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末魏晋时期的早慧故事非常丰富,而且集中出现在几个代表性人物身上,如杨修、曹冲、孔融、王戎等。这些人物,包括先秦两汉时期的韩昭侯、子产、颜回、黄霸等,显然不是阿凡提那样的民间智慧人物,因为他们缺少了民间故事的一个必备要素——人民性。在高门世族垄断一切资源的门阀社会,世族同样垄断了话语权,官修史书、杂史杂传乃至于笔记小说,无一不是他们写作或者为他们写作。世族士大夫的门生故吏、子弟亲属乃至社会上的其他好事者为了种种目的、利益,编造、附会、增饰他们的事迹,而佛教传说为这种编造、附会与增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此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早慧人物,而真正的民间智慧人物则很少能够出现在文献记载中。
这一时期,智慧故事的政治性弱化,趣味性增强。在内容上以早慧故事为代表,最著名的早慧故事有曹冲称大象、王戎识毒果、孔融巧应对等等,大多收载于《世说新语·夙慧》篇中,据现代学者考证,很多是印度故事的本土化与历史化。汉末,以猜谜、准确预测而闻名的智慧型人物是杨修,杨修故事主要收录在《世说新语·捷悟》门中,此门一共7条,有4条是杨修的事迹。第1、2条分别是: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字,‘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捷悟》第3则载: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这段轶事很著名,流传很广。关于此事真伪,刘孝标颇有疑问,他首先引《会稽典录》详述曹娥之事,然后说:“按《曹娥碑》在会稽中,而魏武、杨修未尝过江也。” 又引刘敬叔《异苑》云:“陈留蔡邕避难过吴,读碑文,以为诗人之作,无诡妄也。因刻石旁作八字。魏武见而不能了,以问群寮,莫有解者。有妇人浣于汾渚,曰:‘第四车解。’既而,祢正平也。祢即以离合义解之。或谓此妇人即娥灵也。”显然,这类记载应该视之为民间故事,所以有传闻异辞,主角可以是杨修,也可以是祢衡。
类似这样以破解隐语为主要形式的智慧故事在汉末魏晋特别兴盛,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这类故事无疑是我国原创的。
魏晋时期,还有一位智慧人物名叫田章,以博学而著称。他的事迹,大多已经失传,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零散的记载知道他的存在。在敦煌卷子中,有一本民间通俗读物,题名为《搜神记》,作者标明是句道兴,与干宝《搜神记》是全然不同的两本书。据学者考证,此书抄录的时代当在北宋初年。在句道兴《搜神记》中有“田昆仑”故事,很明显是一个复合故事。前半部分是一个“天鹅羽衣”型故事,后半部分故事主角由田昆仑变为他与仙女所生之子田章。田章随他母亲到天上之外,天公知是自己外甥,心生怜悯,教其各种方术技能,过了四五日,便已学到了人间十五年才能学会的学问。田章旋即下凡,天下之事皆得知之,三才俱晓:天子知闻,即召为宰相。于后殿内犯事,遂以配流西荒之地。于后,官众游猎,在野田之中,射得一鹤,分付厨家烹之。厨家破割其鹤嗉中,乃得一小儿,身长三寸二分,带甲头牟,辱骂不休。厨家以事奏上官家,当时即召集诸群臣百寮及左右问之,并言不识。王又游猎野田之中,复得一板齿,长三寸二分,赍将归回,捣之不碎。又问诸群臣百官,皆言不识。遂即官家出敕,颁宣天下,谁能识此二事,赐金千金,封邑万户,官职任选……惟有田章一人识之,余者并皆不辩。官家遂发驿马走使,急追田章到来。问曰:“比来闻君聪明广识,其(甚)事皆知。今问卿天下有大人不?”田章答曰:“有。”“有者谁也?”“昔有秦故彦是皇帝之子,当为昔鲁家斗战,被损落一板齿,不知所在。有人得者,验之官家,自知身得。”更款问曰:“天下有小人不?”田章答曰:“有。”“有者是谁也?”“昔有李子敖身长三寸二分,带甲头牟,在于野田之中,被鸣鹤吞之,犹在鹤嗉中游戏,非有一人猎得者,验之即知。”……又问“天下之中,有大鸟不?”田章答曰:“有。”“有者何也?”“大鹏一翼起西王母,举翅一万九千里,然始食,此是也。”又问:“天下有小鸟不?”曰:“有。”“有,有(者)何是也?”“小鸟者无过鹪鹩之鸟,此鸟常在蚊子角上养七子,犹嫌土广人稀,其蚊子亦不知头上有鸟,此是小鸟也。”帝王遂拜田章为仆射。显然,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难题考验型故事。句本《搜神记》是抄撮他书而成,此条材料出于何书却并未注明,因此我们无法判断这一故事的形成时代。田章此人,原也是一个历史人物。最早出现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是田鲔的儿子,此章云:田鲔教其子田章曰:“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一曰:田鲔教其子田章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田鲔与田章应该是齐国人,齐国田氏也称陈氏,所以田章有时也称陈章。张华注《神异经》时提到过陈(田)章。《艺文类聚》卷九十“鸟部上”引《神异经》曰:西海之外有鹤国,男女皆长寸,为人自然有礼,好经论跪拜,寿三百岁。人行如飞,日千里,百物不敢犯之,惟畏海鹄。鹄过吞之,亦寿三百岁。人鹄腹中不死,而鹄一举千里。张茂先曰:“此陈章对桓公也。”《太平广记》卷四八〇引《神异录》略同。《神异录》即是《神异经》,陈章即田章。张华此注是非常可信的,因为《博物志》确实有陈(田)章与齐桓公对话的记载,只不过今本没有保存下来。《太平御览》卷三七八引《博物志》云:齐桓公猎得一鸣鹄,宰之,嗉中得一人,长三寸三分,着白圭之袍,带剑持车骂詈瞋目。后又得一折齿,方圆三尺,问群臣曰:“天下有此及小儿否?”陈章答曰:“昔秦胡充一举渡海,与齐、鲁交战,伤折版齿。昔李子敖于鸣嗉中游,长三寸三分。”李子敖的故事最早也是出于《神异经》,记作“李子昂”。《独异志》引《神异经》云:“有李子昂,长七寸,日行千里;一旦被海鹄所吞,居鹄腹中,三年不死。”
《太平广记》卷四七九“蚊翼”条引《神异经》载:南方蚊翼下有小蜚虫焉,目明者见之每生九卵……蜚而俱去,蚊遂不知。亦食人及百兽。食者知,言虫小食人不去也。此虫既细下,因曰细蠛。陈章对齐桓公小虫是也。《神异经》此书常常有注文阑入正文的情況发生,所以,这里的“陈章对齐桓公小虫是也”同样应是张华注文。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知,张华在《博物志》中曾对田章对话之事曾作过较为详细的记载,至少包含了“田章答小儿之问”及“田章答小虫之问”两段。由于今本《博物志》错讹、删略极多,已非原本,很多书中所引条目均不见于今本,比较《太平御览》所引《博物志》与句道兴《搜神记》中的“田章答天子问”,可以看出,句本《搜神记》此段基本上本之于张华《博物志》。
田章与韩昭侯、子产、杨修、曹冲、孔融、王戎这些高层智慧人物不同,他基本上不见于官方史料,也不被上层文人所重视,除了一些蛛丝马迹之外,他在精英文化阶层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相反,他往往出现在民间气息浓重的文献之中。在汉晋西陲木简中也记载了田章与君主的对话,据张凤所编的《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二编中有一条记载:“臣闻之,天之高万万九千里,地之广亦与之等。山丘溪谷,南起江海。”这与句道兴《搜神记》中“田章释大鸟云:‘大鹏鸟一翼起西王母,一举翅万千里。’”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至少在西晋时期,田章此人已经成为一民间智慧人物。
田章这个人物后来在文献中失传,其事迹也不被后人所知,他引述的故事流播也并不广泛。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此类故事编号为222C“矮子与鹤”,大致情节如下:七寸矮子能生存三百年,远行万里路。它们害怕并躲避鹤,因为后者常把他们吞掉。他们其实在鸟腹中也死不了,还能使鹤长寿。丁乃通发现的异文有7例,实际上都是《神异经》文本的传抄,没有太多的发展与变化。所以,话语权是一种很强大的权力,不掌握话语权,也就失去了“智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这一时期,智慧故事的政治性弱化,趣味性增强。在内容上以早慧故事为代表,最著名的早慧故事有曹冲称大象、王戎识毒果、孔融巧应对等等,大多收载于《世说新语·夙慧》篇中,据现代学者考证,很多是印度故事的本土化与历史化。汉末,以猜谜、准确预测而闻名的智慧型人物是杨修,杨修故事主要收录在《世说新语·捷悟》门中,此门一共7条,有4条是杨修的事迹。第1、2条分别是: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字,‘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捷悟》第3则载: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这段轶事很著名,流传很广。关于此事真伪,刘孝标颇有疑问,他首先引《会稽典录》详述曹娥之事,然后说:“按《曹娥碑》在会稽中,而魏武、杨修未尝过江也。” 又引刘敬叔《异苑》云:“陈留蔡邕避难过吴,读碑文,以为诗人之作,无诡妄也。因刻石旁作八字。魏武见而不能了,以问群寮,莫有解者。有妇人浣于汾渚,曰:‘第四车解。’既而,祢正平也。祢即以离合义解之。或谓此妇人即娥灵也。”显然,这类记载应该视之为民间故事,所以有传闻异辞,主角可以是杨修,也可以是祢衡。
类似这样以破解隐语为主要形式的智慧故事在汉末魏晋特别兴盛,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这类故事无疑是我国原创的。
魏晋时期,还有一位智慧人物名叫田章,以博学而著称。他的事迹,大多已经失传,我们只能通过一些零散的记载知道他的存在。在敦煌卷子中,有一本民间通俗读物,题名为《搜神记》,作者标明是句道兴,与干宝《搜神记》是全然不同的两本书。据学者考证,此书抄录的时代当在北宋初年。在句道兴《搜神记》中有“田昆仑”故事,很明显是一个复合故事。前半部分是一个“天鹅羽衣”型故事,后半部分故事主角由田昆仑变为他与仙女所生之子田章。田章随他母亲到天上之外,天公知是自己外甥,心生怜悯,教其各种方术技能,过了四五日,便已学到了人间十五年才能学会的学问。田章旋即下凡,天下之事皆得知之,三才俱晓:天子知闻,即召为宰相。于后殿内犯事,遂以配流西荒之地。于后,官众游猎,在野田之中,射得一鹤,分付厨家烹之。厨家破割其鹤嗉中,乃得一小儿,身长三寸二分,带甲头牟,辱骂不休。厨家以事奏上官家,当时即召集诸群臣百寮及左右问之,并言不识。王又游猎野田之中,复得一板齿,长三寸二分,赍将归回,捣之不碎。又问诸群臣百官,皆言不识。遂即官家出敕,颁宣天下,谁能识此二事,赐金千金,封邑万户,官职任选……惟有田章一人识之,余者并皆不辩。官家遂发驿马走使,急追田章到来。问曰:“比来闻君聪明广识,其(甚)事皆知。今问卿天下有大人不?”田章答曰:“有。”“有者谁也?”“昔有秦故彦是皇帝之子,当为昔鲁家斗战,被损落一板齿,不知所在。有人得者,验之官家,自知身得。”更款问曰:“天下有小人不?”田章答曰:“有。”“有者是谁也?”“昔有李子敖身长三寸二分,带甲头牟,在于野田之中,被鸣鹤吞之,犹在鹤嗉中游戏,非有一人猎得者,验之即知。”……又问“天下之中,有大鸟不?”田章答曰:“有。”“有者何也?”“大鹏一翼起西王母,举翅一万九千里,然始食,此是也。”又问:“天下有小鸟不?”曰:“有。”“有,有(者)何是也?”“小鸟者无过鹪鹩之鸟,此鸟常在蚊子角上养七子,犹嫌土广人稀,其蚊子亦不知头上有鸟,此是小鸟也。”帝王遂拜田章为仆射。显然,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难题考验型故事。句本《搜神记》是抄撮他书而成,此条材料出于何书却并未注明,因此我们无法判断这一故事的形成时代。田章此人,原也是一个历史人物。最早出现于《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是田鲔的儿子,此章云:田鲔教其子田章曰:“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一曰:田鲔教其子田章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无恃人。”田鲔与田章应该是齐国人,齐国田氏也称陈氏,所以田章有时也称陈章。张华注《神异经》时提到过陈(田)章。《艺文类聚》卷九十“鸟部上”引《神异经》曰:西海之外有鹤国,男女皆长寸,为人自然有礼,好经论跪拜,寿三百岁。人行如飞,日千里,百物不敢犯之,惟畏海鹄。鹄过吞之,亦寿三百岁。人鹄腹中不死,而鹄一举千里。张茂先曰:“此陈章对桓公也。”《太平广记》卷四八〇引《神异录》略同。《神异录》即是《神异经》,陈章即田章。张华此注是非常可信的,因为《博物志》确实有陈(田)章与齐桓公对话的记载,只不过今本没有保存下来。《太平御览》卷三七八引《博物志》云:齐桓公猎得一鸣鹄,宰之,嗉中得一人,长三寸三分,着白圭之袍,带剑持车骂詈瞋目。后又得一折齿,方圆三尺,问群臣曰:“天下有此及小儿否?”陈章答曰:“昔秦胡充一举渡海,与齐、鲁交战,伤折版齿。昔李子敖于鸣嗉中游,长三寸三分。”李子敖的故事最早也是出于《神异经》,记作“李子昂”。《独异志》引《神异经》云:“有李子昂,长七寸,日行千里;一旦被海鹄所吞,居鹄腹中,三年不死。”
《太平广记》卷四七九“蚊翼”条引《神异经》载:南方蚊翼下有小蜚虫焉,目明者见之每生九卵……蜚而俱去,蚊遂不知。亦食人及百兽。食者知,言虫小食人不去也。此虫既细下,因曰细蠛。陈章对齐桓公小虫是也。《神异经》此书常常有注文阑入正文的情況发生,所以,这里的“陈章对齐桓公小虫是也”同样应是张华注文。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知,张华在《博物志》中曾对田章对话之事曾作过较为详细的记载,至少包含了“田章答小儿之问”及“田章答小虫之问”两段。由于今本《博物志》错讹、删略极多,已非原本,很多书中所引条目均不见于今本,比较《太平御览》所引《博物志》与句道兴《搜神记》中的“田章答天子问”,可以看出,句本《搜神记》此段基本上本之于张华《博物志》。
田章与韩昭侯、子产、杨修、曹冲、孔融、王戎这些高层智慧人物不同,他基本上不见于官方史料,也不被上层文人所重视,除了一些蛛丝马迹之外,他在精英文化阶层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相反,他往往出现在民间气息浓重的文献之中。在汉晋西陲木简中也记载了田章与君主的对话,据张凤所编的《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二编中有一条记载:“臣闻之,天之高万万九千里,地之广亦与之等。山丘溪谷,南起江海。”这与句道兴《搜神记》中“田章释大鸟云:‘大鹏鸟一翼起西王母,一举翅万千里。’”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至少在西晋时期,田章此人已经成为一民间智慧人物。
田章这个人物后来在文献中失传,其事迹也不被后人所知,他引述的故事流播也并不广泛。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此类故事编号为222C“矮子与鹤”,大致情节如下:七寸矮子能生存三百年,远行万里路。它们害怕并躲避鹤,因为后者常把他们吞掉。他们其实在鸟腹中也死不了,还能使鹤长寿。丁乃通发现的异文有7例,实际上都是《神异经》文本的传抄,没有太多的发展与变化。所以,话语权是一种很强大的权力,不掌握话语权,也就失去了“智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