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汁腐败酵母菌的分子鉴定及其形态特征分析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w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多种酵母菌鉴定方法,分析腐败橙汁中酵母菌的种类,为快速检测和控制商品橙汁中酵母菌污染奠定基础,也为酵母菌种类的快速鉴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分离自腐败橙汁的8株酵母菌株为材料,观察菌落和细胞形态。用引物ITS1/ITS4扩增菌株5.8S rDNA及其ITS间隔区(5.8S-ITS),对扩增产物用HhaⅠ、HaeⅢ和HinfⅠ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FLP)分析和测序;用引物NL1/NL4扩增26S rDNA D1/D2区并测序。结果:菌落特征观察将菌株初分为6组,细胞学观察粗分为3组,分子方法都分成4组。用限制性内切酶HhaⅠ、HaeⅢ和HinfⅠ对5.8S-ITS区产物进行RFLP分析,观察到4种不同的图谱类型。5.8S-ITS区和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结果相似,8株分离菌与GenBank中的4种酵母菌参考菌株序列一致性达99%以上。分离株与参考菌株以两区序列构建的NJ系统树都分成4枝:Y1与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Y12-3、Y18-1与发酵毕赤酵母(Pichiafermentans),Y22、Y23、Y26和Y56与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Y47与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分别聚为一枝。结论:结合形态分析和核酸分析,将8株腐败橙汁分离菌鉴定为P.kluyveri var.kluyveri、P.fermentans、M.guilliermondii和W.anomalus 4个种,其中M.guilliermondii在腐败橙汁中首见报道;ITS-RFLP分析、26S rDNAD1/D2区测序与菌株形态特征结合能有效鉴定酵母菌,核糖体DNA分析可鉴定酵母到生物学种,菌落形态特征可反映种以下的遗传差异,因此,采用分子方法鉴定时不能忽视形态特征分析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为探究linc00324在侵袭能力不同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为乳腺癌诊断与预后判断的标志物的可能性。本研究首先通过核质分离得到MDA-MB-231细胞核中和细胞质中RNA,利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 87例多发伤患者按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MODS
<正>本研究提取了肝康冲剂的主要成分并对抑瘤作用与诱导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肝康冲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
<正>位于亚洲东南部的新加坡土地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匮乏,长期以来处于英殖民者的统治下,直到1965年才正式建国。新加坡仅用短短三四十年的发展,一跃成为亚太地区
目的:利用微滴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进行CpG岛甲基化表型(CpG island methylation phenotype,CIMP)结直肠癌分型,并探讨以血浆游离DNA进行CIMP分型的可行
目的:研究当归精油对实验性哮喘大鼠模型的平喘作用及对肺脏IL-10与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雌性大鼠随机分6组(n=9),通过注射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与OVA雾化吸入激
在 2 0 0 0年晚稻大田试验中 ,设 5个氮素水平 ,即严重缺氮、缺氮、氮适中、氮过多和氮严重过多 5种不同的生长状况 ,实测了 5种氮素水平下的水稻冠层二向反射率、叶片反射率
中华古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随着新时代脚步的加快,弘扬和传承古诗词文化的任务越发艰巨。作为面向大众的重要传播途径的诗词类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