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什拉甫,维吾尔语意为河流。叶尔羌河从这里川流而过,养育了全乡15个行政村3132户16604人。
这是一条河与一家人的故事。在喀什地区莎车县霍什拉甫乡的村庄里,吐尔孙·谢木谢老人和他的家族四代人,在此为村民们义务摆渡40多年。这个人均仅有半亩多地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地区,吐尔孙用他们世代相袭的方式,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寻找到了生活的默契。叶尔羌河静静地流淌着,河边的故事打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4月的一天,记者趁着在莎车采访的机会,专程驱车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霍什拉甫乡巴扎村,拜访了村口的摆渡人吐尔孙与他的家人。
桃花源记
16岁的艾克热木·霍加阿乌拉看上去像是十一二歲的娃娃。他神情羞涩,皮肤黝黑,眼睛被戈壁滩上的烈日灼得发红。
去他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莎车县城坐车约两个小时到达霍什拉甫乡,再行十几公里的沙土路到渡口,还要步行约2公里,就是巴扎村艾克热木的家。为了拜访艾克热木的爷爷——一位在叶尔羌河摆渡了40多年的老人,我们决定去他家看看。
在荒野中徒步。眼睛被南疆早春的烈日刺得直流泪,干燥的空气令嗓子冒烟、头发枯干,地上是厚厚的浮土与泥泞。这条从渡口到村庄的路,艾克热木和他的爷爷每天都要走上几个来回。我们在霍什拉甫乡派出所干部郭龙泽的带领下走在前面,艾克热木从后面远远地跟上来,不一会儿就超出我们一大截。
前方一片红色群山下的高台上,能看到村落的影子。“那棵树下面就是他家。看着不远吧,走过去得有几公里呢!”民警郭龙泽笑着说。逢年过节,乡里的干部和民警同志,都会带上米、面、油和生活用品去看望老人家。
霍什拉甫,维吾尔语意为河流。叶尔羌河从这里川流而过,养育了全乡15个行政村3132户16604人。全乡耕地面积11800余亩,人均仅有半亩多地。属国家级重点贫困乡,亦是莎车县典型的少边穷地区。在这样一个贫困的乡村,艾克热木的爷爷吐尔孙·谢木谢竟然义务为村民摆渡了40多年,这是一位有着怎样情怀的老人呢?在去之前,我期待着一个煽情的故事。
村庄渐渐近了。杏花在一片黄土的映衬下格外娇艳。巍巍昆仑山下的这个小村落,有一种“桃花源记”的感觉,可“世外桃源”的生活并没有人们理想中的浪漫。推开艾克热木家的栅栏,院子里的黄土炕上光屁股娃娃好奇地望着我们。进到屋里,最先看到的是露天厨房,土胚搭的灶台上一口大铁锅,里面空空如也。
艾克热木的午饭是半个发硬的干馕。他把馕扔到河水里泡软些,一边啃馕,一边用大瓢舀起河水咕咚咕咚地喝。叶尔羌河的水虽然纯净,但彻骨冰冷,如此饮下让人有些担心。艾克热木和他的家人,吃过最好的食物是清炖羊肉,一年到头却也难得享用一次。干馕和玉米糊糊是不变的餐单,食物对他们来说仅是果腹的需要,美味与享受只是传说。想到城市里那些被人们毫无节制浪费掉的盛宴,我们需要深深地忏悔。
一家人与一条河
74岁的吐尔孙·谢木谢颤巍巍地从土屋里迎出来。常年在冰冷的河水里摆渡,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他佝偻着背,双腿弯曲,手指关节有些变形,身体前倾,依靠着一根拐杖。“老爷子看起来好多了!”民警郭龙泽说,去年吐尔孙病得很严重,几乎躺在床上起不来,还专程去了趟喀什的医院治病。那也是老汉第一次出远门,如果不是为了治病,吐尔孙这一辈子最远只去过莎车县城里的闺女家。
村里没有电视,没有自来水,太阳能发的一点电仅供夜晚照明。人们过着平静而朴素的生活。苍茫昆仑山脚下的这一片土地,零星散落着几个村庄。人们若是走山路到乡里去办事情,要绕90多公里路。因为没有通车,所以坐船渡河就成了最快捷的方式,只要走20多公里路。
很久以前,村民们为了渡河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骑骆驼过河,有人趴在一捆干麦草上过河,只要是能漂浮的物体都被用来渡河。但这些土办法也只能供一两个人过河,遇到水大的时候,还有被洪水冲走的生命危险。
吐尔孙的父亲是个脑袋瓜灵活的人,见到村民渡河成了大问题,于是造了一艘木船开始在村口摆渡。几块木板拼凑成的船虽然简陋,但在50多米宽的河面上,还是显得很管用。从此以后,牛呀,马呀,羊呀,几百斤重的东西都能轻松运过河。交通便捷了,买卖容易了,闭塞的小山村与外界的联络也活泛起来。
山中岁月容易逝。吐尔孙·谢木谢已经忘了第一次看父亲摆渡是哪一年。父亲去世以后,吐尔孙就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摆渡的任务。没有人负责造船,没有人给他发工资。但吐尔孙知道自己必须去。这仿佛是一种责任的传承,亦是生存的考验。村民们都不是有钱人,渡河常常是免费的。收成好的年景,有出手阔绰者会给吐尔孙一二十公斤麦子。如今又有了摩托车、拖拉机这些大家伙,吐尔孙的木船也统统能给渡过河去,有时候也能收费一两元。
吐尔孙苍老浑浊的目光平静茫然地望着我们,讲述着在他看来平淡无奇的故事。四十多年最好的年华一晃而过,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雨无阻,仿佛与叶尔羌河签订了契约。
平凡中的感动
离开吐尔孙家之前,我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儿女绕膝的老人。老伴儿两年前去世了,留下6个女儿,3个儿子,25个孙子孙女。义务为村民摆渡40多年的吐尔孙如今再也撑不动船了。但是巴扎村的渡口依旧每天有人准时“上班”,那是吐尔孙的儿子、孙子,渡船已经成了一家人的责任。
如今,霍什拉甫乡派出所也派出民警同志和吐尔孙一家人共同摆渡。民警们还在渡口边搭起了一顶帐篷,遇上坏天气,等待渡河的乡亲们可以坐在里面躲风避雨。“搭帐篷的那天村民们高兴极了,帐篷还没搭好,大家就兴奋地坐在里面有说有笑。”民警郭龙泽是乡亲们的老朋友,谁家浇地引水不公啦、谁家巴郎打架啦,都会来找民警同志说理。前几年有不法分子逃到村里,吐尔孙还协助破案立了功。民警们给吐尔孙的木船挂上了“风雨同舟”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正说着话,有老乡拉着一头小牛犊上了渡船。今天在渡口“上班”的是吐尔孙的孙子艾克热木。小牛犊显然是头一回坐船,扭扭捏捏地不肯迈步,艾克热木和民警同志一起帮忙拉着缰绳,才把倔强的牛犊扯上船。过去撑船靠一根船桨,很费力气。如今聪明的摆渡人在河面上拉起一根钢丝,在钢丝绳上安装一个滑轮,船头和船尾都拉着钢丝形成一个三角形,过河的时候只需要拉动钢丝,就能够根据三角型的变化把船摆渡到对岸。这个方法不仅简单科学,而且省力。
为了体验一下摆渡的感觉,我们和牛犊一起上了船。牛犊在船上紧张得四蹄哆嗦,乘客们倒是有说有笑。船底进了一些水,人只能站在高些的木板上才不会沾湿鞋子。片刻功夫,这一船的人和牛就摆渡到了河对面。艾克热木拿起铁皮桶做的长把大舀瓢,把船底进的水舀了出去。
艾克热木跟他的爷爷一样,天一亮就出门准时“上班”,天黑了才“下班”。家族四代人就守望在河边,接力为村民们摆渡。吐尔孙家一共自费建造了四艘木船,靠着村民们给的一点麦子、零星的收入,做着看起来不算是赚钱的营生。现在这条船已经很旧了,但吐尔孙和他的孩子们没有想过放弃,他们最大的心愿是能有一条新船。
叶尔羌河与吐尔孙家族的契约,还在延续着。采访结束,我所期待的煽情桥段似乎没有发生。生活的故事五味杂陈,那些大喜大悲只是影视作品中的渲染。而生活本身,蕴含着一种默默无闻的力量。平凡的小人物们,用其一生、甚至几代人,绵延着一个平淡的故事。正是这些平凡中的感动,最能打动人心。
四十多年最好的年华一晃而过,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雨无阻,仿佛与叶尔羌河签订了契约。
这是一条河与一家人的故事。在喀什地区莎车县霍什拉甫乡的村庄里,吐尔孙·谢木谢老人和他的家族四代人,在此为村民们义务摆渡40多年。这个人均仅有半亩多地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地区,吐尔孙用他们世代相袭的方式,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寻找到了生活的默契。叶尔羌河静静地流淌着,河边的故事打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4月的一天,记者趁着在莎车采访的机会,专程驱车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霍什拉甫乡巴扎村,拜访了村口的摆渡人吐尔孙与他的家人。
桃花源记
16岁的艾克热木·霍加阿乌拉看上去像是十一二歲的娃娃。他神情羞涩,皮肤黝黑,眼睛被戈壁滩上的烈日灼得发红。
去他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莎车县城坐车约两个小时到达霍什拉甫乡,再行十几公里的沙土路到渡口,还要步行约2公里,就是巴扎村艾克热木的家。为了拜访艾克热木的爷爷——一位在叶尔羌河摆渡了40多年的老人,我们决定去他家看看。
在荒野中徒步。眼睛被南疆早春的烈日刺得直流泪,干燥的空气令嗓子冒烟、头发枯干,地上是厚厚的浮土与泥泞。这条从渡口到村庄的路,艾克热木和他的爷爷每天都要走上几个来回。我们在霍什拉甫乡派出所干部郭龙泽的带领下走在前面,艾克热木从后面远远地跟上来,不一会儿就超出我们一大截。
前方一片红色群山下的高台上,能看到村落的影子。“那棵树下面就是他家。看着不远吧,走过去得有几公里呢!”民警郭龙泽笑着说。逢年过节,乡里的干部和民警同志,都会带上米、面、油和生活用品去看望老人家。
霍什拉甫,维吾尔语意为河流。叶尔羌河从这里川流而过,养育了全乡15个行政村3132户16604人。全乡耕地面积11800余亩,人均仅有半亩多地。属国家级重点贫困乡,亦是莎车县典型的少边穷地区。在这样一个贫困的乡村,艾克热木的爷爷吐尔孙·谢木谢竟然义务为村民摆渡了40多年,这是一位有着怎样情怀的老人呢?在去之前,我期待着一个煽情的故事。
村庄渐渐近了。杏花在一片黄土的映衬下格外娇艳。巍巍昆仑山下的这个小村落,有一种“桃花源记”的感觉,可“世外桃源”的生活并没有人们理想中的浪漫。推开艾克热木家的栅栏,院子里的黄土炕上光屁股娃娃好奇地望着我们。进到屋里,最先看到的是露天厨房,土胚搭的灶台上一口大铁锅,里面空空如也。
艾克热木的午饭是半个发硬的干馕。他把馕扔到河水里泡软些,一边啃馕,一边用大瓢舀起河水咕咚咕咚地喝。叶尔羌河的水虽然纯净,但彻骨冰冷,如此饮下让人有些担心。艾克热木和他的家人,吃过最好的食物是清炖羊肉,一年到头却也难得享用一次。干馕和玉米糊糊是不变的餐单,食物对他们来说仅是果腹的需要,美味与享受只是传说。想到城市里那些被人们毫无节制浪费掉的盛宴,我们需要深深地忏悔。
一家人与一条河
74岁的吐尔孙·谢木谢颤巍巍地从土屋里迎出来。常年在冰冷的河水里摆渡,使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他佝偻着背,双腿弯曲,手指关节有些变形,身体前倾,依靠着一根拐杖。“老爷子看起来好多了!”民警郭龙泽说,去年吐尔孙病得很严重,几乎躺在床上起不来,还专程去了趟喀什的医院治病。那也是老汉第一次出远门,如果不是为了治病,吐尔孙这一辈子最远只去过莎车县城里的闺女家。
村里没有电视,没有自来水,太阳能发的一点电仅供夜晚照明。人们过着平静而朴素的生活。苍茫昆仑山脚下的这一片土地,零星散落着几个村庄。人们若是走山路到乡里去办事情,要绕90多公里路。因为没有通车,所以坐船渡河就成了最快捷的方式,只要走20多公里路。
很久以前,村民们为了渡河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骑骆驼过河,有人趴在一捆干麦草上过河,只要是能漂浮的物体都被用来渡河。但这些土办法也只能供一两个人过河,遇到水大的时候,还有被洪水冲走的生命危险。
吐尔孙的父亲是个脑袋瓜灵活的人,见到村民渡河成了大问题,于是造了一艘木船开始在村口摆渡。几块木板拼凑成的船虽然简陋,但在50多米宽的河面上,还是显得很管用。从此以后,牛呀,马呀,羊呀,几百斤重的东西都能轻松运过河。交通便捷了,买卖容易了,闭塞的小山村与外界的联络也活泛起来。
山中岁月容易逝。吐尔孙·谢木谢已经忘了第一次看父亲摆渡是哪一年。父亲去世以后,吐尔孙就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摆渡的任务。没有人负责造船,没有人给他发工资。但吐尔孙知道自己必须去。这仿佛是一种责任的传承,亦是生存的考验。村民们都不是有钱人,渡河常常是免费的。收成好的年景,有出手阔绰者会给吐尔孙一二十公斤麦子。如今又有了摩托车、拖拉机这些大家伙,吐尔孙的木船也统统能给渡过河去,有时候也能收费一两元。
吐尔孙苍老浑浊的目光平静茫然地望着我们,讲述着在他看来平淡无奇的故事。四十多年最好的年华一晃而过,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雨无阻,仿佛与叶尔羌河签订了契约。
平凡中的感动
离开吐尔孙家之前,我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儿女绕膝的老人。老伴儿两年前去世了,留下6个女儿,3个儿子,25个孙子孙女。义务为村民摆渡40多年的吐尔孙如今再也撑不动船了。但是巴扎村的渡口依旧每天有人准时“上班”,那是吐尔孙的儿子、孙子,渡船已经成了一家人的责任。
如今,霍什拉甫乡派出所也派出民警同志和吐尔孙一家人共同摆渡。民警们还在渡口边搭起了一顶帐篷,遇上坏天气,等待渡河的乡亲们可以坐在里面躲风避雨。“搭帐篷的那天村民们高兴极了,帐篷还没搭好,大家就兴奋地坐在里面有说有笑。”民警郭龙泽是乡亲们的老朋友,谁家浇地引水不公啦、谁家巴郎打架啦,都会来找民警同志说理。前几年有不法分子逃到村里,吐尔孙还协助破案立了功。民警们给吐尔孙的木船挂上了“风雨同舟”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正说着话,有老乡拉着一头小牛犊上了渡船。今天在渡口“上班”的是吐尔孙的孙子艾克热木。小牛犊显然是头一回坐船,扭扭捏捏地不肯迈步,艾克热木和民警同志一起帮忙拉着缰绳,才把倔强的牛犊扯上船。过去撑船靠一根船桨,很费力气。如今聪明的摆渡人在河面上拉起一根钢丝,在钢丝绳上安装一个滑轮,船头和船尾都拉着钢丝形成一个三角形,过河的时候只需要拉动钢丝,就能够根据三角型的变化把船摆渡到对岸。这个方法不仅简单科学,而且省力。
为了体验一下摆渡的感觉,我们和牛犊一起上了船。牛犊在船上紧张得四蹄哆嗦,乘客们倒是有说有笑。船底进了一些水,人只能站在高些的木板上才不会沾湿鞋子。片刻功夫,这一船的人和牛就摆渡到了河对面。艾克热木拿起铁皮桶做的长把大舀瓢,把船底进的水舀了出去。
艾克热木跟他的爷爷一样,天一亮就出门准时“上班”,天黑了才“下班”。家族四代人就守望在河边,接力为村民们摆渡。吐尔孙家一共自费建造了四艘木船,靠着村民们给的一点麦子、零星的收入,做着看起来不算是赚钱的营生。现在这条船已经很旧了,但吐尔孙和他的孩子们没有想过放弃,他们最大的心愿是能有一条新船。
叶尔羌河与吐尔孙家族的契约,还在延续着。采访结束,我所期待的煽情桥段似乎没有发生。生活的故事五味杂陈,那些大喜大悲只是影视作品中的渲染。而生活本身,蕴含着一种默默无闻的力量。平凡的小人物们,用其一生、甚至几代人,绵延着一个平淡的故事。正是这些平凡中的感动,最能打动人心。
四十多年最好的年华一晃而过,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雨无阻,仿佛与叶尔羌河签订了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