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民间舞蹈的教材也是经过专业的舞蹈学者深入民间参加当地民俗节日的舞蹈活动、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感受群众文化气息、掌握最准确的舞蹈风格技艺后,再将原始的素材经过整理、组织、提炼、加工编写而成的。民间舞蹈教材编写的目标也在保留原始风格的前提下,将元素或动态经过提炼、组织、加工、美化,让它适用于舞蹈专业的学生,并且尽可能地做到从教室到舞台表演这一升华的无缝对接,具有训练价值和艺术价值双重意义。所以,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绝对不是简单动作的教授,对教师而言,教学不应仅停留在对动作形态的讲解。舞从民间来,民间舞的课堂中自然应该渗透民间文化、民俗风情,明确因何而舞,如何而舞。
关键词:民间舞蹈 文化渗透 课堂
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舞蹈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从小进入中专学校进行舞蹈学习,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文化课学习时间比重小,学习的内容也较容易。长此以往,重专业、轻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即便进入大学,对理论课程也是惯性的忽视。实际上,要想艺术之路能走得更远,学生需要具有全面的修养,除了专业能力精湛,还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是有思想、综合能力强的高修养艺术人才。单从民族民间舞的课程教学目标看来,是要将课堂的重点放在“高效艺术化”而不是“高速机械化”上,是说以培养训练有素的形体、技术高超的身體作为中介,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表现深层的文化,使学生今后可以在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创作和理论研究多方向上有所选择。所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和与之相应的舞蹈文化的相互渗透是有必要的。
一、对民族文化背景的铺垫
由于历史背景、地域特征的不同,地区的文化才有差异,也正因如此,在舞蹈的动态表达上也会凸显其独特风格。教学前教师做好相应的文化铺垫,更能使学生从内在的文化背景出发,贴合民族特征、体会人物的心态,进而更好地表现舞蹈的不同风格。例如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长期的放牧、狩猎生活造就了他们强壮的体魄和奔放的性格。游牧民族喜爱雄鹰、骏马、大雁和天鹅,因此,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常用双手伸展后大幅度的八字绕肩来表现雄鹰的飞翔;由于草原广阔无垠,人们用骑马代步,肩部松弛,手勒马缰。反映在舞蹈中,用肩、臂来表达感情成为标志。把骑马的形体特征和人们对马的情感融入舞蹈造型中,节奏强弱分明的“松肩”“硬肩”表现骏马驰骋草原,“碎抖肩”来表现平稳的走马。除此之外,男子常出现鸿雁展翅的舞姿,女子则模仿象征洁美的天鹅,也就是“鹄”的形象。
二、民族文化背景下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动态及人物性格
对舞蹈的文化背景有了铺垫后,就要让学生带着这样的角色性格特点来更掌握动作。俗话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形成了相应的舞蹈风格和人物性格。我们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所表现的人物的外在形象、内在性格以及舞动中的形态,体现舞蹈风格。例如东北秧歌的教学中,首先要知道东北秧歌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并且广泛流传的,是1949年以后,文艺工作者深入东北农村学习辽南高跷,在卸掉了脚下的木跷以后创作的秧歌节目。因为东北秧歌的前身是辽南高跷,下身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稳扎。上身和双臂发挥舞蹈作用,舞姿多变,手腕灵巧,上下身体现了敏捷活泼和稳重相结合的美。脚下绑有木跷重心不容易掌握,所以膝部微曲,不断移动。膝盖有规律的“顿劲”和上身共同形成了特殊的“艮劲”,这也正和东北人民的性格相吻合,质朴、粗犷、俏皮泼辣。在舞蹈的风格特征上,总结为我们常说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地区舞蹈发展的文化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这个舞蹈的动态特征、动作风格。
(二)对舞动节奏的处理
节奏本就是民族舞蹈风格特性的重要体现,动作力量的强弱也在内心节奏和外化的节拍中变化,表达情感。所以,节奏的讲授与处理是教学的重点。以海阳秧歌的教授为例,海阳是山东省抗日根据地,民风古朴,秧歌成为表示礼仪、增进团结的表演形式。从节奏与动作的配合来说,慢节奏强调造型,主要鼓点是:丨咚次次丨咚次次丨咚次一 次丨锵丨丨。力的运用“强发力,弱延伸,对比强烈,动作起伏有序,线条流畅”,给人稳重、气势恢宏的感觉。快节奏中不停挥舞,上身带动快速的步伐,给人坚韧的美,主要鼓点是:丨咚次咚次丨咚次锵丨丨。在明确节奏特点之后,强调外在节拍同时和内心的节奏配合,内心意识先于动作引领身体韵律,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动律风格。
总而言之,民间舞的课堂需要文化的渗透,舞蹈背后的文化,才是这个地区精神的核心。舞蹈要能让人共情,简单的手舞足蹈是不能达到的,现代社会需要有内涵、有底蕴的艺术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学校的课堂开始抓起。
(作者简介:李娅倩男,女,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与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民间舞蹈 文化渗透 课堂
由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舞蹈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从小进入中专学校进行舞蹈学习,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文化课学习时间比重小,学习的内容也较容易。长此以往,重专业、轻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即便进入大学,对理论课程也是惯性的忽视。实际上,要想艺术之路能走得更远,学生需要具有全面的修养,除了专业能力精湛,还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是有思想、综合能力强的高修养艺术人才。单从民族民间舞的课程教学目标看来,是要将课堂的重点放在“高效艺术化”而不是“高速机械化”上,是说以培养训练有素的形体、技术高超的身體作为中介,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表现深层的文化,使学生今后可以在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创作和理论研究多方向上有所选择。所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和与之相应的舞蹈文化的相互渗透是有必要的。
一、对民族文化背景的铺垫
由于历史背景、地域特征的不同,地区的文化才有差异,也正因如此,在舞蹈的动态表达上也会凸显其独特风格。教学前教师做好相应的文化铺垫,更能使学生从内在的文化背景出发,贴合民族特征、体会人物的心态,进而更好地表现舞蹈的不同风格。例如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长期的放牧、狩猎生活造就了他们强壮的体魄和奔放的性格。游牧民族喜爱雄鹰、骏马、大雁和天鹅,因此,在蒙古族民间舞蹈中,常用双手伸展后大幅度的八字绕肩来表现雄鹰的飞翔;由于草原广阔无垠,人们用骑马代步,肩部松弛,手勒马缰。反映在舞蹈中,用肩、臂来表达感情成为标志。把骑马的形体特征和人们对马的情感融入舞蹈造型中,节奏强弱分明的“松肩”“硬肩”表现骏马驰骋草原,“碎抖肩”来表现平稳的走马。除此之外,男子常出现鸿雁展翅的舞姿,女子则模仿象征洁美的天鹅,也就是“鹄”的形象。
二、民族文化背景下舞蹈的风格特征
(一)动态及人物性格
对舞蹈的文化背景有了铺垫后,就要让学生带着这样的角色性格特点来更掌握动作。俗话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区的文化背景形成了相应的舞蹈风格和人物性格。我们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所表现的人物的外在形象、内在性格以及舞动中的形态,体现舞蹈风格。例如东北秧歌的教学中,首先要知道东北秧歌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并且广泛流传的,是1949年以后,文艺工作者深入东北农村学习辽南高跷,在卸掉了脚下的木跷以后创作的秧歌节目。因为东北秧歌的前身是辽南高跷,下身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稳扎。上身和双臂发挥舞蹈作用,舞姿多变,手腕灵巧,上下身体现了敏捷活泼和稳重相结合的美。脚下绑有木跷重心不容易掌握,所以膝部微曲,不断移动。膝盖有规律的“顿劲”和上身共同形成了特殊的“艮劲”,这也正和东北人民的性格相吻合,质朴、粗犷、俏皮泼辣。在舞蹈的风格特征上,总结为我们常说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地区舞蹈发展的文化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这个舞蹈的动态特征、动作风格。
(二)对舞动节奏的处理
节奏本就是民族舞蹈风格特性的重要体现,动作力量的强弱也在内心节奏和外化的节拍中变化,表达情感。所以,节奏的讲授与处理是教学的重点。以海阳秧歌的教授为例,海阳是山东省抗日根据地,民风古朴,秧歌成为表示礼仪、增进团结的表演形式。从节奏与动作的配合来说,慢节奏强调造型,主要鼓点是:丨咚次次丨咚次次丨咚次一 次丨锵丨丨。力的运用“强发力,弱延伸,对比强烈,动作起伏有序,线条流畅”,给人稳重、气势恢宏的感觉。快节奏中不停挥舞,上身带动快速的步伐,给人坚韧的美,主要鼓点是:丨咚次咚次丨咚次锵丨丨。在明确节奏特点之后,强调外在节拍同时和内心的节奏配合,内心意识先于动作引领身体韵律,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动律风格。
总而言之,民间舞的课堂需要文化的渗透,舞蹈背后的文化,才是这个地区精神的核心。舞蹈要能让人共情,简单的手舞足蹈是不能达到的,现代社会需要有内涵、有底蕴的艺术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学校的课堂开始抓起。
(作者简介:李娅倩男,女,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与教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