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财务报表之于公司,是将公司组织的生命信息高度抽象化。解读公司财务报表,即还原这一抽象信息,有机展示公司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生命状态、生存质量。它不仅可让我们对公司的总盘子做到了然于胸,还可进一步洞悉其细微处的管理、经营问题,可随时纠偏、持续改善,并不断优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创新发展方式。
公司三大报表的功用与来由
财务报表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报表就是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广义的财务报表不仅包括这三大报表,还包括一些附属报表,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存货明细表等,即与三大报表数据相关的其他报表。
在公司众多的财务报表中,对外公布的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有不同的功用。简单概括如下: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报表。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公司控制的经济资源产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外部市场环境等。提供公司财务状况的资料,有助于预计公司的综合能力。
损益表是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尤其是获利能力的报表。公司经营业绩,特别是获利能力,是评价公司对所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并预计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判断公司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能力和新增资源利用程度的能力的资料。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报表。通过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资料,可以了解公司在某一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了解公司取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方式以及现金流出的合理性等财务信息。
财务报表为了解公司而服务,一般而言,我们至少从三个方面了解公司:一是公司财务状况;二是公司的经营成果;三是公司的现金流量。通俗地讲,一是要搞清楚公司目前有多少钱和欠人家多少钱;二是要搞清楚公司在某一段时期内是赚了是赔了,如果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三是要搞清楚某一段时期内公司经手了多少实实在在的现金,收了多少现金,支出了多少现金。为了搞清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有了以上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回答第一个问题;利润表或损益表,回答第二个问题;现金流量表,回答第三个问题,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这三大报表。
进一步以三大报表为财务分析对象,以第三者视角,我们可判断出公司的一些关键能力:
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先要着重分析公司当期投入资本的收益性。
公司的偿还能力。有无偿环能力,关系公司的信用以及持续运营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看其有无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一点须从分析、检查公司资金流动状况来判断;二是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这一点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检测的。
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即对公司进行成长性分析,这是股东、投资者对公司进行长期投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公司的经营效率。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以检测公司各项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经营效率。
解三大报表,全面掌握财务信息
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如某一年度12月31日或6月30日)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静态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公司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表表明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论公司处于怎样的状态,这个会计平衡式永远是恒等的。左边反映的是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右边反映的是公司的不同权利人对这些资源的要求。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全部资源有要求权,公司以全部资产对不同债权人承担偿付责任,偿付完全部的负债之后,余下的才是所有者权益,即公司的资产净额。
我们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料,可以看出公司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据以评价公司资金营运、财务结构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以及长、短期债务数量及偿债能力,评价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利用该表提供的资料还有助于计算公司的获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
在分析资产负债表要素时,我们应首先注意到资产要素分析,具体包括:
流动资产分析,分析公司的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各种应收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比往年提高,说明公司的支付能力与变现能力增强。
长期投资分析,分析一年期以上的投资,如公司控股、实施多元化经营等。长期投资的增加,表明公司的成长前景看好。
固定资产分析,这是对实物形态资产进行的分析。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固定资产数字,仅表示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各固定资产尚未折旧、折耗的金额并预期于未来各期间陆续收回,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折旧、折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各种报表的准确性。很明显,少提折旧就会增加当期利润,而多提折旧则会减少当期利润。有些公司常常就此进行处理调节利润。
无形资产分析,主要分析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专利权等。对商誉及其他无确指的无形资产一般不予列账,除非商誉是购入或合并时形成的。取得无形资产后,应登记入账并在规定期限内摊销完毕。
其次,要对负债要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流动负债分析,各项流动负债应按实际发生额记账,分析的关键在于要避免遗漏,所有的负债均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长期负债分析,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根据长期负债的不同形态分析、了解公司债权人的情况。
最后是股东权益分析,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方面。分析股东权益,主要是了解股东权益中投入资本的不同形态及股权结构,了解股东权益中各要素的优先清偿顺序等。
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分析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期间(如一年、半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表中的收入、费用等情况反映了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 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用于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主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收入减去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我们一般可以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回报。利润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费用,说明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或亏损数额,据以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说明公司的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利润表进行分析,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收入项目分析。公司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与利息等营业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记入收入账的包括当期收讫的现金收入,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账面价值入账。
费用项目分析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所以分析费用项目时,应首先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应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等。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费用要查明原因。同时对费用的各个项目进行分析,看看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公司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公司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现金流量的最后结果是计算出本期新增加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净收益与现金余额的关系,现金余额与公司盈亏并不一定成正向变化,一般认为有现余流量支持的净收益是高质量的,否则反之。现金流量表报告过去一年中的现金流量,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价公司取得和运用现金的能力,确定公司支付利息、股利和到期债务的能力,再者可以表明公司生产性资产组合的变化情况。
阅读现金流量表,一看变现能力、二看实现盈利、三看投资效率。如果把现金看作是公司日常运作的“血液”,那么现金流量表就好比“验血报告”。公司日常运作的好坏,从这份报告中可以有个初步判断。因为从其它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只能掌握公司现金的静态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却反映了公司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投资者在研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再参阅其它报表,那对公司的了解就会更为全面。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其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投资者、债权人在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净收益等资本增值和盈利能力指标时,对公司的支付、偿债能力也会予以关注。盈利是公司获得现金净流入的根本源泉,而获得足够的现金则是公司创建优良经营业绩的有力支撑。
阅读现金流量表,首先应了解现金的概念。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的内容。准确地说,则还应剔除那些不能随时动用的存款,如保证金专项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资:其一,持有的期限短;其二,流动性强;其三,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其四,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在我国,现金等价物通常是指从购入日至到期日在3个月或3个月以内能转换为已知现金金额的债券投资。
现金流量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公司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分别揭示流入、流出总额,使会计信息更具明晰性和有用性。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经营性租赁、交纳税款、支付劳动报酬、支付经营费用等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权责发生制下,这些流入或流出的现金,其对应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不一定是本会计年度,但一定是在本会计年度收到或付出。例如收回以前年度销货款,预收以后年度销货款等。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营销能力、收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回避风险能力等相结合的综合体。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公司的收现能力。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公司的收现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其经济活动成效。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公司用现金支付的全部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而不管借款的用途如何,利息的开支渠道如何,不仅包括计入损益的利息支出,而且还包括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因此该项目比损益表中的财务费用更能全面地反映公司偿付利息的负担。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而流入的现金,是以实际收到为准,而不是以权益归属或取得收款权为准的。这与利润表中确认投资收益的标准不同。例如,某上市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本年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上市公司拥有其80%的股权,按权益法应确认本年度有投资收益400万元。但子公司利润不一定立即分配,而且不可能全部分完(要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如果该子公司当年利润暂不分配付讫,就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该上市公司。该上市公司当然也就不能在当年的现金流量表中将此项投资收益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反映。公司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往往反映了其为拓展经营所作的努力,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资方向,一个公司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中获得现金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现金不流出,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投资活动一般较少发生一次性大量的现金流入,而发生大量现金流出,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往往是正常的,这是为公司的长远利益,为以后能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稳定的现金流入打基础的。当然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使事与愿违。所以特别强调投资的项目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 额与利润表的净利润往往不等,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影响利润的事项不一定同时发生现金流入、流出。有些收入,增加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例如,一家公司本期的营业收入有8亿多元,而本期新增应收账款却有7亿多元,这种增加收入及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的事项,是造成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有的上市公司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及时做好应收货款及劳务款项的催收与结算工作,也有的上市公司依靠关联方交易支撑其经营业绩,而关联方资金又迟迟不到位。这些情况造成的后果,都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所体现,甚至使公司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多少现金流入,但经营总要支付费用、购买物资、交纳税金,发生大量现金流出,从而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所确认收入的风险问题。有些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但并未伴随现金流出。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只是按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要求将这些资产的取得成本,在使用它们的受益期间合理分摊,并不需要付出现金。
其二,由于对现金流量分类的需要,净利润总括反映公司经营、投资及筹资三大活动的财务成果,而现金流量表上则需要分别反映经营、投资及筹资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例如,支付经营活动借款利息,既减少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出,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反映。又如,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净收益,既增加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入,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反映。
上述两点是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也是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要求披露的内容。利润表列示了公司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但未揭示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的增减变化,但未揭示其变化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如同桥梁沟通了上述两表的会计信息,使上市公司的对外会计报表体系进一步完善,向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
三大报表中的一些关键指标与要点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期末快照,关系到公司的财务质量问题。它告诉我们公司的钱从那里来,投资在哪类资产上。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
负债率是股东权益率的倒数,负债的比例和结构(短期、长期)关系到负债的成本(银行负债只有投资风险,无财务成本风险)。一般而言,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50%是较为实际和标准的。负债率高于50%,说明存在很大经营风险;但如果资产负债率长期低于10%,也不见得是好事,表明公司长期安于现状,开拓创新力不强。
资产流动率(资产流动率=流动资产/总资产*100%)体现资产的流动性强弱,资产流动性越强的安全性就越大,业务的攻击性越强。资产流动率大于60%为佳。
应收账款率(应收账款率=应收账款/主营收入*100%)过高或大幅上升,不仅影响到公司利润,还加大了坏账风险。
存货率(存货率=存货/主营收入*100%)过高及大幅上升,会影响公司毛利率和资产质量。
公积率(公积率=公积金/总资产*100%)从一个侧面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高层对内部融资、市场扩张、股东回报的综合状况和态度。
损益表反映一个时期内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及对应的各类成本结构(销货成本、三项费用、营业外费用、所得税),体现利润质量,是估值的直接依据。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
毛利率(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毛利率高反映的不只是公司产品的优势,同时也反映出经营者控制成本紧抓不放的精神。判断毛利率趋势重要的参考指标是存货率和应收账款率。指标线:最近年度毛利率>产业平均值
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的基础。ROE指标线:5年平均股权收益率>15%
利润增长与主营增长。主营增长(左倾)与利润增长(右倾)是公司成功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他们之间有互相冲突的影响,必须关注它们的战略偏离率(相对价值中枢)。指标线:5年平均利润增长>25%;5年平均主营增长>30%;战略偏离率<30%
现金流量表同损益表一样,反映某一个时期内公司运营、投资、理财活动的资金进出。现金流量是公司的血液,现金为王,公司赚到现金才算数。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
营运现金流率(营运现金流率=运营现金流额/总资产*100%)关系到公司的运转健康、安全问题,比每股经营现金流(财务上面单一的数意义不存在)更直观的体现经营现金流对公司的意义。营运现金流率越高越好,5%-20%比较稳健,若低于5%就要加倍小心了。
投资现金流率(投资现金流率=投资现金流额/总资产*100%)不能仅从财务角度评判,与公司战略相关性更强。对正负值较大的更需从战略角度审视。
理财现金流率(理财现金流率=理财现金流额/总资产*100%)体现公司的理财能力。一般数额较小,可简单理解为一次性收益,无可持续性。
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价值取向
追求各方利益最大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价值取向。各方利益最大化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要求做到:
各方利益的可计量性。把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最大化确定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能够满足公司财务管理最优目标的可计量性要求。
投资人利益可以用净资产(或股东权益,下同)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市价这六个指标来计量。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六个指标的数值最大化。
债权人利益可以用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利息保障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债务到期偿还率这七个指标来计量。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七个指标的数值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适度。
经营者利益可以用薪金占营业收入的比率、薪金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薪金占公司增加值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成本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公司增加值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率这七个指标来计量。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七个指标的数值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适度。政府利益可以用税费违规率、税费完成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政府投资完成率、社会保障完成率这六个指标来计量。政府利益最大化就是指后五个指标的数值最大化而税费违规率的指标数值最小化。 社会公众利益可以用环境保护、劳动监察、技术监督、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七个方面的相关指标来计量。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七个方面的相关指标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公众利益的损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利益也是社会公众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也是政府利益,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各方利益最大化是一个综合目标,而不单指公司利润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等某是一个单纯的目标。
各方利益的可控制性。把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经营者利益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确定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各利益方都有明确的指标;
反映投资人利益的净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反映债权人利益的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利息保障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债务到期偿还率;反映经营者利益的薪金占营业收入的比率、薪金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薪金占公司增加值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成本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公司增加值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率;
反映政府利益的税费违规率、税费完成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政府投资完成率、社会保障完成率;
反映社会公众利益的环境保护、劳动监察、技术监督、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这些指标不仅具有可计量性,而且都是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来加以有效控制的,符合公司财务管理最优目标的有效控制原则。
只有把各方利益最大化确立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价值取向,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如果忽视投资人的利益,投资人可能会撤换公司经营者(即使不撤换,也会激化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矛盾,加大代理成本),甚至投资人可能会撤走或转移投资,使公司不复存在;如果忽视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当前的债权人可能会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使公司陷入法律诉讼的泥潭,使公司未来的融资活动陷入困境;如果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公司就很难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留不住更引不来优秀的经营者;如果忽视政府的利益,公司可能会遭到政府的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如果忽视社会公众的利益,公司也可能遭到政府的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同时还会遭到社会公众的谴责和抵制。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衰败。所以,只有把各方利益最大化确立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努力兼顾、协调和平衡各方的利益,使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都能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各自最大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各方利益最大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是公司共同的利益主体,把实现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的基本体现。可以说,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各方利益最大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财务报表之于公司,是将公司组织的生命信息高度抽象化。解读公司财务报表,即还原这一抽象信息,有机展示公司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生命状态、生存质量。它不仅可让我们对公司的总盘子做到了然于胸,还可进一步洞悉其细微处的管理、经营问题,可随时纠偏、持续改善,并不断优化公司的组织结构,创新发展方式。
公司三大报表的功用与来由
财务报表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报表就是三大报表,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广义的财务报表不仅包括这三大报表,还包括一些附属报表,比如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存货明细表等,即与三大报表数据相关的其他报表。
在公司众多的财务报表中,对外公布的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有不同的功用。简单概括如下: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报表。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公司控制的经济资源产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外部市场环境等。提供公司财务状况的资料,有助于预计公司的综合能力。
损益表是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尤其是获利能力的报表。公司经营业绩,特别是获利能力,是评价公司对所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并预计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判断公司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能力和新增资源利用程度的能力的资料。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报表。通过反映公司现金流量的资料,可以了解公司在某一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了解公司取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方式以及现金流出的合理性等财务信息。
财务报表为了解公司而服务,一般而言,我们至少从三个方面了解公司:一是公司财务状况;二是公司的经营成果;三是公司的现金流量。通俗地讲,一是要搞清楚公司目前有多少钱和欠人家多少钱;二是要搞清楚公司在某一段时期内是赚了是赔了,如果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三是要搞清楚某一段时期内公司经手了多少实实在在的现金,收了多少现金,支出了多少现金。为了搞清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有了以上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回答第一个问题;利润表或损益表,回答第二个问题;现金流量表,回答第三个问题,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这三大报表。
进一步以三大报表为财务分析对象,以第三者视角,我们可判断出公司的一些关键能力:
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先要着重分析公司当期投入资本的收益性。
公司的偿还能力。有无偿环能力,关系公司的信用以及持续运营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看其有无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一点须从分析、检查公司资金流动状况来判断;二是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这一点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检测的。
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即对公司进行成长性分析,这是股东、投资者对公司进行长期投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公司的经营效率。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以检测公司各项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经营效率。
解三大报表,全面掌握财务信息
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如某一年度12月31日或6月30日)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静态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公司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表表明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论公司处于怎样的状态,这个会计平衡式永远是恒等的。左边反映的是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右边反映的是公司的不同权利人对这些资源的要求。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全部资源有要求权,公司以全部资产对不同债权人承担偿付责任,偿付完全部的负债之后,余下的才是所有者权益,即公司的资产净额。
我们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料,可以看出公司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据以评价公司资金营运、财务结构是否正常、合理;分析公司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以及长、短期债务数量及偿债能力,评价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利用该表提供的资料还有助于计算公司的获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
在分析资产负债表要素时,我们应首先注意到资产要素分析,具体包括:
流动资产分析,分析公司的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各种应收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比往年提高,说明公司的支付能力与变现能力增强。
长期投资分析,分析一年期以上的投资,如公司控股、实施多元化经营等。长期投资的增加,表明公司的成长前景看好。
固定资产分析,这是对实物形态资产进行的分析。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固定资产数字,仅表示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各固定资产尚未折旧、折耗的金额并预期于未来各期间陆续收回,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折旧、折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各种报表的准确性。很明显,少提折旧就会增加当期利润,而多提折旧则会减少当期利润。有些公司常常就此进行处理调节利润。
无形资产分析,主要分析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专利权等。对商誉及其他无确指的无形资产一般不予列账,除非商誉是购入或合并时形成的。取得无形资产后,应登记入账并在规定期限内摊销完毕。
其次,要对负债要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流动负债分析,各项流动负债应按实际发生额记账,分析的关键在于要避免遗漏,所有的负债均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长期负债分析,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根据长期负债的不同形态分析、了解公司债权人的情况。
最后是股东权益分析,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方面。分析股东权益,主要是了解股东权益中投入资本的不同形态及股权结构,了解股东权益中各要素的优先清偿顺序等。
利润和利润分配表分析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公司一定期间(如一年、半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公司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表中的收入、费用等情况反映了公司生产经营的收益和成本耗费情况,表明公司生产经营成果, 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用于分析公司今后利润的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完整性。由于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主要报表。
利润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主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收入减去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利润表,我们一般可以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回报。利润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公司的收入及费用,说明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或亏损数额,据以分析公司的经济效益及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的管理业绩;另一部分反映公司财务成果的来源,说明公司的各种利润来源在利润总额中占的比例,以及这些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利润表进行分析,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收入项目分析。公司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也可以将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获取租金与利息等营业收入。收入的增加,则意味着公司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记入收入账的包括当期收讫的现金收入,应收票据或应收账款,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或账面价值入账。
费用项目分析费用是收入的扣除,费用的确认、扣除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所以分析费用项目时,应首先注意费用包含的内容是否适当,确认费用应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等。其次,要对成本费用的结构与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分析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百分比,分析费用结构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费用要查明原因。同时对费用的各个项目进行分析,看看各个项目的增减变动趋势,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公司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公司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现金流量的最后结果是计算出本期新增加的净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净收益与现金余额的关系,现金余额与公司盈亏并不一定成正向变化,一般认为有现余流量支持的净收益是高质量的,否则反之。现金流量表报告过去一年中的现金流量,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价公司取得和运用现金的能力,确定公司支付利息、股利和到期债务的能力,再者可以表明公司生产性资产组合的变化情况。
阅读现金流量表,一看变现能力、二看实现盈利、三看投资效率。如果把现金看作是公司日常运作的“血液”,那么现金流量表就好比“验血报告”。公司日常运作的好坏,从这份报告中可以有个初步判断。因为从其它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只能掌握公司现金的静态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却反映了公司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投资者在研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再参阅其它报表,那对公司的了解就会更为全面。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其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投资者、债权人在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净收益等资本增值和盈利能力指标时,对公司的支付、偿债能力也会予以关注。盈利是公司获得现金净流入的根本源泉,而获得足够的现金则是公司创建优良经营业绩的有力支撑。
阅读现金流量表,首先应了解现金的概念。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的内容。准确地说,则还应剔除那些不能随时动用的存款,如保证金专项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资:其一,持有的期限短;其二,流动性强;其三,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其四,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在我国,现金等价物通常是指从购入日至到期日在3个月或3个月以内能转换为已知现金金额的债券投资。
现金流量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公司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分别揭示流入、流出总额,使会计信息更具明晰性和有用性。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经营性租赁、交纳税款、支付劳动报酬、支付经营费用等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权责发生制下,这些流入或流出的现金,其对应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不一定是本会计年度,但一定是在本会计年度收到或付出。例如收回以前年度销货款,预收以后年度销货款等。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营销能力、收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回避风险能力等相结合的综合体。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公司的收现能力。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公司的收现能力,从而全面评价其经济活动成效。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公司用现金支付的全部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而不管借款的用途如何,利息的开支渠道如何,不仅包括计入损益的利息支出,而且还包括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因此该项目比损益表中的财务费用更能全面地反映公司偿付利息的负担。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而流入的现金,是以实际收到为准,而不是以权益归属或取得收款权为准的。这与利润表中确认投资收益的标准不同。例如,某上市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本年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上市公司拥有其80%的股权,按权益法应确认本年度有投资收益400万元。但子公司利润不一定立即分配,而且不可能全部分完(要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如果该子公司当年利润暂不分配付讫,就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该上市公司。该上市公司当然也就不能在当年的现金流量表中将此项投资收益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反映。公司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往往反映了其为拓展经营所作的努力,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资方向,一个公司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中获得现金是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现金不流出,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投资活动一般较少发生一次性大量的现金流入,而发生大量现金流出,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往往是正常的,这是为公司的长远利益,为以后能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稳定的现金流入打基础的。当然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使事与愿违。所以特别强调投资的项目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 额与利润表的净利润往往不等,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其一,影响利润的事项不一定同时发生现金流入、流出。有些收入,增加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例如,一家公司本期的营业收入有8亿多元,而本期新增应收账款却有7亿多元,这种增加收入及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的事项,是造成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有的上市公司对应收账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及时做好应收货款及劳务款项的催收与结算工作,也有的上市公司依靠关联方交易支撑其经营业绩,而关联方资金又迟迟不到位。这些情况造成的后果,都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所体现,甚至使公司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多少现金流入,但经营总要支付费用、购买物资、交纳税金,发生大量现金流出,从而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所确认收入的风险问题。有些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但并未伴随现金流出。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只是按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要求将这些资产的取得成本,在使用它们的受益期间合理分摊,并不需要付出现金。
其二,由于对现金流量分类的需要,净利润总括反映公司经营、投资及筹资三大活动的财务成果,而现金流量表上则需要分别反映经营、投资及筹资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例如,支付经营活动借款利息,既减少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出,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反映。又如,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净收益,既增加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入,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反映。
上述两点是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也是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要求披露的内容。利润表列示了公司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但未揭示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的增减变化,但未揭示其变化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如同桥梁沟通了上述两表的会计信息,使上市公司的对外会计报表体系进一步完善,向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
三大报表中的一些关键指标与要点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期末快照,关系到公司的财务质量问题。它告诉我们公司的钱从那里来,投资在哪类资产上。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
负债率是股东权益率的倒数,负债的比例和结构(短期、长期)关系到负债的成本(银行负债只有投资风险,无财务成本风险)。一般而言,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50%是较为实际和标准的。负债率高于50%,说明存在很大经营风险;但如果资产负债率长期低于10%,也不见得是好事,表明公司长期安于现状,开拓创新力不强。
资产流动率(资产流动率=流动资产/总资产*100%)体现资产的流动性强弱,资产流动性越强的安全性就越大,业务的攻击性越强。资产流动率大于60%为佳。
应收账款率(应收账款率=应收账款/主营收入*100%)过高或大幅上升,不仅影响到公司利润,还加大了坏账风险。
存货率(存货率=存货/主营收入*100%)过高及大幅上升,会影响公司毛利率和资产质量。
公积率(公积率=公积金/总资产*100%)从一个侧面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高层对内部融资、市场扩张、股东回报的综合状况和态度。
损益表反映一个时期内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及对应的各类成本结构(销货成本、三项费用、营业外费用、所得税),体现利润质量,是估值的直接依据。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
毛利率(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毛利率高反映的不只是公司产品的优势,同时也反映出经营者控制成本紧抓不放的精神。判断毛利率趋势重要的参考指标是存货率和应收账款率。指标线:最近年度毛利率>产业平均值
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利润/平均股东权益*100%),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的基础。ROE指标线:5年平均股权收益率>15%
利润增长与主营增长。主营增长(左倾)与利润增长(右倾)是公司成功的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他们之间有互相冲突的影响,必须关注它们的战略偏离率(相对价值中枢)。指标线:5年平均利润增长>25%;5年平均主营增长>30%;战略偏离率<30%
现金流量表同损益表一样,反映某一个时期内公司运营、投资、理财活动的资金进出。现金流量是公司的血液,现金为王,公司赚到现金才算数。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包括:
营运现金流率(营运现金流率=运营现金流额/总资产*100%)关系到公司的运转健康、安全问题,比每股经营现金流(财务上面单一的数意义不存在)更直观的体现经营现金流对公司的意义。营运现金流率越高越好,5%-20%比较稳健,若低于5%就要加倍小心了。
投资现金流率(投资现金流率=投资现金流额/总资产*100%)不能仅从财务角度评判,与公司战略相关性更强。对正负值较大的更需从战略角度审视。
理财现金流率(理财现金流率=理财现金流额/总资产*100%)体现公司的理财能力。一般数额较小,可简单理解为一次性收益,无可持续性。
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价值取向
追求各方利益最大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价值取向。各方利益最大化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多方利益最大化,要求做到:
各方利益的可计量性。把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最大化确定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能够满足公司财务管理最优目标的可计量性要求。
投资人利益可以用净资产(或股东权益,下同)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市价这六个指标来计量。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六个指标的数值最大化。
债权人利益可以用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利息保障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债务到期偿还率这七个指标来计量。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七个指标的数值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适度。
经营者利益可以用薪金占营业收入的比率、薪金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薪金占公司增加值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成本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公司增加值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率这七个指标来计量。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七个指标的数值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适度。政府利益可以用税费违规率、税费完成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政府投资完成率、社会保障完成率这六个指标来计量。政府利益最大化就是指后五个指标的数值最大化而税费违规率的指标数值最小化。 社会公众利益可以用环境保护、劳动监察、技术监督、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七个方面的相关指标来计量。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就是指这七个方面的相关指标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公众利益的损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利益也是社会公众利益,社会公众利益也是政府利益,两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各方利益最大化是一个综合目标,而不单指公司利润最大化、公司价值最大化、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等某是一个单纯的目标。
各方利益的可控制性。把投资人利益最大化、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经营者利益最大化、政府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确定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各利益方都有明确的指标;
反映投资人利益的净资产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利润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反映债权人利益的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率、利息保障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债务到期偿还率;反映经营者利益的薪金占营业收入的比率、薪金占营业成本的比率、薪金占公司增加值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营业成本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公司增加值增长率的比率、薪金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率;
反映政府利益的税费违规率、税费完成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政府投资完成率、社会保障完成率;
反映社会公众利益的环境保护、劳动监察、技术监督、劳动保护、生产安全、售后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这些指标不仅具有可计量性,而且都是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来加以有效控制的,符合公司财务管理最优目标的有效控制原则。
只有把各方利益最大化确立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价值取向,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如果忽视投资人的利益,投资人可能会撤换公司经营者(即使不撤换,也会激化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矛盾,加大代理成本),甚至投资人可能会撤走或转移投资,使公司不复存在;如果忽视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当前的债权人可能会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使公司陷入法律诉讼的泥潭,使公司未来的融资活动陷入困境;如果忽视经营者的利益,公司就很难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留不住更引不来优秀的经营者;如果忽视政府的利益,公司可能会遭到政府的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如果忽视社会公众的利益,公司也可能遭到政府的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同时还会遭到社会公众的谴责和抵制。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衰败。所以,只有把各方利益最大化确立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并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努力兼顾、协调和平衡各方的利益,使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都能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得各自最大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各方利益最大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是公司共同的利益主体,把实现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的基本体现。可以说,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各方利益最大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公司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