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我是如何“炼”成新闻发言人的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jkjt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记者会的初次接触
   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上,钱其琛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外长记者会,由我担任现场英语交替传译。当时我从英國肯特大学留学回来已两年,在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工作。
   记者会的交替传译比平日难度更大,容错度很小,翻译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进入状态,我大约提前40分钟就到了人民大会堂,在陕西厅等候。这是我第一次为这么重要的记者会做翻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心慌,手心发凉。
   过了一会儿,钱其琛外长到了,他一如往常,冷静平和,快步走进来。
   “紧张吗?”他看着我,关心地问。
   “是,特别紧张。”我如实回答。
   “今天是考试,考你,也考我呀。”钱外长这样说。
   我一下子醒悟,这个时刻,怎么还在纠结自己的紧张,压力最大的是钱外长。
   我感到自责。突然想到在哪本书里看到过,一种缓解大脑和心理紧张的办法是让肌肉紧张和活跃起来。于是,我跑到盥洗室,原地跳了50下,很快气喘吁吁、浑身发热,而激烈运动所导致的心跳加速,好像确实缓解了心理压力带来的紧张感,至少不觉得那么冷了。
   我回到接待厅,钱外长仍然安静地坐在那里。他看着我跑出跑进,宽慰地笑笑。他的平静很快感染了我,我的内心也慢慢平静下来,准备迎接记者会。
   记者会开始了。钱外长语速比较快,用词精炼简洁。现场如何准确把握他讲的话,对我真是不小的挑战。我努力跟上钱外长的思路。当人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时,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记者会就结束了。
   这是我与人大记者会的初次接触,至今印象深刻。这次经历让我在控制情绪的能力上实现了一次提升。
   钱其琛外长于我而言是一位既严厉但又充满关怀的领导和老师。我曾经有两年主要是给钱外长做翻译,他的含而不露、专注、坚定和宽忍,对我影响很大。
  
   单打独斗?不,我需要一个团队
   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看上去像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沉着冷静地面对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经常会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对那么多问题应付自如的?
   我的背后有个专业团队。
   我在2013年3月第一次做发布会时,准备时间非常仓促。面对那么多社会经济问题和法律专业内容,我无法做到把每一个问题都搞懂弄透,整个过程让我备感吃力。我当时意识到,这种准备方法不是长久之计。
   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在2014年的筹备工作之时,我开始组建起一个小团队。首先选择的是人大机关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和有法学理论素养的干部,他们熟悉人大业务。后来在2015年的筹备工作中,我又邀请到几位院校和智库的成员加盟,包括法学、经济、国际关系和传播等方向。
   团队的讨论常常出现多种声音与多个角度的交锋,正好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多元观点和多种诉求共存的现状,帮助我避免偏颇:
   团队的任务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筛选和梳理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针对重点问题做调研和拟写答问要点。
   第三个阶段是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
  
   寻觅公众心中的问号
   我初做发言人时,最强烈的感受是被淹没进了问题的海洋。在每年发布会的准备过程中,我和团队时时考虑的是,怎样在有限的一个多小时,传递出公众期待的重要信息,解决人们心中最多、最大的那些问号。
   从何处着手?先从媒体关注的问题中进行“海选”。我和团队在此基础上,最终选出大约70个重点问题,作为准备新闻发布会的基础。
   为什么是70个,而不是更多或者更少?
   算是经验之谈吧。
   “不是更多”,是因为无法更多,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也无须更多。70个“问题”实际上是70个“话题”,比如雾霾、反腐、“十三五”规划、朝核、南海等,它们是从大量问题中“浓缩”而来的,基本能覆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范围。虽然记者对每个话题都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完全不同的问题,但是我只需要做好对话题的准备,然后依靠技巧回应关于这个话题的各种提问。
   “不能更少”,是因为再少恐怕就覆盖不住公众关注的范围了。
   选择的标准首先是公众最关心什么,同时也要考虑问题的指向,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是否应该由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来回应。比如涉及政府管理方面的问题,就适合在相关部委负责人记者会上或者总理记者会上问。
   如果说让人“听得懂”是“技术”,那么,让人“喜欢听”就是“艺术”了。
   人们喜欢听什么样的话?我的体会是,人们最喜欢听真诚的话。真诚不是形式,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是一种触摸不到却能通达人心的感觉。只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敬畏感和责任感,真诚就会融入语言,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让人“喜欢听”,我个人体会,还可以有一些幽默。
   例如,在2016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回答记者关于雾霾的提问时,谈到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压力山大”,让公众以非常形象的方式了解我们的立法者。这样的网络语言诙谐甚至俏皮,可以在发布会上营造让人放松的气氛。
   但是,选择一些时髦的语言需要相当谨慎和适度。我很少现场临时想到什么说什么,讲出来的话多数是经过学习和了解的。这点要感谢团队中的年轻人和一些智库朋友,他们经常会用新鲜的观点和语言来阐发道理,让我觉得被吸引,从而容易接受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回答每个问题都需要考虑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核心要点,要有几个关键句子,让人印象深刻。
  
   训练、再训练
   新闻发布会总有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成分,好的新闻发布会引人入胜之处,恰在于其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的交错。
   对我而言,将重点问题的答问要点建构好,只完成了发布会准备工作的一半。若想应对好不可预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临场应变能力,我需要:一是牢记答问要点,二是训练据此应对各类问题的能力。
   训练的第一步是牢记要点,尤其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要烂熟于心。目的是面对这类提问时,能较顺畅、清楚和口语化地表达出来。
   我把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每个时段的开始都要强化前一次训练的答问提纲,再记新的答问提纲。我让助手把答问提纲一段一段地录在手机里,在午饭后散步的时间听,然后复述。针对出错率高的词汇和表述,有时下班后,我会找人少的公园,在一个角落对着一棵树重复多遍,希望训练出口腔肌肉的记忆惯性,避免在这些词汇上卡壳。这也是当年学英语时常用的强记方法。团队成员开玩笑地提醒我,每次要换一棵树,别让那棵树厌烦得枯萎掉。
   训练的第二步是演练。
   怎样训练?由团队成员围绕重点问题对我进行交叉提问。一般只有两三名助手参加,他們记下我的口误或遗漏,逐一指正。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使我的表达越来越顺畅,也更加自信,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时常出现灵光一现的想法,成为将来可使用的亮点。
   第三阶段是模拟演练。
   根据我的经验和观察,一个人的能力在压力之下会受到自己紧张情绪的影响,正常的思维和表达都会受到抑制,好的情况下能发挥出70%,特别紧张的时候只能发挥50%左右。为了熟悉和适应现场的紧张感,需要提前进入角色,我会在发布会之前的最后一两天,进行模拟演练。团队会布置一个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场景,包括架设起一台摄像机,准备好我需要使用的电脑,有人扮演主持人,有人当记者提问,还有人负责计时和记错。大家分工配合,严格按正式程序和方式进行,时间也是一个小时左右,基本可以接近发布会的强度。
   最后一件需要记住的重要事情就是:微笑。
   说到底,微笑是一种态度。这不仅是新闻发言人对公众的态度,我想,也应是中国对世界的态度。
其他文献
圓明园  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它在百年的风雨中低吟着  十九世纪的愤怒  圆明园的故梦  是一朵被风暴摧残的牡丹  尚未褪去的颜色  诉说着它的屈辱与苦痛  但圆明园的根  深深扎进这片土地中  即使劫难交织更迭  它仍守护着这一方故土  不愿离去  我坚信  圆明园的废墟里  一定会结出复兴之果  闪耀着中华儿女  铭记历史、奋发图强的  民族精神
1  生活中有些人, 常常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 不必羡慕别人所有,要珍惜自己拥有。  生活,无须和谁比,适合自己就好,毕竟幸福是感受出来的,不是比较出来的。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看法, 将他人的看法与自身的幸福感绑在一起, 大概是这世上最赔本的买卖。  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擅长的方向不一样, 如果总是要和别人比, 那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从小学三年级到现在,我真的改变了。性格上的蜕变,是我的一大进步。  三年级时最明显的坏脾气是任性。乱扔东西、砸桌子、摔大门,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我希望事事都顺着我的心意来,稍有不满就暴跳如雷。那时有幸遇上一位明察秋毫又善解人意的老师,她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我的毛病。可我那时不明白任性的含义,只是稀里糊涂地点点头。她猜出了我的疑惑,叹了口气,推荐我读一本有趣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我本来就喜欢阅读,
这一天终于来了,指挥中心里沸腾起来。数米高的大屏幕上,一名宇航员身处另一个空间,正挥动着一只手,向全世界问好。宇航员的另一只手中抓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国旗,他的脚下是火星橘黄色的赤铁矿,身后是广阔无边、漆黑的夜幕,夜幕中镶嵌着无数颗晶莹闪烁的星星。这是全世界首项载人火星登陆工程。坐在指挥中心的中国火星工程总设计师热泪盈眶,他的头发已花白,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纵横沟壑。此刻,他终于完成了“飞出去”的伟大使
“蛛丝马迹”是一个常用成语。多数人认为“马”就是马牛羊的“马”,所谓“马迹”就是“马蹄痕迹”。连《汉语大词典》也将“蛛丝马迹”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迹”。“蛛丝”确实细微不易被发现,可是马呢?马可是“庞然大物”,它留下的蹄痕相对而言要明显得多,称不上“隐约、依稀”,很难和“蛛丝”相提并论。  那么,“蛛丝马迹”的“马”究竟是什么“马”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叫
时间过得真快,母亲逝世的痛感还没散尽,转眼一周年又到了。   去年这个时候父亲刚出院没几天母亲又接着住了进去。   父亲生病之前因母亲视力不好一直被父亲照顾,出院后被照顾的对象反了过来,母亲显得力不从心,起夜时竟从不足两尺高的床上落下来摔断了股骨。   母亲去医院做的手术很顺利。恢复期间因为二老接连住院我们兄妹几个陪护二老近一个月,女儿看我疲惫陪我散心,想给我买件羽绒服。那天白天是个大好晴天,中午
热点“墓地风格”的店铺  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的店铺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有网友吐槽是“墓地风格”。所有沿街店铺,不管卖的是什么,招牌都一模一样:统一底色、统一尺寸,统一字体、统一字号。这样的景象是不是很眼熟?如今,许多城市都做出了这样的“统一规划”,无论什么店,都改成长相一样的招牌,丑得整整齐齐。  编辑有话说  在《城市意象》一书中,作者写道:“城市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不同色彩和尺度
细密的雨丝模糊了夜幕里的光线,给窗外的万家灯火蒙上了似近似远的水汽。我裹挟一身寒意回到家中,带着少年志气不被人理解的意難平。  听到门口有响动,奶奶走出来招呼我。她年逾古稀,但是依然健康、热情,笑的时候会扬起眉毛,眼角有深深的皱纹。她抬高了声调,问我要不要吃点儿水果,我却情绪低落,一言不发地冲她摇头,转身准备进屋,又瞥见她热切的眼神和动作,我苦笑了一下。  我瞬间心软了:我怎么能往最亲近的人身上撒
题目  在宗璞心中,历经劫难的紫藤萝一直是美的;在贾平凹的笔下,遭受风雨摧折的小桃树也一直是美的;在玛丽·居里眼里,即使在艰苦环境下,散发着蓝色荧光的镭也一直是美的……其实,美,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请以“美,一直都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
事件回放<<<<  家访,这个颇有年代感的词近来重回人们的视野。在安徽合肥六十一中,面对学生中随迁子女比例超过95%的现实情况,老师们通过最原始的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为之排忧解难,温暖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时事鲜评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亲近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家访正是这样一条暖心的纽带,是温情教育的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到学生家里坐一坐,和家长面对面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