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儿童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总会有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儿童诗,生活气息浓郁,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琅琅上口,是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也是表达儿童思维特征,抒发儿童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一、 儿童身心发展与儿童诗学习的特点
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容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而短小优美、内容丰富、情感充沛、生动有趣,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火花的文字应首推儿童诗了。
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超前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他们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象思维异常活跃,极富想象。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就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正如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先生所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写诗是他们自由天性的表现,他们因快乐而写诗,因写诗而快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如今的孩子,入学前在家长、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儿歌和儿童诗,初步养成了读诗的兴趣,领略了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进入小学后,识字量渐增,在大量诵读琅琅上口的诗歌后,让他们尝试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儿歌、儿童诗的创作,不会是件困难的事。
帮助小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更可以满足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 开展儿童诗教学的主要策略
“儿童写诗,诗写儿童。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诗写下的,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让儿童诗意的栖居,是语文老师的天职。”特级教师王崧舟如是说。在引导学生们大量接触儿童诗歌后,我们应该合理巧妙地去开发他们写诗的优势资源。
1. 诵读为桥梁,感受儿童诗。儿童诗具有丰富、律动的音乐性,诗中精心设计安排的节奏、韵律、反复等,均增添了诗句本身的魅力,令人琅琅上口、爱不忍释。而让学生感悟诗的这种韵律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开辟各种阵地,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乐于诵读儿童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儿童诗丰富的音乐感,学会分行,学会按韵律的感觉断句、停顿。如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配乐读、表演读,班级诗歌朗诵比赛、都可以成为学生练读的阵地,目的在于达到杜甫曾经说过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那么在日积月累以后,将会为他们写出感动自己、感动你我的优秀作品积淀深厚的诗歌底蕴。
(1) 赏读经典诗作。经典的赏读有利于激起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体会诗韵。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以他们饱满的情感写下对童年和对儿童的爱:刘饶民的《大海睡着了》很形象,任溶溶的《小童话》很美丽,而舒兰的《虫和鸟》则充满了奇思妙想。还有泰戈尔、金波、鲁兵等诗人都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篇,是儿童诗的引路人。
(2) 品读普通诗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儿童诗的机会很多,无论是从报纸杂志还是从书籍、网站,到处可以发现儿童诗的踪影。如果说,经典带给学生的是享受,那么普通诗文,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教师写的儿童诗,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而这对于儿童能迷恋上儿童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诗作的基础上,也满足他们发表的欲望——在全班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编辑班级学生诗集,从而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尽管学生创作的一些诗也许并不和平仄,也不押韵,但他们学习创作的热情应该是令人赞赏的。
2. 课文作支架,仿写儿童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常精选了很多有趣的童话诗,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乡下孩子》……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当他们诵读这些诗一般的童话时,心灵深处是愉悦的、激动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写儿童诗亦是如此。所以每当学到这些课文,笔者常常和学生们营造诗的氛围,共同感受儿童诗的美和纯,以课文为支架,通过续写、仿写、改写等形式,让学生们补充诗、编写诗、创造诗。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鲜花和星星》一课是一首儿童诗,它简短凝练,节奏明快,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这首小诗语言优美,充满童趣,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文。教学时,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诗歌,不论是朗读还是背诵都已经非常投入之时,可以提供一组画面和相应的句式,进行片段的仿写练习:
(1) 我最喜欢秋天的落叶——
(2) 我最喜欢草原的牛羊——
通过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场景能很快地在学生脑中再现,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地点拨,帮助他们恰当运用语言,就可以使表达更加规范生动。接着,再让他们想一想自然万物,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自己进行再创作。不久,一首首小诗便展现在眼前。有的写: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有的写:我最喜欢天空飞翔的小鸟,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街上的人儿还多。有的写:我最喜欢满天的云朵,这里一片,那里一片,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我最喜欢雨天美丽的伞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操场上的小朋友还多。……这不正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吗?学生不就是一位位可爱的小诗人吗?
黑格尔说,人有一种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从而实现他自己的冲动。在写诗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走进了儿童诗的世界,展现自己的个性,焕发生命的光彩。这样的写作是快乐的,快乐的写作将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作。
3. 生活为土壤,学写儿童诗。课堂毕竟只是一方小天地,是学生们学诗的基点,“生活才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儿童写诗也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历过的事情,也就是说,诗就在生活中,只有积累了很多生活,灵感来时才能喷涌而出。新学期来了,好多同学都换了新铅笔盒。下课了,常凑在一起,你看看我的,我瞧瞧你的。于是笔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铅笔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关上后外面又有什么图案?学生们从形状、颜色、粗细等不同角度观察铅笔盒后,有了好多话可说。一位学生创作了《打开我的铅笔盒》一诗这样写道:打开我的铅笔盒/里面有/薄薄的记录本/细细的铅笔/大大的橡皮/关上我的铅笔盒/外面有/可爱的小兔子/盛开的桃花。下大雪了,教师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融入到雪的世界里,在玩中指导他们观察。回到教室,诗作已在他们心中诞生。有一位学生写道:雪花飘呀飘/落在老师脸上/亲亲她的脸。多么稚趣的语言,多么奇妙的想象,那种扑面而来的纯真情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可以说诗既是稀有的眷顾,又是热情的常客。诗的感觉常常不期然地会来到学生们的心中,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用心逮住它。
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靠心灵去感悟。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笔者认识到:只要我们能给予学生们一点时间,一点空间,还有一点阳光,他们就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写成诗,把事物的有关联想写成诗,把与事物的对话写成诗。教诗的目的就是培育爱诗的孩子,让我们这些儿童教育工作者们,尤其是语文老师,引领着学生们去接触更多的儿童诗,不断掘取诗歌国度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我们的孩子诗意地栖息在那个美好的世界。
(作者单位:镇江市桃花坞小学)
一、 儿童身心发展与儿童诗学习的特点
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容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而短小优美、内容丰富、情感充沛、生动有趣,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火花的文字应首推儿童诗了。
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超前于抽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是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思维的。他们持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形象思维异常活跃,极富想象。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只能运用只言片语,却又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就是富有灵性的精美小诗。正如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先生所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写诗是他们自由天性的表现,他们因快乐而写诗,因写诗而快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如今的孩子,入学前在家长、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一定会背很多古诗、儿歌和儿童诗,初步养成了读诗的兴趣,领略了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进入小学后,识字量渐增,在大量诵读琅琅上口的诗歌后,让他们尝试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儿歌、儿童诗的创作,不会是件困难的事。
帮助小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可以提高他们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更可以满足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从而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 开展儿童诗教学的主要策略
“儿童写诗,诗写儿童。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诗写下的,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让儿童诗意的栖居,是语文老师的天职。”特级教师王崧舟如是说。在引导学生们大量接触儿童诗歌后,我们应该合理巧妙地去开发他们写诗的优势资源。
1. 诵读为桥梁,感受儿童诗。儿童诗具有丰富、律动的音乐性,诗中精心设计安排的节奏、韵律、反复等,均增添了诗句本身的魅力,令人琅琅上口、爱不忍释。而让学生感悟诗的这种韵律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作为教师,我们要做有心人,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开辟各种阵地,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乐于诵读儿童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儿童诗丰富的音乐感,学会分行,学会按韵律的感觉断句、停顿。如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配乐读、表演读,班级诗歌朗诵比赛、都可以成为学生练读的阵地,目的在于达到杜甫曾经说过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那么在日积月累以后,将会为他们写出感动自己、感动你我的优秀作品积淀深厚的诗歌底蕴。
(1) 赏读经典诗作。经典的赏读有利于激起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体会诗韵。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以他们饱满的情感写下对童年和对儿童的爱:刘饶民的《大海睡着了》很形象,任溶溶的《小童话》很美丽,而舒兰的《虫和鸟》则充满了奇思妙想。还有泰戈尔、金波、鲁兵等诗人都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篇,是儿童诗的引路人。
(2) 品读普通诗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儿童诗的机会很多,无论是从报纸杂志还是从书籍、网站,到处可以发现儿童诗的踪影。如果说,经典带给学生的是享受,那么普通诗文,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教师写的儿童诗,带给学生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而这对于儿童能迷恋上儿童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诗作的基础上,也满足他们发表的欲望——在全班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编辑班级学生诗集,从而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尽管学生创作的一些诗也许并不和平仄,也不押韵,但他们学习创作的热情应该是令人赞赏的。
2. 课文作支架,仿写儿童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常精选了很多有趣的童话诗,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乡下孩子》……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当他们诵读这些诗一般的童话时,心灵深处是愉悦的、激动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写儿童诗亦是如此。所以每当学到这些课文,笔者常常和学生们营造诗的氛围,共同感受儿童诗的美和纯,以课文为支架,通过续写、仿写、改写等形式,让学生们补充诗、编写诗、创造诗。如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鲜花和星星》一课是一首儿童诗,它简短凝练,节奏明快,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这首小诗语言优美,充满童趣,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文。教学时,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诗歌,不论是朗读还是背诵都已经非常投入之时,可以提供一组画面和相应的句式,进行片段的仿写练习:
(1) 我最喜欢秋天的落叶——
(2) 我最喜欢草原的牛羊——
通过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场景能很快地在学生脑中再现,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地点拨,帮助他们恰当运用语言,就可以使表达更加规范生动。接着,再让他们想一想自然万物,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自己进行再创作。不久,一首首小诗便展现在眼前。有的写: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有的写:我最喜欢天空飞翔的小鸟,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街上的人儿还多。有的写:我最喜欢满天的云朵,这里一片,那里一片,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我最喜欢雨天美丽的伞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操场上的小朋友还多。……这不正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吗?学生不就是一位位可爱的小诗人吗?
黑格尔说,人有一种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从而实现他自己的冲动。在写诗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走进了儿童诗的世界,展现自己的个性,焕发生命的光彩。这样的写作是快乐的,快乐的写作将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作。
3. 生活为土壤,学写儿童诗。课堂毕竟只是一方小天地,是学生们学诗的基点,“生活才是童诗创作最肥沃的土壤”。儿童写诗也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和经历过的事情,也就是说,诗就在生活中,只有积累了很多生活,灵感来时才能喷涌而出。新学期来了,好多同学都换了新铅笔盒。下课了,常凑在一起,你看看我的,我瞧瞧你的。于是笔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的铅笔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关上后外面又有什么图案?学生们从形状、颜色、粗细等不同角度观察铅笔盒后,有了好多话可说。一位学生创作了《打开我的铅笔盒》一诗这样写道:打开我的铅笔盒/里面有/薄薄的记录本/细细的铅笔/大大的橡皮/关上我的铅笔盒/外面有/可爱的小兔子/盛开的桃花。下大雪了,教师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融入到雪的世界里,在玩中指导他们观察。回到教室,诗作已在他们心中诞生。有一位学生写道:雪花飘呀飘/落在老师脸上/亲亲她的脸。多么稚趣的语言,多么奇妙的想象,那种扑面而来的纯真情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可以说诗既是稀有的眷顾,又是热情的常客。诗的感觉常常不期然地会来到学生们的心中,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有没有用心逮住它。
诗从生活中来,诗靠眼睛去捕捉、靠心灵去感悟。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笔者认识到:只要我们能给予学生们一点时间,一点空间,还有一点阳光,他们就能把生活中的小事写成诗,把事物的有关联想写成诗,把与事物的对话写成诗。教诗的目的就是培育爱诗的孩子,让我们这些儿童教育工作者们,尤其是语文老师,引领着学生们去接触更多的儿童诗,不断掘取诗歌国度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我们的孩子诗意地栖息在那个美好的世界。
(作者单位:镇江市桃花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