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教学不同其他课程,它的应用性和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应该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否在机械制图课堂中灵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而可以提高《机械制图》的课堂效率,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堂效率;机械制图;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
《机械制图》教學目的和任务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工作态度。制图课中对空间分析和想象能力的要求是:在接受物体的二维和三维信息后,经过联想和判断、想象和推理等思维活动,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几何形状的能力。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即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 Assited Instrument,简称CAI)。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除文字、公式和语言外,还有丰富的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获得广泛应有,成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变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当前《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分析
(1)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是粉笔与黑板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画大量的图,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互动性差。(2)传统教学课前准备工作量大:需要准备一些教具、挂图、及板图,占用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降低工作效率。(3)分析几何形体的结构以及讲解机件的表达方法时,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三、利用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好处
(1)利用多媒体进行《机械制图》教学可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运用各种绘图软件讲解制图知识时,学生可以直观的通过投影看到虚拟的三维世界,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运用绘图软件将学生的想象变为虚拟的现实来验证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在学生思想中激起强烈求知的欲望,使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认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2)多媒体能有效建立视图与三维立体模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机械制图》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三维立体,包括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零件、装配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各种木制教具来做现场演示。这种模式有其局限性:其一,木制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其二,木制教具的体积较小且造型单一,在教室中演示时,只有部分学生能观察清楚。且可选造型有限,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型体的结构;其三,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即使在车间中参观实物也不可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剖切使学生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优点有三:其一,电子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样,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体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其二,教师在AutoCAD、3DMax、CAXA等环境中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电子三维立体。其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3)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机械制图中的难点和重点突出地表达出来,使学生把握重点,理解难点课程教学设计应注重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一些经验,去分析和理解当前学到的新知识,通过多种媒体的设计,展现几何形体的结构特征,以此来使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情景”中,将大脑中的各种简单形体的认知联系起来,形成对复杂几何形体的认知,从而正确理解和利用二维图形对三维几何形体的表达。(4)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省时省力。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技术,可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立想象能力,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省时省力的效果。通过实物展示,由学生观察总结有代表性形体的特征,并将这些形体的尺寸标注制作多媒体课件。
总之,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入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关键词】课堂效率;机械制图;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
《机械制图》教學目的和任务是学习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工作态度。制图课中对空间分析和想象能力的要求是:在接受物体的二维和三维信息后,经过联想和判断、想象和推理等思维活动,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几何形状的能力。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即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 Assited Instrument,简称CAI)。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除文字、公式和语言外,还有丰富的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获得广泛应有,成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变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当前《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分析
(1)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是粉笔与黑板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画大量的图,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互动性差。(2)传统教学课前准备工作量大:需要准备一些教具、挂图、及板图,占用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降低工作效率。(3)分析几何形体的结构以及讲解机件的表达方法时,缺乏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
三、利用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好处
(1)利用多媒体进行《机械制图》教学可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运用各种绘图软件讲解制图知识时,学生可以直观的通过投影看到虚拟的三维世界,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运用绘图软件将学生的想象变为虚拟的现实来验证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在学生思想中激起强烈求知的欲望,使学习的内因与外因有效的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认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2)多媒体能有效建立视图与三维立体模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机械制图》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三维立体,包括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零件、装配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各种木制教具来做现场演示。这种模式有其局限性:其一,木制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其二,木制教具的体积较小且造型单一,在教室中演示时,只有部分学生能观察清楚。且可选造型有限,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型体的结构;其三,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即使在车间中参观实物也不可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剖切使学生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优点有三:其一,电子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样,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体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其二,教师在AutoCAD、3DMax、CAXA等环境中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电子三维立体。其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3)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机械制图中的难点和重点突出地表达出来,使学生把握重点,理解难点课程教学设计应注重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中的一些经验,去分析和理解当前学到的新知识,通过多种媒体的设计,展现几何形体的结构特征,以此来使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情景”中,将大脑中的各种简单形体的认知联系起来,形成对复杂几何形体的认知,从而正确理解和利用二维图形对三维几何形体的表达。(4)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省时省力。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技术,可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立想象能力,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省时省力的效果。通过实物展示,由学生观察总结有代表性形体的特征,并将这些形体的尺寸标注制作多媒体课件。
总之,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入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