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作业往往存在以下三种不良倾向:一是重数量轻质量.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很少出现变式题或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及探索性、开放型的题目. 二是重书面轻实践. 有的教师留作业就是让学生做题、计算、演算,很少布置举实例,动手操作的作业. 三是重课下轻课上. 课上“满堂灌”,课下“题海战”. 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丧失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合理的数学课外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面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作业设计要力避重复性,防止单一化,克服封闭性,为此,在精心设计与安排练习内容时,要力求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一、游戏活动式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 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作业要考虑与所学的数学内容有关系,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数的整除”后,可以设计“抢30”游戏,从1~30报数,两人轮流报,每次可以报一个或两个数,看谁先抢到报30的机会,就算取胜. 通过游戏,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奥秘是后报者只要与前报者数字之和凑成3的倍数就行. 而“让30”则相反,在此启发下,学生还相继开发了“抢、让60,抢、让100”的游戏.
这样的互动游戏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二、思维开放式作业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为此作业设计中,多出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 如学完“分数的意义”后,我们可以看图,让学生判断用1/4的阴影部分是否正确.
改变成为另一道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作业. “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几个分数?”结果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得出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结论. 这种打破了常规思维,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思路的开放性作业,使学
生成为一个创新者.
三、实践创作式作业
实践创作型作业主要是指数学日记(周记)、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数学手抄报、数学连环画和数学剪报等不同形式. 其做法是,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和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举行交流、评价活动. 如下面是我们一名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写的数学日记.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画圆. 这些内容是老师让我们自己折呀、画呀、量呀总结出来的,我学得很高兴、很认真,也都能理解. 但在练习时,我把直径4百米的圆画成了半径4厘米的圆,原因不仅是粗心,还由于我当时不是很明确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现在当然明白了!
在日记里,这名学生总结了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代了知识是如何获取的,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四、探究课题式作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 例如我们在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后,针对超市已经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象,提出这样的一个课题:超市优惠酬宾优惠吗?这就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才能完成这一作业,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 学生经过调查不仅发现了“购物返券”的陷阱,他们还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效果不错. 又如学习了“利息”后,在春节过后的那一学期,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如何用好压岁钱”等,不过这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不能盲目处理,否则将适得其反.
五、社会调查式作业
所谓调查式作业,是指采用社会调查形式,以数学眼光认识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作业形式. 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
又如,在学完“认识米、厘米”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测量一下自己身上各部位的长度,并以“我身上的尺子”为题写一则数学调查日记.
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好奇心立刻被激发了,原来我们身上还藏着许多尺子呢!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自然被激发了出来. 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到生活的“大课堂”. 学生经过亲历调查研究,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及时的反馈、矫正使教师有效地安排教学进程,因此作业的内容要精选,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形式要多样,时机要恰当. 让学生练得及时,练得有趣味,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
一、游戏活动式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 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作业要考虑与所学的数学内容有关系,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数的整除”后,可以设计“抢30”游戏,从1~30报数,两人轮流报,每次可以报一个或两个数,看谁先抢到报30的机会,就算取胜. 通过游戏,让学生感悟到其中的奥秘是后报者只要与前报者数字之和凑成3的倍数就行. 而“让30”则相反,在此启发下,学生还相继开发了“抢、让60,抢、让100”的游戏.
这样的互动游戏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二、思维开放式作业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为此作业设计中,多出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 以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为目的,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 如学完“分数的意义”后,我们可以看图,让学生判断用1/4的阴影部分是否正确.
改变成为另一道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作业. “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几个分数?”结果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得出了更多意想不到的结论. 这种打破了常规思维,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思路的开放性作业,使学
生成为一个创新者.
三、实践创作式作业
实践创作型作业主要是指数学日记(周记)、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数学手抄报、数学连环画和数学剪报等不同形式. 其做法是,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和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举行交流、评价活动. 如下面是我们一名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写的数学日记.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和画圆. 这些内容是老师让我们自己折呀、画呀、量呀总结出来的,我学得很高兴、很认真,也都能理解. 但在练习时,我把直径4百米的圆画成了半径4厘米的圆,原因不仅是粗心,还由于我当时不是很明确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现在当然明白了!
在日记里,这名学生总结了学习内容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交代了知识是如何获取的,并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四、探究课题式作业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 例如我们在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后,针对超市已经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象,提出这样的一个课题:超市优惠酬宾优惠吗?这就要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才能完成这一作业,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者几个月. 学生经过调查不仅发现了“购物返券”的陷阱,他们还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效果不错. 又如学习了“利息”后,在春节过后的那一学期,让学生去调查研究“如何用好压岁钱”等,不过这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不能盲目处理,否则将适得其反.
五、社会调查式作业
所谓调查式作业,是指采用社会调查形式,以数学眼光认识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作业形式. 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挖掘能引发学生去调查、实践的材料,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
又如,在学完“认识米、厘米”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测量一下自己身上各部位的长度,并以“我身上的尺子”为题写一则数学调查日记.
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好奇心立刻被激发了,原来我们身上还藏着许多尺子呢!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自然被激发了出来. 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到生活的“大课堂”. 学生经过亲历调查研究,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及时的反馈、矫正使教师有效地安排教学进程,因此作业的内容要精选,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形式要多样,时机要恰当. 让学生练得及时,练得有趣味,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