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障的丈夫,失学的孩子,窘迫的家境,让36岁的张菊梅多年来心力交瘁。
张菊梅一家原本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纸坊乡田屹崂村人。她告诉记者,自家的日子过得这么可怜,都是因为他们全家人失去了户口,是名副其实的黑户家庭。
“为这事儿记不清跑过多少回乡政府了!”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张菊梅愁容满面地对记者说。
一家活蹦乱跳的大活人,怎么会没有户口呢?
换亲悲剧
张菊梅的娘家在志丹县双河乡,1982年,她的父母将仅有8岁的她“换亲”到纸坊乡田屹崂村的张奉祝家。
张奉祝早年曾追随刘志丹闹革命,一直没有生育,后来抱养了一个儿子。儿子成家后,生下张买买兄妹3人。后来,张奉祝的养子带着媳妇回到了自己亲生父母身边,留下智障的张买买和妹妹与爷爷相依为命。
15岁那年,张菊梅与张买买结了婚。张买买的妹妹则嫁给了张菊梅娘家的二哥。很多年前,在贫困落后的陕北农村,“换亲”是一个普遍现象,张菊梅给自己换嫂子,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问题在于,她嫁的不是一个正常人,这样的婚姻注定了她日后的艰辛生活。
“这就是张奉祝老人住过的地方。”在田屹崂村村头,一村民指着几孔破损的窑洞说。
这位村民告诉记者,前多年,油田上修路,从张奉祝家的窑洞前经过,窑洞前的院子和几孔危窑的一部分就被铲车推掉了。“每孔窑赔了大概七、八十块钱。”后来,张奉祝老人在自家的地畔打窑时遭遇塌方,不幸身亡。
爷爷走了,张菊梅的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因为没钱买肥料,种在地里的种子收不到粮食。孩子们哭着要吃饭,要上学。家里断了粮食,张菊梅硬着头皮东家一碗、西家一碗地去借米,有时就用开水煮一些野菜给一家人吃。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她就领着几个孩子,怀里抱着、背上背着、手里拉着,还有屁股上跟着,走遍周边的村村落落乞讨要饭。
张菊梅说,10年前,在乞讨的路上,一个好心人给了她10元钱。他拿钱到纸坊乡政府的计划生育服务部门结了扎。此时,她已经生了6个孩子。
据张菊梅说,大约是1990年,生下老大张彩娃不久,她就去乡政府要求做结扎手术。“手术要10块钱,我一直拿不出来!”就这样,没做手术的张菊梅相继生下了老二张彩路、老三张生彩、老四张女女、老五张云云、老六张娇霞。
“丈夫帮不上忙,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我。”张菊梅说,孩子越生越多,日子越过越紧巴。如今大女儿已经21岁,前几年嫁到了永宁乡。二女儿因为养不起,送给了自己的哥哥。
但是,孩子多只是导致张菊梅一家生活贫困的一个因素。在张菊梅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全家没有户口。户口之困
张菊梅一家其实是有过户口的。
田屹崂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90年代,村上为了给上面少交农业税等各种税费,就把几家的户口挂起来了。”这位村民进一步向记者解释了“挂户”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把户口注销了。”
村民说,6年前,农业税取消后,当地政府开过会,表示挂户的农民可以重新上户,“当时村上有两家‘挂户’的就上了。”
但是,张菊梅一家的户口却一直没有报上。对此,张菊梅所在村民小组组长刘玉仓(音)说,过去的情况他不知道,只知道政府曾协调过张菊梅上户的问题,但其他村民不同意,原因是给她家上了户,她家就要分其他村民的地。刘玉仓还说,张菊梅一直种着村上的台地。
带着张菊梅的问题,记者于11月28日到纸坊乡政府进行了采访。纸坊乡党委的曹书记听了记者反映的情况,先说他并不知道张菊梅的事情,后来又说张菊梅根本就不是纸坊乡的人。
纸坊乡人大的任主席则告诉记者,他听说张菊梅很早就把户口迁到甘肃西峰去了,但具体是西峰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
“不仅仅只是上个户口那么简单!”任主席说,上了户口之后,还有土地、超生、义务教育、低保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那么,张菊梅一家的户口到底有没有迁走,记者又前往管理田屹崂村民户籍登记的志丹县公安局顺宁派出所进行了调查。派出所户籍管理人员经过查档,没有发现张菊梅一家户口迁出的记录。该管理人员还告诉记者:自从户口入网后,也有好多“遗漏”的户口,他们正在陆陆续续补办上户手续,只要村上开个介绍信,他们就可以给遗漏的村民上户。
“老三前几天到别人家看电视,电视上说人口普查时就可以上户口。”张菊梅说,在她的记忆中,他们一家从来没有参加过人口普查。刚刚结束的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也没有人来找过她。
等待希望
11月底的陕北,已是隆冬的感觉。
张菊梅一家暂住在保安镇山坳里的一孔土窑洞里。“这是个废弃的土窑。”张菊梅说,他们在这里已经住了整整10年。
一条为开采石油而修筑的柏油马路从窑洞顶部蜿蜒经过,站在马路边放眼四周,可看到山山峁峁间散落的一个个勘探井架和昼夜不息运转的抽油机。从马路到张菊梅一家住的窑洞虽然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但并没有通路,上上下下需要爬一面很陡的斜坡。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记者走进张菊梅一家住的窑洞时,还是暗暗吃了一惊。
一个大土炕,占去了窑洞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炕上没有褥子,铺的是破毡。灶台上,一个烂铁皮做的锅盖褶褶皱皱,很是刺眼。张菊梅说,家里早已没有粮食,“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
窑洞没有拉电,当然也不可能有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到晚上,一家人点一会儿蜡烛就上炕睡觉。“孩子睡不着,就去别人家看电视。”
从窑洞门口到土炕之间,几个高矮不等的水缸一字儿排开,其中一个缸里腌着酸菜,其他的缸用来盛水。
“水是11岁的小女儿牵着驴驮来的,每天驮两次水。”张菊梅告诉记者,驮水的地方在另一个山坳里,走一来回有十几里路。“今天早上孩子哭着不想去驮水,嫌太冷。”
窑洞的外面空地上堆了很多干柴。张菊梅说,她和孩子每天都去沟里拾柴,因为冬天到了,要多攒点儿柴火才行。
整个窑洞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奖状,这是张菊梅的儿子张云云今年3月获得的纸坊乡中心小学“三好学生”奖。张云云是张菊梅惟一上学的孩子,现在正读四年级。“娃住校,一周回来一次。”张菊梅说,学校离家大概有20公里。
记者在和张菊梅交谈时,11岁的张娇霞一直站在我们旁边。记者从志丹县城的超市买了米、面、油、牛奶、洗衣粉等送到张菊梅家时,这个小女孩竞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张菊梅说,孩子不识字,也没见过。
“想和哥哥一样去上学吗?”记者问。张娇霞点着头说,想!
张菊梅说,他和丈夫都没有上过学,希望孩子们都能接受教育。
张菊梅一家原本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纸坊乡田屹崂村人。她告诉记者,自家的日子过得这么可怜,都是因为他们全家人失去了户口,是名副其实的黑户家庭。
“为这事儿记不清跑过多少回乡政府了!”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张菊梅愁容满面地对记者说。
一家活蹦乱跳的大活人,怎么会没有户口呢?
换亲悲剧
张菊梅的娘家在志丹县双河乡,1982年,她的父母将仅有8岁的她“换亲”到纸坊乡田屹崂村的张奉祝家。
张奉祝早年曾追随刘志丹闹革命,一直没有生育,后来抱养了一个儿子。儿子成家后,生下张买买兄妹3人。后来,张奉祝的养子带着媳妇回到了自己亲生父母身边,留下智障的张买买和妹妹与爷爷相依为命。
15岁那年,张菊梅与张买买结了婚。张买买的妹妹则嫁给了张菊梅娘家的二哥。很多年前,在贫困落后的陕北农村,“换亲”是一个普遍现象,张菊梅给自己换嫂子,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问题在于,她嫁的不是一个正常人,这样的婚姻注定了她日后的艰辛生活。
“这就是张奉祝老人住过的地方。”在田屹崂村村头,一村民指着几孔破损的窑洞说。
这位村民告诉记者,前多年,油田上修路,从张奉祝家的窑洞前经过,窑洞前的院子和几孔危窑的一部分就被铲车推掉了。“每孔窑赔了大概七、八十块钱。”后来,张奉祝老人在自家的地畔打窑时遭遇塌方,不幸身亡。
爷爷走了,张菊梅的日子过得更艰难了。
因为没钱买肥料,种在地里的种子收不到粮食。孩子们哭着要吃饭,要上学。家里断了粮食,张菊梅硬着头皮东家一碗、西家一碗地去借米,有时就用开水煮一些野菜给一家人吃。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她就领着几个孩子,怀里抱着、背上背着、手里拉着,还有屁股上跟着,走遍周边的村村落落乞讨要饭。
张菊梅说,10年前,在乞讨的路上,一个好心人给了她10元钱。他拿钱到纸坊乡政府的计划生育服务部门结了扎。此时,她已经生了6个孩子。
据张菊梅说,大约是1990年,生下老大张彩娃不久,她就去乡政府要求做结扎手术。“手术要10块钱,我一直拿不出来!”就这样,没做手术的张菊梅相继生下了老二张彩路、老三张生彩、老四张女女、老五张云云、老六张娇霞。
“丈夫帮不上忙,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我。”张菊梅说,孩子越生越多,日子越过越紧巴。如今大女儿已经21岁,前几年嫁到了永宁乡。二女儿因为养不起,送给了自己的哥哥。
但是,孩子多只是导致张菊梅一家生活贫困的一个因素。在张菊梅看来,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全家没有户口。户口之困
张菊梅一家其实是有过户口的。
田屹崂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90年代,村上为了给上面少交农业税等各种税费,就把几家的户口挂起来了。”这位村民进一步向记者解释了“挂户”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把户口注销了。”
村民说,6年前,农业税取消后,当地政府开过会,表示挂户的农民可以重新上户,“当时村上有两家‘挂户’的就上了。”
但是,张菊梅一家的户口却一直没有报上。对此,张菊梅所在村民小组组长刘玉仓(音)说,过去的情况他不知道,只知道政府曾协调过张菊梅上户的问题,但其他村民不同意,原因是给她家上了户,她家就要分其他村民的地。刘玉仓还说,张菊梅一直种着村上的台地。
带着张菊梅的问题,记者于11月28日到纸坊乡政府进行了采访。纸坊乡党委的曹书记听了记者反映的情况,先说他并不知道张菊梅的事情,后来又说张菊梅根本就不是纸坊乡的人。
纸坊乡人大的任主席则告诉记者,他听说张菊梅很早就把户口迁到甘肃西峰去了,但具体是西峰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
“不仅仅只是上个户口那么简单!”任主席说,上了户口之后,还有土地、超生、义务教育、低保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那么,张菊梅一家的户口到底有没有迁走,记者又前往管理田屹崂村民户籍登记的志丹县公安局顺宁派出所进行了调查。派出所户籍管理人员经过查档,没有发现张菊梅一家户口迁出的记录。该管理人员还告诉记者:自从户口入网后,也有好多“遗漏”的户口,他们正在陆陆续续补办上户手续,只要村上开个介绍信,他们就可以给遗漏的村民上户。
“老三前几天到别人家看电视,电视上说人口普查时就可以上户口。”张菊梅说,在她的记忆中,他们一家从来没有参加过人口普查。刚刚结束的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也没有人来找过她。
等待希望
11月底的陕北,已是隆冬的感觉。
张菊梅一家暂住在保安镇山坳里的一孔土窑洞里。“这是个废弃的土窑。”张菊梅说,他们在这里已经住了整整10年。
一条为开采石油而修筑的柏油马路从窑洞顶部蜿蜒经过,站在马路边放眼四周,可看到山山峁峁间散落的一个个勘探井架和昼夜不息运转的抽油机。从马路到张菊梅一家住的窑洞虽然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但并没有通路,上上下下需要爬一面很陡的斜坡。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记者走进张菊梅一家住的窑洞时,还是暗暗吃了一惊。
一个大土炕,占去了窑洞大约三分之一的空间。炕上没有褥子,铺的是破毡。灶台上,一个烂铁皮做的锅盖褶褶皱皱,很是刺眼。张菊梅说,家里早已没有粮食,“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
窑洞没有拉电,当然也不可能有电视等家用电器。一到晚上,一家人点一会儿蜡烛就上炕睡觉。“孩子睡不着,就去别人家看电视。”
从窑洞门口到土炕之间,几个高矮不等的水缸一字儿排开,其中一个缸里腌着酸菜,其他的缸用来盛水。
“水是11岁的小女儿牵着驴驮来的,每天驮两次水。”张菊梅告诉记者,驮水的地方在另一个山坳里,走一来回有十几里路。“今天早上孩子哭着不想去驮水,嫌太冷。”
窑洞的外面空地上堆了很多干柴。张菊梅说,她和孩子每天都去沟里拾柴,因为冬天到了,要多攒点儿柴火才行。
整个窑洞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奖状,这是张菊梅的儿子张云云今年3月获得的纸坊乡中心小学“三好学生”奖。张云云是张菊梅惟一上学的孩子,现在正读四年级。“娃住校,一周回来一次。”张菊梅说,学校离家大概有20公里。
记者在和张菊梅交谈时,11岁的张娇霞一直站在我们旁边。记者从志丹县城的超市买了米、面、油、牛奶、洗衣粉等送到张菊梅家时,这个小女孩竞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张菊梅说,孩子不识字,也没见过。
“想和哥哥一样去上学吗?”记者问。张娇霞点着头说,想!
张菊梅说,他和丈夫都没有上过学,希望孩子们都能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