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阴阳释性情——董仲舒对儒学性情形而上学的独特建构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儒学史中的性情问题上,董仲舒从阴阳的角度、立足宇宙天道,第一次真正在形上高度确立起性情的本体地位.天有性、有情,还可通过人世生活反映出自己的性、情,于是才能够与人相感应和沟通.阴阳与性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衍生的内在关系:性有阴阳,情有阴阳;阳极生阴,性之动为情;阴极生阳,情之动则为欲."阴阳之气"让天、人发生性情,同构感应.天的性情是贵阳贱阴,而人的性情则是好仁恶戾,帝王君主则应该大德而小刑.董学之"性禾善米说"则深刻地阐释了性情与善恶之间的真实关系,是对孔、
其他文献
在对光本性的认识上,古人有两种典型说法,一种认为光是由光源发出的某种特殊的气;另一种则以17世纪科学家方以智为代表,认为光是气内部相互作用的传播,并由此发展出了一种原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对象素质的提高。在师范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素质起着关键作用。英语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
我国高校后勤化管理改革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改革的立足点和途径都是人们关注的议题.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使高校的投资渠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