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对于郑俊怀这一类曾经辉煌过的群体,我们不能用“成王败寇”的简单粗暴逻辑来对待之,人们需要关心的是,这个群体是否依然对社会尤其是商业社会有价值?这种价值是否在合适的时机(比如出狱后)得到了释放?从文章中,我们看到的结论其实较为悲观,即,他们的价值,也随着他们辉煌的逝去而被埋没,他们只能被人相忘于江湖,甚至,即使他们仍有雄心壮志,也只能淹没在这个尚不完善的商业世界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是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尤其是给出解决方案。
《定位之父,淘汰“全才”的时代!》——2010年1月刊
看了贵刊的《定位之父,淘汰“全才”的时代!》一文,我有两点想法想和贵刊商榷,个人觉得,里斯的观念并不是那么适合中国市场,这大概也是里斯的观念之所以在中国并不通行的原因吧。
首先,不是第一,未必就没有前途。里斯的营销法则更像是“屠龙术”,谈那么多占领目标用户的心智,建立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目标是要建立行业第一。而其实消费者大体是包容性的,对于品牌确实也有一二三的排序,但最后做出购买决策的时候,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营销的意义,就在于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这是临门一脚。
其次,“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观念,在中国市场容易引起诸多误会。众所周知,公关一词,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语境下并非那么受人欢迎。更多时候,消费者宁愿接受赤裸裸的广告传播,而非明里暗里的公关活动。在欧美市场公关尚且无法替代广告,在中国市场,又岂能例外?况且,在中国市场“公关”很多时候本就带有某种“秘而不宣”的色彩。
天津读者黄维电子邮件发来评论
6+2>4+4的启示
我看过这样一个创新案例,很受启发。美国著名的金山大桥是双向八车道,为“4+4”模式,即往返车道都为4道。然而,通车后一度出现拥堵,相关部门很是苦恼,决定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有一个美国青年通过多日观察,发现了其中的症结所在:上午市民上班造成左边车道拥挤,下午市民下班造成右边车道拥挤。于是,他提出了将4+4车道改为6+2车道的想法,上午左边车道为6道,右边车道为2道,下午则相反,右边为6左边为2,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样是8条车道,6+2明显取得了大于4+4的效果,节省了数亿元再建新桥的资金。
人人都知道要创新,却不知从何创新,总认为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非得是天翻地覆才叫创新。在我看来,创新就是突破旧观念,打破条条框框,或者说就是尝试一下没有试过的方法和思路。创新更是无处不在,可以从运作制度到生产技术,从企业管理到具体业务,从客户服务到产品整合,处处都可创新,人人都能创新。企业不仅要加强创新文化的培养,还要建立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鼓励和保障员工创新的热情。
Hawkfhy 在本刊网站管理论坛的留言
您对我们杂志有任何建议,您有任何宝贵的企业管理心得、体会欲一吐为快,欢迎与我们联络。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互动:网站论坛:www.zwgl.com.cn;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电话:010-88232898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本栏目主持人:千 夏
《定位之父,淘汰“全才”的时代!》——2010年1月刊
看了贵刊的《定位之父,淘汰“全才”的时代!》一文,我有两点想法想和贵刊商榷,个人觉得,里斯的观念并不是那么适合中国市场,这大概也是里斯的观念之所以在中国并不通行的原因吧。
首先,不是第一,未必就没有前途。里斯的营销法则更像是“屠龙术”,谈那么多占领目标用户的心智,建立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目标是要建立行业第一。而其实消费者大体是包容性的,对于品牌确实也有一二三的排序,但最后做出购买决策的时候,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而营销的意义,就在于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这是临门一脚。
其次,“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观念,在中国市场容易引起诸多误会。众所周知,公关一词,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语境下并非那么受人欢迎。更多时候,消费者宁愿接受赤裸裸的广告传播,而非明里暗里的公关活动。在欧美市场公关尚且无法替代广告,在中国市场,又岂能例外?况且,在中国市场“公关”很多时候本就带有某种“秘而不宣”的色彩。
天津读者黄维电子邮件发来评论
6+2>4+4的启示
我看过这样一个创新案例,很受启发。美国著名的金山大桥是双向八车道,为“4+4”模式,即往返车道都为4道。然而,通车后一度出现拥堵,相关部门很是苦恼,决定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有一个美国青年通过多日观察,发现了其中的症结所在:上午市民上班造成左边车道拥挤,下午市民下班造成右边车道拥挤。于是,他提出了将4+4车道改为6+2车道的想法,上午左边车道为6道,右边车道为2道,下午则相反,右边为6左边为2,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样是8条车道,6+2明显取得了大于4+4的效果,节省了数亿元再建新桥的资金。
人人都知道要创新,却不知从何创新,总认为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非得是天翻地覆才叫创新。在我看来,创新就是突破旧观念,打破条条框框,或者说就是尝试一下没有试过的方法和思路。创新更是无处不在,可以从运作制度到生产技术,从企业管理到具体业务,从客户服务到产品整合,处处都可创新,人人都能创新。企业不仅要加强创新文化的培养,还要建立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鼓励和保障员工创新的热情。
Hawkfhy 在本刊网站管理论坛的留言
您对我们杂志有任何建议,您有任何宝贵的企业管理心得、体会欲一吐为快,欢迎与我们联络。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互动:网站论坛:www.zwgl.com.cn;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电话:010-88232898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本栏目主持人:千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