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气象服务品牌 把“试点”变“示范点”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q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统一框架的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并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和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关键词:气象服务;示范点;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091-02
  气象(METEOROLOGY)工作直接涉及农业生产生活的各个服务领域,是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它在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气象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和水平”和“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是对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宁城县气象局作为全国气象部门“三农气象服务专项”试点单位,面向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和应急气象保障服务,扎实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形成了由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社会积极参与的防灾减灾运行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日臻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逐步健全
  1.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宁城县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领导、组织全县防灾减灾工作。在县气象局设立办公室,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保障。制定《宁城县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方案》,明确了各涉农部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原则、联动方式和部门职责。
  2.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宁城县考绩办下发《关于将气象灾害防御、气象为农牧业服务及“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纳入乡镇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通知》,将防灾减灾制度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气象信息服务站工作情况、防雹作业点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气象助理员和气象信息员工作情况、气象仪器设备维护情况等列入乡镇政府工作目标考核。
  3.县政府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及“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各个乡镇、行政村均成立了由乡镇长、村干部为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人的气象灾害防御小组。初步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在气象灾害隐患危险区、易发区安装气象灾害警示牌,明确地标明了灾害类型和转移路线。与上游喀喇沁旗气象局签订区域联防协议,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共同防御,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每年开展两次乡村气象灾害隐患信息收集和更新,建立气象灾害隐患信息库;开展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县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两卡发放制度,统一制作安装固定展板式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和气象防灾减灾明白卡。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科普宣传栏、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与组织部门合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培训活动。
  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网络不断完善
  宁城县现有国家级自动站二个、四要素气象站四个、二要素气象站九个、单雨量站十个、国家二级农气观测站一个、人工雨情观测点十六个,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及重点气象灾害频发区,已构成综合探测网。同时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为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对设施农业、主要农作物等造成的损失进行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调查、灾后总结评估,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在全县布设了18块电子显示屏、80套气象大喇叭。在全县13个乡镇及热水旅游度假区按“六有”的标准分别成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13个乡镇及热水旅游度假区全部设有气象助理员,305个行政村全部设有气象信息员。通过县气象局预警发布平台及时传递发布预警信息,全县免费信息服务对象达到1 058个。与广播电视、移动、联通、电信等部门达成免费发送重大预警信息协议,建立了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利用公共资源,调动社会力量,采用多种手段,通过政府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电子显示屏、高音预警廣播等多种媒介,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各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拓展气象信息搭载渠道,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能将气象预警信息送达到每个村组,逐步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视频到乡镇、音频到村组。建立科普示范村和示范学校,利用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月等,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在全县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广大人民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明显提高。整合内部网络资源,重点建设宁城县公共气象服务网站。面向决策,重点服务政府及有关部门,促进农业发展;面向生产,重点服务现代农业经济实体,促进农业增产;面向民生,重点服务广大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宁城县气象局根据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建设快捷、高效、广泛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区域自动气象站监测网络,升级改造乡镇级两要素自动站,在重点气象灾害、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流域治理重点地区的村屯,建设两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气象灾害多发区、易发区、突发区等乡镇建设应急移动自动气象站。综合卫星遥感、天气监测、农业气象观测等多种信息,开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和预报系统,完善粮食作物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制定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灾损调查方法,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价方法,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化评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估,为粮食生产规避气象风险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宁城县以农业为主,在种植业生产中,普遍种植一年一熟类作物,玉米、谷子、高粱是宁城县种植业主导产品,随着农村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宁城县膜下滴灌节水工程、设施农业等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宁城县设施农业达二十三万亩,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宁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根据宁城县实际,加大气象服务的科研力度,不断完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完成气象为农服务手册,编写并出版发行了《宁城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气象为农服务专家团队,提高为农服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合作的农业气象服务有效机制。   1.构建有效的气象服务机制。县气象局成立由气象服务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制订了主要农作物玉米、特色农业烟叶和设施农業黄瓜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编制了农业气象服务手册、周年服务方案,明确服务对象及服务产品发送方式、渠道和流程。全体业务人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对每次重大灾关天气提前做出准确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
  2.建立专业化的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在区局、市局的全力协助下,引进开发了气象服务三级业务平台。建立宁城县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各气象服务站、广大农户可随时调取滚动天气预报、各区域自动站实时数据、灾情预警信息、墒情雨情信息、中长期天气预报等服务产品,气象服务产品直达农户手中。
  3.围绕本地需求开展专项气象服务。建立农业气象试点田,开展玉米全生育期观测,为广大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玉米全生育期气象服务产品。在玉米试验田安装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结合观测站气象要素观测,开展玉米全生育期观测,研究玉米阶段性干旱气象服务指标。在天义镇哈河源设施农业基地建立气象服务示范棚、安装二部农田小气候观测仪、开展地温、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小气候调控技术推广应用研究。开展棚内相关气象要素观测,查找棚内棚外相关因子,与本站气象资进行对比分析,创建了温室大棚不同天空状况温度预报指标。针对设施农业生产的各个生育期、生长发育状况,定期和不定期制作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完成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迫切需要人才队伍的保障。要大力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技队伍与专业研究团队建设。强化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机构,整合农业气象科技人力资源;加强对全县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技能考评,激励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成长,形成相对稳定的农业气象人员队伍。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和开展服务,利用现有条件增强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业务力量,加强气象助理员、信息员的生态、农业气象知识和技术培训,加强与相关部门(农业、水利、林业等)的业务联系,相互交流,提高气象为三农服务的技术水平。
  五、加强业务管理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落实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各项任务,要加强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理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中预报预测、综合观测业务和服务业务的互动关系,理顺相关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和业务分工,建立运行顺畅、高效的农业气象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农业气象业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六、打造三农气象服务品牌
  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宁城县的三农专项气象服务逐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系统、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气象灾害预评估系统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宁城县气象服务网站得到充分发挥,保证各气象服务站、广大农户可随时获取天气预报、墒情雨情信息、专项专题、中长期天气预报等服务产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防御和减轻农牧气象灾害为目标,紧密围绕农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建设,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公共气象服务,为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新林区建设提供基本气象保障。
  据统计,2010年至今,全县大的气象灾害均得到有效防御,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这得益于天气预报的准确、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志才.方法论全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徐祝龄.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本文个绍了掺废浆管桩配合比设计及废浆收集、运输、贮存和使用工艺,并简要分析了管桩废液再利用的效果和效益及注意事项。
净高10.2m的地下室深基坑,地处狭窄施工地段,通过采用两道钢支撑(局部深挖处加一道混凝土支撑)的基坑围护设计,并选用合理的挖土、支撑施工方案,确保了基坑、周边管线、建筑物的安
最近,我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大雾中穿行的旅者,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口,找不到目标。我就像是个迷路的孩子,站在森林中绝望地哭喊,但回应我的只有空荡荡的死寂,而周围,大雾弥漫。
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无线传感网络在生活工作以及更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航空货运领域仍然存在航空物流信息不畅等技术问题,特别是在使用RFID标签检测包裹丢失率,由于物理因素、存在机会网络、现场环境和衰减及盲区的问题,数据传输经常存在错误和丢包,使网络数据得不到可靠的保障。因此,研究解决RFID感知层的机会网络中数据传输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项目背景下,分析了RFID的传感网络体系结构、
在焦炉煤气的二次净化工艺中,对原有工艺进行改进,可以高精度的脱除煤气中的萘、苯、焦油、H2S、氨等杂质,同时具备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节能环保等特点.
作为一种独享的权利形式授予单位或以养殖品种确保培育植物新品种的个人各种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具有相同的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对象都是智力成果。通过研究,植物
上海闵浦大桥中跨主梁采用全焊接桁梁组合结构,为正交异性结合钢桁梁。在从杆件生产到总体拼装的制作过程中。先对梁段划分一定单元,其中桥面单元又以桥面板为基面,在胎架上倒造
毒蕈是有毒的野生蘑菇,某些毒蕈的生长外貌形态与可食的无毒野生蕈酷似,故常被误采食用而致中毒。2011年4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肾内科在常规抢救中毒措施的基础上,早期进行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