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西施》“带有明显模仿欧洲大歌剧”的痕迹。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至18世纪中叶,在歌剧中加入与剧情无关的芭蕾场面已成惯例。正如音乐理论家居其宏所说:“舞蹈进入歌剧之后,丰富了歌剧的形式结构,使歌剧在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方面具有更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和更绚丽多姿的藝术色彩,从而也使歌剧的综合美感呈现出多样统一、富于变化的美学意趣。”《西施》中的“响屐舞”着实带给观众几分欣喜。
我有几分困惑:用西洋歌剧形式,重新演绎中国古代名姬和一段悲壮凄美的历史传奇,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西施作为歌剧中的绝对1号,她的戏份是否有些被浅置?在我看来,单用序曲足以描述、营造吴越战争的结局;吴王完全可以在序曲中登场,唱出开场白:“胜者的咏叹”(设想)。第一幕可直接进入失败的越王被放生故里,为越国复兴,动员百姓心系国难,西施成为战败国向战胜国赔付的“贡品”。这里可以放开手脚,加大力度描写西施与故国难舍难离之情,以及为了祖国毅然而去的坚定信念。现在由于西施形象不够突出,戏剧矛盾、音乐冲突缺乏紧张度和张力感,听起来“又闷又长”很不过瘾,令观众多少会生出“难耐”之感。
中国歌剧创作近年出现了写“大人物”、“大名人”、“大事件”的势头,《刘邦》、《孔子》、《岳飞》等等,也有中央歌剧院早年曾创作的《彭德怀坐轿》这样描写革命领导人的歌剧作品。如果能写好、演好未尝不可。但,“大”并不意味“好”,驾驭、收拾起来恐难度更高。数一数,欧洲歌剧写大人物、大事件、大题材的有多少呢?从《费加罗的婚礼》中智慧的费加罗、善良的苏珊娜、可爱的凯鲁比诺,到《卡门》中的士兵、女工、走私贩,《乡村骑士》中的退伍兵、马车夫、村姑、农妇……
中国早期歌剧和五、六十年代的歌剧,曾留下过许多“小题材”、“小人物”的中国歌剧经典。西施,可谓中国的“大名人”、“大美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是大完人、大英雄,更不是“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最后西施投江的处理手法,也会让人轻易地联想到那些“大义凛然以死示清白”的大冤案主人公的“光辉形象”。我以为歌剧《西施》的结局令人郁闷却不够凄美。
雷蕾在重唱上费了功夫,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咏叹调如何摆脱歌曲或大歌曲的模式?如何强化乐队与演唱的整体性、摒弃“交响乐为歌曲伴奏”的窘境?这也许是歌剧作曲家需要进一步思索的课题。
我有几分困惑:用西洋歌剧形式,重新演绎中国古代名姬和一段悲壮凄美的历史传奇,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西施作为歌剧中的绝对1号,她的戏份是否有些被浅置?在我看来,单用序曲足以描述、营造吴越战争的结局;吴王完全可以在序曲中登场,唱出开场白:“胜者的咏叹”(设想)。第一幕可直接进入失败的越王被放生故里,为越国复兴,动员百姓心系国难,西施成为战败国向战胜国赔付的“贡品”。这里可以放开手脚,加大力度描写西施与故国难舍难离之情,以及为了祖国毅然而去的坚定信念。现在由于西施形象不够突出,戏剧矛盾、音乐冲突缺乏紧张度和张力感,听起来“又闷又长”很不过瘾,令观众多少会生出“难耐”之感。
中国歌剧创作近年出现了写“大人物”、“大名人”、“大事件”的势头,《刘邦》、《孔子》、《岳飞》等等,也有中央歌剧院早年曾创作的《彭德怀坐轿》这样描写革命领导人的歌剧作品。如果能写好、演好未尝不可。但,“大”并不意味“好”,驾驭、收拾起来恐难度更高。数一数,欧洲歌剧写大人物、大事件、大题材的有多少呢?从《费加罗的婚礼》中智慧的费加罗、善良的苏珊娜、可爱的凯鲁比诺,到《卡门》中的士兵、女工、走私贩,《乡村骑士》中的退伍兵、马车夫、村姑、农妇……
中国早期歌剧和五、六十年代的歌剧,曾留下过许多“小题材”、“小人物”的中国歌剧经典。西施,可谓中国的“大名人”、“大美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是大完人、大英雄,更不是“坚贞不屈的革命者”。最后西施投江的处理手法,也会让人轻易地联想到那些“大义凛然以死示清白”的大冤案主人公的“光辉形象”。我以为歌剧《西施》的结局令人郁闷却不够凄美。
雷蕾在重唱上费了功夫,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咏叹调如何摆脱歌曲或大歌曲的模式?如何强化乐队与演唱的整体性、摒弃“交响乐为歌曲伴奏”的窘境?这也许是歌剧作曲家需要进一步思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