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_YAN3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实行了新课程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以《缤纷情感》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爱国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他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树”。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缤纷情感》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培养高尚情感,如何去培养高尚情感”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在做的,从中体会培养高尚情感的重要意义。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我也从中穿插讲述邓稼先、见义勇为青年故事,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自己和他人对祖国的各种感受和情感。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因此,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跨越陌生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了学生自制名片活动,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稍硬、漂亮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设计完后,每位同学当面双手送给自己最想相识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
  现实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往往不能简单套用书上的事例来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只停留在分析别人的水平上是不够的,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想品德课上的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部分,科学课程除了要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所以,科学课程又属于人文学科。新课程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科学教师,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小学《科学》课程的人文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以下,
期刊
惰性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乏责任感,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简单说来,就是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学生习作普遍存在不主动、不求真实的惰性心理。很多习作受命题局限,是“奉命”而作,所以,习作中难有情感的反映。再加上学生平时积累少,表达有困难,因此,学生怕写作。  长期的这种循环,学生的习作兴趣被抑制,教师的教学心理变成消极应付。因此,笔者力求通过 “寻找儿童习作惰性的成因”和“寻找解决儿童习作惰性
期刊
德育,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一般来说,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德育与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文如其人”,高尚的作品来源于高尚的人品,“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只有重道以充文,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  一、新闻评点,加强政治教育  有人说,小学生
期刊
“期待”就是期望并等待,只有那样你才能创造出“神话”。人们最初看到期待的魔力是从美丽的希腊神话故事开始。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迷恋自己雕刻的一尊女像,并日夜祈祷,希望和她一起生活,爱神知道后,就将那尊雕像赋予了生命。如果国王皮格马利翁不迷恋这尊女像,并相信她能有生命,他就不可能日夜祈祷和她生活在一起,因此创造神话的前提是爱、赞赏和信任;同样,即使国王迷恋这尊女像,但他没有日夜的祈祷,也不可能感动爱
期刊
模特,在我们看来那么光鲜,那么灿烂。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位模特的成功背后都有着自己辛苦的一面。尽管你台下练得那么辛苦,那么投入,但上台的机会对那么多俊男靓女来说却是万中选一,竞争者无数。所以,光靠台下的刻苦还不够,选秀前的面试一关可是必要的。无论你是T台走秀还是平面拍摄,商家与媒体对模特的挑选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想投准他们的口味可要下一番功功夫呢?
期刊
传说Mdusa的美貌迷惑人心,以至于见到她的人便会即刻化为石头。这种赋有震慑力的美丽与完美,竟然在GianniVersace的作品中找到了,它鲜明的、充满着神话色彩的设计风格与极强的艺术美感令我们折服,“Mdusa蛇发魔女”头像用来作Versace的品牌标识实属恰当,它以快乐与性感作为自己的真谛。
期刊
实施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下面就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谈点滴体会和做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可在校内校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求异创新的意识和习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  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是没有具体和固定的教材的,充当研究性学习载体的是来自自然、社
期刊
随着教育部颁布的“我国从2001年开始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设小学英语”的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我国各大、中城市,包括农村都开设了英语课,社会力量从事的低年龄英语教学也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但由于众多原因,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了做好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措施。  一、教师的教学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影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识字教学长期以来却割裂了汉字与汉文化的联系,忽视了汉字中凝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忽视了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那么,识字教学该如何追根溯源,浸润文化的气息呢?  一、在识记字形时应该有表意文化的渗透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识字课堂中看到这样一种误解:简单地想办法记住字音和字形,而对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却只字不提。  案例一:生字“照”的教学片段  师:谁能说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