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农业部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坚持“产”“管”并举,全面加强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1%、99.4%和95.5%,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一是全面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按照国务院食安委统一部署,启动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规范,确定首批10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作为创建试点单位,带动全国25个省市同步开展全省范围的创建活动。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各地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监测预警。坚持问题导向和重点治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水产品禁用药物、农资打假等7个专项治理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30万家,立案查处问题1.3万个。启动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计划,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兽用抗菌药科学规范使用水平。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样品4万多个,结合发现的问题督促各地整改和跟进开展监督抽查。针对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外源添加物等风险隐患,对蔬菜、果品、茶叶、食用菌、粮油、畜禽、奶产品、蜂产品等重点食用农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摸查风险隐患,为锁定监管重点、科学指导生产、正确引导消费切实发挥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新制定46种农药490项农药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制定农业领域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285项。启动了413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清理工作。研究谋划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完善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加快工作进度,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1万项,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同步。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1万个,全国共认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0.7万个。
四是不断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将基层监管能力建设纳入行业督查范围,推动全国所有的省、86%的地市、71%的县、97%的乡镇建立了监管机构,落实专兼职监管人员11.7万人。新投资10.9亿元建设264个农产品质检机构,启动了3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基层监管、质量安全县创建、检测技术等组织开展了14期培训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内容列入188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培训人数1.2万余人。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和执法能力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基层监管机构建设、资源配备、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等课题,努力解决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问题。
五是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及时督促处理“问题西瓜”、“甲醛白菜”、“北京草莓乙草胺”、“广州菜农使用违禁农药”等突发问题,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围绕食用菌富含重金属等热点话题组织专家主动发声,消除公众疑虑。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部主题日活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部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突出问题治理和执法监管,努力将大宗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二是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推进体系建设,特别是抓住“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契机,着力加强基层一线队伍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制度机制,加快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按照全程监管的思路探索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全面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按照国务院食安委统一部署,启动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规范,确定首批10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作为创建试点单位,带动全国25个省市同步开展全省范围的创建活动。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各地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监测预警。坚持问题导向和重点治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水产品禁用药物、农资打假等7个专项治理行动,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30万家,立案查处问题1.3万个。启动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计划,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兽用抗菌药科学规范使用水平。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样品4万多个,结合发现的问题督促各地整改和跟进开展监督抽查。针对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外源添加物等风险隐患,对蔬菜、果品、茶叶、食用菌、粮油、畜禽、奶产品、蜂产品等重点食用农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摸查风险隐患,为锁定监管重点、科学指导生产、正确引导消费切实发挥作用。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新制定46种农药490项农药残留限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制定农业领域国家标准23项,行业标准285项。启动了413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清理工作。研究谋划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完善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加快工作进度,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1万项,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同步。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1万个,全国共认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10.7万个。
四是不断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将基层监管能力建设纳入行业督查范围,推动全国所有的省、86%的地市、71%的县、97%的乡镇建立了监管机构,落实专兼职监管人员11.7万人。新投资10.9亿元建设264个农产品质检机构,启动了3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基层监管、质量安全县创建、检测技术等组织开展了14期培训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内容列入188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培训人数1.2万余人。科学谋划和制定“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和执法能力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基层监管机构建设、资源配备、人才队伍、能力提升等课题,努力解决基层监管力量薄弱问题。
五是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及时督促处理“问题西瓜”、“甲醛白菜”、“北京草莓乙草胺”、“广州菜农使用违禁农药”等突发问题,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围绕食用菌富含重金属等热点话题组织专家主动发声,消除公众疑虑。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业部主题日活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部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突出问题治理和执法监管,努力将大宗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二是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推进体系建设,特别是抓住“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契机,着力加强基层一线队伍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制度机制,加快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按照全程监管的思路探索建立监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