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田杂草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农田杂草曾经对农作物的产量影响巨大,对农民增收所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对此,本文从分析农田杂草的危害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农田杂草的分类,根据我地区实际情况,我们重点对旱田杂草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一年生杂草、两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越冬杂草以及寄生性杂草等,通过对这些分析,以便于为农田防除杂草提供帮助。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的非栽培植物。广义地说,长错了地方的植物都可以称之为杂草。从生态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条件下,凡害大于益的农田植物都称之为农田杂草,都应属于防除之列。这就意味着杂草不仅包括种子植物,也包括木本植物、孢子植物与藻类,同时栽培的作物也能成为杂草,如大豆田中的茼麻。全世界约有5万种,其中农田杂草8000种。据调查我国农田杂草500余种。
一、农田杂草及其特征
1.繁殖能力强
杂草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种子繁殖的杂草都能结出1000~15000粒种子,数量非常惊人。如:荠菜每株能结4万粒种子,苋和藜每株能结出50~70万粒种子。营养繁殖是通过根、茎(根状茎、块根、球茎、鳞茎)进行繁殖,如刺儿菜是根芽繁殖,芦苇、白茅是根茎繁殖。
2.适应能力强
一是杂草种子在土壤、水等自然界中能保持长久的发芽能力,有的可达几十年。如藜的种子在土壤中埋藏20~30a后仍能发芽,稗草种子经牲畜食用过腹排出后,在40℃厩肥中经过1个月仍能发芽。二是杂草对环境要求不严格,沟旁、路边、田埂、屋顶甚至岩石等作物不能生存的一切地方,都有杂草生存。三是杂草可通过作物种子、风、流水及动物等多种途径传播。
二、杂草的危害性
1.与作物争夺养分
杂草根系吸肥能力很强,据调查,如果每平方米有马唐和藜100~200株,能吸收土壤中氮4~10kg、磷1~2kg、钾7~10kg,而这些肥料可以生产小麦200kg。
2.与作物争夺水分
大多数作物主根深入土中不超过1~1.5m,而杂草主根深度均超过1.5m,比作物更具吸水优势。同时,杂草吸水量较大,按形成1kg绿色物质计算,作物需水3.2kg,杂草则需水6.6kg。
3.与作物争光争气争空间
杂草丛生会侵占作物所需的空间,作物枝叶生长受限制,田间密蔽,通风透气差,从而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干物质的形成。
4.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有些是多年生或越冬杂草,带有一些病菌和害虫寄生,成为作物的病虫源。如棉蚜先在刺儿菜、车前草等杂草上越冬,然后为害棉花。
5.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杂草滋生最终都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据统计,普通年份因杂草为害可减产10%~15%,重者减产30%~50%。有些杂草的根、茎、叶、种子含有毒素,掺杂作物中会影响人畜健康。
三、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1.预防措施
预防包括检疫。这是防治中的治本措施,也更加积极而有效。因为防止杂草侵入农田要比侵入田间后再防治容易得多。
2.根治
彻底清除杂草种子、植株,并使其不会再度出现。这种措施不易达到目的,农田杂草的防治不强调根治。
3.防治
通过一定的除草措施将草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即根据经济阈值进行防治。主要措施有:①通过机械耕作、中耕、刈割、人工拔除、灌水、覆盖、火烧、电能等措施进行物理防治。②利用作物轮作、作物抑制、改变作物播期与株行距、灌溉与排水进行生态防治。③利用昆虫、病源菌、病毒、动物和异株克生原理进行生物防治。④应用各种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
四、杂草抗药性与除草剂混用
在化學除草实践中,由于单一除草剂品种的连年使用,会使部分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杂草的优势种群也会相继发生变化。由于绝大多数除草剂均是选择性除草剂,实践中采用混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农田化学除草注意事项
1.进行小面积试验
一个新的除草剂在大面积推广使用以前,要进行试验,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其使用剂量、适宜作物、防除对象、注意事项等之后才能推广使用。
2.用药品种要选准
一个除草剂无论商品名称如何,一定要弄清其有效成分,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无使用说明书或说明书叙述含混不清的,不可使用,更不能随意配入其他药剂,以免产生大面积药害。
3.使用时期要选准
要在作物抗性最强、杂草最敏感的时期使用,一般杂草草龄越小,抗性越弱。在作物生长期使用的除草剂,对选择性不明显的药剂更要注意。
4.使用浓度要严格
除草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作物的药害,要严格按照产品所给浓度或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用量。
5.其他
间作、套种田块,作物种类不同,无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一般不能喷施除草剂。喷后12h内遇雨水冲涮,天晴后视情况重喷。施用除草剂后的药械要充分冲洗3~5遍,以免由药械带药产生其他药害。大风天气停止施药,以防药液雾滴飘移到邻近其他作物田间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河套地区主要农田杂草种类及其防除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3):66-67.
[2]仲桂芳.浅谈农田杂草安全有效防除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5):19.
[3]侯振明,漆琚涛,许彩荷.高寒阴湿区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1):43-44.
[4]李吉有.民和地区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95.
[5]郑毅.鲁西南农田杂草化学防除配套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6):122-123.
(作者单位:曹县古营集镇农业服务中心)
农田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的非栽培植物。广义地说,长错了地方的植物都可以称之为杂草。从生态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条件下,凡害大于益的农田植物都称之为农田杂草,都应属于防除之列。这就意味着杂草不仅包括种子植物,也包括木本植物、孢子植物与藻类,同时栽培的作物也能成为杂草,如大豆田中的茼麻。全世界约有5万种,其中农田杂草8000种。据调查我国农田杂草500余种。
一、农田杂草及其特征
1.繁殖能力强
杂草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种子繁殖的杂草都能结出1000~15000粒种子,数量非常惊人。如:荠菜每株能结4万粒种子,苋和藜每株能结出50~70万粒种子。营养繁殖是通过根、茎(根状茎、块根、球茎、鳞茎)进行繁殖,如刺儿菜是根芽繁殖,芦苇、白茅是根茎繁殖。
2.适应能力强
一是杂草种子在土壤、水等自然界中能保持长久的发芽能力,有的可达几十年。如藜的种子在土壤中埋藏20~30a后仍能发芽,稗草种子经牲畜食用过腹排出后,在40℃厩肥中经过1个月仍能发芽。二是杂草对环境要求不严格,沟旁、路边、田埂、屋顶甚至岩石等作物不能生存的一切地方,都有杂草生存。三是杂草可通过作物种子、风、流水及动物等多种途径传播。
二、杂草的危害性
1.与作物争夺养分
杂草根系吸肥能力很强,据调查,如果每平方米有马唐和藜100~200株,能吸收土壤中氮4~10kg、磷1~2kg、钾7~10kg,而这些肥料可以生产小麦200kg。
2.与作物争夺水分
大多数作物主根深入土中不超过1~1.5m,而杂草主根深度均超过1.5m,比作物更具吸水优势。同时,杂草吸水量较大,按形成1kg绿色物质计算,作物需水3.2kg,杂草则需水6.6kg。
3.与作物争光争气争空间
杂草丛生会侵占作物所需的空间,作物枝叶生长受限制,田间密蔽,通风透气差,从而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干物质的形成。
4.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有些是多年生或越冬杂草,带有一些病菌和害虫寄生,成为作物的病虫源。如棉蚜先在刺儿菜、车前草等杂草上越冬,然后为害棉花。
5.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
杂草滋生最终都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据统计,普通年份因杂草为害可减产10%~15%,重者减产30%~50%。有些杂草的根、茎、叶、种子含有毒素,掺杂作物中会影响人畜健康。
三、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1.预防措施
预防包括检疫。这是防治中的治本措施,也更加积极而有效。因为防止杂草侵入农田要比侵入田间后再防治容易得多。
2.根治
彻底清除杂草种子、植株,并使其不会再度出现。这种措施不易达到目的,农田杂草的防治不强调根治。
3.防治
通过一定的除草措施将草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即根据经济阈值进行防治。主要措施有:①通过机械耕作、中耕、刈割、人工拔除、灌水、覆盖、火烧、电能等措施进行物理防治。②利用作物轮作、作物抑制、改变作物播期与株行距、灌溉与排水进行生态防治。③利用昆虫、病源菌、病毒、动物和异株克生原理进行生物防治。④应用各种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
四、杂草抗药性与除草剂混用
在化學除草实践中,由于单一除草剂品种的连年使用,会使部分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杂草的优势种群也会相继发生变化。由于绝大多数除草剂均是选择性除草剂,实践中采用混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农田化学除草注意事项
1.进行小面积试验
一个新的除草剂在大面积推广使用以前,要进行试验,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其使用剂量、适宜作物、防除对象、注意事项等之后才能推广使用。
2.用药品种要选准
一个除草剂无论商品名称如何,一定要弄清其有效成分,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无使用说明书或说明书叙述含混不清的,不可使用,更不能随意配入其他药剂,以免产生大面积药害。
3.使用时期要选准
要在作物抗性最强、杂草最敏感的时期使用,一般杂草草龄越小,抗性越弱。在作物生长期使用的除草剂,对选择性不明显的药剂更要注意。
4.使用浓度要严格
除草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作物的药害,要严格按照产品所给浓度或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用量。
5.其他
间作、套种田块,作物种类不同,无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一般不能喷施除草剂。喷后12h内遇雨水冲涮,天晴后视情况重喷。施用除草剂后的药械要充分冲洗3~5遍,以免由药械带药产生其他药害。大风天气停止施药,以防药液雾滴飘移到邻近其他作物田间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河套地区主要农田杂草种类及其防除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3):66-67.
[2]仲桂芳.浅谈农田杂草安全有效防除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5):19.
[3]侯振明,漆琚涛,许彩荷.高寒阴湿区农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1):43-44.
[4]李吉有.民和地区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195.
[5]郑毅.鲁西南农田杂草化学防除配套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6):122-123.
(作者单位:曹县古营集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