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回归学生的心灵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的,写作以生活为源泉,又是丰富生活,享受生活,超越生活的记录,是一个人真实情感的再现。因此在教学习作时,如何引导学生在表达中抒发真实情感至关重要。我在教学时,给学生自主写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让学生情感升华,心绪飞扬,才会出现有灵动的一篇篇习作。作为一名执教小学语文多年的教师,在引领学生走入习作天地的自由表达中,我找到了那根“灯烛”……
  一、兴趣,激发表达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习作的起始阶段,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我让学生自主选材,自主命题,进行自由表达,只要能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语句通顺,错别字相对较少,我就给予一定的鼓励,让习作表达成为他们的一种快乐。
  在教学习作“早晨”时,我先从文题入手,问学生:“你在早晨都能看到哪些景色?人们又都能做哪些事情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又问:“你面临所看的情景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后,我便适时点拨,让学生把这些回答的问题整理通顺并写下来。这样,习作在学生眼里简单多了。而且,最后的作文点评,我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感受,对每篇作文都找到可取之处进行表扬,使学生对习作充满了自信。
  二、生活,挖掘写作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让写作回归生活的表现。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丰富素材。习作的源泉是来自生活的体验,只停留在课堂上的写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走进生活的空间,善于观察点点滴滴,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教学习作“写一种小动物”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家里或邻居、亲戚家的一种小动物,要注意它的外貌和生活习性。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然后指导如何有序表达,再进行小组交流,最后独立写作。学生多数觉得写作文变容易了,我借机引导学生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习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体会到一颗颗火热的心灵,学生从生活中领会,从生活中学习,从生活中进步。因此,必须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
  2、引导学生从生活开始,注重个性抒发。写作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进程,教师要逐层深入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去回顾、去体验、去超越生活,并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感受,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使学生的习作充满个性光彩。
  教学习作“编写童话故事”时,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习作基础,在讲解完习作的相关要求后,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自由发挥。学生的习作脱离了书本上的几个命题,写出了泥土、花、种子之间的故事。还有的学生跳出了“铅笔、橡皮、小刀”之间“互争老大”这个圈圈儿,写出了一起讨论小主人的毛病等别的题材,体现了有创意的表达。
  三、想象,孕育灵动的文章
  想象是作文的灵魂。想象的萌发需要一定适宜条件,想象的生成需要足够的空间。当你把魔棒交给学生后,思维便会无休止蔓延,让你不禁佩服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想象作文“假如我是……”时,我先从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入手,又让学生说说七色花瓣妙在何处,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成孙悟空,想象拥有了七色花瓣。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了生成想象的最佳土壤,学生思路被完全打开。
  从学生的作文来看,有写“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的衣服新奇大胆;有写“地球美容师”的,把地球打扮得整洁又神奇;有的学生把自己想成玉皇大帝……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四、真情,打造平实的感动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求学生说真伪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我认为这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解放。同时,也是对当今习作要求成人化的一种冲击。在华丽辞藻堆砌文章的今天,回归作文教学的原生态会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极大的释放,而尊重学生语言将会使作文回归童真,回到语文教学的人性之美。
  在一次学生习作《我最敬佩的人》的讲评课上,对于勇救落水儿童、火中救人的文章我是肯定的,但对于几名学生从生活细微处用平凡语言抒写的“美”,给予了更加高度的评价。如一位留守儿童写一位邻居阿姨常常帮助自己的奶奶挑水,还送生病的奶奶上医院,文章朴实无华,但读起来让人心里有些酸酸的,又暖暖的。我让学生明白了用真情实感和自己的语言构思的文章更能深入人心。
  总之,写作并不能光凭兴趣,它还需要能力与激情的共同释放,这也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累,是一种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然只有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才能放飞学生到自由表达的天空去翱翔;才能使学生的写作充满新意,充满真情,充满想象;也才能使写作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心灵。
其他文献
学校要发展,管理是关键。一年前,浙江省大田中学引入国际通行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学校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与模式,以顾客(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需求转化为教育服务的质量要求为宗旨,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程序和体系,为实现学校德育管理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自我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程序主要对学生德育服务
期刊
案例分析,由于其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日益受到幼教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许多幼儿教师反映存在着诸多困难,往往望而却步。笔者认为,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应着重做好“观察、记录、分析、调整”这四项工作。    一、观察:如何获取案例    (一)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园的活动多种多样,大量的信息同时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观察到(也没必要什么都观察)。这就要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科技活动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开展好科技活动,关键在于选题。课题一旦选定,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随之确定,同时,研究的成果和研究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认定。选题的好坏,关系到活动的质量,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成败。  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实际情况的限制,如设备器材的缺乏,活动场所、书刊资料及经费的不足,科技氛围不浓、科技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等,在开展科技活动时,选题往往比
期刊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的配合,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是体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构建新体育课程教学方式。  (1)对教学“创意”的创新。  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主导思想。教师要确定以培养
期刊
如果说主题是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躯体,假若没有血肉躯体,灵魂便无所依附。所以,素材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恰当有效的积累、甄选、表达素材是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  那怎样积累材料,又如何选择和表达材料?我有以下几点愚见:  一、勤于积累  蒲松龄在传世名作《聊斋志异》的写作过程中,为了搜集创作素材,在他别号得名的柳泉边,搭了一个茶棚。来往的行人只要讲个故事,就可以免费喝一盏茶。由于搜集了丰
期刊
【摘 要】 中职学生面向的是社会,是工作。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切合这一点,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此,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口语训练,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确保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  【关键词】 中职语文 实用性  中职语文教学有专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必须依照规律进行,才能达到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根据中等职业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文修改就不同往日了。通过比较,我探索出了一些令人深思和效仿的方法。有示范法、自我读改法、小组互批法、观察法、品读评语法等五种方法。这些方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是新课改不断深入的结果。当然,有些方法还不够成熟,有待于完善,但只要我们不断去总结提高,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关键词】 作文修改 方法 示范法 观察法 品读评语法 斟酌 修改符号  
期刊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关系到企业职工的生命和家庭幸福。而确保安全生产,重要的是要搞好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生产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变的系统,是物质流动、各种形式能量流动、信息流动、人员流动的动态交汇的场所,是企业各项管理功能的“聚焦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各类安全事故的90%以上发生在生产现场。因此,强化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期刊
县级供电企业是我国电力系统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级供电企业的业务及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电力用户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电力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涉电法规修订则相对滞后,县级供电企业法律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将法律风险防控在萌芽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资产安全、健康发展。  一、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分析  县级供
期刊
【摘 要】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在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应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所以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多种方式多元结合进行评价,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贴近学生,鞭策鼓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