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前言
我国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术型研究生,一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偏重于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偏重于实践应用能力。2009年国家决定在原来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这一决定使得目前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的建设数量和质量根本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进而影响我国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举措。这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地挖掘利于学生培养(学校利益)、利于学生就业(学生利益)、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利益)的基础建设模式。
2.基地建设的内涵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
实践基地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共同管理,并遵循按需建立、规范管理、讲求实效的建设管理原则。实践基地实行双导师制,共同负责对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实现利益共赢。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来说,可以更好的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同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对研究生自身而言,一方面可以接受传统的学校的学术培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实践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竞争力,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用人单位来说,不但可以将科研课题转化成科研成果,获得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更加高效的获得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质人才。
3.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3.1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在校企合作的组成和运行过程中都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合作模式。政府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同时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或者是政府出资等对校企合作培养和科研进行投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尖端科技和所需人才。如2013年上海市政府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会,上海市共有27所高校177个专业学位实践基地获得上海市立项,上海市政府以项目资助的形式对实践基地进行支持。
3.2企业主导型
企业主导型是指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企业根据自己需要的人才和技术,同高校进行配合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研发,在此过程中,企业既是对人才培养起主导作用的主体,也是进行研发活动的主体。
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培养的优势在于企业熟悉市场、熟悉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可以尽快了解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技术;同时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资金,对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3学校主导型
高校主导型是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以高校为主体,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与企业进行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高校可以利用企业在资金和设备方面的优势,实现自己的科研,并将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不同基地建设模式的对策
4.1对于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对策
4.1.1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政府应为校企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设立经费的分配机制及基地的退出机制。
4.1.2 政府要提高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
高校通过建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可以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研究生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实践单位在科研、生产、管理和发展的实际问题,甚至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4.1.3完善实践基地的管理制度
要保证校企合作质量,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政府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双方的责、权、利,需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事先拟定协议,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4.2对于企业主导型模式的对策
4.2.1 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
企业作为高校的专业实践基地,要能提供高校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具备相关专业项目、科研课题或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条件,加强合作的愿望。企业领导重视并切实安排安排专人负责(或配合)对参加实践的研究生进行管理,并提供研究生完成项目必需的人员协助和指导。实践结束后,对研究生实践情况提出考核意见。
4.2.2加强企业导师自身的培养
要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实践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要具备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4.3对于学校主导型模式的对策
4.3.1导师与企业联合培养订单式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单位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企业在技术和知识方面的需求,根据企业向学院提出的用人计划及培养要求,为企业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尤其在实践实习和学位论文完成环节,提出订单式培养要求的企业可以与研究生面对面接触,不但能掌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等情况,也能发现培养中的不足之处。企业通过与学院的沟通,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
4.3.2高校要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多方面合作
实践计划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安排,一方面积极将企业专家请进学校,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实践培训和参与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切实需求,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4.3.3组织导师深入实践基地,强化课程的实践创新性
开展基地导师的培训工作,让导师了解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发展动态,提高导师的专业实践背景和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对所指导的研究生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培养。鼓励企业导师与高校导师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另外高校应聘请相关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或参与专业硕士教学和管理。邀請基地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开题、中期检查、实践考核、论文答辩与学位评定等环节。
5.结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选择,只有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基地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基地规章制度,才能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东.林业院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讨.中国林业教育,2013(7)
[2]苏建福,于宝堃.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学术论坛,2011(22)
[3]李冬野,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4(18)
[4]唐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改革.2013(15)
[5]赵丽娜,王传毅.我国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职责、经验、问题、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
我国的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术型研究生,一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偏重于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偏重于实践应用能力。2009年国家决定在原来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这一决定使得目前专业学位实践基地的建设数量和质量根本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进而影响我国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举措。这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地挖掘利于学生培养(学校利益)、利于学生就业(学生利益)、利于企业发展(企业利益)的基础建设模式。
2.基地建设的内涵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
实践基地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共同管理,并遵循按需建立、规范管理、讲求实效的建设管理原则。实践基地实行双导师制,共同负责对研究生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实现利益共赢。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来说,可以更好的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同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对研究生自身而言,一方面可以接受传统的学校的学术培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实践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竞争力,培养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用人单位来说,不但可以将科研课题转化成科研成果,获得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更加高效的获得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质人才。
3.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3.1政府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是指在校企合作的组成和运行过程中都是由政府主导的一种合作模式。政府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搭建平台,同时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或者是政府出资等对校企合作培养和科研进行投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尖端科技和所需人才。如2013年上海市政府举办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会,上海市共有27所高校177个专业学位实践基地获得上海市立项,上海市政府以项目资助的形式对实践基地进行支持。
3.2企业主导型
企业主导型是指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企业根据自己需要的人才和技术,同高校进行配合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研发,在此过程中,企业既是对人才培养起主导作用的主体,也是进行研发活动的主体。
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培养的优势在于企业熟悉市场、熟悉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可以尽快了解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技术;同时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资金,对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3学校主导型
高校主导型是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以高校为主体,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与企业进行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高校可以利用企业在资金和设备方面的优势,实现自己的科研,并将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不同基地建设模式的对策
4.1对于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对策
4.1.1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政府应为校企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并定期进行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设立经费的分配机制及基地的退出机制。
4.1.2 政府要提高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
高校通过建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可以提高研究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研究生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实践单位在科研、生产、管理和发展的实际问题,甚至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4.1.3完善实践基地的管理制度
要保证校企合作质量,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政府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双方的责、权、利,需对知识产权的归属事先拟定协议,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4.2对于企业主导型模式的对策
4.2.1 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
企业作为高校的专业实践基地,要能提供高校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具备相关专业项目、科研课题或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条件,加强合作的愿望。企业领导重视并切实安排安排专人负责(或配合)对参加实践的研究生进行管理,并提供研究生完成项目必需的人员协助和指导。实践结束后,对研究生实践情况提出考核意见。
4.2.2加强企业导师自身的培养
要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实践指导教师。实践指导教师要具备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4.3对于学校主导型模式的对策
4.3.1导师与企业联合培养订单式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单位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企业在技术和知识方面的需求,根据企业向学院提出的用人计划及培养要求,为企业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尤其在实践实习和学位论文完成环节,提出订单式培养要求的企业可以与研究生面对面接触,不但能掌握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知识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等情况,也能发现培养中的不足之处。企业通过与学院的沟通,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
4.3.2高校要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多方面合作
实践计划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安排,一方面积极将企业专家请进学校,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实践培训和参与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入实践基地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切实需求,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
4.3.3组织导师深入实践基地,强化课程的实践创新性
开展基地导师的培训工作,让导师了解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发展动态,提高导师的专业实践背景和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对所指导的研究生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培养。鼓励企业导师与高校导师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另外高校应聘请相关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或参与专业硕士教学和管理。邀請基地导师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开题、中期检查、实践考核、论文答辩与学位评定等环节。
5.结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选择,只有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基地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基地规章制度,才能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提供更多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东.林业院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的探讨.中国林业教育,2013(7)
[2]苏建福,于宝堃.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学术论坛,2011(22)
[3]李冬野,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4(18)
[4]唐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改革.2013(15)
[5]赵丽娜,王传毅.我国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职责、经验、问题、对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