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保护历史名城,尤其是文化名城的首要任务。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工作者和建筑专家学者们的共识。但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街区保护的新观念和理论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和更新理论和实践方法,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怎样使历史街区既不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又能对其进行可持续的整体性保护。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展模式
1 引言
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历史街区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保护历史街区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街区是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生活的历史地段,所以他还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不论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生活的家园。最为人类居住的最基本的需求,是对其保护和更新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1]。通过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更新,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大力的弘扬地方特色,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共鸣,还可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一定的保护和更新,会提高历史街区的生活质量,拥有更多的新活力,最终带动了整个街区甚至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2 历史街区概念及特点
“历史街区”可以从“历史”和“街区”两个方面来理解。自然或社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的发展历程被称之为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物在历史中变得尤为珍贵,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就体现了时间变化的价值,称之为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而“街区”的概念相对普遍,主要由街道的叠加产生,街道主要指城市中各种公共通道,所以街区可认为是公共通道的居住集聚地。分析可知,历史街区是为了保存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把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融为一体的城市地段。历史街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具有历史风貌的完善性和典型性;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的风貌一致性。
3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基于历史街区的主要特点,在对历史街区保护时应遵守的主要原则有:
1) 保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历史街区不同于文物建筑,没必要做到“不改变原状”。历史街区保护的全面完整性包括:保护内容和对象的完整性,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应包括街巷、道路、小桥等构成环境风貌的因素;其次,要保护理念和策略的全面性,因保护具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要运用全面的手段和策略进行保护的实践工作。
2) 保护历史街区的真实性[2]。要尽可能多的保存真实的历史遗产,对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进行及时的维修,不能吧伪造当成是保护的主要手段。
3) 保护历史街区要维持历史形成的并继续发展的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保存历史风貌后,积极地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居民的支持,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效果。
4) 既要强调整体性,又要重视发展性。历史街区的保护药循序渐进,采用分步分级的方式處理,根据不同的环境提出不同的维修和保护方案,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性。
4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内容及方法
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街区中的到继承和发扬,总结各国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作法和经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时的主要内容是:街道和地段的格局和空间形式;绿化、空旷和建筑物的空间关系;历史建筑的外貌、体积、形式和建筑风格等;该地段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功能;历史街区和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历史街区的特殊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殊的方法。首先,是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对内部整修,外部保护。历史街区外观按照历史风貌进行整修后,内部可按照现代生活的方式和需求进行重新改造,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工作,划定好保护的区域和采取的措施。最后,要尽可能的保存原有的历史信息,不断地检验保护,循序渐进绝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
5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再认识
5.1 多元化的保护模式
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一种多元化的保护模式。找到该城市和历史街区的融合点,使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活动变成一种生活变革,让城市不仅拥有华丽的外表,更具有内在的蓬勃生机。多元化保护模式主要包括:文化理念、功能复合、内部功能置换和延续历史风貌完善居住功能类型的保护模式。
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主要包括历史、地理、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等内容。例如在沪江西门港湾的保护更新设计中,保留了传统院落的空间尺寸,尽可能的保持原有街巷的面貌[4]。所以在物质层面的设计策略中要考虑古老建筑承载的文化,使之传承下去。功能方面,则需要根据需求注入新的功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旧城市的产业支柱。街区功能的复合化提高街区的运行效率,融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队列,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对于一些对历史保护要求高的历史街区,包括街上的历史建筑或具有高开发价值的街区采用内部功能置换型的保护模式。可以保留和展现古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征。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高尚居住的街区,一般实行居民部迁移的策略进行街区的保护工作。通过减低居民居住的密度,提高街区的环境,实现了街区从单一到复合功能的转化。因此,要针对城市历史街区中历史遗存的分布情况综合的使用各种保护模式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寻求资源的整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的政策性意见
在我国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是必然趋势,主要由政府保护改造的资金短缺和继续施工的历史街区项目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以必须通过市场化资金的运作才能筹集到改造街区的资金。但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寻求资金是最大化利益的追求,只有有利可图才会得到资金的投入。所以政府应该按照市场化操作历史街区项目的管理人员,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1. 政府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这种方式是利用政府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明确经济平衡状态的前提下进行补偿性的政策,可以使开发商在相同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得到不低于项目的汇报。在这种保证下,才会吸引开发商的投资。
2. 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上,专业化的房地产公司是项目具体的执行人。引起具有大量资金和融资渠道,比政府更了解市场的需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更加强大。
3. 城市设计、规划及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历史街区的保护性规划和设计对更新项目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占主导地位。保护历史街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在改造的同时会对城市进行慎重的设计和规划,是城市的街区具有原有的社会效应和美学价值。
6 结语
历史街区是规划和建筑学中讨论的热点,不同背景的学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的切入点是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是实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原则,内容和手段。在基本理论的支撑下,从横向和纵向的基础上做了扩展,用新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曲际水,贺广民,杜孝民.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危改试点片保护与更新探[J].北京规划建设,2001(6):15-18.
[2]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戴湘毅,王晓文,王晶.历史街区定义探析[ 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05).
[4]唐莉英.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脉延续与扶序重构-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保护及更新设计[J].装饰,2008 (02).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展模式
1 引言
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历史街区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保护历史街区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街区是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生活的历史地段,所以他还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不论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生活的家园。最为人类居住的最基本的需求,是对其保护和更新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1]。通过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更新,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大力的弘扬地方特色,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共鸣,还可以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一定的保护和更新,会提高历史街区的生活质量,拥有更多的新活力,最终带动了整个街区甚至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2 历史街区概念及特点
“历史街区”可以从“历史”和“街区”两个方面来理解。自然或社会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的发展历程被称之为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物在历史中变得尤为珍贵,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就体现了时间变化的价值,称之为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而“街区”的概念相对普遍,主要由街道的叠加产生,街道主要指城市中各种公共通道,所以街区可认为是公共通道的居住集聚地。分析可知,历史街区是为了保存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把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融为一体的城市地段。历史街区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具有历史风貌的完善性和典型性;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的风貌一致性。
3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基于历史街区的主要特点,在对历史街区保护时应遵守的主要原则有:
1) 保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历史街区不同于文物建筑,没必要做到“不改变原状”。历史街区保护的全面完整性包括:保护内容和对象的完整性,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应包括街巷、道路、小桥等构成环境风貌的因素;其次,要保护理念和策略的全面性,因保护具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要运用全面的手段和策略进行保护的实践工作。
2) 保护历史街区的真实性[2]。要尽可能多的保存真实的历史遗产,对历史街区的历史建筑进行及时的维修,不能吧伪造当成是保护的主要手段。
3) 保护历史街区要维持历史形成的并继续发展的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和组织形态,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保存历史风貌后,积极地改善基础设施,提高街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居民的支持,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效果。
4) 既要强调整体性,又要重视发展性。历史街区的保护药循序渐进,采用分步分级的方式處理,根据不同的环境提出不同的维修和保护方案,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性。
4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内容及方法
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历史街区中的到继承和发扬,总结各国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作法和经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时的主要内容是:街道和地段的格局和空间形式;绿化、空旷和建筑物的空间关系;历史建筑的外貌、体积、形式和建筑风格等;该地段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功能;历史街区和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历史街区的特殊性,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特殊的方法。首先,是保护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对内部整修,外部保护。历史街区外观按照历史风貌进行整修后,内部可按照现代生活的方式和需求进行重新改造,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规划工作,划定好保护的区域和采取的措施。最后,要尽可能的保存原有的历史信息,不断地检验保护,循序渐进绝不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
5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再认识
5.1 多元化的保护模式
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墨守成规,而是需要一种多元化的保护模式。找到该城市和历史街区的融合点,使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活动变成一种生活变革,让城市不仅拥有华丽的外表,更具有内在的蓬勃生机。多元化保护模式主要包括:文化理念、功能复合、内部功能置换和延续历史风貌完善居住功能类型的保护模式。
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主要包括历史、地理、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等内容。例如在沪江西门港湾的保护更新设计中,保留了传统院落的空间尺寸,尽可能的保持原有街巷的面貌[4]。所以在物质层面的设计策略中要考虑古老建筑承载的文化,使之传承下去。功能方面,则需要根据需求注入新的功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旧城市的产业支柱。街区功能的复合化提高街区的运行效率,融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队列,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对于一些对历史保护要求高的历史街区,包括街上的历史建筑或具有高开发价值的街区采用内部功能置换型的保护模式。可以保留和展现古老建筑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征。对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高尚居住的街区,一般实行居民部迁移的策略进行街区的保护工作。通过减低居民居住的密度,提高街区的环境,实现了街区从单一到复合功能的转化。因此,要针对城市历史街区中历史遗存的分布情况综合的使用各种保护模式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寻求资源的整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5.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的政策性意见
在我国对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是必然趋势,主要由政府保护改造的资金短缺和继续施工的历史街区项目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所以必须通过市场化资金的运作才能筹集到改造街区的资金。但对于市场经济来说寻求资金是最大化利益的追求,只有有利可图才会得到资金的投入。所以政府应该按照市场化操作历史街区项目的管理人员,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用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
1. 政府经济杠杆的引导作用。这种方式是利用政府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明确经济平衡状态的前提下进行补偿性的政策,可以使开发商在相同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得到不低于项目的汇报。在这种保证下,才会吸引开发商的投资。
2. 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主体问题。在操作的过程上,专业化的房地产公司是项目具体的执行人。引起具有大量资金和融资渠道,比政府更了解市场的需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能更加强大。
3. 城市设计、规划及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历史街区的保护性规划和设计对更新项目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占主导地位。保护历史街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在改造的同时会对城市进行慎重的设计和规划,是城市的街区具有原有的社会效应和美学价值。
6 结语
历史街区是规划和建筑学中讨论的热点,不同背景的学者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主要的切入点是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理论是实践。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主要原则,内容和手段。在基本理论的支撑下,从横向和纵向的基础上做了扩展,用新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曲际水,贺广民,杜孝民.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危改试点片保护与更新探[J].北京规划建设,2001(6):15-18.
[2]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戴湘毅,王晓文,王晶.历史街区定义探析[ 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05).
[4]唐莉英.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脉延续与扶序重构-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保护及更新设计[J].装饰,200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