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于各行各业的支持作用日渐凸显。然而在经历了长期的开采之后,各地区大量易于开采的矿藏已几近开采完毕,若要满足市场对矿产的需求,则需要开采更多埋藏深、挖掘难度较大的矿藏,这便给地矿勘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结合XX矿区在进行找矿及矿床分析等相关工作就其中地矿勘查思路及技术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矿勘查 勘查技术
[中图分类号] P6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128-1
1概述
地矿勘查技术是针对现代地质矿产所开展的一系列勘查工作,通过对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踏勘、地质露头分析,对其构造模式、水文状况、成岩演化史等进行分析,并完成地质填图等工作,通过物化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指导,最终对该地区的成矿状况进行分析。
XX地区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及各类金属矿物分布颇为丰富的地区,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共168种,矿藏4000余处,其中,重要的成矿带共一百余条,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矿产储备,并为国内工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建国以来,国内加大了改地区的地矿勘查力度,各项相关技术不断提升,并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然而,由于国内地矿勘查技术起点低、科技投入相对较弱、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导致包括该地区在内的大部分产矿地区地矿勘查作业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笔者特别某矿区的地矿勘查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勘查技术革新思路。
2该矿区地矿勘查现状及工作目标分析
2.1矿区地矿勘查现状分析
XX矿区位于天山南部地区,地处中亚造山带(图1),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区有丰富的镁铁—超镁铁岩体露头,是多种火成岩伴生矿物的主要产地。通过对该区地矿勘查资料分析可知,该区矿藏具有分布规模小,岩相带分布清晰,成群分布等特点。由于杂岩岩体对位对称分布,故为流体上侵提供了优势通道,能够使浆类矿物上侵到某一储集空间,从而形成矿藏。该区岩体平面分布多成长条或椭圆状,纵剖面为柱状或漏斗状。矿区内基性杂岩发育,岩性组合较好。然而,由于岩层中含矿类岩体多发育为漏斗状,埋藏于地表的闪长岩、辉长岩等以下,鲜有出露,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地矿勘查工作以实现找矿工作的深入。但由于该地区长期以来地矿勘查工作趋于停滞,尚存大量为完成地矿评价的岩体,若要全面提升矿区地矿分析水平,提升开采效率,则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地矿勘查工作。
2.2矿区地矿勘查目标分析
在下一步的地矿勘查中,其目标是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确定岩体及其组合类型,判断顶、底分布,并以此作为前提去指导矿藏勘探作业的深入开展。又由于该区内相同构造带发育的各杂岩体其含矿属性差异较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含矿性评价成为十分重要的地矿分析研究方向。并计划通过对矿区地矿勘查作业的开展,对该区的岩性组合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成矿岩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研究其岩浆岩中硫化物的饱和机制,并形成岩体顶、底的评价体系。
3矿区地矿勘查思路及技术分析
为实现该区地矿进一步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后期工作及其思路进行规范及完善,采取科学、合理的勘查思路作为指导,以期实现矿区找矿效率的不断提升。
3.1深入发展边缘找矿
通过前期十余年的地矿勘查及矿产开采,该地区大部分集中发育矿藏开发工作已逐步完成,在边缘区带往往尚有较为丰富的矿藏富集,而对该类地区的地矿勘查工作通常并不完善,因此发展边缘找矿工作成为开发后期实现矿产效率提升的重点。例如沿沙泉子深大断裂带的东天山造山带或塔里木板块东北缘裂谷带开展地矿勘查,并以此作为后期地矿勘查的重点区段完成勘探。
同时,对于前期勘查中不列为重点的超镁铁小型岩体、露头,及发生强烈蚀变的超镁铁岩区、重磁显示异常区,以及可能潜在的深埋岩体区等,均是后期矿产开采的潜力区块,应成为地矿勘查工作的开展重点。
3.2强化超基性岩找矿
基性岩层是具有较强成矿能力的岩石类型,在地矿勘查过程中加强基性岩层的矿物组成、岩性组合分析,能够发掘矿区的成矿潜力,从而指导进一步的矿藏开采。在进行岩样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基性岩亦不能盲目认定其全部具有成矿潜力,需对各类岩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逐次得出分析结论。此外,还应对岩体垂相组合进行分析,观察垂相上的岩样组合规律,从而确定岩体是否具有向深处矿化程度提高、矿物富集潜力增大的可能性。
3.3加强地矿勘查技术指导思想革新
由于该地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实际勘查过程中不免需要作出取舍,在进行选择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指导地矿勘查技术发展路线。对于石油、天然气、金、铜等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进行地矿勘查时,应有侧重点的针对此类矿藏进行勘探、开发,以滿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将发展地矿勘查科技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不能简单满足于现有的地矿勘探技术,而是应合理提高领域内的资金投入,加大科研力度,从而提升地矿勘查的技术实力。同时,还应注重勘探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并积极引入优秀的技术人才,以实现该地区乃至全国地矿勘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对该矿区开展地矿勘查工作时,还应广泛收集当地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地层特征,把握矿产分布模式及规律,有的放矢的开展勘探工作,认真完成地质填图等相关工作,并以可持续思想指导矿产的开发,延长矿藏寿命,从而最大限度上提升矿藏价值,以实现更为丰富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冲龙,刘刚,田宜平,刘军旗.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J].地球科学,2005,03:359-365.
[2]吴冲龙,刘刚,田宜平,张夏林,李伟忠.地矿勘查信息化与地矿信息科技学科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05,01:32-35.
[关键词]地矿勘查 勘查技术
[中图分类号] P6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128-1
1概述
地矿勘查技术是针对现代地质矿产所开展的一系列勘查工作,通过对某一地区进行实地踏勘、地质露头分析,对其构造模式、水文状况、成岩演化史等进行分析,并完成地质填图等工作,通过物化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指导,最终对该地区的成矿状况进行分析。
XX地区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及各类金属矿物分布颇为丰富的地区,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共168种,矿藏4000余处,其中,重要的成矿带共一百余条,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矿产储备,并为国内工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建国以来,国内加大了改地区的地矿勘查力度,各项相关技术不断提升,并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然而,由于国内地矿勘查技术起点低、科技投入相对较弱、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导致包括该地区在内的大部分产矿地区地矿勘查作业成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笔者特别某矿区的地矿勘查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勘查技术革新思路。
2该矿区地矿勘查现状及工作目标分析
2.1矿区地矿勘查现状分析
XX矿区位于天山南部地区,地处中亚造山带(图1),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区有丰富的镁铁—超镁铁岩体露头,是多种火成岩伴生矿物的主要产地。通过对该区地矿勘查资料分析可知,该区矿藏具有分布规模小,岩相带分布清晰,成群分布等特点。由于杂岩岩体对位对称分布,故为流体上侵提供了优势通道,能够使浆类矿物上侵到某一储集空间,从而形成矿藏。该区岩体平面分布多成长条或椭圆状,纵剖面为柱状或漏斗状。矿区内基性杂岩发育,岩性组合较好。然而,由于岩层中含矿类岩体多发育为漏斗状,埋藏于地表的闪长岩、辉长岩等以下,鲜有出露,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地矿勘查工作以实现找矿工作的深入。但由于该地区长期以来地矿勘查工作趋于停滞,尚存大量为完成地矿评价的岩体,若要全面提升矿区地矿分析水平,提升开采效率,则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地矿勘查工作。
2.2矿区地矿勘查目标分析
在下一步的地矿勘查中,其目标是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确定岩体及其组合类型,判断顶、底分布,并以此作为前提去指导矿藏勘探作业的深入开展。又由于该区内相同构造带发育的各杂岩体其含矿属性差异较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含矿性评价成为十分重要的地矿分析研究方向。并计划通过对矿区地矿勘查作业的开展,对该区的岩性组合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成矿岩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研究其岩浆岩中硫化物的饱和机制,并形成岩体顶、底的评价体系。
3矿区地矿勘查思路及技术分析
为实现该区地矿进一步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后期工作及其思路进行规范及完善,采取科学、合理的勘查思路作为指导,以期实现矿区找矿效率的不断提升。
3.1深入发展边缘找矿
通过前期十余年的地矿勘查及矿产开采,该地区大部分集中发育矿藏开发工作已逐步完成,在边缘区带往往尚有较为丰富的矿藏富集,而对该类地区的地矿勘查工作通常并不完善,因此发展边缘找矿工作成为开发后期实现矿产效率提升的重点。例如沿沙泉子深大断裂带的东天山造山带或塔里木板块东北缘裂谷带开展地矿勘查,并以此作为后期地矿勘查的重点区段完成勘探。
同时,对于前期勘查中不列为重点的超镁铁小型岩体、露头,及发生强烈蚀变的超镁铁岩区、重磁显示异常区,以及可能潜在的深埋岩体区等,均是后期矿产开采的潜力区块,应成为地矿勘查工作的开展重点。
3.2强化超基性岩找矿
基性岩层是具有较强成矿能力的岩石类型,在地矿勘查过程中加强基性岩层的矿物组成、岩性组合分析,能够发掘矿区的成矿潜力,从而指导进一步的矿藏开采。在进行岩样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基性岩亦不能盲目认定其全部具有成矿潜力,需对各类岩体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逐次得出分析结论。此外,还应对岩体垂相组合进行分析,观察垂相上的岩样组合规律,从而确定岩体是否具有向深处矿化程度提高、矿物富集潜力增大的可能性。
3.3加强地矿勘查技术指导思想革新
由于该地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实际勘查过程中不免需要作出取舍,在进行选择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指导地矿勘查技术发展路线。对于石油、天然气、金、铜等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进行地矿勘查时,应有侧重点的针对此类矿藏进行勘探、开发,以滿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将发展地矿勘查科技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不能简单满足于现有的地矿勘探技术,而是应合理提高领域内的资金投入,加大科研力度,从而提升地矿勘查的技术实力。同时,还应注重勘探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并积极引入优秀的技术人才,以实现该地区乃至全国地矿勘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对该矿区开展地矿勘查工作时,还应广泛收集当地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地层特征,把握矿产分布模式及规律,有的放矢的开展勘探工作,认真完成地质填图等相关工作,并以可持续思想指导矿产的开发,延长矿藏寿命,从而最大限度上提升矿藏价值,以实现更为丰富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冲龙,刘刚,田宜平,刘军旗.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J].地球科学,2005,03:359-365.
[2]吴冲龙,刘刚,田宜平,张夏林,李伟忠.地矿勘查信息化与地矿信息科技学科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05,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