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探究性教学”的思想观念,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远远不及学生在亲自实验中所掌握到的知识。所以,生物教师应该转变实验教学的形式,用探究性实验取代演示性实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进行设计、实验、探索以及验证,进而达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实验;探究;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来,初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许多的实验内容。虽然如此,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教师为了应对考试而教学,因而并未真正认识到初中生物实验的功能与作用,教师与学生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实验。因此生物实验得不到重视,其中主要以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的问题
  1.在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避免损害器材,极少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而是通过讲解或者是演示的方式,来使学生了解一个生物实验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2.另外,一些生物教师一直强调实验器材的贵重性,使得学生也不敢动手实验。实验安排缺乏合理性。
  3.所谓的实验,就是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发掘未知的事物,进而得到更多的知识。然而,在实际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往往把演示实验或者是验证性实验作为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探索对学生知识获取的关键性,在生物实验课堂当中,探究性实验极少出现。正是因为这种缺乏合理性的实验教学安排,使得生物实验的教学意义被曲解。
  演示性实验,就是通过教师的演示,来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信息,而并非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初中生思维的发散极为不利。重视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在我国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因为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求所得到的结果与教材中实验的结果相一致即可;生物教师也只是对学生实验的结果进行检查,而忽略了生物实验的过程。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为不利。
  二、改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对策
  1.转变观念,加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加强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而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的有效手段,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科学探索的方式与技能等进行有效的培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该坚持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部分中学及其生物教师依然将实验看作理论知识的补充,并未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进而认为实验仅仅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将生物实验教学摆在一个关键位置之上。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2.明确目标,强调生物实验的重要性。教师在开展实验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对实验的目标及其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具体应用等情况加以明确。如在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时,指出医生在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必须利用电子显微镜或者是显微镜对患者的细胞组织加以诊断,方能得到最终的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显微镜在其他领域当中的应用情况,以便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3.重视操作,掌握生物实验的实践性。强调实验操作环节,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到教学当中,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然而,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会导致生物实验变成简单的演示实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生物实验的过程,重视知识生成的过程,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运用等能力的培养。所以,生物教师应当重视实验的实践操作环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水平。
  如在讲解“开花和结果”一课时,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并掌握花的结构、传粉以及受精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对花的结构实验进行观察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种花,如百合花。在实验课堂中,教師向学生提问:对植物后代的繁衍而言,花的哪些结构是十分关键的?使学生对花的形态特点与结构构成进行思索。之后,指导学生对百合花进行解剖处理,对百合花的结构进行观察,搞清楚在花的繁衍中花粉的重要作用。然后,教师再次提问:所有的花它们的结构都是一模一样的吗?有部分黄瓜的花并没有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再要求学生对花蕊进行解剖,以便使学生搞清楚花蕊的结构、授粉和开花结果两者之间的关联。通过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使其在无形之中慢慢领会实验操作的技巧,进而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
  增加探究实验,培养创新能力在传统的生物实验课堂当中,教师一般会提前将实验的目的、内容、详细步骤等告知学生,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这种方式不但缺少探究性,也不具备创新性。然而,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探究性教学”的思想观念,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远远不及学生在亲自实验中所掌握到的知识。
  所以,生物教师应该转变实验教学的形式,用探究性实验取代演示性实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进行设计、实验、探索以及验证,进而达到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即食物的消化,然后提出探究任务:在咀嚼馒头时为何会有甜味?然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采取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为有利。
  总之,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生物实验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进行培养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实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及其生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增加生物实验的份额,进而促进学生生物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小学五年级阅读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小学生五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和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 The c
目的探讨睾丸组织出血分级评估睾丸扭转患睾活力的可靠性。方法对15例确诊为睾丸扭转患者,根据Arda的三级评分系统,按活检切口有无出血及出血出现的时间分为三级。Ⅰ级:出血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实施,日益发展的经济水平对于教育质量要求的提升,如何提高综合教学质量并从根本上转化教育观念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如何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是当前教育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出发,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并将部分看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是对小学科学
本文根据当前高职层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学情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商岗位的要求,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出基于岗位精准化的残疾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
这是一支勇于直面困难、善于睿智创新、精于工艺质量的战斗群体,他们属于个不断创造新业绩的集体——北京电力建设公司汽机工程公司.长年奔波,条件简陋,这在吃苦耐劳的电建人
小学阶段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小学数学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需要学生的敏锐观察和科学思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
目的 观察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妇科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行妇科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6例用作对象实施研究,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