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是目前农村污染的主要方式之一,探讨此类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有利于畜禽养殖的科学化发展和有益于解决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11-0189-01
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逐年改善,但一些农业污染问题,尤其是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在我国某些地方却严重制约着相应地区精神文明的进一步提高。
1我国畜禽养殖的现状及污染带来的危害
我国畜禽养殖业逐年发展壮大,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引入,我国的畜禽养殖更是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畜禽养殖大国,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的畜禽养殖模式已经逐步从千家万户家庭散养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变,更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职位,促进了当地经济。但同时,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养殖业主环保意识的淡薄或是受制于资金的不足或是考虑到经济效益等方面,环保设施不配套,措施不完善,大量的粪便不经任何处理或经简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增多的矛盾、投诉和纠纷在信访工作中的比重逐年加大。很多地方不得不将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列为议事日程。
这种污染危害主要体现在:
1)畜禽养殖场所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甲烷、氨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感观,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2)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很多养殖场管理措施不完善难免造成畜禽粪便、尿、冲洗废水等高浓度污水渗入地下,或者随雨水加入地表径流,污染水体。从而造成大量的土壤、河流、鱼塘等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污染的境况:河流、鱼塘富营养化,或是发黑变臭水体功能下降,养殖的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死亡这种水体中的生物结构性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3)致病因子增多,增加病菌传播的可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虫卵并滋生大量的蚊蝇,使环境中的各类病菌大量产生,并加以传播,从而引起人类和畜禽传染病的蔓延。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全世界“人畜共患疾病”约有200多种,这种疾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患病动物的粪尿、分泌物、污染的废水、饲料。据调查,一个万只养鸡场年产粪便约360吨,一个百头牛场年产粪尿近700吨,一个千头猪场年产粪尿约2000吨,如采用水冲洗清理粪尿,则产生的污染废水,更是大得惊人。
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逐渐深化,投资不断加大,效果很是显著。但却对于农业污染包括畜禽养殖污染等却得不到相应的治理,从而容易产生矛盾、激化矛盾。
2畜禽养殖污染成因分析
首先,我们很多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由于农村位置分布的零散特征,加上地域较广,导致管理很难跟上。一些养殖场建设时,没有进行环评,而是未批先建,厂址没有进行合理的选址,布局与设计。没有对畜禽粪便的储存场所进行硬化、封闭等措施,导致废渣渗漏、溢流。并且在农村执法难度大,但执法成本却相对较高,造成民不举,官不究的现象。
其次,人们的意识还不到位。虽然畜禽养殖业早已脱离传统的种植业,但对一部分农村人来说,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加上很多规模小,潜意识中并没有意识到畜禽粪尿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更缺乏规范防治意识。
再次,对于应用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技术,普通老百姓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益处,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主观认为占用人力物力场地资源多,感觉成本高,收益不明显,在这种状况下,对于产生的粪便疏于管理,不处理,任其自然。
3对畜禽养殖污染的建议及防治对策
1)加强“三同时”管理工作。我们在2001年就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都对畜禽养殖的规模及污染后果有了具体限制和规定。但工作中,有些地区因种种原因还没有完全落实,或没有落实到位。我们主管部门应当连同畜牧、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共同把关,做好“三同时”工作,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进行畜禽养殖。
2)政策上对从事行业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补贴等优惠措施,科学合理的制定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规划,对畜禽养殖及农产的布局进行合理有序的调整,转变养殖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建立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持续高效的养殖生产体系。
3)充分利用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等这一结构。从技术上将养殖与种植良好的结合,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做好资源化利用工作,这不但能够减轻管理管理部门的压力而且能够对畜禽粪便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从而减少养殖中的污染环节。畜禽粪便不同于普通的工业污染废物,工业污染废物处理成本较高,回收利用较难,而畜禽粪便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为绿色有机肥,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因此,考虑如何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加入更多的食物链、考虑如何方便的将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利用到种植业中去是我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最高效方法。比如,尽可能的将养殖场地设置在远离村庄的农田或山区等,在周围建立果园、农园或菜园,使种植的植物和养殖的畜禽以及畜禽产生的粪便和微生物形成食物链,形成良性循环。这种种植和养殖模式不但节约了大量的交通运输成本和人力物力,并且能够使资源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污染。
4)加大有机肥的制作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肥料。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点。比如将多余的秸秆和一定的畜禽粪便利用传统或者先进的科学技术发酵,在冬季我们就可以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大量可燃气体用于对大棚种植或养殖的升温,对于产生的有机肥料我们可以直接还田,或者进行再加工:利用一定加工和烘干等工序制成颗粒状等容易储存和运输的状态,进行储藏或销售。很高兴有些地方已经建立了这样的绿色有机肥料加工厂,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4总结
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畜禽养殖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对于以后养殖业立足于循环经济搞好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危害搞好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山东环境.山东环境杂志社出版.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11-0189-01
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逐年改善,但一些农业污染问题,尤其是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在我国某些地方却严重制约着相应地区精神文明的进一步提高。
1我国畜禽养殖的现状及污染带来的危害
我国畜禽养殖业逐年发展壮大,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和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引入,我国的畜禽养殖更是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畜禽养殖大国,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的畜禽养殖模式已经逐步从千家万户家庭散养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变,更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职位,促进了当地经济。但同时,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养殖业主环保意识的淡薄或是受制于资金的不足或是考虑到经济效益等方面,环保设施不配套,措施不完善,大量的粪便不经任何处理或经简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增多的矛盾、投诉和纠纷在信访工作中的比重逐年加大。很多地方不得不将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列为议事日程。
这种污染危害主要体现在:
1)畜禽养殖场所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甲烷、氨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感观,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2)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很多养殖场管理措施不完善难免造成畜禽粪便、尿、冲洗废水等高浓度污水渗入地下,或者随雨水加入地表径流,污染水体。从而造成大量的土壤、河流、鱼塘等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污染的境况:河流、鱼塘富营养化,或是发黑变臭水体功能下降,养殖的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死亡这种水体中的生物结构性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3)致病因子增多,增加病菌传播的可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虫卵并滋生大量的蚊蝇,使环境中的各类病菌大量产生,并加以传播,从而引起人类和畜禽传染病的蔓延。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全世界“人畜共患疾病”约有200多种,这种疾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患病动物的粪尿、分泌物、污染的废水、饲料。据调查,一个万只养鸡场年产粪便约360吨,一个百头牛场年产粪尿近700吨,一个千头猪场年产粪尿约2000吨,如采用水冲洗清理粪尿,则产生的污染废水,更是大得惊人。
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逐渐深化,投资不断加大,效果很是显著。但却对于农业污染包括畜禽养殖污染等却得不到相应的治理,从而容易产生矛盾、激化矛盾。
2畜禽养殖污染成因分析
首先,我们很多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由于农村位置分布的零散特征,加上地域较广,导致管理很难跟上。一些养殖场建设时,没有进行环评,而是未批先建,厂址没有进行合理的选址,布局与设计。没有对畜禽粪便的储存场所进行硬化、封闭等措施,导致废渣渗漏、溢流。并且在农村执法难度大,但执法成本却相对较高,造成民不举,官不究的现象。
其次,人们的意识还不到位。虽然畜禽养殖业早已脱离传统的种植业,但对一部分农村人来说,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经济来源,加上很多规模小,潜意识中并没有意识到畜禽粪尿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更缺乏规范防治意识。
再次,对于应用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技术,普通老百姓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益处,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主观认为占用人力物力场地资源多,感觉成本高,收益不明显,在这种状况下,对于产生的粪便疏于管理,不处理,任其自然。
3对畜禽养殖污染的建议及防治对策
1)加强“三同时”管理工作。我们在2001年就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都对畜禽养殖的规模及污染后果有了具体限制和规定。但工作中,有些地区因种种原因还没有完全落实,或没有落实到位。我们主管部门应当连同畜牧、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共同把关,做好“三同时”工作,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进行畜禽养殖。
2)政策上对从事行业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补贴等优惠措施,科学合理的制定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规划,对畜禽养殖及农产的布局进行合理有序的调整,转变养殖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建立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持续高效的养殖生产体系。
3)充分利用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等这一结构。从技术上将养殖与种植良好的结合,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做好资源化利用工作,这不但能够减轻管理管理部门的压力而且能够对畜禽粪便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从而减少养殖中的污染环节。畜禽粪便不同于普通的工业污染废物,工业污染废物处理成本较高,回收利用较难,而畜禽粪便可以很方便的转化为绿色有机肥,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因此,考虑如何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加入更多的食物链、考虑如何方便的将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利用到种植业中去是我们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最有效最高效方法。比如,尽可能的将养殖场地设置在远离村庄的农田或山区等,在周围建立果园、农园或菜园,使种植的植物和养殖的畜禽以及畜禽产生的粪便和微生物形成食物链,形成良性循环。这种种植和养殖模式不但节约了大量的交通运输成本和人力物力,并且能够使资源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污染。
4)加大有机肥的制作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肥料。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点。比如将多余的秸秆和一定的畜禽粪便利用传统或者先进的科学技术发酵,在冬季我们就可以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大量可燃气体用于对大棚种植或养殖的升温,对于产生的有机肥料我们可以直接还田,或者进行再加工:利用一定加工和烘干等工序制成颗粒状等容易储存和运输的状态,进行储藏或销售。很高兴有些地方已经建立了这样的绿色有机肥料加工厂,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4总结
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畜禽养殖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对于以后养殖业立足于循环经济搞好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污染危害搞好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山东环境.山东环境杂志社出版.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