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政工程是城市的重要设施之一, 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而工程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城市中进行的,许多工作需要露天工作、战长线、交叉施工等等。然而随着市政工程的迅猛发展,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势在必行。本文笔者就施工安全管理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一、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的就是减少人员伤亡,保证工程在规定的质量、工期和成本下顺利完工。施工安全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控制和消除有害、危险因素、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施设备免遭破坏的统称。安全管理是针对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科学手段,通过管理者的计划、决策、管理和组织活动,满足施工过程中人、设备、原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只有对安全施工有了充分的认识,积极有效采用安全施工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全面提升安全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安全施工的稳定、高效、安全的进行。
二、市政工程施工及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1、工作场所多变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有地下作业,有横跨江河的作业,有横跨山体的作业;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可谓环境是多变和复杂的,如果没有安全的管理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危险。因此,面对如此复杂和危险的环境给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2.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
3.安全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虽有比较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但这些制度和标准大多适用于建筑系统,没有完全考虑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为此不能完全满足市政工程施工的要求。
4.安全施工责任制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它在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有些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对责任制签订不重视,存在漏签、代签现象,没有做到明确到公司、项目部、班组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并予以实施,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以及分包方安全责任制建立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控制。
5.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市政工程一般由国家投资建设,工期要求比较紧,导致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不到位现象,往往没有进行及时的指正和改进,为施工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三、强化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强化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让他们将安全放在工程施工管理的第一位。而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意识的关键性工作就是要做好施工安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经常性的或不定期的开展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宣传活动,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理解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熟悉并掌握各种安全操作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危险元素识别能力和安全防护技能。
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保证安全责任划分,安全制度落实和履行的有力保证。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政府相关只能部门,以及相关建设、建立、施工单位根据市政工程、企业规模、工程特点、施工任务等因素,建立各自独立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安全组织结构的设置要高效精干,尽量安排一些责任心较强、安全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去,以便于后期进行统一指挥和安排,以及安全指令的顺利和快速传达。另外施工安全组织结构要设立安全检查小组、事故调查小组等独立机构,负责对安全制度履行情况、安全生产设施、装置的配置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要谨慎承接工程项目,提高安全意识
由于市政工程市场竞争激烈竞争,而且承包价格、建设工期等一般都是由建设单位制定的。施工单位则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一旦中标后,容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1)施工工期短,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赶工期因而无法顾及安全,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2)承包价格偏低,用于安全生产的器材、必要设备等无力购买,于是能省则省,造成了安全隐患的滋生。因此施工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承接的项目必须考虑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能力,确保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否则,一旦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得不偿失。然而在建设工程工期造价和造价都合理的情况下,有部分项目负责人卻盲目追求生产的利益,对工作人员的配备、安全设施的投入不够重视,不肯做必要的投入。如此这样,安全管理也只能是无从谈起。所以,企业要谨慎承揽工程项目,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如果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就无法实现。?
4.确定相应的施工责任制度
“确定安全施工责任制应根据每个施工项目的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员。特别要注意对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制控制,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控制其对承担的工程安全施工的直接领导责任。”另外,还应该建立项目部安监部门,其职责应该包括负责制订工程项目安全工作与经济挂钩的实施细则,直接控制使用安全奖金,严肃查处事故和违章违纪行为,对安全工作实行重奖重罚。负责审查工程分包单位的安全资质。贯彻落实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监督承发包项目有关安全文明施工与经济挂钩办法的实施
5.严格控制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施工质量水平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包含人员的技术装备、信息、素质、检测技术等管理因素。市政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从而达到施工的安全。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结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工程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管理和技术上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强.市政工程雨季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科技, 2007(10).
[2] 唐俊龙.论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科技与生活,2010(9).
[2] 金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改革与开放,2011,12:99.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一、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的就是减少人员伤亡,保证工程在规定的质量、工期和成本下顺利完工。施工安全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控制和消除有害、危险因素、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施设备免遭破坏的统称。安全管理是针对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科学手段,通过管理者的计划、决策、管理和组织活动,满足施工过程中人、设备、原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只有对安全施工有了充分的认识,积极有效采用安全施工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全面提升安全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安全施工的稳定、高效、安全的进行。
二、市政工程施工及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1、工作场所多变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有地下作业,有横跨江河的作业,有横跨山体的作业;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可谓环境是多变和复杂的,如果没有安全的管理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危险。因此,面对如此复杂和危险的环境给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2.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
3.安全制度不完善
我国目前虽有比较完善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但这些制度和标准大多适用于建筑系统,没有完全考虑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为此不能完全满足市政工程施工的要求。
4.安全施工责任制不到位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它在日常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有些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对责任制签订不重视,存在漏签、代签现象,没有做到明确到公司、项目部、班组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并予以实施,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以及分包方安全责任制建立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控制。
5.施工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市政工程一般由国家投资建设,工期要求比较紧,导致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设施和安全防护不到位现象,往往没有进行及时的指正和改进,为施工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三、强化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强化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让他们将安全放在工程施工管理的第一位。而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意识的关键性工作就是要做好施工安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经常性的或不定期的开展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宣传活动,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理解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熟悉并掌握各种安全操作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危险元素识别能力和安全防护技能。
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保证安全责任划分,安全制度落实和履行的有力保证。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政府相关只能部门,以及相关建设、建立、施工单位根据市政工程、企业规模、工程特点、施工任务等因素,建立各自独立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和义务,安全组织结构的设置要高效精干,尽量安排一些责任心较强、安全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进去,以便于后期进行统一指挥和安排,以及安全指令的顺利和快速传达。另外施工安全组织结构要设立安全检查小组、事故调查小组等独立机构,负责对安全制度履行情况、安全生产设施、装置的配置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要谨慎承接工程项目,提高安全意识
由于市政工程市场竞争激烈竞争,而且承包价格、建设工期等一般都是由建设单位制定的。施工单位则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一旦中标后,容易发生以下两种情况:(1)施工工期短,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赶工期因而无法顾及安全,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2)承包价格偏低,用于安全生产的器材、必要设备等无力购买,于是能省则省,造成了安全隐患的滋生。因此施工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承接的项目必须考虑自身所能够承受的能力,确保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否则,一旦发生上述两种情况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得不偿失。然而在建设工程工期造价和造价都合理的情况下,有部分项目负责人卻盲目追求生产的利益,对工作人员的配备、安全设施的投入不够重视,不肯做必要的投入。如此这样,安全管理也只能是无从谈起。所以,企业要谨慎承揽工程项目,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如果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就无法实现。?
4.确定相应的施工责任制度
“确定安全施工责任制应根据每个施工项目的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员。特别要注意对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制控制,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控制其对承担的工程安全施工的直接领导责任。”另外,还应该建立项目部安监部门,其职责应该包括负责制订工程项目安全工作与经济挂钩的实施细则,直接控制使用安全奖金,严肃查处事故和违章违纪行为,对安全工作实行重奖重罚。负责审查工程分包单位的安全资质。贯彻落实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监督承发包项目有关安全文明施工与经济挂钩办法的实施
5.严格控制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施工质量水平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包含人员的技术装备、信息、素质、检测技术等管理因素。市政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从而达到施工的安全。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结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工程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管理和技术上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强.市政工程雨季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科技, 2007(10).
[2] 唐俊龙.论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科技与生活,2010(9).
[2] 金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改革与开放,2011,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