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院:中国航天六十甲子起点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5年11月,院长陈赓陪同钱学森参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谈到中国的火箭导弹时,钱学森说:“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
  1956年5月26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发展中国导弹武器的决定,要集中仅有的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制造。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
  1956年11月,国防部五院按照专业分工建立了10个研究室,这10个室就是开启中国航天事业征程的起点。
  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1956年10月8日,在位于西郊车道沟附近的一个小食堂里,台上一张三屉桌,几把背靠椅,台下几排仅有巴掌宽的粗糙长条木凳,一场对于新中国火箭导弹事业来说最重要的会议正在召开。
  “同志们,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今天正式成立!”聂荣臻元帅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大会上郑重宣布。
  这一天,是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奠基日,也是在这一天,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对于每一位从事航天事业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钱学森回到祖国
  在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大会台上,坐着一位当时全中国唯一的资深火箭导弹专家,他就是钱学森。在回到祖国整整一年的这一天,45岁的他走上了非常重要的新岗位。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中央人民政府就着手组建我国的现代国防工业。在国务院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时,特别强调要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能为代表的尖端技术。
  当时,国内缺少熟悉导弹技术的专家和研制导弹的人才,连亲眼见过导弹的人都寥寥无几,所以,十分迫切需要的导弹工业迟迟没有组建。
  1955年10月8日,当钱学森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时,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钱学森归国后一方面是为中国科学院组建力学研究所,另一方面便是回应军队和国防部门对他的殷切期望。
  1955年11月25日,钱学森一行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陪同他参观了学院。在一个小火箭试验台前,陈赓试探地问道:“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
  “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
  从一封意见书开始
  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一年也是我国火箭导弹事业建立的加速期。
  2月17日,钱学森向国务院报送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案頭。《意见书》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某些具体措施。为保密起见,以“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表火箭导弹和航天技术,里面还列出了一批可以调来参加这一事业的21位高级专家名单,其中包括任新民、梁守槃、庄逢甘等。
  这份《意见书》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3月14日,周恩来亲自主持中央军委会议,研究怎样发展中国的导弹技术。会议决定由周恩来、聂荣臻和钱学森等人筹备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火箭、导弹事业的国防军事委员会。
  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聂荣臻为主任。5月26日,周恩来出席中央军委会议,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发展中国导弹武器的决定,要集中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制造。
  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不过,周总理的一条重要指示给了大家“定心丸”:工业部门、高校和军队都要提供人才支持。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了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首批骨干力量。
  神秘的毕业分配
  召开成立大会的食堂里,坐在台下的王桁心里十分兴奋。和其他10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王桁当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未来会和火箭发动机打交道,并为这份事业奋斗一辈子。
  60年后,2016年6月的一天,在中国运载火箭的发祥地——北京南苑东高地,记者见到了今年已经80多岁的航天老专家王桁,老人作为现在为数不多的亲身经历老五院成立前后的历史见证者,再次回忆起那段青春与激情交織在一起的岁月。
  1956年9月初,王桁从上海交大造船专业毕业。分配时,学习船用内燃机和动力系统的他以为自己会被分配到与造船有关的行业,“名单念到最后才念到我和另一个同学,单位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王桁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这是个什么单位,咱俩去那儿干嘛的呀?”由于谁都没听说过这个单位,搞得王桁也是一头雾水。
  这一年,上海交通大学有8个人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后来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沈辛荪也是其中2--。
  9月8日,王桁一行8人走出北京前门老火车站,一路向着西北方向,坐车来到位于车道沟附近的北京军区空军466医院。
  “宿舍就是病房,里面的床挺‘高级’,都是有轱辘的。”王桁向先到的其他院校的同学打听着“我们到这儿来是干什么事情的呀?”一位先来报到的同学悄悄告诉他:“你知道吗,咱们是来搞导弹的。”
  “当时觉得很惊奇,因为导弹的技术是很先进的。”王桁第一次感到导弹这个词离自己这么近。
  报到后的第三天,沈辛荪第一次见到了钱学森。“钱老来宿舍看望我们,对我们嘘寒问暖。”沈辛荪看到自己崇敬的科学家就站在面前,不免显得有些拘谨。
  王桁也是一样,他对钱老的第一印象是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有非常随和的性格。当得知王桁几人是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钱老风趣地说道:“交大的呀,我也是交大的,你们学得比我强,我是学火车头的。”
  在这些来自全国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中,有学化学的、学机械的、学纺织的,还有学文史的,什么专业都有,但没有一个人学过火箭导弹理论,因为在新中国的院校中,还没有开设过这个专业。
  食堂里的成立大会   1956年9月底,王桁发现466医院小食堂开始动工搭台子,听筹备处的人说,这是在为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大会作准备。
  10月8日这天早上,王桁和其他100多名大学生在食堂外面的操场上等待着。“等的过程还是很开眼界的,看到了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王桁所说的这些人便是当时从全国抽调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们,“任新民的肩章是金色底的上校军衔,梁守槃是银色底的上校军衔,还有庄逢甘、朱正,都是很有名的教授。”虽然已经过去60年了,但王桁对这些细节依然印象深刻。
  会上,聂荣臻元帅郑重宣布:“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聂帅十分激动,他环顾了这个看似简朴的食堂说:“在座的各位,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元勋啦!”这句话点燃了台下所有人的激情,王桁也跟着不停地鼓掌。
  会上,聂帅向大家介绍了钱学森,并请他上台讲话。钱学森用坦诚谦和的语言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是白手起家。创业是艰难的,困难很多,但我们绝不向困难低头。对待困难有一个办法,这就是‘认真’两字,只要认真,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一定能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钱学森言简意赅的讲话像是一篇宣言书。
  “会开得不长,但每个人的发言都很务实,感觉很亲切。”王桁同老五院的科研人员就这样共同踏上了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征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和无畏的登攀。
  一切从学习开始
  老五院建立之初,摆在院领导和全院同志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建院、走什么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来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
  1956年10月15日,即老五院成立后的第八天,聂帅即向中央写报告,提出:我国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报告送呈中央后的第三天,即10月17日,毛主席便批准了这一方针。
  虽然这个方针是根据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嚴酷的内外部环境而提出的,但历史证明,中国航天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主要是依靠自力更生。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没有中国航天今天的一切。
  老五院当时的状况是:人员不懂技术,缺乏图书资料,沒有仪器设备,一切从头开始。
  万事开头难。钱学森抓的第一件事是举办“扫盲班”。
  当时,像梁守槃、任新民、庄逢甘等专家学者都先后来五院报到。这些技术专家对王桁这些大学毕业生们说:“你们这些新来的还不懂导弹,杂七杂八学什么专业的都有,学内燃机的、起重机的、冶金的还靠谱,学纺织什么的就不沾边儿了。”
  于是,100多人根据专业被分成了几个班,王桁被分配到发动机和结构这个班,至于老师,可谓是豪华阵容,都是全国各地抽调来的教授。
  为了帮助老五院的人员了解导弹的基础知识,钱学森讲授《导弹概论》。“钱学森的课都要去对面的大礼堂听,人特别多。”王桁至今都记得,那时钱老上课还没有课本,大到地球和宇宙,小到DNA,“世界的大和小都够你们好好来研究。”这句话王桁至今记得。其他课程分别是庄逢甘讲授的《空气动力学》,梁守槃讲授的《火箭发动机》,朱正讲授的《火箭控制》。
  到了11月份,国防部五院按照专业分工建立了总体设计室、空气动力室、结构强度室、发动机室、推进剂室、控制系统室、控制元件室、无线电室、计算技术室、技术物理室等10个研究室。
  “我被分配到发动机室,就是当时的9室,室主任是梁守槃,中国的发动机事业就是从9室开始的。”王桁说道。
  在今天看来,当时老五院成立的10个室就成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征程的起点。
其他文献
航空报国,强军富民。这是中国航空人的初心,他们把祖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航空报国作为担当使命,把强军富民作为根本任务,勤耕不辍,奋斗不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以下简称“特种所”)是中国飞机和各类飞行器电磁功能结构专业化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高性能电磁窗科学研究、设计研发、试验测试、生产制造和维修服务。拥有一流科研人才队伍和科研生产仪器、设备设施,为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导弹、卫星
期刊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春景有恒源。景色于心,便是境界。新建工农联盟,支援南大圈村;弘扬红嫂精神,造福桃棵子村;达己者先达人,助人者有人助;舍得舍得,必先有舍而后得。古老哲理与大爱情怀,汇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的时代春景。  巍巍泰山,拔地通天。在泰山青春创业开发区机电工业园,矗立着民营军工企业山东恒源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6年10月成立,2014年4月更名为山东恒源兵器科技股
期刊
位于山东栖霞的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是一支“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队伍,是一支能打硬仗、不辱使命、为共和国核工业建立功勋的队伍。功在地质留春驻,光耀青山铸丰碑。无私奉献的地质人,以其独具内涵魅力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书写了无可替代的历史篇章。  不辱使命 蘑菇云升腾起地质人的光荣梦想  铀是一
期刊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也是一个女性独立自强的时代。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建设与发展也从来不能缺少她们的身影——铿锵玫瑰。  你看,她们正快意谱写着“中国梦”的最美篇章,展示著“军工强国梦”大有可为的飒爽英姿!
期刊
“家贫国穷,只能怪当儿子的无能!”这是郭永怀最深刻的人生感言,是他海外归来献身“科学强国、科学兴国”的初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郭永怀,将自己的赤子情怀永远化作祖国上空的万里春晖。  他是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人类实现了超越声速的飞翔。他是中国核武器早期研制的三大支柱之一,为中国的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呕心沥血。他满怀报国热忱,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国参加了
期刊
春满征程红旗展,万绿丛中赏春妍。走红旗路,铸红旗魂,圆红旗梦。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几经风雨后,红旗依旧鲜艳,山河如此多娇。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几千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齐鲁文化闪烁着耀眼光芒,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根植在这片文化沃土,在山东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山东红旗机电集团(原山东红旗机械厂)是一面不倒的旗帜。  它从诞生至今,以强军报
期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惊涛拍海岸,春潮起风帆。青春向天笑,壮志写诗篇。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矢志与航天事业结缘。伫足海天一线,以航天人的名义,创造前所未有的突出贡献。  烟台,古时“烽火台”。明朝洪武初年,为防备倭寇犯境,当地軍民在临海北山设立狼烟墩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作为报警信号,简称“烟台”。岁月更迭,沧桑巨变。烟台已经发展成为山东半岛东北部、环渤海经济圈重要城市和全国文明城
期刊
今当春和,草木茂荣。春天,是大美的融合,是色彩的融合。天哺育绿色,地滋养绿色,风吹拂绿色,雨溅起绿色,春天美景融入了绿色。绿色,使人想起春天,春天的绿,使人想起国防绿。春和景明,军民融合,强军筑梦,正牵动盎然春意。  阳春三月,济南章丘官庄工业园春意正浓。矗立在这里的山东聚源玄武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备受瞩目。公司秉承“以勤为本、以诚为先、以创为魂、以质为根”的经营理念,牢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
期刊
济南泉城,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小清河流贯全境,是一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都市,也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发挥泉城禀赋资源优势和专业科技优势,矢志追随科技强国梦想,逐步发展成为集非金属材料研究试制生产于一体的军民融合型研究所,实现了从世界先进国家陆军装备用非金属材料技术跟随者,到兵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材料及制品一体化发展
期刊
每一刀火药上的微雕,你把自己磨成手中的刀,俯刻匠心;  每一次火箭發动机的焊接,你以焊枪作针弧光为线,金手天焊;  每一次磨刀的1微米差别,就能缩小火箭儿公里的轨道误差,以柔克剛。  世界再嘈杂,航天匠人的心却是绝对宁静。  因为,你们心中秉持航天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你们身上,闪烁着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