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运用探讨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urry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讨论式教学法"自从出现以来,深受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欣赏和青睐,在各科教学之中均有实践运用,那么在"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具体运用,借此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值得探索,本文对"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措施予以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讨论式教学法";运用措施
  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并不是向学生告知历史事件、人物、发展等,更重要的是将其中的文化、思想精髓予以传承和发展,让学生对此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在未来和历史之间构建其联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讨论式教学法"对学生探究、合作和自主的能力有较强的促进意义,因此作为初中历史老师,应该深入分析初中历史课堂上如何科学有效的借助"讨论式教学法"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其有感性的认识,从中獲得感悟和启发。
  一、精心做好准备工作
  在实际教学中使用"讨论式教学法"需要在课前对讨论的问题、内容等做好精心准备工作,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两方面着手。
  其一,讨论的问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历史作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比如经济、政治、文化等,所以老师必须通过设计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时可以多方面、广角度的进行,以便于对事件、人物等的认识更为客观、全面和深刻。比如我们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设计“清朝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瓜分为何只能消极面对呢?”。这一问题学生就需要从晚清政府的政治、经济、科技、武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促进学生对这一内容更好的理解。
  其二,讨论的问题要重视横向联系知识。学习历史并不是对相关事件等内容死记硬背,而是对历史事件发生背后的故事,了解导致这一事件的原因,造成的后果,综合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予以理解和学习。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在对讨论问题予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知识和知识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通。比如,在讲授唐朝和宋朝历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与语文相关的内容,唐宋两朝均有很多大诗人和文学家出现,历史老师以此为话题,横向开展交流,实现学生视野的开拓,对其学识的丰富有较强的促进性,让其通过其他角度学习历史知识。
  二、课程中以学生为本开展讨论活动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我们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开展相应的沟通交流活动,切实将学生的主体性予以展示。
  有效开展讨论式教学,需要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活动,因此作为初中历史老师必须要具有相应的以生为本的意识和思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主体性,老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予以引导,切实导向讨论教学。讲讨论式教学形式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反映、讨论情况、讨论进度等予以探讨和深思,以此为基础,有效的调整和安排后续的教学活动或者更改教学计划,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将学生的主体性切实发挥。比如,我们在执教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因为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之间有较强的联系,因此老师在执教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不能仅仅着眼于课本内容,还需要在课堂上穿插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相关的内容。由于前两次科技革命学生已经学习过,但是有的学习记忆并不是非常牢固,会有忘记的情况,作为老师不能为了教学进度而忽视了教学质量,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反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询问其是否记忆深刻,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复习了以往的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借助已学过的内容讨论新知识内容,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课后的延伸和拓展
  学生在课堂上予以讨论,能够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总结和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历史事件、人物等。为了将讨论式教学法的作用继续发挥,老师应该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课堂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看法、观点予以创新和完善,更加深入理解所需的知识内容。比如我们在讲授经济重心南移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予以讨论。南方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原因?其中那些原因是主要的,哪些原因是次要的?通过这样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中的内容,这些内容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并分组讨论后提交结果,这对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和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认知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将讨论式教学形式引入到初中历史课堂之中,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对历史知识更好的掌握,实现思维的锻炼,全面提升多方面能力。所以,作为老师应该主动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具体措施,在实际教学中予以科学运用。
  参考文献:
  [1]翟丽.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讨论式教学法[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7):129.
  [2] 王科霞. 互动式问题导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2):132-133.
  [3]余和林. 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新校园(中旬刊),2016(6):43-43.
其他文献
在临床上,常会遇到Y型留置针末端裂开的现象,造成漏药,输液不能继续,必须拔除Y型留置针,重新进行穿刺,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我们通过实践,找到了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荆黄汤坐浴对肛门疾病术后疼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 867例肛门疾病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荆黄汤坐浴(实验组)989例和高锰酸钾液坐浴(对照组)878例,比较两种药物对缓解疼痛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减轻肛门疼痛的效果好(P<0.01).结论 肛门疾病术后用中药荆黄汤坐浴,对减轻肛门疼痛明显优于高锰酸钾液坐浴。
目的 了解影响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操作考核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探讨护理实践教学对策,提高学生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696名在校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在护理技能考核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操作考核中学生受教师、实验条件设备、学生自身、教学方法 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技能水平不能正常发挥.结论 对其中的高影响、人为可控因素进行教学干预,可提高考核效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选取56例老年ACS患者,与同期48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诱发因素、胸痛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SAP组比较,ACS组患者在糖尿病患病率、陈旧性心肌梗死患病率、无明显诱因作为诱发因素的患者的比例、临床表现中非典型胸痛患者的比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控制老年ACS患者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与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模式与自由体位分娩结合应用;对照组为人性化服务模式建立前的常规产程护理.比较两组分娩和新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41±8)min,产后出血量(226±18)ml、胎儿官内窘迫发生率、产妇在产程中疼痛级别以及对产时服务的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
患者,男性,44岁,干部.确诊糖尿病2年,高血压病9年,发作性关节疼痛14年,确诊痛风8年.近半年感乏力明显,肢体关节疼痛较前加重,影响睡眠,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双手、双足关节变形,多处关节及皮下可见痛风石,双下肢多处破溃,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流出,双手、双足关节活动受限。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十分的关注学生对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小学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基础阶段,而语文则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小学的阅读能力,不仅影响着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影响着小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小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针对气管切开病人拔管前试堵管的方法与用物做了许多尝试,但运用于实践均不理想,通过观察研究。
期刊
目的 探讨合同护士主要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北京市某医院109名合同护上进行调查.结果 合同护士总工作压力水平为(2.76±0.52)分.排在前3位的压力源依次是护理々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和病人护理方面.,职称、科窜对合同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同护上压力程度高,其中经常倒班、工资及其他待遇低、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担
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普通导尿管的替代品已广泛用于临床,但留置导尿过程中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尿道黏膜损伤、拔管困难、逆行感染[1]、尿道断裂等[2].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尿道黏膜损伤.尿道黏膜损伤可出现在插管或拔管过程中,拔除尿管后有尿痛、尿胀、尿短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尿、排尿困难.据张美珍[3-4]报道留置导尿管后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约76%的患者会出现严重不适,尤其在24 h内较为明显.近年来国内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