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舞蹈练习是一个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的过程,需要经过刻苦的训练和反复的练习巩固,才能有效提升舞蹈的技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的学习必须要有坚定地决心和毅力,并创新的教学形式才能达到促进质的飞跃。
关键词:高效;舞蹈;教学
舞蹈是一门肢体艺术,每一个动作都是韵律和节奏的组合,是“形”“意”的统一。对于舞者来说,真正的做到“形”“意”的统一是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对舞蹈教师而言,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舞艺高超的人才,正是舞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教师重新定位,提升教学能力;合理安排训练,以期有章可循;提高音乐鉴赏,加强舞蹈融合三个方面;浅谈高校舞蹈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一、教师重新定位,提升教学能力
大学的舞蹈教师是教学的直接传播者,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行为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在大学的舞蹈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其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特别是在当前的教学改革热潮中,舞蹈专业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作用,将科学教师、生活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这三个角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作为一名大学的舞蹈专业教师,首先必须精通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敏捷的思维,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深入研究相关理论,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大学的舞蹈专业教师还是学生的生活导师,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研究党的政治政策和政策,用强有力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提高政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使他们不要绕道而行。最后,作为一名大学的舞蹈专业教师,还应是一名心理导师,教师应更多地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师生,更应该是朋友,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当前的国际形式正在发生变化,政治情况复杂,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时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思维灵活,社会交际面广,更接容易受新事物,但是也容易接触到不好的东西。因此,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合理安排训练,以期有章可循
学生对“早功”和“晚功”进行合理的安排,有助于使训练过程更加有效。在“早功”和“晚功”的训练中学生可以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反思,而不仅仅是盲目的进行练习,有章可循在舞蹈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学生毫无目的的开展“早功”和“晚功”的训练,教师首先要及时地介入到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例如,在软开度训练教学时,如果腿部的肌肉较为紧绷,无法完美的表现出腿部的一些舞蹈动作,就可以通过压腿、撕腿、踢腿、耗腿这样节奏来进行辅助性的训练,通过对这些动作循环往复练习,从而达到应有的舞蹈表现力,同时,还要注重脚位、蹲、擦地、小踢腿、环动、大踢腿这些对于腿部和脚部动作的具体训练方式,实现整体训练和局部针对性练习的有机结合。其次要让学生从意识上明白“早功”和“晚功”在舞蹈训练中的意义,学会针对自身实际创设有针对性的练习方式,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和训练内容。最后,“早功”和“晚功”的训练也需要教师的适当介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提升自己。
三、提高音乐鉴赏,加强舞蹈融合
舞蹈的训练要非常讲究踩点,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调整自己的舞姿,并且要将音乐与舞蹈进行完美的融合,产生一种自然的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很好的理解音乐、把握音乐的节奏强弱和高低,并且能够根据音乐的柔美与欢快舞动自己的舞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和情感,将自己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演绎出更和谐的舞蹈。
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不仅要掌握音乐知识还要熟悉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面对柔美的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将动作做得恰到好处,既柔美又不会显得没有力量和精神;而在面对刚强的音乐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到强劲有力又不显得非常坚硬。每种不同的音乐风格都蕴藏着不同的思想,有的是感伤,有的则是激动。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面对不同种类的音乐,呈现不同的展现形式,同時也要注重对学生表情及眼神的指导。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舞蹈艺术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对生活的热爱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学舞蹈专业艺术教育是通过传授专业的舞蹈知识、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和技巧训练,从而去培养全面发展的舞蹈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较强的技能,学习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此来真正实现舞蹈的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汝琳.论翻转课堂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9,39(18):151+159.
[2]李程程.浅谈当下综合性高校舞蹈教育观念革新[J].文化学刊,2019(09):132-135.
[3]王可莹.关于高职高专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 2016(11):62-63.
关键词:高效;舞蹈;教学
舞蹈是一门肢体艺术,每一个动作都是韵律和节奏的组合,是“形”“意”的统一。对于舞者来说,真正的做到“形”“意”的统一是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对舞蹈教师而言,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舞艺高超的人才,正是舞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文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从教师重新定位,提升教学能力;合理安排训练,以期有章可循;提高音乐鉴赏,加强舞蹈融合三个方面;浅谈高校舞蹈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一、教师重新定位,提升教学能力
大学的舞蹈教师是教学的直接传播者,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行为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在大学的舞蹈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其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特别是在当前的教学改革热潮中,舞蹈专业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作用,将科学教师、生活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这三个角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作为一名大学的舞蹈专业教师,首先必须精通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敏捷的思维,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深入研究相关理论,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大学的舞蹈专业教师还是学生的生活导师,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研究党的政治政策和政策,用强有力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提高政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使他们不要绕道而行。最后,作为一名大学的舞蹈专业教师,还应是一名心理导师,教师应更多地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师生,更应该是朋友,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当前的国际形式正在发生变化,政治情况复杂,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时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思维灵活,社会交际面广,更接容易受新事物,但是也容易接触到不好的东西。因此,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合理安排训练,以期有章可循
学生对“早功”和“晚功”进行合理的安排,有助于使训练过程更加有效。在“早功”和“晚功”的训练中学生可以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反思,而不仅仅是盲目的进行练习,有章可循在舞蹈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学生毫无目的的开展“早功”和“晚功”的训练,教师首先要及时地介入到训练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例如,在软开度训练教学时,如果腿部的肌肉较为紧绷,无法完美的表现出腿部的一些舞蹈动作,就可以通过压腿、撕腿、踢腿、耗腿这样节奏来进行辅助性的训练,通过对这些动作循环往复练习,从而达到应有的舞蹈表现力,同时,还要注重脚位、蹲、擦地、小踢腿、环动、大踢腿这些对于腿部和脚部动作的具体训练方式,实现整体训练和局部针对性练习的有机结合。其次要让学生从意识上明白“早功”和“晚功”在舞蹈训练中的意义,学会针对自身实际创设有针对性的练习方式,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和训练内容。最后,“早功”和“晚功”的训练也需要教师的适当介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和提升自己。
三、提高音乐鉴赏,加强舞蹈融合
舞蹈的训练要非常讲究踩点,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调整自己的舞姿,并且要将音乐与舞蹈进行完美的融合,产生一种自然的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很好的理解音乐、把握音乐的节奏强弱和高低,并且能够根据音乐的柔美与欢快舞动自己的舞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和情感,将自己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演绎出更和谐的舞蹈。
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不仅要掌握音乐知识还要熟悉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面对柔美的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将动作做得恰到好处,既柔美又不会显得没有力量和精神;而在面对刚强的音乐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到强劲有力又不显得非常坚硬。每种不同的音乐风格都蕴藏着不同的思想,有的是感伤,有的则是激动。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面对不同种类的音乐,呈现不同的展现形式,同時也要注重对学生表情及眼神的指导。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舞蹈艺术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和对生活的热爱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学舞蹈专业艺术教育是通过传授专业的舞蹈知识、进行严格的基础训练和技巧训练,从而去培养全面发展的舞蹈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较强的技能,学习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此来真正实现舞蹈的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汝琳.论翻转课堂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9,39(18):151+159.
[2]李程程.浅谈当下综合性高校舞蹈教育观念革新[J].文化学刊,2019(09):132-135.
[3]王可莹.关于高职高专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 2016(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