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255-02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又与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密切相关。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正进一步增加,而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不但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杀手。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为了使高血压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改变相关危险行为,采取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人群降低本病危险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高血压专科护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主要话题。
1 健康教育技巧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针对健康教育对象,为非医学专业的高血压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护士一个讲到底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口语化,尽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语言讲解宣教。
1.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掌握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热情而耐心,与他们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有效地进行宣教和干预。
1.3 注意宣教的目的性和条理性: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避免无意义的解释引起病人不必要的焦虑。
1.4 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涉及面广,患者年龄差距大,心理状态各异,加之知识层次、文化程度的因素,实施“因人施教,因病施教”,易于理解、接受。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2.2 在于预街道所在地段医院设立高血压咨询门诊及热线服务电话,提供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有关卫生科教片,出黑板报。
2.3 组织医护人员深入社区咨询,并在地段医院与居委会之间设立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测血压点。
2.4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如教会病人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定期检测血压表计量是否正确。病人若无条件在家测血压,嘱其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测血压。
2.5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对重点患者进行访视。
2.6 对社区中成年人(主要35岁以上)进行定期血压筛查。
2.7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因此,健康教育除帮助社区人群提高认识,还要强调预防高血压要从儿童时期开始。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高血压病一般知识
3.1.1 血压即指动脉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内壁所施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由心脏跳动并推动血液循环至全身各部分而形成的。心脏每次跳动,动脉内的血压就增加和减低,增加的血压为收缩压,减低的血压称舒张压,写成收缩压/舒张压。正常值收缩压90-130mmHg,舒张压60-85mmHg,一般情况下,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
3.1.2 高血压是心脏用更大的收缩力将血流推向某些狭窄的小动脉,流向全身时使动脉的血压提高。兴奋、恐惧、抽烟,甚至某些食物都可以使部分动脉或全身动脉收缩,引致高血压。当情绪恢复正常,小动脉稍微扩张,血压下降而恢复正常。
3.1.3 高血压症就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血压经常持续在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3.1.4 高血压病表现,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只有一点轻微症状,如眩晕、头痛、疲劳,偶尔呼吸急促等,这些很可能被患者忽略或掉以轻心,抱有侥幸。少数预先毫无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是心脏病突发或中风的受害者。
3.1.5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
3.2 控制血压的知识和技巧
3.2.1 有关疾病治疗知识。目前高血压病诊断与治疗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只要控制好,其期望的寿命与正常人一样。然而,有多数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缺乏知识和了解,不清楚高血压病一经诊断,是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做到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漏服、补吃上次剂量或突然停药,降压不宜过快、过剧。某些降压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指导病人起床或改变姿势动作不宜太快,洗澡水不宜过热,发生头晕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血供。不能随便进补,必要时遵医嘱,且需要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因此,要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是患者有安全感和信心。
3.2.2 运动疗法的知识宣教。适量运动能使患者动脉壁中的胆固醇移出增多而沉积减少,有效地防止或缓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展,并有利于调整神经中枢功能失调,从而控制血压。运动疗法是指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有规律、适度运动锻炼,如步行、广播操、太极拳、气功、爬山、慢跑、游泳、医疗体操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运动量应掌握在心率+年龄=170次/分钟。当运动中出现心慌、气短、极度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
3.2.3 饮食知识指导。饮食疗法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让每个患者了解饮食疗法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高钠饮食是高血压病危险因子,因大量的盐可使血压升高,每人摄盐量应5g为宜。额外体重可使心脏、血管加重负担,超重者应注意限制热量,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烟内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缩,提高血压,应戒烟。喝酒不能过量,少量酒有助于松弛身心。进餐时不宜过饱,忌暴食,进餐过饱可能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多饮水,但不宜饮浓茶,以免血液浓缩加重病情。吃少脂、少糖饮食。不宜吃动物油、巧克力、油炸食品、电烤鸡鸭、动物内脏等。因此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胆固醇,造成血管进一步损害。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谷物,摄入足量钾、镁、钙,如芹菜、胡萝卜、荠菜、香蕉、黑木耳、蜂蜜等。
3.3 心理调解的指导: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调查认为,高血压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述情障碍多于正常人。让患者其自身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疾病及引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在生活中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和激动,保持情绪稳定,心情乐观愉快。指导患者进行行为治疗,松弛治疗,自我训练和暗示治疗,避免分析性心理治疗。
3.4 患者家属的支持:有结果发现,失业、离婚、长期生活不稳定或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高血压发生率高。研究结果证明,应激时的情绪反应,尤其焦虑、恐惧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焦虑时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愤怒时、敌意时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持续性心理应激可加重高血压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知道患者亲属理解患者的一些不良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工作,尽量减少引起患者心理冲突的机会。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3.5 预防并发症知识教育: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一些并发症的可能性、机理、症状、风险性。如出现头痛、头晕、失语、肢体瘫痪,历时数分钟至数天恢复。在长期高血压血管病变基础上,可致脑出血等。指导患者平时衣裤、领带、裤带都不要过紧,弯腰不宜过度,不宜突然改变体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防止便秘、用力屏气、剧烈咳嗽等,以免增加心脏负荷或诱发血压及颅内压骤升,诱发脑溢血。也不宜玩麻将、看球赛、打游戏机,以防止情绪过分激动诱发脑溢血。教会病人及家属头晕发作时的防护措施,如卧床、保持安静,注意陪伴,保护病人等,并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及时治疗,查明发生原因,采取防止复发的对策。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255-02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又与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密切相关。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正进一步增加,而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不但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杀手。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较大的经济负担。为了使高血压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改变相关危险行为,采取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社区人群降低本病危险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高血压专科护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主要话题。
1 健康教育技巧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针对健康教育对象,为非医学专业的高血压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和护士一个讲到底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口语化,尽可能使用患者熟悉的语言讲解宣教。
1.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掌握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热情而耐心,与他们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有效地进行宣教和干预。
1.3 注意宣教的目的性和条理性: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避免无意义的解释引起病人不必要的焦虑。
1.4 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涉及面广,患者年龄差距大,心理状态各异,加之知识层次、文化程度的因素,实施“因人施教,因病施教”,易于理解、接受。
2 健康教育方式
2.1 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2.2 在于预街道所在地段医院设立高血压咨询门诊及热线服务电话,提供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有关卫生科教片,出黑板报。
2.3 组织医护人员深入社区咨询,并在地段医院与居委会之间设立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测血压点。
2.4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如教会病人及家属在家中测量血压的方法,定期检测血压表计量是否正确。病人若无条件在家测血压,嘱其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测血压。
2.5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对重点患者进行访视。
2.6 对社区中成年人(主要35岁以上)进行定期血压筛查。
2.7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因此,健康教育除帮助社区人群提高认识,还要强调预防高血压要从儿童时期开始。
3 健康教育内容
3.1 高血压病一般知识
3.1.1 血压即指动脉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内壁所施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由心脏跳动并推动血液循环至全身各部分而形成的。心脏每次跳动,动脉内的血压就增加和减低,增加的血压为收缩压,减低的血压称舒张压,写成收缩压/舒张压。正常值收缩压90-130mmHg,舒张压60-85mmHg,一般情况下,理想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
3.1.2 高血压是心脏用更大的收缩力将血流推向某些狭窄的小动脉,流向全身时使动脉的血压提高。兴奋、恐惧、抽烟,甚至某些食物都可以使部分动脉或全身动脉收缩,引致高血压。当情绪恢复正常,小动脉稍微扩张,血压下降而恢复正常。
3.1.3 高血压症就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血压经常持续在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3.1.4 高血压病表现,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只有一点轻微症状,如眩晕、头痛、疲劳,偶尔呼吸急促等,这些很可能被患者忽略或掉以轻心,抱有侥幸。少数预先毫无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是心脏病突发或中风的受害者。
3.1.5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
3.2 控制血压的知识和技巧
3.2.1 有关疾病治疗知识。目前高血压病诊断与治疗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只要控制好,其期望的寿命与正常人一样。然而,有多数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缺乏知识和了解,不清楚高血压病一经诊断,是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做到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漏服、补吃上次剂量或突然停药,降压不宜过快、过剧。某些降压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指导病人起床或改变姿势动作不宜太快,洗澡水不宜过热,发生头晕时立即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和脑部血供。不能随便进补,必要时遵医嘱,且需要定期检查血压和血脂,因此,要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是患者有安全感和信心。
3.2.2 运动疗法的知识宣教。适量运动能使患者动脉壁中的胆固醇移出增多而沉积减少,有效地防止或缓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展,并有利于调整神经中枢功能失调,从而控制血压。运动疗法是指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有规律、适度运动锻炼,如步行、广播操、太极拳、气功、爬山、慢跑、游泳、医疗体操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运动量应掌握在心率+年龄=170次/分钟。当运动中出现心慌、气短、极度乏力,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休息。
3.2.3 饮食知识指导。饮食疗法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让每个患者了解饮食疗法的目的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高钠饮食是高血压病危险因子,因大量的盐可使血压升高,每人摄盐量应5g为宜。额外体重可使心脏、血管加重负担,超重者应注意限制热量,胆固醇和脂肪的摄入。烟内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缩,提高血压,应戒烟。喝酒不能过量,少量酒有助于松弛身心。进餐时不宜过饱,忌暴食,进餐过饱可能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多饮水,但不宜饮浓茶,以免血液浓缩加重病情。吃少脂、少糖饮食。不宜吃动物油、巧克力、油炸食品、电烤鸡鸭、动物内脏等。因此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胆固醇,造成血管进一步损害。多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谷物,摄入足量钾、镁、钙,如芹菜、胡萝卜、荠菜、香蕉、黑木耳、蜂蜜等。
3.3 心理调解的指导: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调查认为,高血压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述情障碍多于正常人。让患者其自身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疾病及引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在生活中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和激动,保持情绪稳定,心情乐观愉快。指导患者进行行为治疗,松弛治疗,自我训练和暗示治疗,避免分析性心理治疗。
3.4 患者家属的支持:有结果发现,失业、离婚、长期生活不稳定或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高血压发生率高。研究结果证明,应激时的情绪反应,尤其焦虑、恐惧容易引起血压升高,焦虑时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愤怒时、敌意时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持续性心理应激可加重高血压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知道患者亲属理解患者的一些不良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工作,尽量减少引起患者心理冲突的机会。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3.5 预防并发症知识教育: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一些并发症的可能性、机理、症状、风险性。如出现头痛、头晕、失语、肢体瘫痪,历时数分钟至数天恢复。在长期高血压血管病变基础上,可致脑出血等。指导患者平时衣裤、领带、裤带都不要过紧,弯腰不宜过度,不宜突然改变体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防止便秘、用力屏气、剧烈咳嗽等,以免增加心脏负荷或诱发血压及颅内压骤升,诱发脑溢血。也不宜玩麻将、看球赛、打游戏机,以防止情绪过分激动诱发脑溢血。教会病人及家属头晕发作时的防护措施,如卧床、保持安静,注意陪伴,保护病人等,并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及时治疗,查明发生原因,采取防止复发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