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次作文评讲之后,我总是会选取一些优秀作文供学生模仿学习。最初,我把优秀作文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经调查,主动阅读学习的不多。我揣测教室太拥挤,教室后排空间太小,学生很少驻足于此。后来,我又把优秀作文贴在教室外面的墙壁上,认为学生进进出出,或者在走廊放松心情的时候可以顺便瞟一眼,增加主动或被动学习的机会。不料,主动去学习的只增加了为数很少的几个。无奈之下,我采取强制性的措施,让每位学生以“学习满分作文有感”或“怎样提高作文分数”为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随笔。不论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也不论他们的见解有多么高妙,那些文字都记录了他们的真实感受,较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他们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也不乏对于写作的独到认识。这时我才第一次叩响了他们心灵的大门,小心翼翼的走进这个神秘的、未知的、困惑的世界。
由畏惧到自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作文几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写作文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好像写作文就是在凑字数,作文变成了艰巨任务,而不是创作和表达。由最初的300字到后来的600字,再到高考要求的800字,直到填满了最后一个格子,作文的“大功”才算是“告成”。如果说小学阶段还引导学生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到了高中,在封闭的校园生活中,学生与一切尘世生活似乎绝缘,一提到作文就露出痛苦表情,大有孕育难产之状。
记得我上小学时,暑假老师布置了写日记的作业,自己作为班上唯一自觉完成任务的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特别高兴。从那以后,作文没有成为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而现在学生在各种压力下,作文没有成为他们抒发情感、张扬个性的舞台,反而成了总是填不满土的大坑,甚至被学生认为是蜘蛛网,让他们产生了畏惧,束缚了他们的真性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常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也有在我博客中的留言,那些只言片语经常让我感动,从中我了解到他们细腻的内心世界。那些文字和他们近乎八股文的作文风格迥异,有质的区别。我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写出精彩的文字的,他们总是以自信自觉之心态,抒写自然率真之情感,而面对考试作文却怀揣畏惧、应付之心。
龚华杰同学这样表述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前写作文,每次都抱着‘46分万岁’的态度,认为自己不至于太差,也没有50分的能力,就这样不拉分、不拖后腿就好。但是,这次的满分作文贴出来,我开始有了得50分的渴望,高分作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后不能为‘写作文’而写,而要为写“好作文”而写,尽力做到与别人没有差距,自信地去写,用心地去写。”曹俊荣同学也认为:“其实普通作文再加上一些东西就可以成为满分作文了。”
由不屑到谦虚。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进步的关键在于谦虚,在于欣赏。每一篇文章在构思、落笔、成文的过程中耗尽了创作者的大量心思,呈现出来后读者往往没有体会到过程的艰辛。贾岛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如此。在作文评讲课中,当我朗读了优秀作文之后,教室里常唏嘘声一片。学生或评价其中的真情为矫情,或议论文字太过平淡,他们没有真正低下头,谦虚地学习每篇优秀作文中的闪光点,反而带着放大镜去找寻其中的瑕疵。巧妙的构思显得不再精巧难得,质朴的语言不再那么感人,自大地认为自己的水平很不错,也有能力写出同样水平的文章。在一次作文评讲课中,原本一篇很感人的年级优秀作文《发如雪》,有两个学生居然不屑地说“觉得很假”。我有些生气了,学生为什么作文写不好,为什么成绩提不高,就是因为太自傲,从来不会谦虚。自傲因而故步自封,自谦才能不断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孔子成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大圣人,而全年级“千人行”,却没有能成为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心态如何成长?如何进步?
我进一步分析优秀习作《发如雪》一文运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段,把“珍惜”的话题缩小在头发上,通过作者前后思想的变化写应该珍惜母亲的黑发,而母亲却因为珍惜孩子健康成长而付出了心血,行文自然,感情真挚,很好的扣住了话题。为了改变学生的评价态度,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心”,强调作文要用“心”去写,用“情”去写。做人应常把高昂的头低下,你才能看清脚下的路;学会欣赏和发现,你才能感受到更多的真善美;时时谦虚好学,你才会认可优秀习作,你才会相信老师指导,作文分数才有提高的可能。相反,你总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你将永远是“现在的你”的模样,不可能成为“未来的你”“改变的你”。通过这次满分作文的学习,徐曦同学指出:“在这最后一个多月要加强对优秀作文、满分作文的学习、借鉴,先模仿,再创新。还可适量背一些诗词或看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文章,将好句、好思想灌入自己的作文中,于是文章便有了灵气,尤其是议论文或散文,便有了神。”
由编造到真情。当学生能够自信地面对写作,能够谦虚地学习优秀,最关键的还要做好抒写真情实感,表现“真我世界”。好文章是艺术加工过的产品,是高于生活的,有些学生总以为避免写现实中的那些普通小事,着力编造英雄事迹,拼凑感人场面,认为这样的文章才更有味道,才更吸引人。我班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初,总喜欢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事,文章脱离了“我”的存在。以“他”“她”为主人公,在叙事过程中很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中,只能作冷静客观陈述,感染力减弱了许多。阅卷老师一读开头“他(她)如何如何”,也自然地将自己剥离于文章之外去审视。
一次大考作文话题为“照片”,题为“照片背后的故事”的满分作文,作为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文章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文章记叙了一个因为觉得自己长得太胖的女孩,偷偷的把光荣榜上自己的“丑照”取下并且撕破,最后在母亲的教育下懂得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作者细腻的文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了细致的描写。张琦同学点评说:“读过几篇满分作文,感觉他们的作文各有各的优势特色,结构新颖,文笔出彩,内容奇特,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写的作文虽然都只是选自生活中很平常细微的小事,但是却都能通过朴实的语言,流露真情实感,让人感受到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而非虚构之作。”冯宇同学也补充说:“一直我都认为只有文采很好的文章才能得高分,这次的满分作文较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有不错的分数。”
前不久,在一次有关“窗”的话题作文中,为了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我引导学生写身边故事,写“我”的感受。比如高中三年透过窗子望到校园景色的不同特点,表现内心在三个阶段的不同感受。高一时窗外的樱花大道,塑胶篮球场,圆形喷水池,一切都是新鲜的、令人向往的;高二时窗外景物变得熟悉而平淡,香樟四季常青,樱花花开花谢,银杏绿了又黄;高三伊始,窗外景物更显单调而令人厌烦,让人有种急切逃离的冲动;而最后一个多月,窗外的洋槐倩影斑驳,运动场上笑泪相伴,文化长廊定格了青春模样,镌刻了豪壮宣言,一切又变得那么令人留恋不舍……讲到这里,我的眼眶已经充盈着泪水,我何止是引导学生注重体验,抒写真情,我更是将“我”融入了作文,融入了这令人伤感别离的情景中。
诸多尝试和引导后,也许学生还没有真正揭开满分作文的神秘面纱,但是学生不再心存畏惧,不再抛以不屑,不再瞎编乱造,而是增加了自信,懂得了谦虚,恋上了真情。当学生不再觉得满分作文多么神秘时,他们才会大胆地迈开步子朝着原本神秘的方向前进。
颜婷婷,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湖北襄阳青年教学能手,曾在《湖北教育》《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报》《高中生学习》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获得湖北省论文比赛一等奖。
由畏惧到自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的学生对于作文几乎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写作文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好像写作文就是在凑字数,作文变成了艰巨任务,而不是创作和表达。由最初的300字到后来的600字,再到高考要求的800字,直到填满了最后一个格子,作文的“大功”才算是“告成”。如果说小学阶段还引导学生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到了高中,在封闭的校园生活中,学生与一切尘世生活似乎绝缘,一提到作文就露出痛苦表情,大有孕育难产之状。
记得我上小学时,暑假老师布置了写日记的作业,自己作为班上唯一自觉完成任务的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特别高兴。从那以后,作文没有成为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而现在学生在各种压力下,作文没有成为他们抒发情感、张扬个性的舞台,反而成了总是填不满土的大坑,甚至被学生认为是蜘蛛网,让他们产生了畏惧,束缚了他们的真性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常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也有在我博客中的留言,那些只言片语经常让我感动,从中我了解到他们细腻的内心世界。那些文字和他们近乎八股文的作文风格迥异,有质的区别。我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写出精彩的文字的,他们总是以自信自觉之心态,抒写自然率真之情感,而面对考试作文却怀揣畏惧、应付之心。
龚华杰同学这样表述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前写作文,每次都抱着‘46分万岁’的态度,认为自己不至于太差,也没有50分的能力,就这样不拉分、不拖后腿就好。但是,这次的满分作文贴出来,我开始有了得50分的渴望,高分作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后不能为‘写作文’而写,而要为写“好作文”而写,尽力做到与别人没有差距,自信地去写,用心地去写。”曹俊荣同学也认为:“其实普通作文再加上一些东西就可以成为满分作文了。”
由不屑到谦虚。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进步的关键在于谦虚,在于欣赏。每一篇文章在构思、落笔、成文的过程中耗尽了创作者的大量心思,呈现出来后读者往往没有体会到过程的艰辛。贾岛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如此。在作文评讲课中,当我朗读了优秀作文之后,教室里常唏嘘声一片。学生或评价其中的真情为矫情,或议论文字太过平淡,他们没有真正低下头,谦虚地学习每篇优秀作文中的闪光点,反而带着放大镜去找寻其中的瑕疵。巧妙的构思显得不再精巧难得,质朴的语言不再那么感人,自大地认为自己的水平很不错,也有能力写出同样水平的文章。在一次作文评讲课中,原本一篇很感人的年级优秀作文《发如雪》,有两个学生居然不屑地说“觉得很假”。我有些生气了,学生为什么作文写不好,为什么成绩提不高,就是因为太自傲,从来不会谦虚。自傲因而故步自封,自谦才能不断进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孔子成为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大圣人,而全年级“千人行”,却没有能成为学习的榜样,这样的心态如何成长?如何进步?
我进一步分析优秀习作《发如雪》一文运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段,把“珍惜”的话题缩小在头发上,通过作者前后思想的变化写应该珍惜母亲的黑发,而母亲却因为珍惜孩子健康成长而付出了心血,行文自然,感情真挚,很好的扣住了话题。为了改变学生的评价态度,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心”,强调作文要用“心”去写,用“情”去写。做人应常把高昂的头低下,你才能看清脚下的路;学会欣赏和发现,你才能感受到更多的真善美;时时谦虚好学,你才会认可优秀习作,你才会相信老师指导,作文分数才有提高的可能。相反,你总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你将永远是“现在的你”的模样,不可能成为“未来的你”“改变的你”。通过这次满分作文的学习,徐曦同学指出:“在这最后一个多月要加强对优秀作文、满分作文的学习、借鉴,先模仿,再创新。还可适量背一些诗词或看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文章,将好句、好思想灌入自己的作文中,于是文章便有了灵气,尤其是议论文或散文,便有了神。”
由编造到真情。当学生能够自信地面对写作,能够谦虚地学习优秀,最关键的还要做好抒写真情实感,表现“真我世界”。好文章是艺术加工过的产品,是高于生活的,有些学生总以为避免写现实中的那些普通小事,着力编造英雄事迹,拼凑感人场面,认为这样的文章才更有味道,才更吸引人。我班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初,总喜欢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事,文章脱离了“我”的存在。以“他”“她”为主人公,在叙事过程中很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中,只能作冷静客观陈述,感染力减弱了许多。阅卷老师一读开头“他(她)如何如何”,也自然地将自己剥离于文章之外去审视。
一次大考作文话题为“照片”,题为“照片背后的故事”的满分作文,作为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文章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文章记叙了一个因为觉得自己长得太胖的女孩,偷偷的把光荣榜上自己的“丑照”取下并且撕破,最后在母亲的教育下懂得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作者细腻的文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做了细致的描写。张琦同学点评说:“读过几篇满分作文,感觉他们的作文各有各的优势特色,结构新颖,文笔出彩,内容奇特,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写的作文虽然都只是选自生活中很平常细微的小事,但是却都能通过朴实的语言,流露真情实感,让人感受到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而非虚构之作。”冯宇同学也补充说:“一直我都认为只有文采很好的文章才能得高分,这次的满分作文较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其实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有不错的分数。”
前不久,在一次有关“窗”的话题作文中,为了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我引导学生写身边故事,写“我”的感受。比如高中三年透过窗子望到校园景色的不同特点,表现内心在三个阶段的不同感受。高一时窗外的樱花大道,塑胶篮球场,圆形喷水池,一切都是新鲜的、令人向往的;高二时窗外景物变得熟悉而平淡,香樟四季常青,樱花花开花谢,银杏绿了又黄;高三伊始,窗外景物更显单调而令人厌烦,让人有种急切逃离的冲动;而最后一个多月,窗外的洋槐倩影斑驳,运动场上笑泪相伴,文化长廊定格了青春模样,镌刻了豪壮宣言,一切又变得那么令人留恋不舍……讲到这里,我的眼眶已经充盈着泪水,我何止是引导学生注重体验,抒写真情,我更是将“我”融入了作文,融入了这令人伤感别离的情景中。
诸多尝试和引导后,也许学生还没有真正揭开满分作文的神秘面纱,但是学生不再心存畏惧,不再抛以不屑,不再瞎编乱造,而是增加了自信,懂得了谦虚,恋上了真情。当学生不再觉得满分作文多么神秘时,他们才会大胆地迈开步子朝着原本神秘的方向前进。
颜婷婷,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湖北襄阳青年教学能手,曾在《湖北教育》《中华活页文选》《中学生报》《高中生学习》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获得湖北省论文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