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品牌HTC而言,产业的快速成熟与自己的逐渐成长就是一场残酷的竞赛。HTC要赢得这个竞赛,从新星成长为真正的产业巨头,需要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肌肉”。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像移动终端行业这般跌宕起伏,残酷到让人背后发凉。
去年4月6日,HTC市值冲到了9800亿新台币,折合约337.9亿美元。对于HTC而言,这应该是个里程碑式的特别时刻,在外界的火热围观之下,王雪红似乎沉静如水。她用“我并不是很看重这个数字”轻描淡写地掠过。现在看来,当时HTC的冷静与低调是有原因的,王雪红早已意识到这场残酷的竞争还刚刚开始,而HTC还远没到庆幸的时刻。
一年后,故事出现了反转,2011年第四季度HTC(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26%,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同比更是下降了70%。外界话锋一转,各种拷问与质疑围绕着HTC,结束光辉岁月之声渐起。事实上,HTC今天遭遇的低潮,体现了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正在经历一次产业剧变的冲击。这是一个不相信权威、不讲究资历、也不看重惯性的空中竞技场,无需犯错,仅仅是不够闪耀也足以让你跌下云端。
HTC曾经是很耀眼的一股新生代力量。但是对于少年HTC而言,今天产业的快速成熟与其自己的逐渐成长就是一场残酷的竞赛。HTC要赢得这个竞赛,要从新星成长为真正的产业巨头,需要建立更多真正属于自己的“肌肉”。
HTC的初心与烦恼
1997年曾经任职美国老牌电脑厂商DEC总工程师的卓火土与服务器部门主任周永明找到了当时致力于打造“中国芯”的威盛电子老板王雪红,希望得到她投资当时还并不为人所熟悉的“掌上电脑”。 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宏达国际电子公司诞生了。
不过,实现梦想的初心却并不容易。受限于当时的公司规模与实力,以及当时的市场环境,宏达电的主要业务是为大厂商做PDA代工。但是,王雪红、卓火土、周永明3个人内心对于梦想的坚持却丝毫没有折扣,宏达电在创新和研发上颇为投入。
为了积累经验与获取产业链支持,三人可谓颇费周折也遭到了不少白眼。王雪红回忆:“当时我们去微软,接待我们的经理态度不怎么好,也没有认真向比尔·盖茨介绍我们。轮到我们做展示的时候,卓火土和周永明他们两个像变魔术似的,敞开西装从口袋里拿出好多我们的产品,比尔·盖茨当时看了也觉得很兴奋,认为我们就是他要合作的伙伴。”在软件巨人眼中,或许这家敢于把产品揣的满身都是的硬件厂商,才具备足够的热情与决心。
随着逐渐敲开了巨头们的大门,宏达电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渐渐成为台湾最为赚钱的公司。随后,创造一个品牌成为三人共同的愿望。进入2006年,时机似乎成熟了:宏达电宣布向品牌转型,HTC品牌问世。但是对于宏达电的这一次转型外界似乎并不看好,宏达电股价随即进入下行通道,短短几周之内市值蒸发掉20多亿美元。
在那个智能终端概念还极其稚嫩的年代,王雪红与她的两位搭档率先全情投入地走上了打造智能手机国际级品牌的这条路。这种聚焦在智能机领域的孤注一掷,为HTC赢得了至少3年的领跑期,成为了领域里的资深玩家。2010年,剑指高端的HTC取得了2500万台出货量成绩,全球市场份额达到8%。
但是,作为产业的先行者HTC在塑造自己辉煌的同时,也为产业里的其他厂商指明了一条未来的发展路径。
这时的产业环境已与HTC出道之时大相径庭。无论从玩家的心态还是产品的水平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竞争的级别提高,激烈程度也更深。
苹果没有给追赶者留下太多的机会,三星凭借其产业链以及制造方面的实力推行机海战术,摩托罗拉则成为谷歌安卓的嫡系部队。不仅国际巨头们动作频频,中国厂商华为、中兴也希望能够在终端领域有所突破,凭借着做设备厂商时与运营商之间积累的深厚关系,迅速在出货量上构成威胁。
客观上看,HTC在根基上没有诺基亚与摩托罗拉深厚,在垂直体系的构建上不如苹果,而在硬件制造上不敌三星。所以,尽管实现了自己的初心——推动了智能终端这个与人紧密融合的“非工具产品”的普及与发展,但是若要实现其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梦想,要避免由先驱变为先烈,最关键的还在于自己能否在这场越来越残酷的竞赛中找到自己可以闪耀的空间。
有什么与能做什么
智能终端领域的品牌口号这几年来越来越高调和张扬,无论是苹果“再一次改变一切”的霸气,还是诺基亚在Lumia系列手机上打出的“不跟随”;或者是三星豪情万丈的“开启未来”;甚至是2011年摩托罗拉也推出新的品牌口号Life M. Powered(摩托,给力生活)。HTC如此低调的“quietly brilliant”究竟是从何而来?这被很多人质疑显得“不够鲜明和缺少性格张力”的品牌定义,对HTC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年打造这一品牌口号的CMO王景弘回忆说:“HTC当时面临的课题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源,在什么都输给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打造一个国际品牌’。”谈起quietly brilliant诞生的过程,“赢”是王景弘提及次数最多的字眼,若要实现HTC的初心并赢得这场竞争,他认为quietly brilliant是最为现实的路径,虽然它看起来没有那么荡气回肠和激情四溢。
现在看来,quietly brilliant是一条适合HTC内在DNA以及在当时市场环境下最为务实的路,而这种低调卓越的文化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台湾企业从代工立业所积淀下来的沉静风格:有智慧且非常务实,有雄心却非常谨慎。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低调卓越给HTC带来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今天HTC面对新的产业格局,需要再度思考自己的前进方向。因为“低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若想跑赢市场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卓越”,HTC需要在新的产业阶段,结合自身拥有的能力和能争取的空间来加强其“卓越”的那一面。
在CEO周永明眼中,HTC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缺乏“肌肉”,也绝不仅仅是依靠“低调抢跑”取得胜利的,“其实我们在全球的定位很独特,首先在无线技术方面我们有着丰富的积累并且保持着领先的技术,此外在用户体验创新方面我们在全球是有口皆碑的,而我们跟全球运营商的合作有很长的历史,在欧美与顶尖的运营商都要非常好的合作,没有人能够做到HTC这样十年如一日的与他们合作。比如在美国这样的市场上,没有非常深的产业链扎根、全球经营的能力和创新的文化,仅仅靠比别人先跑了几年也站不住脚跟。” 不过,对于自身存在的短板HTC也很清楚,在产业链上HTC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另一个三星,在垂直系统的打造上基本无人能与苹果匹敌,而在操作系统上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微软和谷歌。这就让HTC必须跳脱硬件性能竞争,并且在操作系统之上去建立自身的用户体验体系。这才是其可以构件品牌差异化的唯一途径。
在用户体验这个方向上,HTC Sense对其意义重大。对于HTC来说,其意义早已超越了UI的概念,而将其视为HTC手机体验的一个完整平台:从早期逼真的天气界面,翻转手机可以使来电变为静音状态的软件细节优化,已经进化到对拍照、音乐等核心应用整合入芯片层的完整用户体验优化。
实际上,当操作系统以及核心硬件的基础上留给手机厂商的空间越来越小之后,通过在硬件软件和互联网应用上进行深度整合,构建综合性的用户体验优化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在这个方向上抓住核心和创造自己的风格,这将是HTC能否在“低调”之外真正创造“卓越”的关键。
新的英雄时刻在哪里?
摔不坏的诺基亚手机;安全实时的邮件系统横扫商业人群的黑莓。这些英雄时刻或许只是人们实用产品功能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决定了一个产品甚至是一个品牌的价值和个性。那么HTC这个品牌的特性是什么?它闪现“低调卓越”的英雄时刻在哪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逐渐清晰的思路。
去年8月,HTC斥资8亿美元收购了高端耳机厂商魔声(beats),很多人为这场收购无非是给HTC手机配个高级耳机而已。但事实上,由音效而衍生的众多场景化应用很可能是未来吸引用户的重要功能,通过收购后的深度合作,HTC最新的产品HTC One X已经实现了与beats音效的无缝结合,即使是最普通的铃声应用也已经可以通过beats特殊调教形成超越其他手机铃声的音效。这看似是个小东西,但是当一个用户的铃声效果引来身边很多朋友的称赞时候,这就是HTC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时刻”。
实际上,选择更多用户最容易感受到的点,这样从局部的用户体验入手来强化HTC的品牌特性。已经成了HTC越来越清晰的战略。
在今年年初的巴塞罗那通信展上,各个手机厂商的发布会此起彼伏,四核与镜头像素数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关键词,但周永明介绍新品HTC One 系列产品时把所有的介绍时间都留给了几项重要功能:逆光拍照、摄像中的同步拍照、音乐在手机与汽车间的无缝连接等等。“整体体验才是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科技是为人服务的,我们未来的方向定位就是体验。”周永明这样说道。
在周永明看来,未来在智能手机将会更多的在细节、细微之处的用户体验见功力,而这正是台湾厂商的长处。他特别强调用户体验是一个对企业能力的综合考验。比如HTC早在2年前就开始开发HTC Image Sense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实现更为丰富和更人性化的拍照体验。
由HTC One系列的初步成绩来看,HTC选择的路径是正确的。据HTC官方宣布,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营收可达1050亿新台币,约合35.6亿美元,相较第一季度实现55%的增长。
不过,随着One系列的推出以及其在中国市场今年的大规模投入,也体现了HTC对于产品线的反思:HTC似乎没有突出的主打产品。除此之外,相对庞杂的产品线,和还不尽如人意的中国市场渠道表现,不甚成熟运营商关系也是它的软肋。
周永明希望这些问题在今年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今年对于HTC来说,我们可以更为系统的整合我们的创新、行销,从全球每一个地区到整体定位,整个端到端链条以前是没有到位的,今年都会到位。”周永明说,“中国市场表现会更为明显,我们进入较晚,前面都在建立团队、渠道关系、运营商关系,现在建立完成,要通过产品来发力了。”
在传统行业里,从“少年品牌”走向成熟往往都需要10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而在移动终端领域,HTC必须更快地从“有理想有天赋的少年才俊”成长为“有气质有力量的成年人”。在遭遇了与苹果的专利风波,以及诸多大佬纷纷入场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中,HTC的心智、气质与个性都需要发生变化。而今天所遭遇的跌宕起伏,是未来一条荣耀的战痕,抑或是个“伤仲永”的转折点,HTC需要给出自己的答案。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像移动终端行业这般跌宕起伏,残酷到让人背后发凉。
去年4月6日,HTC市值冲到了9800亿新台币,折合约337.9亿美元。对于HTC而言,这应该是个里程碑式的特别时刻,在外界的火热围观之下,王雪红似乎沉静如水。她用“我并不是很看重这个数字”轻描淡写地掠过。现在看来,当时HTC的冷静与低调是有原因的,王雪红早已意识到这场残酷的竞争还刚刚开始,而HTC还远没到庆幸的时刻。
一年后,故事出现了反转,2011年第四季度HTC(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26%,2012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同比更是下降了70%。外界话锋一转,各种拷问与质疑围绕着HTC,结束光辉岁月之声渐起。事实上,HTC今天遭遇的低潮,体现了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正在经历一次产业剧变的冲击。这是一个不相信权威、不讲究资历、也不看重惯性的空中竞技场,无需犯错,仅仅是不够闪耀也足以让你跌下云端。
HTC曾经是很耀眼的一股新生代力量。但是对于少年HTC而言,今天产业的快速成熟与其自己的逐渐成长就是一场残酷的竞赛。HTC要赢得这个竞赛,要从新星成长为真正的产业巨头,需要建立更多真正属于自己的“肌肉”。
HTC的初心与烦恼
1997年曾经任职美国老牌电脑厂商DEC总工程师的卓火土与服务器部门主任周永明找到了当时致力于打造“中国芯”的威盛电子老板王雪红,希望得到她投资当时还并不为人所熟悉的“掌上电脑”。 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宏达国际电子公司诞生了。
不过,实现梦想的初心却并不容易。受限于当时的公司规模与实力,以及当时的市场环境,宏达电的主要业务是为大厂商做PDA代工。但是,王雪红、卓火土、周永明3个人内心对于梦想的坚持却丝毫没有折扣,宏达电在创新和研发上颇为投入。
为了积累经验与获取产业链支持,三人可谓颇费周折也遭到了不少白眼。王雪红回忆:“当时我们去微软,接待我们的经理态度不怎么好,也没有认真向比尔·盖茨介绍我们。轮到我们做展示的时候,卓火土和周永明他们两个像变魔术似的,敞开西装从口袋里拿出好多我们的产品,比尔·盖茨当时看了也觉得很兴奋,认为我们就是他要合作的伙伴。”在软件巨人眼中,或许这家敢于把产品揣的满身都是的硬件厂商,才具备足够的热情与决心。
随着逐渐敲开了巨头们的大门,宏达电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渐渐成为台湾最为赚钱的公司。随后,创造一个品牌成为三人共同的愿望。进入2006年,时机似乎成熟了:宏达电宣布向品牌转型,HTC品牌问世。但是对于宏达电的这一次转型外界似乎并不看好,宏达电股价随即进入下行通道,短短几周之内市值蒸发掉20多亿美元。
在那个智能终端概念还极其稚嫩的年代,王雪红与她的两位搭档率先全情投入地走上了打造智能手机国际级品牌的这条路。这种聚焦在智能机领域的孤注一掷,为HTC赢得了至少3年的领跑期,成为了领域里的资深玩家。2010年,剑指高端的HTC取得了2500万台出货量成绩,全球市场份额达到8%。
但是,作为产业的先行者HTC在塑造自己辉煌的同时,也为产业里的其他厂商指明了一条未来的发展路径。
这时的产业环境已与HTC出道之时大相径庭。无论从玩家的心态还是产品的水平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竞争的级别提高,激烈程度也更深。
苹果没有给追赶者留下太多的机会,三星凭借其产业链以及制造方面的实力推行机海战术,摩托罗拉则成为谷歌安卓的嫡系部队。不仅国际巨头们动作频频,中国厂商华为、中兴也希望能够在终端领域有所突破,凭借着做设备厂商时与运营商之间积累的深厚关系,迅速在出货量上构成威胁。
客观上看,HTC在根基上没有诺基亚与摩托罗拉深厚,在垂直体系的构建上不如苹果,而在硬件制造上不敌三星。所以,尽管实现了自己的初心——推动了智能终端这个与人紧密融合的“非工具产品”的普及与发展,但是若要实现其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梦想,要避免由先驱变为先烈,最关键的还在于自己能否在这场越来越残酷的竞赛中找到自己可以闪耀的空间。
有什么与能做什么
智能终端领域的品牌口号这几年来越来越高调和张扬,无论是苹果“再一次改变一切”的霸气,还是诺基亚在Lumia系列手机上打出的“不跟随”;或者是三星豪情万丈的“开启未来”;甚至是2011年摩托罗拉也推出新的品牌口号Life M. Powered(摩托,给力生活)。HTC如此低调的“quietly brilliant”究竟是从何而来?这被很多人质疑显得“不够鲜明和缺少性格张力”的品牌定义,对HTC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年打造这一品牌口号的CMO王景弘回忆说:“HTC当时面临的课题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源,在什么都输给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打造一个国际品牌’。”谈起quietly brilliant诞生的过程,“赢”是王景弘提及次数最多的字眼,若要实现HTC的初心并赢得这场竞争,他认为quietly brilliant是最为现实的路径,虽然它看起来没有那么荡气回肠和激情四溢。
现在看来,quietly brilliant是一条适合HTC内在DNA以及在当时市场环境下最为务实的路,而这种低调卓越的文化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台湾企业从代工立业所积淀下来的沉静风格:有智慧且非常务实,有雄心却非常谨慎。事实上,也正是这种低调卓越给HTC带来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今天HTC面对新的产业格局,需要再度思考自己的前进方向。因为“低调”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若想跑赢市场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卓越”,HTC需要在新的产业阶段,结合自身拥有的能力和能争取的空间来加强其“卓越”的那一面。
在CEO周永明眼中,HTC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缺乏“肌肉”,也绝不仅仅是依靠“低调抢跑”取得胜利的,“其实我们在全球的定位很独特,首先在无线技术方面我们有着丰富的积累并且保持着领先的技术,此外在用户体验创新方面我们在全球是有口皆碑的,而我们跟全球运营商的合作有很长的历史,在欧美与顶尖的运营商都要非常好的合作,没有人能够做到HTC这样十年如一日的与他们合作。比如在美国这样的市场上,没有非常深的产业链扎根、全球经营的能力和创新的文化,仅仅靠比别人先跑了几年也站不住脚跟。” 不过,对于自身存在的短板HTC也很清楚,在产业链上HTC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另一个三星,在垂直系统的打造上基本无人能与苹果匹敌,而在操作系统上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微软和谷歌。这就让HTC必须跳脱硬件性能竞争,并且在操作系统之上去建立自身的用户体验体系。这才是其可以构件品牌差异化的唯一途径。
在用户体验这个方向上,HTC Sense对其意义重大。对于HTC来说,其意义早已超越了UI的概念,而将其视为HTC手机体验的一个完整平台:从早期逼真的天气界面,翻转手机可以使来电变为静音状态的软件细节优化,已经进化到对拍照、音乐等核心应用整合入芯片层的完整用户体验优化。
实际上,当操作系统以及核心硬件的基础上留给手机厂商的空间越来越小之后,通过在硬件软件和互联网应用上进行深度整合,构建综合性的用户体验优化就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在这个方向上抓住核心和创造自己的风格,这将是HTC能否在“低调”之外真正创造“卓越”的关键。
新的英雄时刻在哪里?
摔不坏的诺基亚手机;安全实时的邮件系统横扫商业人群的黑莓。这些英雄时刻或许只是人们实用产品功能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决定了一个产品甚至是一个品牌的价值和个性。那么HTC这个品牌的特性是什么?它闪现“低调卓越”的英雄时刻在哪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逐渐清晰的思路。
去年8月,HTC斥资8亿美元收购了高端耳机厂商魔声(beats),很多人为这场收购无非是给HTC手机配个高级耳机而已。但事实上,由音效而衍生的众多场景化应用很可能是未来吸引用户的重要功能,通过收购后的深度合作,HTC最新的产品HTC One X已经实现了与beats音效的无缝结合,即使是最普通的铃声应用也已经可以通过beats特殊调教形成超越其他手机铃声的音效。这看似是个小东西,但是当一个用户的铃声效果引来身边很多朋友的称赞时候,这就是HTC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时刻”。
实际上,选择更多用户最容易感受到的点,这样从局部的用户体验入手来强化HTC的品牌特性。已经成了HTC越来越清晰的战略。
在今年年初的巴塞罗那通信展上,各个手机厂商的发布会此起彼伏,四核与镜头像素数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关键词,但周永明介绍新品HTC One 系列产品时把所有的介绍时间都留给了几项重要功能:逆光拍照、摄像中的同步拍照、音乐在手机与汽车间的无缝连接等等。“整体体验才是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科技是为人服务的,我们未来的方向定位就是体验。”周永明这样说道。
在周永明看来,未来在智能手机将会更多的在细节、细微之处的用户体验见功力,而这正是台湾厂商的长处。他特别强调用户体验是一个对企业能力的综合考验。比如HTC早在2年前就开始开发HTC Image Sense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实现更为丰富和更人性化的拍照体验。
由HTC One系列的初步成绩来看,HTC选择的路径是正确的。据HTC官方宣布,预计今年第二季度营收可达1050亿新台币,约合35.6亿美元,相较第一季度实现55%的增长。
不过,随着One系列的推出以及其在中国市场今年的大规模投入,也体现了HTC对于产品线的反思:HTC似乎没有突出的主打产品。除此之外,相对庞杂的产品线,和还不尽如人意的中国市场渠道表现,不甚成熟运营商关系也是它的软肋。
周永明希望这些问题在今年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今年对于HTC来说,我们可以更为系统的整合我们的创新、行销,从全球每一个地区到整体定位,整个端到端链条以前是没有到位的,今年都会到位。”周永明说,“中国市场表现会更为明显,我们进入较晚,前面都在建立团队、渠道关系、运营商关系,现在建立完成,要通过产品来发力了。”
在传统行业里,从“少年品牌”走向成熟往往都需要10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而在移动终端领域,HTC必须更快地从“有理想有天赋的少年才俊”成长为“有气质有力量的成年人”。在遭遇了与苹果的专利风波,以及诸多大佬纷纷入场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中,HTC的心智、气质与个性都需要发生变化。而今天所遭遇的跌宕起伏,是未来一条荣耀的战痕,抑或是个“伤仲永”的转折点,HTC需要给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