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爱,人们常喻之为母爱,但教师的爱却高于母爱。在我们教师的一生中,我们的爱会影响到成千上万名学生,会影响到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的爱较之母爱具有更为博大深远的性质和社会意义。
  前些日子读了一篇介绍王栋生老师的文章,我深受感动。
  他的课堂,学生生病了可以不用交作业,“生病已经很苦了,最需要休息。高中阶段500多节语文课,初中阶段600多节,小学阶段1000多节,耽误几节有什么了不起?”这是一个非常热爱学生的教师的内心表白,如果不是出于对学生的无限的热爱,怎能说出如此肺腑之言!
  他的课堂,学生可以睡觉。他的课堂,学生迟到了,可以不用喊“报告”,悄悄坐下就可以……这种尊重是出于對学生的爱。
  是啊,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会耳聪目明、思路敏捷,能发现学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状态的因素,而机智肯定之,鼓励之,或预防之,消除之;能在别人看来毫不相干的材料中汲取教育学生的营养,把握教育学生的良机。
  教育实践证明,爱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又能弥补教育才能之不足,甚至还能弥补教育上的失误。卢梭说过:“无学问的父母,对于儿童明贤的地方,要比巧妙练达的教师多得多。因为爱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这个热心,就是对学生的爱。
  经验证明,同样一句话,出自不同教师之口,对同一些学生,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可能相反。这里有情感的因素,爱的因素。学生对自己爱戴的教师,不仅言听计从,而且能领会教师极为微妙的暗示,无形的教诲。
  我的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平时在课堂上表现得无精打采的,书写比较潦草,时常忘记写作业。有一天早上,我来到教室看见他正在擦黑板,我用手摸着他的头,微笑着对他说:“你擦得真干净,老师可喜欢你了。”他转过身来笑容满面的看着我,这时我看得出他的心里有多甜。这以后,他经常帮我拿课本,收卷子,学习上用功多了,字也写得越来越漂亮了。这不就是所谓教师期待的效果吗?
  “师爱”是一种科学的教育观,师爱具有严肃的科学精神,他不包括爱学生品质上那些落后的东西。事实证明,在一个曾被人们认为不值一爱的学生身上确实存在着可爱的因素,存在着可喜的苗头。
  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就应该通过爱学生体现出来。教师通过爱,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相认;学生意识到了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和信任,心灵的窗户无保留的敞开。师生间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形成了某种“心心相印”的默契,无言的无形的教育通过爱的对流,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是啊,爱,是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吝啬对学生的爱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常常的把自己的爱给予学生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天天的时时的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呢?
  “爱满天下”这是当年陶行知倡导过的一句座右铭。爱学生这句话说来容易,实际行动起来就不简单了。因为爱的对象是可以任由选择的,那种对好的优秀的听话的才爱,不能叫“爱满天下”,这还没有完全达到师者之爱。由此可见,“师爱”不能随教师个人的兴趣、利益而选择,因为师爱不是偏爱。
  柏林斯基说过: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
  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学生的时候,幸福就降临了。
  爱学生吧,爱教师这一无上崇高的事业吧!
其他文献
摘要:我是一个初级中学的班主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班上的张子健同学的症状和家长的介绍反应出他已经网络成瘾。于是,我利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经过科学的诊断,制定相应的辅导目标及方案,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该同学的上网行为得到了较好的自我约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上克服了网络成瘾。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辅导与治疗 网络成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席卷全球并在改变
期刊
通过简易机器人制作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浓厚兴趣、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机器人这门课程积极性,通过精讲多练,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有效的时间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如通过同学小组间的机器人的比赛,增强的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对机电一体化的兴趣。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在技术素养方面大有好处。从而达到课堂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成为课改之路上的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注意力难集中、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弱点。如何在固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入手,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课
期刊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而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近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出现了相互分离,甚至对立矛盾的现象。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否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是否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
期刊
小学教育必须把习惯养成放在教学教研的重要位置,从学生、教师、评价三个层面进行教研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理念,要以学生学习为核心,扎扎实实开展“重习惯、重自主、重训练”三重教学模式的研究,把三重教学模式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和教研中,会提升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只要不懈地坚持下去,就能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好习惯高素质的学生,近年来通过我在教育教学探究中,主张把习惯养成放在首位,是因为习惯养
期刊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至今,已经有七八年了,这期间遇到了不少难题,而其中最令我头疼的是:给学生们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总是有部分学生不写或写不完。  每逢放学,我会根据情况布置适量的数学作业让他们在家完成。检查时,总会有那么几个同学把数学作业忘在家里,或者是把数学作业记错了;有些孩子干脆会跟你說放学的时候书忘在了学校,回家后想写,但是没法写,用想象力把你打败;更有甚者,干脆不理你,把头一低,一句话也不说,
期刊
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自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始终以“诵读中华民族之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之正气”为导向,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呢?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强调,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通过持续而广泛的阅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就会越来越浓厚,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发展提高,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籍是孩子成长的源泉,任何年龄阶段,爱读书的孩子在智力水平和思想发展上,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水平和承受能力等方面
期刊
“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是必不可少的,精神负担的定义尤其值得深思,可能对每一个人而言,他们眼中的精神负担不尽相同。许多孩子深陷网络游戏,玩得废寝忘食、熬得双眼通红却不曾认为那是负担。道理很简单,因为兴趣,因为热爱。兴趣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个人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老师而言,在布置作业方面如何让学生感兴趣,也是我们老师需要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