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介素-5和嗜酸粒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常规取血测定CD34+细胞、IL-5和EOS;用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500μg/d吸入治疗2周后,再次取血测定外周血EOS计数、IL-5水平及CD34+细胞数目.同时观察其咳嗽频度、气喘、胸闷、鼻塞、饮食及睡眠等改变.结果哮喘患者外周血EOS、IL-5及CD34+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2周后,哮喘患者外周血EOS、IL-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丙烯醛所致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A组)、罗格列酮自身对
目的研究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博来霉素组(气管内注入博来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术前情况基本相同的40例全身麻醉术后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及Flk-1/KDR)与肺癌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及10例正常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组织
肺孢子菌肺炎(PE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PC)引起的肺内机会感染。近年来随着我国器官移植和艾滋病等患者的增多,PCP的临床病例也逐渐增加,但有关PCP并发血栓性疾病文献中鲜见报道。我
目的 评价不同诱导方法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80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插管前不给任何镇静镇痛药;②芬太尼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