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走高,对我国经济市场和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根据2010-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各项指标数据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接下来从影响不良贷款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各种成因;最后,针对不良贷款存在的原因提出有效的相关措施,从而使得银行体系的改革问题和经济金融业的未来发展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F014.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s
Wang Qing1,Xu Ping2 ,Wang Li-li3,Zhang Hui-juan4, Xing Lu-lu5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ontinued to rise in non-performing loans, i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market and the banking industry’s healthy development. Firs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2010 to 20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reason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problems of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ustry can be solved effectively.
Keywords:Commercial Banks;Non-performing Loans;Reasons;Measures
一、绪论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始终保持高额状态,尽管政府等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不良贷款问题并未得到最有效的解决。不良贷款的产生是整个金融体系保持持续运转的必然结果,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余额会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和金融污染。国家经济风险的大小同样受银行不良贷款高低的影响。过高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使银行的各方面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有效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刻不容缓,本文接下来将对我国商业不良贷款情况做出相关研究。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双向走高,对我国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下面本文将从不良贷款总体情况、不良贷款结构和银行分机构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近年来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1.从总体情况来看
不良贷款呈现“双升”态势。自2012年至今,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在不断扩大,一度突破万亿元,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也在持续提高。
由表1可以看出,至201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低达4293亿元,不良贷款率亦降达1%。这段时间的“双降”主要在于银行上市的政策红利、金融危机后人民币信贷资产的快速扩张以及国家經济的两位数增长。增势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更是破万亿,达到12744亿元,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增达至14939亿元,不良贷款率于2016年末升到1.81%,不良贷款“双升”的趋势相当明显。
2.从不良贷款结构看
不良贷款的结构关乎着银行不良贷款的质量问题,也关乎银行信贷资产最终流失多少。
由表2可以看出,可疑类和次级类不良贷款所占比值较大,次级类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并且增幅明显,2015年末次级类不良贷款率已达0.78%;可疑类不良贷款增幅不明显,从2013年才开始持续增加;损失类不良贷款所占相对值较小,增幅也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损失类不良贷款的风险性极大所以也不容忽视。
3.从银行分机构上来看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总数中占比较大,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也不可小觑。
由图1可以看出,整体上来看,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12年开始持续增加,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占大多数,其不良贷款余额远高于其他银行。然而农村商业银行似乎呈现着后来居上的趋势,虽然其基数不大,但增势明显。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1.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
(1)银行贷款机制缺陷加剧不良贷款率的升高
首先,贷款前银行对贷款企业调查不够全面,对其提供的相关材料审批力度小,无法正确有效地识别潜在风险。另外,借款人所提供的贷款申请等相关材料,银行授信调查人员对有关申请材料的审查核对不认真,所以骗贷风险加大。其次,贷款审查流于形式,不能把好风险关口。授信审查部门的复审把关不严,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有关指标的异常情况敏感度不强,对申请材料中的疑点虽有提出授信审查意见但在跟踪落实上功夫下的不足,这些都会导致严重的贷款风险。[1]
(2)银行贷款风险预测防范不到位,加大贷款风险
正确认识风险、有效防范风险、合理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难以避免。第一,对贷款资金的监管强度不够,挪用风险难以避免。实际操作中,信贷人员对贷款资金的监控流于表面,监而不控,借款企业挪用贷款变得轻而易举,产生更多不良贷款。第二,贷款后的管理不到位,表现的极为松懈,贷款风险难以发现,风险因素加剧不良贷款的产生。商业银行若不能对相关企业贯彻落实贷后跟踪检查制度,最终将引发贷款损失。[2]
2.金融大环境和企业所引发的外部原因
(1)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经济新常态下,需求结构升级与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积聚程度加深、范围扩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表外业务转表内业务对信贷增长的前期贡献率较高,表外业务因政策引导及规范化监管而进一步萎缩。整体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预期收入难以实现大幅提升,消费难以实现大幅提速,信贷有效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2)企业盈利疲态,还贷能力呈弱势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是偿还银行债务的重要保证,盈利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还贷能力有着直接影响。企业向银行贷款时,银行相关机构势必审查企业的还贷能力,企业盈利能力决定了企业还贷能力的强弱。现阶段的企业运行状况不够良好,盈利疲软不利于还贷的成功,主要是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贷款,从而产生不良贷款。
(3)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单一
企业资金一方面来自企业自有资金,另一方面来自企业外部,包括银行贷款和股票债券等证券的发行筹资。企业资金中的银行借贷资金算是企业负债,其成本主要是利息负债。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往往有严格的申请条件和有限的资金额度,有时甚至会对资金用途做出规范,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条件较多。
四、化解不良贷款的策略
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析,我们得知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我们对防范措施的研究首先从银行外部入手,改善整个金融环境,推动金融发展,为企业盈利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扩展企业融资渠道,树立良好企業形象;然后从银行内部出发,推进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合理发挥“债转股”模式的作用。
1.改善金融环境
从政府角度出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扩大内需主要通过鼓励国内投资的增加和刺激国民消费来实现。[3]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加大对国民经济相关部门的需求,引导投资者合理投资;调整税收,加大补贴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宽松的经济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促进企业发展。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使人们有富余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利率的调低使得原来依赖利息收入的投资者可能从银行抽回资金而转向证券市场和消费。
2.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从企业角度来看,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企业利润,只有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在市场中才具有竞争力和话语权。在企业筹资决策中,要充分利用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利益之间的关系,根据本企业对于资金需求的不同特点,多方面地考虑融资渠道,综合性地选择最优资本结构。[4]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经营者的道德素质,诚信贷款,尽可能地主动按时按量还款,提高企业信誉度。
3.改进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从银行方面考虑,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银行贷款管理体系,强化信贷过程的批准与监督,认真执行“三查制度”。同时要建立责任问责制,形成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局面。此外,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制度,实施贷款违约风险补偿机制。[5]加强对借贷人的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的动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密切关注借贷资金流向,一旦发现有风险苗头,及时止损。同时加强对信贷人员的职业与道德素质教育,防范道德风险。[6]对于确实无力偿还贷款的企业,要合理发挥好“债转股”模式的作用。将不良资产转化为债务方的股权,有利于缓解银行不良贷款过多造成的金融体系负担过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玉洁.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D].山东建筑大学,2013:17-21.
[2]张承前.探究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的治理对策[J].金融科技,2015.
[3]衷诚斌.AK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化解策略研究[D].2012.
[4]范永娜.公共管理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3.
[5]乔忠红.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与化解的思考[J].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05.
[6]薛丽.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A].东方企业文化·CEO,2010.
[7]刘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因素分析[A].2014,5.
[8]何爽.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管理策略探索——以农行A分行为例[D].2014.
[9]宋娟.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行业因素分析[D].2016,4.
[10]张皓南.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6,20:116-118.
[11]陈金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研究[D].2015,6.
作者简介:王 晴(1995-),女,安徽界首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许 萍(1997-),女,江西赣州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王丽丽(1994-),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张慧娟(1995-),女,安徽芜湖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邢露鹭(1995-),女,安徽滁州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378418)。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F014.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s
Wang Qing1,Xu Ping2 ,Wang Li-li3,Zhang Hui-juan4, Xing Lu-lu5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ontinued to rise in non-performing loans, i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market and the banking industry’s healthy development. Firs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2010 to 20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reason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he problems of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ustry can be solved effectively.
Keywords:Commercial Banks;Non-performing Loans;Reasons;Measures
一、绪论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始终保持高额状态,尽管政府等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不良贷款问题并未得到最有效的解决。不良贷款的产生是整个金融体系保持持续运转的必然结果,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余额会导致金融体系的脆弱和金融污染。国家经济风险的大小同样受银行不良贷款高低的影响。过高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使银行的各方面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有效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刻不容缓,本文接下来将对我国商业不良贷款情况做出相关研究。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双向走高,对我国经济效益的提高和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下面本文将从不良贷款总体情况、不良贷款结构和银行分机构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近年来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1.从总体情况来看
不良贷款呈现“双升”态势。自2012年至今,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在不断扩大,一度突破万亿元,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也在持续提高。
由表1可以看出,至201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低达4293亿元,不良贷款率亦降达1%。这段时间的“双降”主要在于银行上市的政策红利、金融危机后人民币信贷资产的快速扩张以及国家經济的两位数增长。增势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更是破万亿,达到12744亿元,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增达至14939亿元,不良贷款率于2016年末升到1.81%,不良贷款“双升”的趋势相当明显。
2.从不良贷款结构看
不良贷款的结构关乎着银行不良贷款的质量问题,也关乎银行信贷资产最终流失多少。
由表2可以看出,可疑类和次级类不良贷款所占比值较大,次级类不良贷款额持续上升并且增幅明显,2015年末次级类不良贷款率已达0.78%;可疑类不良贷款增幅不明显,从2013年才开始持续增加;损失类不良贷款所占相对值较小,增幅也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损失类不良贷款的风险性极大所以也不容忽视。
3.从银行分机构上来看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总数中占比较大,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也不可小觑。
由图1可以看出,整体上来看,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12年开始持续增加,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占大多数,其不良贷款余额远高于其他银行。然而农村商业银行似乎呈现着后来居上的趋势,虽然其基数不大,但增势明显。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1.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
(1)银行贷款机制缺陷加剧不良贷款率的升高
首先,贷款前银行对贷款企业调查不够全面,对其提供的相关材料审批力度小,无法正确有效地识别潜在风险。另外,借款人所提供的贷款申请等相关材料,银行授信调查人员对有关申请材料的审查核对不认真,所以骗贷风险加大。其次,贷款审查流于形式,不能把好风险关口。授信审查部门的复审把关不严,对企业财务报表中有关指标的异常情况敏感度不强,对申请材料中的疑点虽有提出授信审查意见但在跟踪落实上功夫下的不足,这些都会导致严重的贷款风险。[1]
(2)银行贷款风险预测防范不到位,加大贷款风险
正确认识风险、有效防范风险、合理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但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难以避免。第一,对贷款资金的监管强度不够,挪用风险难以避免。实际操作中,信贷人员对贷款资金的监控流于表面,监而不控,借款企业挪用贷款变得轻而易举,产生更多不良贷款。第二,贷款后的管理不到位,表现的极为松懈,贷款风险难以发现,风险因素加剧不良贷款的产生。商业银行若不能对相关企业贯彻落实贷后跟踪检查制度,最终将引发贷款损失。[2]
2.金融大环境和企业所引发的外部原因
(1)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经济新常态下,需求结构升级与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积聚程度加深、范围扩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表外业务转表内业务对信贷增长的前期贡献率较高,表外业务因政策引导及规范化监管而进一步萎缩。整体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预期收入难以实现大幅提升,消费难以实现大幅提速,信贷有效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2)企业盈利疲态,还贷能力呈弱势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是偿还银行债务的重要保证,盈利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还贷能力有着直接影响。企业向银行贷款时,银行相关机构势必审查企业的还贷能力,企业盈利能力决定了企业还贷能力的强弱。现阶段的企业运行状况不够良好,盈利疲软不利于还贷的成功,主要是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贷款,从而产生不良贷款。
(3)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单一
企业资金一方面来自企业自有资金,另一方面来自企业外部,包括银行贷款和股票债券等证券的发行筹资。企业资金中的银行借贷资金算是企业负债,其成本主要是利息负债。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往往有严格的申请条件和有限的资金额度,有时甚至会对资金用途做出规范,企业向银行贷款的条件较多。
四、化解不良贷款的策略
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析,我们得知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我们对防范措施的研究首先从银行外部入手,改善整个金融环境,推动金融发展,为企业盈利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扩展企业融资渠道,树立良好企業形象;然后从银行内部出发,推进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合理发挥“债转股”模式的作用。
1.改善金融环境
从政府角度出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投资、消费和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扩大内需主要通过鼓励国内投资的增加和刺激国民消费来实现。[3]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加大对国民经济相关部门的需求,引导投资者合理投资;调整税收,加大补贴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宽松的经济环境有利于经济增长,促进企业发展。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使人们有富余的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利率的调低使得原来依赖利息收入的投资者可能从银行抽回资金而转向证券市场和消费。
2.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从企业角度来看,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企业利润,只有经济效益高的企业在市场中才具有竞争力和话语权。在企业筹资决策中,要充分利用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利益之间的关系,根据本企业对于资金需求的不同特点,多方面地考虑融资渠道,综合性地选择最优资本结构。[4]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经营者的道德素质,诚信贷款,尽可能地主动按时按量还款,提高企业信誉度。
3.改进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从银行方面考虑,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银行贷款管理体系,强化信贷过程的批准与监督,认真执行“三查制度”。同时要建立责任问责制,形成职能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局面。此外,建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制度,实施贷款违约风险补偿机制。[5]加强对借贷人的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的动态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密切关注借贷资金流向,一旦发现有风险苗头,及时止损。同时加强对信贷人员的职业与道德素质教育,防范道德风险。[6]对于确实无力偿还贷款的企业,要合理发挥好“债转股”模式的作用。将不良资产转化为债务方的股权,有利于缓解银行不良贷款过多造成的金融体系负担过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玉洁.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D].山东建筑大学,2013:17-21.
[2]张承前.探究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的治理对策[J].金融科技,2015.
[3]衷诚斌.AK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防范与化解策略研究[D].2012.
[4]范永娜.公共管理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3.
[5]乔忠红.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与化解的思考[J].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005.
[6]薛丽.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A].东方企业文化·CEO,2010.
[7]刘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因素分析[A].2014,5.
[8]何爽.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管理策略探索——以农行A分行为例[D].2014.
[9]宋娟.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行业因素分析[D].2016,4.
[10]张皓南.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6,20:116-118.
[11]陈金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研究[D].2015,6.
作者简介:王 晴(1995-),女,安徽界首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许 萍(1997-),女,江西赣州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王丽丽(1994-),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张慧娟(1995-),女,安徽芜湖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邢露鹭(1995-),女,安徽滁州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主要从事金融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37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