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脉络,也是开发校外活动资源的抓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十个专题、十二个实践活动、六个名著阅读活动以及大量的口语交际、诵读欣赏等,都是引领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可以有效地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到实践的资源开发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开展。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研究
教材是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初中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应当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步骤开展。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计了十二个综合实践活动,语文专题实践活动中的主题为“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网上读写交流”、“赛诗会”、“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如果我主办校刊”、“市场新商品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以及一个师生自行设计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在课文学习基础上的一种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科学研究的简单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编排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将课文中的一些研究素材提炼出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的《柳叶儿》一课时,提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以柳叶为食的悲惨经历,我让同学们以“品味祖辈们的苦难岁月”为主题开展了“珍惜食物”综合性学习,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上网查找当年相关的历史资料,组织学生去采访自己的祖辈,采摘品尝柳叶儿、树皮等几种东西的味道,抒写心灵感情。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专题”资源的开发研究
专题是苏教生版教材的独特设计,每个专题都是一个知识点的集聚,这也是苏教版教材贯彻新课程精神的直接体现。每一册教材中设立了1-2个《专题》,7-9年级的整套教材共安排了10個专题,它们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气象物候》。这些专题可以分成四类:①探究式,如《狼》、《长城》、《统筹方法》、《气象物候》;②情境式,如《荷叶》、《叶》、《鸟》;③言语实践式,如《广告多棱镜》、《汉字文化》;④主体感受式,如《我心中的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专题实践活动时,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整合专题资料,将专题分解成若干研究小课题,引导学生探究专题,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三、初中语文教材中名家名著资源的开发研究
名家名著也是初中语文课本重要的组成部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收录六部名著之外(《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还收录了众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就给学生的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是名家作品的集中阅读。接触某一名家作品,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就该阶段同题材的作品进行一次集中阅读,加深对课内作品的理解。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后,为进一步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的其他篇目;二是名家创作经历探究。有些书中的名人就在我们身边,如《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出生在我的家乡江苏兴化,扬州八怪之的郑板桥也出生在这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参与他们故居,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的过程。
四、语文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整合下的课外实践活动资源
关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文化结合的做法,我们首先会想起近两年提出的“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名词。理解这个概念首先必须理清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课程之间都有共有的内在规律和一定的交叉关系;其次,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拓展、重组与生成;再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在各学科体系的教学中得以梳理、整合与提炼,所形成的基本技能可能在各学科体系的教学中得以舒展、强化和迁移。源于此,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如良好的教与学文化氛围,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也必然能和某些学科教学实行融合设计,这种整合新产生了新的资源。初中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基于学科教学的资源是当前易上手的,但如果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地域特点以及学校文化,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更深远的意义,变成了纯粹的课外活动作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三大领域融合并进的做法,遵守课外活动资源开发的原则,这样才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活动指导和材料、拓展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希腊]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 译. 理想国[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2] [法]卢梭;方卿 编译. 爱弥尔[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研究
教材是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阵地,初中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应当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步骤开展。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计了十二个综合实践活动,语文专题实践活动中的主题为“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网上读写交流”、“赛诗会”、“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如果我主办校刊”、“市场新商品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以及一个师生自行设计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在课文学习基础上的一种能力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科学研究的简单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编排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将课文中的一些研究素材提炼出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的《柳叶儿》一课时,提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人们以柳叶为食的悲惨经历,我让同学们以“品味祖辈们的苦难岁月”为主题开展了“珍惜食物”综合性学习,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上网查找当年相关的历史资料,组织学生去采访自己的祖辈,采摘品尝柳叶儿、树皮等几种东西的味道,抒写心灵感情。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专题”资源的开发研究
专题是苏教生版教材的独特设计,每个专题都是一个知识点的集聚,这也是苏教版教材贯彻新课程精神的直接体现。每一册教材中设立了1-2个《专题》,7-9年级的整套教材共安排了10個专题,它们分别是《狼》、《荷》、《长城》、《汉字》、《鸟》、《叶》、《广告多棱镜》、《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我心中的语文》、《气象物候》。这些专题可以分成四类:①探究式,如《狼》、《长城》、《统筹方法》、《气象物候》;②情境式,如《荷叶》、《叶》、《鸟》;③言语实践式,如《广告多棱镜》、《汉字文化》;④主体感受式,如《我心中的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专题实践活动时,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整合专题资料,将专题分解成若干研究小课题,引导学生探究专题,促进学生深层思维。
三、初中语文教材中名家名著资源的开发研究
名家名著也是初中语文课本重要的组成部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除了收录六部名著之外(《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还收录了众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就给学生的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是名家作品的集中阅读。接触某一名家作品,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就该阶段同题材的作品进行一次集中阅读,加深对课内作品的理解。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后,为进一步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儒林外史》的其他篇目;二是名家创作经历探究。有些书中的名人就在我们身边,如《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出生在我的家乡江苏兴化,扬州八怪之的郑板桥也出生在这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参与他们故居,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的过程。
四、语文学科教材与其他学科整合下的课外实践活动资源
关于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文化结合的做法,我们首先会想起近两年提出的“学科主导类”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新名词。理解这个概念首先必须理清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关系。课程之间都有共有的内在规律和一定的交叉关系;其次,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拓展、重组与生成;再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在各学科体系的教学中得以梳理、整合与提炼,所形成的基本技能可能在各学科体系的教学中得以舒展、强化和迁移。源于此,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如良好的教与学文化氛围,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要,也必然能和某些学科教学实行融合设计,这种整合新产生了新的资源。初中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基于学科教学的资源是当前易上手的,但如果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地域特点以及学校文化,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更深远的意义,变成了纯粹的课外活动作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三大领域融合并进的做法,遵守课外活动资源开发的原则,这样才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活动指导和材料、拓展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希腊]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 译. 理想国[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2] [法]卢梭;方卿 编译. 爱弥尔[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安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