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纸书盛行的年代,纸质书似乎拥有太多缺点:厚重、不易保存、价格贵等等,但对于一些人来说,纸质书是电子书永远替代不了的。如今也有不少人钟情于纸质书,他们通常会把想看的书列出一个清单,再留出一个下午的空闲时间,沉浸在书店里,比对着书单细细挑选。
相比于拿着书单买书,有些人寻心水之书就全凭运气和缘分了。他们更热衷于逛旧书集市,淘书如同探宝似的。钻进书摊、书堆之中,翻看泛黄的书页,观察其成色、磨损、年份,跟摊主攀谈书本故事。
对于这群热爱看书的人来说,淘旧书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享受。周末或闲暇之际,骑上单车,绕过那些喧嚣的街道,溜进那条静静的老街,拐进熟悉的那家旧书店。老板多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故纸堆里整理着才收的旧书,跟老板打过招呼后,便沉浸在旧书之中。
比起书店安静的环境,旧书集市就显得粗犷很多。旧书们被杂乱无章地随处摆放着,等待有缘人带走。经常去淘旧书的人,也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坐在一个小马扎上,边挑选边翻看。身后一缕缕阳光倾洒在正在翻动的书页上,左一本,右一册,一挑就是几个小时,好几摞旧书摆在脚下,两只挑书的手也变得黑乎乎的。
如果说淘旧书全凭运气和缘分,那淘旧书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惊喜感”。去舊书集市之前,谁都不知道今天会收获什么。可能是一本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老书,书上还印有某制造厂图书馆的掌印,也可能是搜刮到了一系列的绝版武侠小说。
另一种“惊喜感”则是来自旧书里的印记。不管是脆黄打卷的纸页、购书者模糊的名字和印章、书内的标注,还是腰封上的赠书寄语,这些书籍上的印记总能让人产生联想:这本书经历过多少个主人?是否这本书的上一个主人在看书时也产生过同样的共鸣与感慨?如果这本书能够说话,相信它的故事一定比父母的故事还长。每每想到这些,世界似乎也会变得柔和有温度起来。这些细碎的惊喜与温暖,不光让书籍有了温度,也让生活有了期待。
木笔书空君:喜欢买二手书,对我来说这感觉就像现在流行的拆盲盒,过程充满惊喜。比如用超低价买来一本崭新的二手书,或是淘到一本写满了批注的书,仿佛和这本书的上一位拥有者有了跨时空的交流,乐趣无穷。
暮商十六y:淘旧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不知道它从哪里来,曾经又是在谁的手中,它跋山涉水而来,最后为了遇见你。
第十一顆珍珠:尤其喜欢看旧书,翻看书里的批注就像看弹幕,感觉作者、书的前主人和我这三人无声地聊起了天。
Sophia的Le:买二手书的惊喜是上一个主人的笔记,它从来不只是二手知识那么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隐形联系,也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希冀和寄托。
滕子庵:最近越来越多地买二手书,看着书里留下的记号,常常会想它的上一个主人是谁。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旧书店和旧书摊越来越少了。每每逛遍大街小巷,不乏精品书屋,但就是很少见到原汁原味的旧书了。不过,网络上渐渐出现了一些二手书交易网站,大家淘旧书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二手书网站淘旧书,也不乏一些奇特的经历。有时遇上年龄较大的卖家,会采用挂号信的方式寄出,用信封细心包裹好再贴上邮票,途中会经过一些奇奇怪怪的邮政所,最后还要等待着看门大爷在小黑板写上名字等待取件。相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这种方式就好像回到了上个世纪。还有卖家会在寄出的包裹里附上一张手写的信,大意是自己一直很珍惜这本书,希望书的下一个主人也好好待它。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每一个翻阅过它的人、每一个批注过它的人,都在其上留下不同的印记,而阅读这些印记本身,又构成了阅读书籍之外的另一种阅读。这是穿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同时,卖书人和买书人之间的交流,因为建立在拥有相同爱好的基础上,又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味道。
相比于拿着书单买书,有些人寻心水之书就全凭运气和缘分了。他们更热衷于逛旧书集市,淘书如同探宝似的。钻进书摊、书堆之中,翻看泛黄的书页,观察其成色、磨损、年份,跟摊主攀谈书本故事。
对于这群热爱看书的人来说,淘旧书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享受。周末或闲暇之际,骑上单车,绕过那些喧嚣的街道,溜进那条静静的老街,拐进熟悉的那家旧书店。老板多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故纸堆里整理着才收的旧书,跟老板打过招呼后,便沉浸在旧书之中。
比起书店安静的环境,旧书集市就显得粗犷很多。旧书们被杂乱无章地随处摆放着,等待有缘人带走。经常去淘旧书的人,也早已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坐在一个小马扎上,边挑选边翻看。身后一缕缕阳光倾洒在正在翻动的书页上,左一本,右一册,一挑就是几个小时,好几摞旧书摆在脚下,两只挑书的手也变得黑乎乎的。
如果说淘旧书全凭运气和缘分,那淘旧书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惊喜感”。去舊书集市之前,谁都不知道今天会收获什么。可能是一本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老书,书上还印有某制造厂图书馆的掌印,也可能是搜刮到了一系列的绝版武侠小说。
另一种“惊喜感”则是来自旧书里的印记。不管是脆黄打卷的纸页、购书者模糊的名字和印章、书内的标注,还是腰封上的赠书寄语,这些书籍上的印记总能让人产生联想:这本书经历过多少个主人?是否这本书的上一个主人在看书时也产生过同样的共鸣与感慨?如果这本书能够说话,相信它的故事一定比父母的故事还长。每每想到这些,世界似乎也会变得柔和有温度起来。这些细碎的惊喜与温暖,不光让书籍有了温度,也让生活有了期待。
木笔书空君:喜欢买二手书,对我来说这感觉就像现在流行的拆盲盒,过程充满惊喜。比如用超低价买来一本崭新的二手书,或是淘到一本写满了批注的书,仿佛和这本书的上一位拥有者有了跨时空的交流,乐趣无穷。
暮商十六y:淘旧书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不知道它从哪里来,曾经又是在谁的手中,它跋山涉水而来,最后为了遇见你。
第十一顆珍珠:尤其喜欢看旧书,翻看书里的批注就像看弹幕,感觉作者、书的前主人和我这三人无声地聊起了天。
Sophia的Le:买二手书的惊喜是上一个主人的笔记,它从来不只是二手知识那么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隐形联系,也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希冀和寄托。
滕子庵:最近越来越多地买二手书,看着书里留下的记号,常常会想它的上一个主人是谁。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旧书店和旧书摊越来越少了。每每逛遍大街小巷,不乏精品书屋,但就是很少见到原汁原味的旧书了。不过,网络上渐渐出现了一些二手书交易网站,大家淘旧书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二手书网站淘旧书,也不乏一些奇特的经历。有时遇上年龄较大的卖家,会采用挂号信的方式寄出,用信封细心包裹好再贴上邮票,途中会经过一些奇奇怪怪的邮政所,最后还要等待着看门大爷在小黑板写上名字等待取件。相比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这种方式就好像回到了上个世纪。还有卖家会在寄出的包裹里附上一张手写的信,大意是自己一直很珍惜这本书,希望书的下一个主人也好好待它。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每一个翻阅过它的人、每一个批注过它的人,都在其上留下不同的印记,而阅读这些印记本身,又构成了阅读书籍之外的另一种阅读。这是穿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同时,卖书人和买书人之间的交流,因为建立在拥有相同爱好的基础上,又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