命斗争历程中,无数英烈在这块土地上洒下热血,他们中有中共地下党员、为川康胜利解放而奋斗终生的张志和,革命一生、战斗一生、光辉一生的李一氓,“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车耀先,红岩英烈张露萍、丁地平,著名红军将领董郎以及为成都解放、在曙光出现前牺牲的36位十二桥烈士等等。革命先烈生动感人的事迹与故居遗迹、遗存承载着为革命敢于奋斗牺牲的伟大精神。 2红军长征播种地。成都是长征伟大征程的组成部分。1935年,南下红军相继进驻成都,在成都的邛崍、蒲江、大邑境内留下了丰富的遗址、遗迹和文物,包括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太和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高兴村红军医院旧址、红军时刻标语等等,1998年建成的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鲜活地传递着伟大的长征文化精神。
3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三线建设期间,地处三线腹地和西南三线建设指挥中心的成都,发挥了省会城市的重要作用,助力实现产业聚集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如今依然保存的东郊记忆、四川锅炉厂旧址等三线建设遗址,述说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四川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城市改革名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在党中央和四川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创建了一张张承载着改革开放记忆的四川红色印迹名片。如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诞生地—蜀都大厦、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农科村、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三圣乡、全国民生工程典范——成都“北改”工程等,这些城市改革名片是新时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5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展示窗口。成都在地震后所形成的建筑遗址、纪念馆、纪念碑、重建和新建的各类建筑物,承载着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精神的承载物和展示窗口。
(二)成都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现实瓶颈
成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也是成都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但在创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中,成都红色文化的存在感不足、利用和转化率偏低、彰显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红色文化内涵是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精神内核,没有精神和灵魂的红色遗产资源,就是一堆残存的建筑和瓦砾。成都红色遗产资源丰富,但对附着在红色遗产上的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不透彻,主要表现在:红色革命事件和英烈事迹仅以历史叙述的方式呈现,故事感不强,很难引起人们的共情共鸣;红色文化表达方式创新性不够,新技术在红色遗址遗迹中的应用力度不大,不少红色景点停留在遗址参观、图片展览和物品展示阶段;红色遗迹陈列布展内容简单重复、主题不突出、体验性项目较少。
2红色文化特色提炼不鲜明。在我党28年的革命斗争和新中国70年的建设改革历史过程中,各个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作用,城市独特的红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塑造城市独特个性、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要素。如上海紧紧抓住“红色起点”这一革命红色文化特点,打造独特的上海红色精神;井冈山紧扣“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一独特红色文化定位,成为久负盛名的红色旅游城市。成都作为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战略物资中转基地,建国初期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改革开放时期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成都红色文化特色提炼却不够鲜明。因此,成都需要在梳理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基础上,紧扣长征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和改革崛起文化提炼红色文化特色。
3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不充分。近几年来,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梳理了红色资源数量,还对部分红色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如:在原址上建立碑、亭,在重要历史遗址上挂标识牌等。但总的来讲,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还不充分。如:红色文化遗产挖掘和搜集不够,在一些红色遗址上只有刻碑,形式和内容都显得十分单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一些红色遗址遗迹常年失修,出现断壁残垣、草木丛生的景象,影响了游客体验感;红色文化遗产碎片化、点状化严重,未形成红色文化遗产群落。
4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成都作为一座拥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厚重的巴蜀文化和休闲的都市文化闻名于世,特别是歌手赵雷的一曲《成都》,更让人记住了这个浪漫、休闲的天府之都。但提到成都的红色文化,却鲜有人能说出一二。这主要根源于成都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对青少年红色历史文化的系统教育不深入,城市红色文化氛围不浓厚,表现成都红色文化的影视文艺精品不多、传播覆盖面不广,运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宣传红色文化的意识不强,在与省外、国外的对外交流中对成都红色文化的宣讲不够等。
三、助力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举措
(一)在“内涵”上做文章,发挥红色文化在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应突出“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而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意识形态为其保驾护航,否则“文化”建设就容易走上歧路。当下城市中存在种种恶俗、低俗的文化现象以及道德滑坡、知识失衡、管弦嘶哑等城市精神文明的失落现象。\[4\]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内涵研究,发挥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必要。深入挖掘成都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活”的价值,注重红色文化的生命力,需要做到:其一,设立红色文化研究机构,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聚集红色文化研究人才,专心研究成都红色文化。学者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材料中,提炼成都红色文化核心精神,促进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让市民感受到红色文化那种震撼心灵、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其二,积极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和相关学者对历史细节和历史肌理的深入研究,可以弥补成都红色文化研究层次浅、不深刻的缺陷。设立红色文化研究基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积极促成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城市建设的产教融合、产研融合。其三,在“内涵”上做文章,须将成都红色文化、巴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找寻三者间的历史传承性和最佳契合点,体现红色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在“规划”上下功夫,突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红色”形象
在“規划”上下功夫,主要指对成都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要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主要包括:一是注重整体保护。即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从对单一遗址遗迹的保护拓展为对街区、片区乃至对整体城市风貌的保护,建成一批集红色遗址、文物、园林、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园区,形成一批新的红色文化地标和红色文化名片。二是完善体系构建,突出城市“红色”元素。城市建设系统是个复杂有序的组合,在这个组合里有许多子系统,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的子系统突出城市“红色”元素,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城市的自然景观系统里巧妙地融入“红言红语”、红色艺术作品等,不仅可以完善自然景观系统,而且使其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建筑系统中,尤其是在某些出名街区、标志性的建筑物上点缀红色元素,即可以凸现红色文化特色,又可以体现城市市民良好的精神品质;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如地铁、公交车里融入红色文化,设计城市红色地铁专列和红色公交专线,甚至可以将红色元素巧妙注入城市路灯、公交站牌、垃圾桶的设计细节里,使人们长久沉浸在这走心的红色设计中,铭记历史、丰富精神、开创未来。三是协调好成都红色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的关系。成都红色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文化名城的打造要从城市历史文化的整体进行布局和规划,不能顾此失彼,要着力处理好红色文化保护与居民生活改善、环境形象塑造、优秀文化传承的关系,实现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的融合。
(三)在“创新”上求突破,推动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红色文旅融合和产业发展
城市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除了发挥思想导航和文化引领的作用外,还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承担一定的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和创造经济效益的职能。首先,要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注重整体规划和精品打造,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等,并将其作为城市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聚力的功能。此外,要打造成都红色公益艺术精品,包括红色电影、舞台剧和纪录片等,在成都地标广场、纪念场馆、历史文化街区和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免费播放。其次,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打造成都红色品牌,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一批有市场、有创意的红色文创产品,形成以红色展览、影视、动漫、音乐、演出和出版物等为核心,红色教育、工艺品制作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链;推进文旅融合项目发展,打造集红色文化展示、红色创意体验、休闲运动、田园度假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与红色教育互动、研学一体的共享发展新模式。
(四)在“传播”上拓思路,讲好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红色故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5]因此,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必须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思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探索新媒体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作用。首先,打造一批城市红色文化公众号、微博、微信群,主要围绕讲好成都红色历史、红色人物故事等内容,采用动漫、图片、视频、歌曲、说唱艺术等形式来进行生动多样的传播,展现城市红色文化魅力、激发城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使群众形成积极情感体验。其次,建设一批城市红色网络阵地。如打造成都红色资源网上展览馆、成都红色人物网络纪念馆、重大历史事件网络纪念馆等一批红色网络阵地,采用清明祭扫、寄托哀思、感悟体会、故事追溯、歌曲谱写等形式,实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红色传统的发扬。再次,要实现红色资源与VR、AR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VR和AR技术用“身临其境”代替了“静态浏览”,体验一次胜过浏览十次,红色资源所隐含的红色信息无疑会留下更深刻的烙印。最后,要重视线下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如读红色家书活动、唱红歌活动、成都红色知识竞赛活动、红色论文征集活动等。在群众性红色文化交流活动中达到涵化和践行红色精神的目的。
总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核心是“历史文化”,而红色文化又是“历史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独特个性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不仅要将红色文化信息融入城市的环境、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城市的景观和风貌中,而且要把红色精神融入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人的社会中。在人与红色环境相互作用、人与人的红色文化实践交流中促进人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进而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ZK(#]刘祯贵成都城市建设70年\[J\]城乡建设,2019(18)
\[2\]李慧琳理解、认同与传承:发掘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三个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19(02)
\[3\]宫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精神的融通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4(05)
\[4\]饶会林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8-10-19(01)
〔本文系2020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都红色资源挖掘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Y0120200148)研究成果〕
(郭改玲,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HTK]成都 红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成都的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功能单一、设施不全的区域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形象提升、功能多样、配套完善、设施较全的特大区域中心城市。\[1\]具体到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方面,虽然成都重现了“三城相重”的古城特色,重建了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和古建筑群等,但总体来讲,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物质建设之间仍然没有实现水乳交融。尤其是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灵魂的红色文化,在成都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中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精神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鉴于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成都亟需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以文化人、以德润城,让城市闪耀人文光辉。
一、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文化的集合,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传统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2\]充分提炼城市红色文化精神,将不同历史时期遗留在城市中的红色文化遗址、遗存融入城市物质形态的建设中、融入到城市的人文环境中,对于打造新时代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是丰富城市精神内涵、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社会风貌、市民素质、情感认知、心理状态、道德理想等文化要素在物质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的综合反映,是市民共同认同的精神追求。\[3\]城市精神源于城市不同時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当前许多城市注重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先进文化的精髓,但忽略了近当代的历史文脉和蕴含其中的革命文化。甚至有人认为革命战争时期的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等精神已经不适用于当前和平建设时期了,这是对革命文化的一种僵硬化理解。殊不知,革命文化中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等精神在新时代的今天,不仅具有穿越时光的普适性,而且可以丰富城市精神的内涵。红色文化中的理想主义激励着城市民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主义激励着城市居民为争做时代楷模而努力,红色文化中的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激励着城市居民不惧困难、万众一心、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特别是在时代急剧变化的今天,红色文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和正确政治导向,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方向保障。
(二)红色文化是铸就城市独特形象、体现城市品质的关键要素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经历了建设“物质化城市”到“宜居城市”的发展历程,如今“文化城市”又成为城市建设新目标。加强城市红色文化建设,是塑造城市独特个性、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红色文化作为城市精神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城市因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城市红色文化各具特色。成都红色文化资源时间上跨度长、空间上点多面广,虽然易给人留下主题较分散、特色不突出、不便于开发利用的印象,但稍加探究,便不难发现这些特点与成都敢为人先的城市气质、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和务实创新的文化品位是高度契合的。从英烈旧居到改革名片,从红军长征到三线建设,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徜徉成都红色文化,能深切体味和感受到一种深厚的精神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城市特色,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是成都人守望的精神坐标。
(三)红色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在当今各大城市经济、科技实力差距日趋缩小的情况下,文化形象成为城市竞争的焦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无须赘述。同样,一个城市的文化,也是这个城市最软的铠甲。红色文化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红色文化中包含的红色遗址、遗迹是城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人物、事迹、精神是城市精神和城市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试想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隐性红色教育发达的城市,身处其中的人们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道德情操和文化品位怎能不提高?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怎能不改善?怎能不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更多的投资商来投资?因此,红色文化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当务之急。
二、成都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可资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现实瓶颈
(一)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类型
成都是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众多红色胜境的城市。从辛亥保路运动到成都解放,再到改革开放的今天,90年的革命斗争史和发展史,给成都这个西南特大城市留下了众多红色印记。总的来说,成都在建设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可资利用和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革命英烈及旧居。在成都38年的革命斗争历程中,无数英烈在这块土地上洒下热血,他们中有中共地下党员、为川康胜利解放而奋斗终生的张志和,革命一生、战斗一生、光辉一生的李一氓,“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车耀先,红岩英烈张露萍、丁地平,著名红军将领董郎以及为成都解放、在曙光出现前牺牲的36位十二桥烈士等等。革命先烈生动感人的事迹与故居遗迹、遗存承载着为革命敢于奋斗牺牲的伟大精神。 2红军长征播种地。成都是长征伟大征程的组成部分。1935年,南下红军相继进驻成都,在成都的邛崍、蒲江、大邑境内留下了丰富的遗址、遗迹和文物,包括石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太和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高兴村红军医院旧址、红军时刻标语等等,1998年建成的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鲜活地传递着伟大的长征文化精神。
3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三线建设期间,地处三线腹地和西南三线建设指挥中心的成都,发挥了省会城市的重要作用,助力实现产业聚集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如今依然保存的东郊记忆、四川锅炉厂旧址等三线建设遗址,述说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四川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城市改革名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在党中央和四川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创建了一张张承载着改革开放记忆的四川红色印迹名片。如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诞生地—蜀都大厦、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农科村、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三圣乡、全国民生工程典范——成都“北改”工程等,这些城市改革名片是新时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5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展示窗口。成都在地震后所形成的建筑遗址、纪念馆、纪念碑、重建和新建的各类建筑物,承载着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精神的承载物和展示窗口。
(二)成都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和开发的现实瓶颈
成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也是成都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但在创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进程中,成都红色文化的存在感不足、利用和转化率偏低、彰显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红色文化内涵是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精神内核,没有精神和灵魂的红色遗产资源,就是一堆残存的建筑和瓦砾。成都红色遗产资源丰富,但对附着在红色遗产上的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不透彻,主要表现在:红色革命事件和英烈事迹仅以历史叙述的方式呈现,故事感不强,很难引起人们的共情共鸣;红色文化表达方式创新性不够,新技术在红色遗址遗迹中的应用力度不大,不少红色景点停留在遗址参观、图片展览和物品展示阶段;红色遗迹陈列布展内容简单重复、主题不突出、体验性项目较少。
2红色文化特色提炼不鲜明。在我党28年的革命斗争和新中国70年的建设改革历史过程中,各个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自身作用,城市独特的红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塑造城市独特个性、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要素。如上海紧紧抓住“红色起点”这一革命红色文化特点,打造独特的上海红色精神;井冈山紧扣“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一独特红色文化定位,成为久负盛名的红色旅游城市。成都作为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战略物资中转基地,建国初期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改革开放时期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成都红色文化特色提炼却不够鲜明。因此,成都需要在梳理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基础上,紧扣长征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和改革崛起文化提炼红色文化特色。
3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不充分。近几年来,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仅梳理了红色资源数量,还对部分红色资源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如:在原址上建立碑、亭,在重要历史遗址上挂标识牌等。但总的来讲,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还不充分。如:红色文化遗产挖掘和搜集不够,在一些红色遗址上只有刻碑,形式和内容都显得十分单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一些红色遗址遗迹常年失修,出现断壁残垣、草木丛生的景象,影响了游客体验感;红色文化遗产碎片化、点状化严重,未形成红色文化遗产群落。
4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成都作为一座拥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厚重的巴蜀文化和休闲的都市文化闻名于世,特别是歌手赵雷的一曲《成都》,更让人记住了这个浪漫、休闲的天府之都。但提到成都的红色文化,却鲜有人能说出一二。这主要根源于成都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对青少年红色历史文化的系统教育不深入,城市红色文化氛围不浓厚,表现成都红色文化的影视文艺精品不多、传播覆盖面不广,运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宣传红色文化的意识不强,在与省外、国外的对外交流中对成都红色文化的宣讲不够等。
三、助力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举措
(一)在“内涵”上做文章,发挥红色文化在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应突出“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而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意识形态为其保驾护航,否则“文化”建设就容易走上歧路。当下城市中存在种种恶俗、低俗的文化现象以及道德滑坡、知识失衡、管弦嘶哑等城市精神文明的失落现象。\[4\]挖掘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红色文化内涵研究,发挥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必要。深入挖掘成都红色历史文化遗产“活”的价值,注重红色文化的生命力,需要做到:其一,设立红色文化研究机构,成立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聚集红色文化研究人才,专心研究成都红色文化。学者能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材料中,提炼成都红色文化核心精神,促进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让市民感受到红色文化那种震撼心灵、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其二,积极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和相关学者对历史细节和历史肌理的深入研究,可以弥补成都红色文化研究层次浅、不深刻的缺陷。设立红色文化研究基金,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积极促成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城市建设的产教融合、产研融合。其三,在“内涵”上做文章,须将成都红色文化、巴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找寻三者间的历史传承性和最佳契合点,体现红色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在“规划”上下功夫,突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红色”形象
在“規划”上下功夫,主要指对成都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要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主要包括:一是注重整体保护。即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从对单一遗址遗迹的保护拓展为对街区、片区乃至对整体城市风貌的保护,建成一批集红色遗址、文物、园林、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红色文化园区,形成一批新的红色文化地标和红色文化名片。二是完善体系构建,突出城市“红色”元素。城市建设系统是个复杂有序的组合,在这个组合里有许多子系统,充分利用城市建设的子系统突出城市“红色”元素,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城市的自然景观系统里巧妙地融入“红言红语”、红色艺术作品等,不仅可以完善自然景观系统,而且使其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建筑系统中,尤其是在某些出名街区、标志性的建筑物上点缀红色元素,即可以凸现红色文化特色,又可以体现城市市民良好的精神品质;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如地铁、公交车里融入红色文化,设计城市红色地铁专列和红色公交专线,甚至可以将红色元素巧妙注入城市路灯、公交站牌、垃圾桶的设计细节里,使人们长久沉浸在这走心的红色设计中,铭记历史、丰富精神、开创未来。三是协调好成都红色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的关系。成都红色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文化名城的打造要从城市历史文化的整体进行布局和规划,不能顾此失彼,要着力处理好红色文化保护与居民生活改善、环境形象塑造、优秀文化传承的关系,实现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的融合。
(三)在“创新”上求突破,推动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红色文旅融合和产业发展
城市红色文化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除了发挥思想导航和文化引领的作用外,还需在“创新”上下功夫,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承担一定的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和创造经济效益的职能。首先,要注重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注重整体规划和精品打造,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等,并将其作为城市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聚力的功能。此外,要打造成都红色公益艺术精品,包括红色电影、舞台剧和纪录片等,在成都地标广场、纪念场馆、历史文化街区和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免费播放。其次,发展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打造成都红色品牌,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一批有市场、有创意的红色文创产品,形成以红色展览、影视、动漫、音乐、演出和出版物等为核心,红色教育、工艺品制作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链;推进文旅融合项目发展,打造集红色文化展示、红色创意体验、休闲运动、田园度假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与红色教育互动、研学一体的共享发展新模式。
(四)在“传播”上拓思路,讲好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的红色故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5]因此,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必须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思路,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探索新媒体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作用。首先,打造一批城市红色文化公众号、微博、微信群,主要围绕讲好成都红色历史、红色人物故事等内容,采用动漫、图片、视频、歌曲、说唱艺术等形式来进行生动多样的传播,展现城市红色文化魅力、激发城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使群众形成积极情感体验。其次,建设一批城市红色网络阵地。如打造成都红色资源网上展览馆、成都红色人物网络纪念馆、重大历史事件网络纪念馆等一批红色网络阵地,采用清明祭扫、寄托哀思、感悟体会、故事追溯、歌曲谱写等形式,实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红色传统的发扬。再次,要实现红色资源与VR、AR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VR和AR技术用“身临其境”代替了“静态浏览”,体验一次胜过浏览十次,红色资源所隐含的红色信息无疑会留下更深刻的烙印。最后,要重视线下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如读红色家书活动、唱红歌活动、成都红色知识竞赛活动、红色论文征集活动等。在群众性红色文化交流活动中达到涵化和践行红色精神的目的。
总之,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核心是“历史文化”,而红色文化又是“历史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独特个性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不仅要将红色文化信息融入城市的环境、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城市的景观和风貌中,而且要把红色精神融入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人的社会中。在人与红色环境相互作用、人与人的红色文化实践交流中促进人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进而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ZK(#]刘祯贵成都城市建设70年\[J\]城乡建设,2019(18)
\[2\]李慧琳理解、认同与传承:发掘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三个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19(02)
\[3\]宫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精神的融通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4(05)
\[4\]饶会林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8-10-19(01)
〔本文系2020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都红色资源挖掘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Y0120200148)研究成果〕
(郭改玲,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