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置换术15年远期疗效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q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针对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保留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进行15年以上临床随访研究,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失败原因。

方法

对Medico-Chirurgical du Cedre中心1990年9月至1992年3月行PCL保留型全膝关节假体初次置换术获得随访的153例(178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采用术后X线测量结合随访时国际膝关节协会临床评分评估手术疗效,X线测量包括髋膝踝角(HKA)平均值、HKA绝对偏差、α角、β角、髌骨指数(AP/AT)、胫骨后倾角(PTA)等。以翻修率作为假体生存率最终评定标准。

结果

153例患者随访时31例(49膝)死亡,4例(4膝)失访,获访118例(125膝)。翻修11膝,15年以上假体生存率93.7%。翻修11膝原因分别为:9膝为假体界面无菌性松动(其中7膝伴严重骨溶解,2膝为胫骨假体周围透亮线伴疼痛),1膝反曲畸形,1膝内侧胫骨平台塌陷。术后随访时膝关节协会评分达173分,优良率95.9%。对比翻修患者与未翻修患者临床资料:对侧未手术膝关节内外翻角、术前正位X线片β角、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协会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CL保留型假体可以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15年以上生存率优良。仅个别病例失败与PCL失效有关,聚乙烯衬垫后部过度磨损和髌股关节并发症少见。未手术侧膝关节畸形程度和术侧膝关节胫骨侧内翻畸形程度可能是影响假体翻修率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上消化道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其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破裂.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处理已经从手术室转移到了内镜室,使这些患者受益于内镜治疗的微创优势.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病死率已由数十年前的40%~60%下降至现在的20%左右[1-3],其一线治疗包括液体复苏、预防性给予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的联合使用,以及内镜治疗[2]。
期刊
期刊
患者 男性,25岁,因左上腹胀痛2 d于2008年2月14日入我院血液科.患者4年前确诊为Fehy综合征,一直服用"泼尼松、沙立度胺"等药物,效果不佳。
期刊
期刊
目的 比较微创体外循环(MECC)与传统体外循环(cECC)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 2006年8月至10月将4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随机分为MECC组和cECC组.每组20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检查结果、术后合并症等,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性别、既往史、术前心脏功能无差异;但MECC组患者年龄、术前手术风险评分和预期死亡率评分高于cECC组.两组患者
细胞凋亡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表现,再灌注时,组织产生的氧自由基可以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如何使移植肝因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细胞凋亡程度降到最低,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已有人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Bc1-2、SOD-1、HO-1等[1]抑制凋亡基因的质粒并将其导入小动物肝移植供者体内,但尚未见以端粒酶为目的基因的研究。
期刊
目的 总结腘动脉水平动脉闭塞血运重建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1年7月至2005年8月56例累及腘动脉及腘动脉以下三分支病变重建肢体血运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阻塞平面不同,采用不同的血管架桥,对多平面、多节段动脉闭塞采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和自体静脉桥复合序贯架桥血运重建.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移植血管一期通畅率67.3%,二期通畅率78.8%.结论 复合序贯搭桥术治疗累及股浅-腘动脉
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又名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约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亦是惟一能治愈的门静脉高压症,同时也是上消化道出血少见的原因之一.随着我国胰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关该病的文献报道逐渐增加,临床实践中发现的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病例亦不乏少数,但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常造成误诊或漏诊。
期刊
期刊
例1 男性,54岁,咳喘10年,喘憋加重2周,于2005年2月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Ⅰ型呼吸衰竭、代谢性碱中毒收入院.查体:口唇发绀,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右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胸片示慢性阻塞性肺病、右下肺大疱.肺功能检查示:通气功能呈重度阻塞性减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