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心里一直住着康德那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他知道,看得更高更远,心里装着“更大”的事——对科学目标持久的向往追求,是每一分当下的艰苦最强悍和持久的解药。
对事物的认识,常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切入。随着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微观和宏观又常会在探究的深深隧道里某个节点相遇。微观和宏观,大和小,多和少,相互转化又互为解释。对这一点,研究细胞20多年的赵春华,感受不能说不深。
“做科研要有一个对大科学的认知和科学精神的追求,当然也要俯身极致做好专业探索。真正想做出成就,对宏观和微观的把握缺一不可。”
赵春华的过往人生、事业足迹和心智历史,也好像是这样一个宏观微观之间达成平衡的过程。这种平衡,甚至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与他交流的每一个来回里。过去与现在、兴趣与事业、忙碌与轻快、科研与应用、情感与理智,到了赵春华这里,似乎总能在交锋之后平和化解通融。他好似与自身境遇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握手言和,一同向前。
细胞之“小”与“大”
细胞之微小,在于形体,在显微镜下才能窥见其形态各样。但小不意味着简单,其结构奥秘、复杂演化、对于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作用,足够世代生物学家、医学家探究追索。赵春华就在其中。
干细胞对于赵春华而言,是20多年科研历程的绝对主角。这个主角于他,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转变——军医大学毕业后作为医生,造血干细胞是赵春华完成治病救人目标需要拿来的“媒介”和“手段”。后来他成为专门研究干细胞的科学家,干细胞成了他的大研究目标本身。从理论和试验层面发现和延展干细胞对于人类健康的意义,就是他的方向。小大转换之间,赵春华经历了从医学工作者到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转换、疲累和适应,也幸运拥有了公认的成就。
达成干细胞学说原始理论创新、首次阐述人体三焦器官的发育来源和功能及其实质、实现干细胞关键技术体系创新、临床治疗策略创新,在理论、技术、临床三个方面层层突破,是赵春华自1999年从美国归来,埋首20多年沉甸甸所得。
1999年,赵春华在国际上率先从人胎儿/成体组织中分离获得Flk1 Lin-间充质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获得亚全能干细胞全基因组高通量组蛋白修饰谱和小RNA表达谱数据库,为亚全能干细胞移植对体内多种组织器官病损的再生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赵春华通过阐述该系统三大重要生物学特征:即干细胞自身特性、组织微环境功能及免疫调控功能;提出该系统干细胞担当机体重要调节免疫与组织代谢平衡角色,在整体水平系统性发挥免疫网络负调控作用,抑制损伤后机体过度炎性反应,转化机体为组织再生修复功能重建状态,进一步发展了“亚全能干细胞学说”的成果。
至此,赵春华已真正实现从实践操作到理论建设层面的转身。而对于人体三焦器官的实质与功能的阐述,更是将赵春华对于干细胞行业的贡献,推至一个高潮。这也成为他博采中西所长,融汇远古与现代的一个颇带有创新的表达。
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医疗活体检测的发展,人们对人体有了更多认知,医学的科学发现与远古医学也逐渐契合。“三焦在中医中,作为六腑之一,是分布于人全身的一个大腑。”赵春华以此为灵感,从间充质干细胞及间充质组织系统概念阐述了三焦器官的发育来源和功能及其实质,把原来抽象的三焦概念通过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医疗活体检测技术的结合器官实体化。
“三焦器官联系于人体组织之间、器官系统之间,并濡养全部组织器官和细胞,形成间充质组织系统,发挥着干细胞储备、水液代谢、养分运输、免疫调节、激素运输、信号传递的通道等诸多生物功能,将人体组织器官功能合一。”
这一提炼和总结,也为赵春华后续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可控性关键技术体系、建立疾病特异的干细胞制剂工艺体系做好了准备。赵春华领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其后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疾病的规范化临床试验。
从医生到细胞生物学家,再把成果应用于临床。赵春华实现了从具体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的多重考验和转变。他说这个过程,带给他一种充分的心灵愉悦。
这份愉悦理由自然强大:以干细胞新药为代表的多学科交叉创新产业正崛起成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科技也必将在我国科技战略转型、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赵春华带领下,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新药“人原始间充质干细胞”上市在即,这是我国在干细胞新药研发领域也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干细胞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明证。在生物技术在整个世界越来越关键和获得关注的当下,“個人追求和国家需要,和未来趋势紧紧契合在了一起,通过干细胞,个体成就感和相关产业乃至人类生物技术发展架起关联。”
干细胞既“小”又“大”,这让赵春华振奋。
“回国,肯定回国”
愉悦振奋,这种做事业的情绪底色,也如实反映在了他与外界的互动上。走起路说起话,赵春华都有一种远超越年纪的活力。如果说活力一部分来自事业与心志的契合,那还有一部分,大约来自个人历史——军医大学数年学习经历,给了他医学专业的启蒙,也给了他即便过去几十年也难以抹去的军人气质,体态直挺,态度乐观,有问必答,诚恳直接。
罗列分布在时间线上的履历,可以解释赵春华的部分特质,却难以充分说明,他究竟是怎么做到对过去经历举重若轻,又是怎样把外在困难内化为轻松前行的动力,以至于现在回忆过去,能够不带一丝一毫沉重。
1999年,赵春华放弃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全美首家成体干细胞研究所的正式教职,决定回国。
当时条件肯定没法比,为什么回国?“我根本没想过要待在美国啊。回国,肯定回国。”回答这个问题,赵春华重复了两遍“回国”。不带迟疑,不甚郑重的口气里却透露着不容置疑。 回国原因一方面是,当时干细胞研究因人类第一次从胚胎中培养得到人类胚胎干细胞株,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迅速成为一个全新的前沿领域,但这一科学进展还与实现临床应用相去甚远,赵春华想回到自己的国家,推动技术进展和应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赵春华结实的“中国心”。
“我父亲是一名军医,参与过抗日战争。1947年担任滨北专区医疗队长,奔赴鲁中黑热病疫区开展医疗工作。由于疫区缺医少药,他也被传染上黑热病。上级组织派通讯员骑马300余里突破两道封锁线,把仅有的一支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斯锑黑克送到疫区,救了父亲的生命。”小时候,赵春华常听父亲说的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在潜移默化中也一直影响着赵春华,使他从小就种下爱国爱党的种子——也是在父亲影响下,赵春华高中毕业后,坚决选择了军医大学。
所以,既是出自理性也是发乎感性,赵春华在国外从事数年研究工作后决意回国,并做好了耐得寂寞吃得苦的长期准备。客观来讲,国外那段经历不仅给了他诸如“明尼苏达杰出校友”的荣誉,不错的个人待遇,也给了赵春华不少关于做科研的启示,不论是方法还是态度。“当时我的研究所所长就是典型眼里只有工作,全身心只关注科研那种人,午饭经常就几块饼干,有的就是‘吃饭就是为了工作’的心态。”
这种“心思纯粹真正执着于一个焦点”后的行为模式,也充分传染给了回国的赵春华。
回国初创干细胞实验室阶段,正是2003年SARS肆虐的那段时间。北京城空旷的街道、关门的店铺、寂静的市场,向每个人提示着危险的临近。
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后,赵春华为了实验室的筹建,多方奔走,独自一人密集往返在SARS期间的京津列车上。实验室开创之初,条件十分有限,他带师生们冒着酷暑在没有空调的密闭层流实验室坚持实验,在实验室课桌上过夜也不止一次两次。在开展干细胞新药研发的关键阶段,他干脆就把实验室当做了家,在协和医学院的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一住就是3年。“周末?不存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成北京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
讲起这些略带心酸的过去,赵春华却好像是在旁观说起别人的故事。个体烦恼和困惑,多不被赵春华当一回事。那究竟什么是他面对每一个具体困难的解药?
他觉得是自己,“我心里一直住着康德那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他知道,看得更高更远,心里装着“更大”的事——对科学目标持久的向往追求,是每一分当下的艰苦最强悍和持久的解药。
他心里更大的事,始終都在。所以他始终纯粹坚定,可以用轻松解构每一个具体场景背后的艰难。
“领跑”的干细胞
赵春华眼里,与“小我”相对的,是值得去探寻的更为宽阔的外在世界。他在意自己的专业,更在意自己的专业在更大范围内的价值——
国际间的博弈和竞争既分散又集中,集中的多是在那些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领域。细胞生物,正是焦点之一。怎样做出理论成果,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方案,在竞争中领先,占据先发优势,从规则服从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是相关行业从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也是赵春华和他的团队从创立之初就着力奔向的目标,“在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竞争中,必须要有创新,最好做领跑者。这一点我们有信心。”
自1999年回国,相继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十年磨一剑,赵春华和他的团队渐渐跑出了速度,跑在了前面。
2009年,赵春华担任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作为国家《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的起草人之一,推动制订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特征的干细胞再生医学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实现领域跨越式发展。
此后,赵春华领导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并受聘北京协和医院双聘教授,针对临床心脑血管等一系列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多个在该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的权威科室联合,主持制订了适用于中国人使用的干细胞治疗临床方案,为我国干细胞临床转化奠定了国际竞争优势。
2015年4月,赵春华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Working Group 4)的中方主席,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生物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召集国际标准化组织专家针对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干细胞进行专题讨论。对间充质干细胞的采集、生产、储存及运输标准向ISO/TC 276作出提案,并牵头联合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多国科学家,合作制订国际干细胞产品标准,向委员会正式提出制订干细胞技术国际标准——这也是国际上首次针对干细胞生物技术国际标准化议题提出重要建议,对扩大中国在国际生物技术标准领域的影响力,意义不同寻常。
多年来,组织工程研究中心还在发展中培养起我国第一代干细胞产业化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梯队逐渐成型,这些毕业生在各单位重要岗位,已经成长为核心骨干,所学所研在干细胞工作领域继续播种、延伸、成长。
规划引领、方案设计、标准提议、人才培养,赵春华身在干细胞研究一线,也在更广层面上把握着我国在干细胞行业的创新发展。
2018年11月,赵春华当选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获奖感言关乎技术关乎应用,也关乎这种进步能够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发展带来的荣耀。
“我作为第一线的生物高科技领域的医生和科技工作者,深感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身上所肩负的国家历史使命。能为人类医学健康做一些解除疾病痛苦有临床价值的新药,是我一生的追求和幸福。我感到自己有强烈义务,通过创新转化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领域快速崛起,实现突破。”
创新,需自信
“作为科技工作从业者,一定要从国家利益全局出发、以一个更加全局的视角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行业长足发展、国家利益长久受益的方向。”但关于如何长久,其中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必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需要什么?需要基础科学素养、良好教育背景、足够时间的产业积累和沉淀、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产业供应链条,以及,最关键的一点,对自己所选择和从事方向的自信和坚持。”赵春华的学生常常听他强调创新的价值。他常告诉学生的还有一点,“这种原始创新,需要有一种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科学技术创新的自信。”在赵春华看来,文化自信首要是從事科学技术的科学家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创新性的工作;然后是要有科学的手段,思路要创新,手段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和想当然,要敢于突破和交流,手段多样化,不拘一格;最后还要有产业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最终还要通过产业实践加以检验,要对市场应用充满信心,主动迎合市场需求,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回避困难,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在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建设一套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这就涉及到走什么路、怎么走的问题。”关于创新关于自信,赵春华也一直在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在诸多领域,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跟随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当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到目前这个规模的时候,单纯遵循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以往的经验已不再适用,必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自主创新之路。我们现在已经具备这样自信的能力,在创新方面提出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理论依据、自己的法律法规、自己的产业体系和承载对象,做这个领域的灯塔和引路人。我们在观念上必须有所革新,大胆自信。所有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之路都以适合本国国情为出发点,我国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出、保护好我国真正需要的高新技术产业。”
回到干细胞,赵春华的结论是:“作为中国的干细胞科学家,应有使命和责任将干细胞未来的创新科研发展、战略资源运用、临床应用标准、利民利国的价值等制定规则和标准。” 这也是属于他的文化自信。
处处平衡的赵老师
采访赵春华是在他略显逼仄的办公室里,密密麻麻的材料堆在桌子上、书架上、沙发旁,一台存储药剂的冰箱更是让房间空间不足的状况雪上加霜。如此小小的空间,延伸出一项在世界都数得上的大产业,也好似在向人生动呈现小与大的辩证。
灰压压的房间里数得上的亮色,有桌上一罐红瓶可乐。一个学医学出身,对肌体如何保持健康太过了解的科学家也会主动喝可乐?
“喝啊,但非常偶尔。演讲或者聊天前,一罐可乐会提升状态。”赵春华坦诚得很,他在意身体的平衡,“白水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一点兴奋,碳酸的刺激会是加分项。没有什么绝对禁忌,维持自身的平衡与平和,了解自我并做好正负转化,是赵春华眼里更好利用身体利用大脑做好工作的前提。不仅如此,赵春华还有很多关于平衡的小规矩,比如尽量不熬夜,如果实在太忙,“也尽量晚上11点睡觉,哪怕3点再起床。”“至少坚持一项运动,比如游泳。”
这种平和克制,跟学生们眼里的赵春华也完全一致。他的博士后范俊芬说,赵老师几乎没有发过脾气,一直是平和宽容的样子。“他也好像永远没有时差,精力可以细水长流。任何时候打电话给他,询问关于论文研究的事儿,他总是能抽出时间。”对学生提要求,赵春华不激进不强烈,多是默默给出示范或者从正面提醒。
他会在大家一起去往外地开研讨会的车上,主动拿起厚厚资料文献翻阅,“大家一看,老师都开始工作了,我们自然也就不再嬉笑,乖乖学习。”
他也会提醒学生在科研工作之余,多多关心父母,平衡学业和家庭生活。
当初考赵老师的研究生,学生们初见行业大牛终究会紧张。“但他让人感激在于,会判断他提出的问题,哪些是我们因为紧张答不上来,哪些是必须能回答的底线。他是有同理心,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的老师。”
他会致力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自主的氛围,“不想把他们逼急了。每天精神都高度紧张,并不利于课题创新。”
他也关注交流,注重思维交锋。在他眼里,对于整个行业大趋势有了判断,才能更好指导每个人的一亩三分科研地。对选研究生的标准,也是“能做科研,心中还要有大格局”。
这种平和平衡张弛有度,是他在各个社会角色上给人留下的一致印象。
加入九三学社,对赵春华来说,也是一种平衡。“通过九三,我理解了很多九三先贤的选择,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九三像一个窗口,让我更多了解了社会,了解自己领域之外的话题。”
“九三的许多优秀前辈比如王选,总能给我精神鼓舞。那种对于创新的执着,永远值得铭记和学习。加入九三,继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理念,扛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站在大科学角度考虑诸多社会问题,见识众多科学工作者和行业精英的智慧,都太有意义了。”对赵春华来说,这也完全符合他的心志:坚定走好脚下的路,也要努力拓展生活维度,延展生命空间。
在九三平台上,也有了更多可以作为的空间。“未来也希望借助这个既高又好的平台,多做科普工作,让公众准确认识和理解干细胞;也希望多参与九三的调研,通过它反映对一些社会话题的意见建议……”
这种个体身在一个组织一个环境,面对未知找到方向找到位置,试图从小处着眼,产生大意义的感觉,赵春华一直都喜欢。做干细胞研究何尝不是如此。
眼前是小小干细胞,身后是家国,更是浩瀚星空宇宙。微观或宏观,小或大,少或多,尽在科学家赵春华心智间运动、转化、关联,迎向新的未来时间。
(作者为本刊编辑、记者)
责任编辑:王卓
对事物的认识,常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切入。随着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微观和宏观又常会在探究的深深隧道里某个节点相遇。微观和宏观,大和小,多和少,相互转化又互为解释。对这一点,研究细胞20多年的赵春华,感受不能说不深。
“做科研要有一个对大科学的认知和科学精神的追求,当然也要俯身极致做好专业探索。真正想做出成就,对宏观和微观的把握缺一不可。”
赵春华的过往人生、事业足迹和心智历史,也好像是这样一个宏观微观之间达成平衡的过程。这种平衡,甚至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与他交流的每一个来回里。过去与现在、兴趣与事业、忙碌与轻快、科研与应用、情感与理智,到了赵春华这里,似乎总能在交锋之后平和化解通融。他好似与自身境遇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握手言和,一同向前。
细胞之“小”与“大”
细胞之微小,在于形体,在显微镜下才能窥见其形态各样。但小不意味着简单,其结构奥秘、复杂演化、对于生物技术发展的关键作用,足够世代生物学家、医学家探究追索。赵春华就在其中。
干细胞对于赵春华而言,是20多年科研历程的绝对主角。这个主角于他,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转变——军医大学毕业后作为医生,造血干细胞是赵春华完成治病救人目标需要拿来的“媒介”和“手段”。后来他成为专门研究干细胞的科学家,干细胞成了他的大研究目标本身。从理论和试验层面发现和延展干细胞对于人类健康的意义,就是他的方向。小大转换之间,赵春华经历了从医学工作者到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转换、疲累和适应,也幸运拥有了公认的成就。
达成干细胞学说原始理论创新、首次阐述人体三焦器官的发育来源和功能及其实质、实现干细胞关键技术体系创新、临床治疗策略创新,在理论、技术、临床三个方面层层突破,是赵春华自1999年从美国归来,埋首20多年沉甸甸所得。
1999年,赵春华在国际上率先从人胎儿/成体组织中分离获得Flk1 Lin-间充质干细胞(亚全能干细胞),获得亚全能干细胞全基因组高通量组蛋白修饰谱和小RNA表达谱数据库,为亚全能干细胞移植对体内多种组织器官病损的再生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赵春华通过阐述该系统三大重要生物学特征:即干细胞自身特性、组织微环境功能及免疫调控功能;提出该系统干细胞担当机体重要调节免疫与组织代谢平衡角色,在整体水平系统性发挥免疫网络负调控作用,抑制损伤后机体过度炎性反应,转化机体为组织再生修复功能重建状态,进一步发展了“亚全能干细胞学说”的成果。
至此,赵春华已真正实现从实践操作到理论建设层面的转身。而对于人体三焦器官的实质与功能的阐述,更是将赵春华对于干细胞行业的贡献,推至一个高潮。这也成为他博采中西所长,融汇远古与现代的一个颇带有创新的表达。
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医疗活体检测的发展,人们对人体有了更多认知,医学的科学发现与远古医学也逐渐契合。“三焦在中医中,作为六腑之一,是分布于人全身的一个大腑。”赵春华以此为灵感,从间充质干细胞及间充质组织系统概念阐述了三焦器官的发育来源和功能及其实质,把原来抽象的三焦概念通过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与医疗活体检测技术的结合器官实体化。
“三焦器官联系于人体组织之间、器官系统之间,并濡养全部组织器官和细胞,形成间充质组织系统,发挥着干细胞储备、水液代谢、养分运输、免疫调节、激素运输、信号传递的通道等诸多生物功能,将人体组织器官功能合一。”
这一提炼和总结,也为赵春华后续建立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功能可控性关键技术体系、建立疾病特异的干细胞制剂工艺体系做好了准备。赵春华领导的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其后也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疾病的规范化临床试验。
从医生到细胞生物学家,再把成果应用于临床。赵春华实现了从具体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从理论再到实践的多重考验和转变。他说这个过程,带给他一种充分的心灵愉悦。
这份愉悦理由自然强大:以干细胞新药为代表的多学科交叉创新产业正崛起成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这一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科技也必将在我国科技战略转型、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赵春华带领下,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新药“人原始间充质干细胞”上市在即,这是我国在干细胞新药研发领域也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干细胞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明证。在生物技术在整个世界越来越关键和获得关注的当下,“個人追求和国家需要,和未来趋势紧紧契合在了一起,通过干细胞,个体成就感和相关产业乃至人类生物技术发展架起关联。”
干细胞既“小”又“大”,这让赵春华振奋。
“回国,肯定回国”
愉悦振奋,这种做事业的情绪底色,也如实反映在了他与外界的互动上。走起路说起话,赵春华都有一种远超越年纪的活力。如果说活力一部分来自事业与心志的契合,那还有一部分,大约来自个人历史——军医大学数年学习经历,给了他医学专业的启蒙,也给了他即便过去几十年也难以抹去的军人气质,体态直挺,态度乐观,有问必答,诚恳直接。
罗列分布在时间线上的履历,可以解释赵春华的部分特质,却难以充分说明,他究竟是怎么做到对过去经历举重若轻,又是怎样把外在困难内化为轻松前行的动力,以至于现在回忆过去,能够不带一丝一毫沉重。
1999年,赵春华放弃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全美首家成体干细胞研究所的正式教职,决定回国。
当时条件肯定没法比,为什么回国?“我根本没想过要待在美国啊。回国,肯定回国。”回答这个问题,赵春华重复了两遍“回国”。不带迟疑,不甚郑重的口气里却透露着不容置疑。 回国原因一方面是,当时干细胞研究因人类第一次从胚胎中培养得到人类胚胎干细胞株,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迅速成为一个全新的前沿领域,但这一科学进展还与实现临床应用相去甚远,赵春华想回到自己的国家,推动技术进展和应用。另一方面,是因为赵春华结实的“中国心”。
“我父亲是一名军医,参与过抗日战争。1947年担任滨北专区医疗队长,奔赴鲁中黑热病疫区开展医疗工作。由于疫区缺医少药,他也被传染上黑热病。上级组织派通讯员骑马300余里突破两道封锁线,把仅有的一支治疗黑热病的特效药斯锑黑克送到疫区,救了父亲的生命。”小时候,赵春华常听父亲说的是,“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在潜移默化中也一直影响着赵春华,使他从小就种下爱国爱党的种子——也是在父亲影响下,赵春华高中毕业后,坚决选择了军医大学。
所以,既是出自理性也是发乎感性,赵春华在国外从事数年研究工作后决意回国,并做好了耐得寂寞吃得苦的长期准备。客观来讲,国外那段经历不仅给了他诸如“明尼苏达杰出校友”的荣誉,不错的个人待遇,也给了赵春华不少关于做科研的启示,不论是方法还是态度。“当时我的研究所所长就是典型眼里只有工作,全身心只关注科研那种人,午饭经常就几块饼干,有的就是‘吃饭就是为了工作’的心态。”
这种“心思纯粹真正执着于一个焦点”后的行为模式,也充分传染给了回国的赵春华。
回国初创干细胞实验室阶段,正是2003年SARS肆虐的那段时间。北京城空旷的街道、关门的店铺、寂静的市场,向每个人提示着危险的临近。
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后,赵春华为了实验室的筹建,多方奔走,独自一人密集往返在SARS期间的京津列车上。实验室开创之初,条件十分有限,他带师生们冒着酷暑在没有空调的密闭层流实验室坚持实验,在实验室课桌上过夜也不止一次两次。在开展干细胞新药研发的关键阶段,他干脆就把实验室当做了家,在协和医学院的学生宿舍,与同学们一住就是3年。“周末?不存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成北京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
讲起这些略带心酸的过去,赵春华却好像是在旁观说起别人的故事。个体烦恼和困惑,多不被赵春华当一回事。那究竟什么是他面对每一个具体困难的解药?
他觉得是自己,“我心里一直住着康德那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他知道,看得更高更远,心里装着“更大”的事——对科学目标持久的向往追求,是每一分当下的艰苦最强悍和持久的解药。
他心里更大的事,始終都在。所以他始终纯粹坚定,可以用轻松解构每一个具体场景背后的艰难。
“领跑”的干细胞
赵春华眼里,与“小我”相对的,是值得去探寻的更为宽阔的外在世界。他在意自己的专业,更在意自己的专业在更大范围内的价值——
国际间的博弈和竞争既分散又集中,集中的多是在那些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领域。细胞生物,正是焦点之一。怎样做出理论成果,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方案,在竞争中领先,占据先发优势,从规则服从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是相关行业从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也是赵春华和他的团队从创立之初就着力奔向的目标,“在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竞争中,必须要有创新,最好做领跑者。这一点我们有信心。”
自1999年回国,相继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干细胞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十年磨一剑,赵春华和他的团队渐渐跑出了速度,跑在了前面。
2009年,赵春华担任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作为国家《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的起草人之一,推动制订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特征的干细胞再生医学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实现领域跨越式发展。
此后,赵春华领导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并受聘北京协和医院双聘教授,针对临床心脑血管等一系列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多个在该相关疾病治疗领域的权威科室联合,主持制订了适用于中国人使用的干细胞治疗临床方案,为我国干细胞临床转化奠定了国际竞争优势。
2015年4月,赵春华教授作为中国代表团(Working Group 4)的中方主席,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生物技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召集国际标准化组织专家针对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干细胞进行专题讨论。对间充质干细胞的采集、生产、储存及运输标准向ISO/TC 276作出提案,并牵头联合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多国科学家,合作制订国际干细胞产品标准,向委员会正式提出制订干细胞技术国际标准——这也是国际上首次针对干细胞生物技术国际标准化议题提出重要建议,对扩大中国在国际生物技术标准领域的影响力,意义不同寻常。
多年来,组织工程研究中心还在发展中培养起我国第一代干细胞产业化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梯队逐渐成型,这些毕业生在各单位重要岗位,已经成长为核心骨干,所学所研在干细胞工作领域继续播种、延伸、成长。
规划引领、方案设计、标准提议、人才培养,赵春华身在干细胞研究一线,也在更广层面上把握着我国在干细胞行业的创新发展。
2018年11月,赵春华当选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获奖感言关乎技术关乎应用,也关乎这种进步能够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发展带来的荣耀。
“我作为第一线的生物高科技领域的医生和科技工作者,深感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身上所肩负的国家历史使命。能为人类医学健康做一些解除疾病痛苦有临床价值的新药,是我一生的追求和幸福。我感到自己有强烈义务,通过创新转化推动我国的生物技术领域快速崛起,实现突破。”
创新,需自信
“作为科技工作从业者,一定要从国家利益全局出发、以一个更加全局的视角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行业长足发展、国家利益长久受益的方向。”但关于如何长久,其中亘古不变的真理是,必须具备原始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需要什么?需要基础科学素养、良好教育背景、足够时间的产业积累和沉淀、丰富的人才储备和完善的产业供应链条,以及,最关键的一点,对自己所选择和从事方向的自信和坚持。”赵春华的学生常常听他强调创新的价值。他常告诉学生的还有一点,“这种原始创新,需要有一种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科学技术创新的自信。”在赵春华看来,文化自信首要是從事科学技术的科学家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创新性的工作;然后是要有科学的手段,思路要创新,手段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和想当然,要敢于突破和交流,手段多样化,不拘一格;最后还要有产业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最终还要通过产业实践加以检验,要对市场应用充满信心,主动迎合市场需求,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不回避困难,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在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建设一套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这就涉及到走什么路、怎么走的问题。”关于创新关于自信,赵春华也一直在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在诸多领域,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跟随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当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到目前这个规模的时候,单纯遵循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以往的经验已不再适用,必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自主创新之路。我们现在已经具备这样自信的能力,在创新方面提出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理论依据、自己的法律法规、自己的产业体系和承载对象,做这个领域的灯塔和引路人。我们在观念上必须有所革新,大胆自信。所有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之路都以适合本国国情为出发点,我国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出、保护好我国真正需要的高新技术产业。”
回到干细胞,赵春华的结论是:“作为中国的干细胞科学家,应有使命和责任将干细胞未来的创新科研发展、战略资源运用、临床应用标准、利民利国的价值等制定规则和标准。” 这也是属于他的文化自信。
处处平衡的赵老师
采访赵春华是在他略显逼仄的办公室里,密密麻麻的材料堆在桌子上、书架上、沙发旁,一台存储药剂的冰箱更是让房间空间不足的状况雪上加霜。如此小小的空间,延伸出一项在世界都数得上的大产业,也好似在向人生动呈现小与大的辩证。
灰压压的房间里数得上的亮色,有桌上一罐红瓶可乐。一个学医学出身,对肌体如何保持健康太过了解的科学家也会主动喝可乐?
“喝啊,但非常偶尔。演讲或者聊天前,一罐可乐会提升状态。”赵春华坦诚得很,他在意身体的平衡,“白水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一点兴奋,碳酸的刺激会是加分项。没有什么绝对禁忌,维持自身的平衡与平和,了解自我并做好正负转化,是赵春华眼里更好利用身体利用大脑做好工作的前提。不仅如此,赵春华还有很多关于平衡的小规矩,比如尽量不熬夜,如果实在太忙,“也尽量晚上11点睡觉,哪怕3点再起床。”“至少坚持一项运动,比如游泳。”
这种平和克制,跟学生们眼里的赵春华也完全一致。他的博士后范俊芬说,赵老师几乎没有发过脾气,一直是平和宽容的样子。“他也好像永远没有时差,精力可以细水长流。任何时候打电话给他,询问关于论文研究的事儿,他总是能抽出时间。”对学生提要求,赵春华不激进不强烈,多是默默给出示范或者从正面提醒。
他会在大家一起去往外地开研讨会的车上,主动拿起厚厚资料文献翻阅,“大家一看,老师都开始工作了,我们自然也就不再嬉笑,乖乖学习。”
他也会提醒学生在科研工作之余,多多关心父母,平衡学业和家庭生活。
当初考赵老师的研究生,学生们初见行业大牛终究会紧张。“但他让人感激在于,会判断他提出的问题,哪些是我们因为紧张答不上来,哪些是必须能回答的底线。他是有同理心,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的老师。”
他会致力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自主的氛围,“不想把他们逼急了。每天精神都高度紧张,并不利于课题创新。”
他也关注交流,注重思维交锋。在他眼里,对于整个行业大趋势有了判断,才能更好指导每个人的一亩三分科研地。对选研究生的标准,也是“能做科研,心中还要有大格局”。
这种平和平衡张弛有度,是他在各个社会角色上给人留下的一致印象。
加入九三学社,对赵春华来说,也是一种平衡。“通过九三,我理解了很多九三先贤的选择,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九三像一个窗口,让我更多了解了社会,了解自己领域之外的话题。”
“九三的许多优秀前辈比如王选,总能给我精神鼓舞。那种对于创新的执着,永远值得铭记和学习。加入九三,继承民主和科学的思想理念,扛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站在大科学角度考虑诸多社会问题,见识众多科学工作者和行业精英的智慧,都太有意义了。”对赵春华来说,这也完全符合他的心志:坚定走好脚下的路,也要努力拓展生活维度,延展生命空间。
在九三平台上,也有了更多可以作为的空间。“未来也希望借助这个既高又好的平台,多做科普工作,让公众准确认识和理解干细胞;也希望多参与九三的调研,通过它反映对一些社会话题的意见建议……”
这种个体身在一个组织一个环境,面对未知找到方向找到位置,试图从小处着眼,产生大意义的感觉,赵春华一直都喜欢。做干细胞研究何尝不是如此。
眼前是小小干细胞,身后是家国,更是浩瀚星空宇宙。微观或宏观,小或大,少或多,尽在科学家赵春华心智间运动、转化、关联,迎向新的未来时间。
(作者为本刊编辑、记者)
责任编辑: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