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传统模式下,生物化学教学面临实际问题。尤其针对实验教学情况,辩证统一分析,并且阐述了相关促进实验教学的方法。旨在能够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并且能够利于学生思维创新,不断增进学生实践水平。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验;策略;生物化学
统计表明,对于我国发表全部论文,在生物化学方面较少,仅仅达到34%。一方面研究硬件有所不足,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尤其生物化学实验方面,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对于生物化学实验,通常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以实验探究为基础,通过生物化学相关方法,探索生命化学变化,以及能量代谢等。高校学生利用实验操作,能够熟悉生化操作技术。一方面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创新能力。但是,针对我国以往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阶段,內容比较单一。静态实验方面,比较偏重孤立。灌输式教学策略下,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此,应该尽量降低验证性实验数量,同时鼓励探究性实验开展,大力倡导自主学习。
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按照高校教学计划大纲,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安排生物化学实验方面,通常包括36至54个课时左右[ 1 ]。只有一些少数高校,达到了72个学时。因此面对如此短的时间,为落实好这样复杂的教学,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实验开展过程中,起始工作全部通过教师进行操作。那么该门课程的教师需要于实验前,首先配制好相关试剂。在实验材料方面,也不得不亲自进行采集和培养,并且应该提前准备好有关于该次实验的各种仪器。而实验课上的学生,仅仅操作中间的部分即可。通常传统教学仅仅出于节省时间考虑,在实验课堂之上,学生仅仅一味进行被动接受,接着按部就班的进行,仅仅是遵循照方抓药的相关原则。学生一般遵循个人的思维定式进行,仅仅是通过不假思索,就可以获取正确的实验结论。而如果一味采用上述机械化的教学策略,将大大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此外,现阶段高校开展的实验,经常是内容过于简单化,同时彼此之间相互孤立。在不同的实验之间,内在联系有所不足。因为学习兴趣有所不足,因此对于高校内的一些学生,一方面不积极动脑思考有关实验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动手操作实践,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实验课的实际作用,也最终不得不丧失。因此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真正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大力提倡创新教学方法。
二、促进生物化学实验方面教学的方法
(一)定性和定量实验之间彼此配合
由于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因此生物化学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而所谓定性分析,即通过物理化学的相关方法,面向生物活性分子,予以质的分析探讨,然后利用归纳和演绎手段,以及抽象与概括策略,实现了对各种信息予以合理加工处理[ 2 ]。通过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能够真正实现去伪存真,从而充分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相关信息。而所谓的定量实验,通常需要将定性实验当作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大分子的数量情况,并且进行收集比较科学的数据信息,最终予以统计分析。只有实现定性与定量结合,才能实现正确的认知,更加合理的定位。并且能够充分掌握生物分子运行过程中,相应的本质特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够得以深刻揭示[ 3 ]。
关于生物化学实验,从内容方面来说一般涉及生命分子,也涉及物质代谢实验操作,还有生物氧化实验等。比较显而易见的是,比之于一年级逐渐更加复杂系统,因而从本质上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告别以往基础试验,逐步开始走向专业实验。正是通过这门课程,多数高校大学生才能初次接触这些化学分子,并且能够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策略,于比较有限的课时中,汲取有意义的实验知识。
(二)验证性以及探究性实验之间彼此配合
所谓探究性实验,致力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发现其未知性质,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分子的组成形式,分子的生物转化情况,还有变化特征等方面。通常明显受到学生固有知识,学生固有技能的束缚作用。而所谓验证性实验,一般需要通过合理的演示,来达到再现其事实的目的,因而比较注重其科学性特点。通过开展合理有效的验证性实验,能够充分改变学生的懵懂状态,而是带领走向生化知识的领域[ 4 ]。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期内汲取大量的知识。通过充分发扬此种研究方法,能够比较科学化的培养学生,增强其实验技能,从而能够真正发挥承上启下的效果。通过开展比较典型的验证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三)静态以及动态实验之间彼此配合
对于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一般包括静态以及动态两方面内容。通常我们所说的动态,即新陈代谢方面,通常我们也将其简化为代谢。对于整个生物体表现,还有生命活动等方面,属于重要性特征。就生物化学实验而言,一般侧重于静态,通常在定性定量研究阶段,过于的重视,但是往往忽略了代谢调控方面相关探索。可能由于实验课时难以把控,环境条件无法掌握导致的。但是,通常基于知识完整性角度进行判断,属于比较片面的思想。由于多数生物大分子并非完全单独存在,在分子的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同时分子之间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始终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在此过程中持续进行自我更新。基于此,实际开展生物化学实验阶段,需要开展相应程度的动态性实验操作。这样就能够利用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生物分子。
三、结语
本文分析传统模式下,生物化学教学面临实际问题。综上,通过开展以往的实验教学,仅仅强调灌输式知识讲授,但是往往就忽略了启发式的教育。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研究探索,这样才能充分利于教学效果。应该积极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真正能够掌握举一反三的原理,并且能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应该学会合理整合教学策略,注重合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更加刻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成为人才。
参考文献:
[1] 闫路娜,左惠凯,王莉等.基于网络的化学软件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4,(16):53-57.
[2] 李燕,何培新,王楠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的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99-200.
[3] 吴娟娟,沈勤,殷冬梅等.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0,27(5):103-105.
[4] 张翠薇.学生综合能力在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2):130.
作者简介:周俊萍(1978-),女,云南昆明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关键词:创新教育;实验;策略;生物化学
统计表明,对于我国发表全部论文,在生物化学方面较少,仅仅达到34%。一方面研究硬件有所不足,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尤其生物化学实验方面,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对于生物化学实验,通常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以实验探究为基础,通过生物化学相关方法,探索生命化学变化,以及能量代谢等。高校学生利用实验操作,能够熟悉生化操作技术。一方面能够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创新能力。但是,针对我国以往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阶段,內容比较单一。静态实验方面,比较偏重孤立。灌输式教学策略下,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此,应该尽量降低验证性实验数量,同时鼓励探究性实验开展,大力倡导自主学习。
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按照高校教学计划大纲,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安排生物化学实验方面,通常包括36至54个课时左右[ 1 ]。只有一些少数高校,达到了72个学时。因此面对如此短的时间,为落实好这样复杂的教学,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一个实验开展过程中,起始工作全部通过教师进行操作。那么该门课程的教师需要于实验前,首先配制好相关试剂。在实验材料方面,也不得不亲自进行采集和培养,并且应该提前准备好有关于该次实验的各种仪器。而实验课上的学生,仅仅操作中间的部分即可。通常传统教学仅仅出于节省时间考虑,在实验课堂之上,学生仅仅一味进行被动接受,接着按部就班的进行,仅仅是遵循照方抓药的相关原则。学生一般遵循个人的思维定式进行,仅仅是通过不假思索,就可以获取正确的实验结论。而如果一味采用上述机械化的教学策略,将大大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此外,现阶段高校开展的实验,经常是内容过于简单化,同时彼此之间相互孤立。在不同的实验之间,内在联系有所不足。因为学习兴趣有所不足,因此对于高校内的一些学生,一方面不积极动脑思考有关实验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动手操作实践,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实验课的实际作用,也最终不得不丧失。因此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真正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大力提倡创新教学方法。
二、促进生物化学实验方面教学的方法
(一)定性和定量实验之间彼此配合
由于是一门实验性课程,因此生物化学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而所谓定性分析,即通过物理化学的相关方法,面向生物活性分子,予以质的分析探讨,然后利用归纳和演绎手段,以及抽象与概括策略,实现了对各种信息予以合理加工处理[ 2 ]。通过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能够真正实现去伪存真,从而充分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相关信息。而所谓的定量实验,通常需要将定性实验当作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大分子的数量情况,并且进行收集比较科学的数据信息,最终予以统计分析。只有实现定性与定量结合,才能实现正确的认知,更加合理的定位。并且能够充分掌握生物分子运行过程中,相应的本质特征。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够得以深刻揭示[ 3 ]。
关于生物化学实验,从内容方面来说一般涉及生命分子,也涉及物质代谢实验操作,还有生物氧化实验等。比较显而易见的是,比之于一年级逐渐更加复杂系统,因而从本质上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告别以往基础试验,逐步开始走向专业实验。正是通过这门课程,多数高校大学生才能初次接触这些化学分子,并且能够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策略,于比较有限的课时中,汲取有意义的实验知识。
(二)验证性以及探究性实验之间彼此配合
所谓探究性实验,致力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发现其未知性质,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分子的组成形式,分子的生物转化情况,还有变化特征等方面。通常明显受到学生固有知识,学生固有技能的束缚作用。而所谓验证性实验,一般需要通过合理的演示,来达到再现其事实的目的,因而比较注重其科学性特点。通过开展合理有效的验证性实验,能够充分改变学生的懵懂状态,而是带领走向生化知识的领域[ 4 ]。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期内汲取大量的知识。通过充分发扬此种研究方法,能够比较科学化的培养学生,增强其实验技能,从而能够真正发挥承上启下的效果。通过开展比较典型的验证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三)静态以及动态实验之间彼此配合
对于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一般包括静态以及动态两方面内容。通常我们所说的动态,即新陈代谢方面,通常我们也将其简化为代谢。对于整个生物体表现,还有生命活动等方面,属于重要性特征。就生物化学实验而言,一般侧重于静态,通常在定性定量研究阶段,过于的重视,但是往往忽略了代谢调控方面相关探索。可能由于实验课时难以把控,环境条件无法掌握导致的。但是,通常基于知识完整性角度进行判断,属于比较片面的思想。由于多数生物大分子并非完全单独存在,在分子的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同时分子之间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始终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在此过程中持续进行自我更新。基于此,实际开展生物化学实验阶段,需要开展相应程度的动态性实验操作。这样就能够利用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生物分子。
三、结语
本文分析传统模式下,生物化学教学面临实际问题。综上,通过开展以往的实验教学,仅仅强调灌输式知识讲授,但是往往就忽略了启发式的教育。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研究探索,这样才能充分利于教学效果。应该积极引导广大高校学生,真正能够掌握举一反三的原理,并且能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应该学会合理整合教学策略,注重合理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更加刻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成为人才。
参考文献:
[1] 闫路娜,左惠凯,王莉等.基于网络的化学软件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4,(16):53-57.
[2] 李燕,何培新,王楠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性实验的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99-200.
[3] 吴娟娟,沈勤,殷冬梅等.医学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0,27(5):103-105.
[4] 张翠薇.学生综合能力在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改革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2):130.
作者简介:周俊萍(1978-),女,云南昆明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