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注射透明质酸后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在治疗面部先天性巨型黑色素细胞痣(巨痣)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面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先天性巨痣患者7例,包括单次扩张和重复扩张。利用部分切除加软组织扩张术的方法分期完全切除患者面部的巨痣。手术遵循合理设计、注意无瘤操作和无张力原则;多个扩张器使用时一定要将扩张器彼此贯通,减少包膜形成,有利二期手术皮瓣转移。结果7例病灶均位于面部,巨痣均完全切除,面积7 cm×5 cm至15 cm×1
目的探讨在头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早期应用扩张术的效果。方法对1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一期清创,缺损旷置或者简单的采用头皮刃厚皮片移植覆盖,同时在缺损旁边埋置扩张器;二期扩张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缺损创面,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例头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埋置22个扩张器,平均扩张时间74.3 d(53~96 d),术后随访平均时间为15个月(3~67个月)。所有的扩张皮瓣均成活,色
期刊
目的探讨导管外置式巨型扩张器修复复杂和大面积皮肤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7例皮肤病损患者和400~1000 ml扩张器。经皮肤小切口埋置扩张器,术后4 d开始间断注水扩张。完成扩张后二期手术修复皮肤病损。患者接受扩张术1~4次。观察患者皮肤扩张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1年后随访手术效果。结果247例共741个扩张部位,并发症122个,发生率为16.5%。其中8个扩张器因并发症未完成扩张终止治疗,
目的比较改良肌皮瓣法睑袋成形术与改良肌皮瓣法睑袋成形术联合中面部提升的美容效果。方法将60例皮肤或(和)轮匝肌松弛型下睑膨出中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改良肌皮瓣法睑袋成形术28例为对照组,改良肌皮瓣法睑袋成形术联合中面部提升32例为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美容效果、是否有并发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92.8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
目的探讨应用额部扩张皮瓣联合耳廓软骨修复鼻翼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鼻翼全层缺损,范围在1.5 cm×1.2 cm以上的患者,在额部埋置容量50~80 ml扩张器,注水超量扩张获得多余皮肤。缺损处鼻背皮肤翻转做衬里,切取患侧耳廓软骨做支架,扩张后的额部皮瓣带蒂转移覆盖于软骨表面,供区皮肤直接拉拢缝合。2个月后行鼻根部皮瓣断蒂修整术。结果术后随访3~18个
期刊
目的观察6种中药水提物对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家兔7只,采用改良Kligman法造模,将煤焦油外涂于双侧兔耳管开口2 cm×2 cm处,每日1次,连续2周,于造模第7天时皮下注射痤疮丙酸杆菌菌悬液,浓度为1.0×108 CFU/ml,每侧约50 μl。造模成功后以随机分组方式将14只兔耳分为7组,每组2只,其中6组擦拭中药水提物,第7组1只兔耳擦拭夫西地酸乳膏,另1只兔耳擦拭生理
目的探讨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额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下睑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选择8例下睑外翻患者,一期在颞浅血管额支供区植入扩张器,扩张充分后,二期切除下睑瘢痕,充分松解使下睑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再将额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覆盖创面;三期3周后行皮瓣延迟术,再1周后行断蒂术,修复剩余的下睑瘢痕切除后创面。结果8例患者均未出现皮瓣淤血、坏死,眼睑形态良好,下睑外翻畸形矫正,
目的探讨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颈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一期在腋前线做切口,埋置相应大小扩张器,经4~6个月预扩张后,二期依据面颈部瘢痕切除术后缺损创面,选择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颈横动脉颈段皮支或者胸肩峰动脉皮穿支为血管蒂,进行带蒂或游离移植,供瓣区拉拢缝合。结果43例51个皮瓣全部成活良好,修复效果满意,供瓣区瘢痕不明显。结论预扩张的胸三角皮瓣可以作为面颈部瘢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