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布兰查德附加预期模型与倒数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测量出90年以来我国自然失业率约为4.04%,所以中国的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附近波动,这个结果也能够支撑中国目前失业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失业 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一、理论与现实依据
1958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分析英国1861到1957 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关系,得出了一条反映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即有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进一步,通货膨胀率来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曲线就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就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就高。这一现象被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以不同国家数据得到了证明。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滞胀”现象,高膨胀率伴随着高失业率,这种特殊现象使菲利普斯曲线受到了挑战。后来,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做了修正和补充,加入了适应性预期的因素,从而将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正是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因此在短期中可以通过以提高其中一方为代价来得到控制另一方,所以,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宏观政策的短期有效);但是在长期中,工人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迟早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会一致。这时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因此此时通货膨胀就不会减少失业。长期经济中能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即使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不能减少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的在长期中失效。这时,政府不断用扩张性政策就引起恶劣“滞胀”现象。
二、经验分析—历年统计数据
本文选取1992年~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通过膨胀、失业率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以反映三者之间在中期的关系,虽然由于数据太少可能缺乏准确性,但还是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下分析方法。实际上,由于通货膨胀在年度内的各个时期变化是很大的,有时还会出现季节性变化。因此,理论上如果能够得到长期的季度数据来进行研究是最好的,鉴于各方面原因,这里就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及统计局统计公报,其中,真实失业率数据是估计值;GDP增长率采用的是国家统计局2005年末2006年初进行调整后的数据。通货膨胀率通过CPI指数计算得出。
三、简单实证分析
在菲利普斯得出经验曲线后,研究者相继对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不同的模型,用来解释经济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利用布兰查德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与倒数模型对中国的曲线进行了估计。
1.布兰查德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下模型设定:
布兰查德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1)
其中:πt=第t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
πet=在第(t-1)年对第t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
UNt=第t年的实际失业率
Un=第t年的自然失业率
ut=随机误差
由于πet不能直接获得,所以用πt-1替代,这样带入(1)得:
(2)
其中:
不难发现,通过对式(2)的估计,不但可以获得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还可以得到自然失业率Un。
2.经验趋势下的倒数模型设定:
通过我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来看,二者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双曲线的性质,所以有必要对倒数模型做一定的分析。
倒数模型:
(3)
其中:
3.利用1992年~2004年中国的数据对模型的估计
通过分析检验,含有附加预期的线性模型和倒数模型均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中预期通货膨胀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和失业率发生关系。下面是去掉附加预期通货膨胀率后的估计结果:
线性模型:
πt=31.757-7.859UNt
[10.879][3.296]
(2.919)(-2.384)
R值0.014 0.036
R2=0.341adjusted R2=0.281
结果表明,模型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但是R2很小,解释力度不强,同时发现,失业率下降一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平均上升7.9个百分点。根据估计结果,计算得出的自然失业率为Un=4.04%,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失业率介于5%与6%之间,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据布兰查德估计为6.06%。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附近波动,这个结果也能够支撑中国目前失业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性失業和结构性失业。
倒数模型:
倒数模型的估计结果并不理想,相比起来没有线性模型好。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发现,短期内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估计结果,计算得出的自然失业率为 ,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失业率介于5%与6%之间,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据布兰查德估计为6.06%。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附近波动,这个结果也能够支撑中国目前失业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因此,政府不应该过分的干预改革过程中高失业率,应该致力于合理稳定的经济发展,用有效的经济发展来解决高失业的存在。
不应该把通货膨胀看成经济的蛀虫,在没有出现高的通货膨胀率前(这里指通货膨胀不足以导致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之前),宏观经济目标的侧重点不应该放在控制通货膨胀之上,而是合理的影响国内需求以及投资等,使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动力得到保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不顾通货膨胀成本,合理的预警系统的必要的,宏观政策所要做的仅仅是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不至于导致经济衰退的水平之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消除通货膨胀,这一点中国近十年的实际经验能够充分说明,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也做的非常到位。
参考文献:
[1]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旭东陈斌 张兵:试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失业 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一、理论与现实依据
1958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分析英国1861到1957 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关系,得出了一条反映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即有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进一步,通货膨胀率来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曲线就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就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就高。这一现象被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以不同国家数据得到了证明。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滞胀”现象,高膨胀率伴随着高失业率,这种特殊现象使菲利普斯曲线受到了挑战。后来,货币主义对菲利普斯曲线做了修正和补充,加入了适应性预期的因素,从而将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正是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因此在短期中可以通过以提高其中一方为代价来得到控制另一方,所以,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宏观政策的短期有效);但是在长期中,工人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迟早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会一致。这时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因此此时通货膨胀就不会减少失业。长期经济中能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即使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不能减少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的在长期中失效。这时,政府不断用扩张性政策就引起恶劣“滞胀”现象。
二、经验分析—历年统计数据
本文选取1992年~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通过膨胀、失业率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以反映三者之间在中期的关系,虽然由于数据太少可能缺乏准确性,但还是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下分析方法。实际上,由于通货膨胀在年度内的各个时期变化是很大的,有时还会出现季节性变化。因此,理论上如果能够得到长期的季度数据来进行研究是最好的,鉴于各方面原因,这里就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及统计局统计公报,其中,真实失业率数据是估计值;GDP增长率采用的是国家统计局2005年末2006年初进行调整后的数据。通货膨胀率通过CPI指数计算得出。
三、简单实证分析
在菲利普斯得出经验曲线后,研究者相继对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不同的模型,用来解释经济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利用布兰查德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与倒数模型对中国的曲线进行了估计。
1.布兰查德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下模型设定:
布兰查德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1)
其中:πt=第t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
πet=在第(t-1)年对第t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
UNt=第t年的实际失业率
Un=第t年的自然失业率
ut=随机误差
由于πet不能直接获得,所以用πt-1替代,这样带入(1)得:
(2)
其中:
不难发现,通过对式(2)的估计,不但可以获得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还可以得到自然失业率Un。
2.经验趋势下的倒数模型设定:
通过我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来看,二者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双曲线的性质,所以有必要对倒数模型做一定的分析。
倒数模型:
(3)
其中:
3.利用1992年~2004年中国的数据对模型的估计
通过分析检验,含有附加预期的线性模型和倒数模型均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中预期通货膨胀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和失业率发生关系。下面是去掉附加预期通货膨胀率后的估计结果:
线性模型:
πt=31.757-7.859UNt
[10.879][3.296]
(2.919)(-2.384)
R值0.014 0.036
R2=0.341adjusted R2=0.281
结果表明,模型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但是R2很小,解释力度不强,同时发现,失业率下降一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平均上升7.9个百分点。根据估计结果,计算得出的自然失业率为Un=4.04%,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失业率介于5%与6%之间,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据布兰查德估计为6.06%。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附近波动,这个结果也能够支撑中国目前失业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性失業和结构性失业。
倒数模型:
倒数模型的估计结果并不理想,相比起来没有线性模型好。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发现,短期内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估计结果,计算得出的自然失业率为 ,经济学家认为自然失业率介于5%与6%之间,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据布兰查德估计为6.06%。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在自然失业率附近波动,这个结果也能够支撑中国目前失业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因此,政府不应该过分的干预改革过程中高失业率,应该致力于合理稳定的经济发展,用有效的经济发展来解决高失业的存在。
不应该把通货膨胀看成经济的蛀虫,在没有出现高的通货膨胀率前(这里指通货膨胀不足以导致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之前),宏观经济目标的侧重点不应该放在控制通货膨胀之上,而是合理的影响国内需求以及投资等,使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动力得到保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然不顾通货膨胀成本,合理的预警系统的必要的,宏观政策所要做的仅仅是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不至于导致经济衰退的水平之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消除通货膨胀,这一点中国近十年的实际经验能够充分说明,政府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也做的非常到位。
参考文献:
[1]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旭东陈斌 张兵:试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